分享好友 素食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素食发展---路在何方

2015-01-245590

奥运中国,餐饮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借奥运东风,让正品中国菜走向世界,这是值得重视的课题。素菜,中国菜中颇具特色的一个流派,早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素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被推崇为健康、环保和负责的生活方式。目前全球奉行“素食主义”的人群已超过千万,这为中国素食走向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令人担忧的是,享誉世界的中国素菜,如今正面临着发展的危机。“1949年,北京市内150万人,1万多家餐馆,其中100家是素菜馆,如今北京常住人口超过1600万,7万多家餐馆,却只有35家素菜馆。不仅北京的素食馆少,即使从全国的范围来看,目前相对规范的素食餐馆,也只有100家左右。

“中国传统素菜的品种有8000多种,如今真正能卖得动的,已经剩不下几个了,再不注意保护,中国素菜有失传的可能。”

“人造肉”不新鲜

中国素食历来讲究口味清淡,中庸平和,注重养生。但为了迅速获取商业成功,如今绝大多数素食馆都开始片面追求口味,由于专业的素食厨师少,也没有培养渠道,所以大多是荤食厨师掌灶,这使“素菜仿荤”的趋势愈演愈烈。

比如素食“水煮鱼”,历代闻所未闻,如今每个素食馆都少不了这个菜,成了最畅销的产品。“除了油还是油,这与养生之道是完全背离的。”谢一源介绍说,目前素菜馆大量使用大豆蛋白,中国传统素食也有豆制品,比如腐竹、豆皮等,但和大豆蛋白是两回事,大豆蛋白又叫“人造肉”,是20世纪30年代后期美国化学家波耶发明的,大豆蛋白是把大豆残渣制成细粉,与黏合液混合,然后像制造尼龙丝一样用喷丝器喷出,经酸和盐淋洗,使丝凝固。再与调味剂混合,缠绕成股。“人造肉”是否会产生负面作用,目前各方争论不休,尚无定论。

大量采用人造肉,因为它最容易仿荤菜,目前热卖的仿鱼、仿虾、仿肉等,都是“人造肉”制成的半成品,厨师只需加热一下就可以了。“这样的素食,至少不新鲜,和传统素食根本没法比。”

传统手工菜传承有危机

在“素菜仿荤”的大潮中,真正传统手工菜却乏人问津。手工菜是中国素菜传统的烹调技巧,以技法复杂精湛著称。

比如“半月沉江”,是历史名菜,面筋蒸完后入汤,完全不用油,口味非常清淡,如今连听说这道菜名的人,都不多了。中国传统素菜讲的是精工细作,完全手工操作,“半月沉江”中的面筋,需厨师自己制作,非常麻烦。先要和好面,至少要和半个小时,再“醒”上两个小时,然后再洗面,至少要洗40分钟,洗完了,还要再“醒”两个小时,这样出来的面筋才筋道,否则抻不开。真正做好这道菜,至少要五六个小时,如今也没有厨师肯费这个力气了。

还有像“焦熘鸡卷”,外面是油皮,里面包的是笋尖等,需要厨师包好了,过油炸好后,再熘制而成,一般餐馆做这个菜,至少要三个厨师,一个切料,一个包,一个炸,否则无法做到现点现上,如今大家都用半成品对付,一个人就能干,所谓的鸡卷里,蔬菜等都没了,全成了“人造肉”。

“素虾、焦熘龙须、素烤鸭、素鸡腿等历史名菜,原来都需要厨师亲手做馅料,亲手包,原本都是蔬菜、面筋等,非常清淡,有益健康。如今一律是人造肉加调料,浓油赤酱,目前北京的素菜馆中,真正传统手工菜已经很难见到了,即使有,价格也非常高”。

制作技艺复杂的手工菜濒临绝迹,不复杂的手工菜同样步履维艰,比如“香泥长珍”是用香芋蒸泥做出来的,因口味偏淡,如今很少有食客会点,渐渐从各素食馆的菜单中消失。

中国素食历来讲食材新鲜、用料地道、口味清淡,注重养生,所谓淡中有真味,如果从这个标准衡量,现在已经没有几家真正的素食馆了,如今大多素食馆成了商人赢利的工具,完全背离了素食文化本身的含义。

传统素食很难放下身段

素食价格居高不下,这是所有光顾过素菜馆的人的真实感受,一般情况下,素食馆的消费水平要比普通餐馆高30%。当年,“传统素食要放下身段”,认为素食降价是大势所趋,然而,随着对素食餐饮了解的不断深入,,素食的身段是放不下的。首先,素食馆用油支出更大:因为

素食本身没有味,所以对烹调油要求非常高,炒蔬菜只能用纯花生油或橄榄油,调和油都不行,炒出来的味道人们一吃就能感觉出来,在素食馆,差一点的油如豆油和胡麻油,只能用来烙饼,不像荤食馆,可以用猪油炒菜,在油上就节省了一笔很大的开销。

第二,在调料上,素食馆开销太大:比如上海产的“素得鲜”,一小包就20 多元,还有像高汤粉,14-15元,只能做几个菜,素鸡粉9元多一小瓶,而荤菜馆可以用味精,肉味一盖,一般人吃不出来,而素菜馆不行,加了味精,一般人都能吃出来。

第三,在用料上,素食馆要求更严格:比如油皮,必须使用广东或杭州产的,一包几十元,而荤菜馆可以使河南产的,不过10多元,但其中有酒味,质量相对粗糙,用肉一炒,食客也吃不出来,但在素食中,选料一旦不精,食客立刻就能发现。

素菜用的酱油、调料等,相对都要讲究得多,一家素菜馆如果想保留几个手工菜,那么后厨用的人也要比荤菜馆多,这更拉大了和荤菜馆之间成本的差距。

荤比素贵,这是人们餐饮消费中的心理定势,花更多的钱买似乎更便宜的东西,这是许多消费者不愿意接受素食的重要原因。因为成本太高,素食很难随着早餐、小吃之类,进入寻常百姓家。百姓真正了解素食的渠道,比了解荤食要狭窄得多。

素食厨师大多不正宗

中国素食源远流长,周代已有天子用素食宴请诸侯的记载,特别是佛门素食,是中国独有的饮食习俗,中国素食分寺院菜、宫廷素菜、民间素菜三大流派,如果从地域来划分,则有南派北派之分。

北派以山东菜为主,味厚,酱重,注重手工制作,所谓“八面威风”,这适合北方人粗犷的性格,因形大味重,故有“威风”之说。南派则以淮扬菜为主,细腻精工,偏甜口,制作精巧,被称为“八面玲珑”。

鲁菜、淮扬菜都是宫廷菜,素食在宫廷菜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古代皇帝祭祀时需要素食,这使中国素食文化一直得到了完善的保护。清代御膳房设有“素局”,其中代表人物是刘海泉,曾为慈禧做过素食,清亡后到民间开设了“全素刘”,成为北京最有代表性的素食餐饮,“全素刘”制作的“素鸡”、“素肚”等熟食影响久远,据说刘海泉为了让夏天没卖掉的熟食不腐败,特在院中设一深井,井中置水缸,把卖剩下的熟食“灞”在井中的冰水中,起到保鲜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全素刘”改为“全素斋”,刘海泉一生吃素,活到104岁,他的儿子刘仙云先生也注重素食养生,活到了96岁,均无疾而终,素食能延年益寿。

然而,回首今天中国素食餐饮界,像刘师傅这样茹素,且世家传承的素食厨师非常少,中国厨行历来讲究口传心授,素 食餐 饮制作难度大,一般情况下三四年难出师,现实问题是,传统素食都是手工菜,如今即使学到手了,也卖不动,连工作都找不到。倒是荤食厨师,不需要太多学习,更容易在素菜馆中找到工作。

有趣的是,虽然荤食转素食的厨师非常多,但从素食转荤食的厨师却非常少,这是因为传统荤食厨房非常脏,一般人上餐馆不去后厨,所以不知道具体情况如何。一般情况下,中小型餐饮的荤灶后厨都非常臭,因为又是生肉又是下水,厨房用不了半年就会变味,再怎么认真打扫,都会有一股臭味,无法消除。不像素食厨房非常干净,几乎不用收拾,也没什么异味。一个厨师在荤食厨房待过,都会喜欢素食厨房的洁净。不少荤食厨师入了素食行,也开始茹素,这与他们切身了解原来荤食厨房的味道有关。


       素菜馆大多开不过半年 
       首先,素食馆成本较高:开素食馆,投入更大,因为装修标准高,员工培训难,一般情况下,50万元的投入只够100平方米以下的店面,要做大一点的,至少200万-300万元。素食馆与普通菜馆不同,普通菜馆只有滋味好,人们以后会自动来,基本不用宣传,而素食馆口味清淡,没有宣传,人们往往不认可,靠口味来的回头客不多,素食馆自身推广,需要更多的投入。

第二,素菜馆的消费群体相对狭窄:大多数消费者对素食不了解,缺乏素食养生的意识,“素食有利于人身体和精神的健康,但许多消费者对此一无所知。”在国外,素食正成为时尚,出现了“富人吃素,穷人吃肉”的现象,比如美国,10%的人已经或正考虑成为素食者,而英国有1/6的人是素食者。历史上,北京素食产业曾经一度繁荣,这与过去庙宇林立有关,北京号称“八臂哪吒城”,有“外八内七”之说,即城内700个庙宇庵堂,城外800个,这为素食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旧城改造,素食业曾经的辉煌早已风光不再。

第三,缺乏专业人才:绝

大多数素食厨师都是从荤食厨师

转过来的,其中不少厨师自己不茹素,对素食的理解不深入,仅以素食为谋生的工具。此外,素食行业的服务人员也不好找,一个好的服务员要达到尊重素食者、了解素食文化的境界,至少要培训1年以上,一旦达到了这个水平,却又待不长,很快就会被别的餐馆挖走。而且,愿意长时间从事餐饮服务的人也不多。

第四,经营理念落后:素食馆目前缺乏有效的营销、管理和经营的理念,从口味到宣传,大多抄袭荤食馆的做法,使素食文化内涵越做越单薄“绝大多数素食馆的经营者自己就不茹素,他能真正理解素食文化吗?没有文化的素食馆,怎么打动素食者?” 待续中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吃素十年,他开了福建第一家纯素食烘焙店
月勤:吃素十年,他开了福建第一家纯素食烘焙店不给自己留后路,就这样一直往前走。月勤月勤,1980年生,福建第一家纯素主题面包

评论2024-08-27163

两位素食老寿星的励志人生,我也想劝父母吃素了!
2017年安妮埃弗斯奶奶在Instagram社交网站上宣布:我快要96岁了,现在开始,我要成为一名严格素食者!时间过的好快,转眼几年又

评论2024-08-26164

素食合伙人:寻“素”初心 感悟本末不倒置
她们是这夜空中最亮的星 带着祝福和感恩 汇聚光芒 点亮世界---丝绒网络上有一句流行的话,叫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意思是人生中那

评论2024-08-24165

小呆鸟创始人菜菜:做素食,是我的修行,也是我的使命。
素食烘焙品牌小呆鸟,于2017年成功注册,经历七年的磨砺与发展,如今已拥有6大产品体系,近60款自研SKU产品,其中,爆款产品两种

评论2024-08-24180

缪缪的素食之旅:从心灵到餐桌的纯净修行
在素食美食中感受对生命的敬畏。洗净大米选取新鲜菌菇与蚕豆,用刀细细将菌菇切开,仿佛在听它们讲述土地的故事。伴随着袅袅蒸腾

评论2024-08-24149

从无名小厨到非遗传承人:一代素厨就是如此养成的
徐进祝今年44岁,江苏省连云港人,至今已从厨20余载。2008年正月初三,徐进祝获得了一份厨师工作,当晚,骑车回家的路上,一辆飞

评论2024-08-24163

素食者阿豆豆:本自具足,不向外求向内求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无缘之缘美术生、服装设计专业、瑜伽、素食大健康,乍听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

评论2024-08-2479

素食探店博主亚东:热爱在舌尖 温暖于心间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美食作为连接味蕾与情感的桥梁,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相比于油腻荤腥,素食成为了现代人追求健康,回归自

评论2024-08-2469

“素食主义rapper”张茗博: 说唱之力赋能素食,让素食有声有色
谈到说唱,人们普遍想到快节奏的腔调、富有感染力的歌词、振奋人心的现场......上海,这座包罗万象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位说唱歌手他

评论2024-08-2484

在素食之路上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平衡 刘姗姗
素食是一种情缘该碰上的时候就会碰上一花一叶可以轻启某一扇神秘的门在现代生活的喧嚣与繁忙中刘姗姗的故事犹如旱漠归来的一缕清

评论2024-08-2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