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佛法首页 频道列表

学佛,是学会生活

2014-12-20878950

  因为佛法,并不在生活以外,而是在生活之中,时时处处,吃饭穿衣,行往坐卧,举目扬眉之间。
  “善恶事上不滞,即是修行”。也就是于一切善恶、好坏、是非、得失当中,我们的心能平和自在,如如不动,不受扰乱,就是禅的修行。
  许多人学佛,以为是加法,不断向外驰求,想证个什么,得个什么,修个什么,结果徒劳辛苦,一无所得。而事实上,学佛是减法,得先认认真真对着自己,把自己心中许多让自己苦的东西,拿开它。苦因即去,其苦必去,苦其去也,乐何必寻?不求自至,不修自得,不证自明。
  六祖大师说:于彼相中,不生憎爱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名一相三昧。
  禅的解脱不是向外的,而是向内的;
  不是离开生活的,而是让我们去改变对生活的态度;
  不是让我们抛弃工作、学习、责任和义务,而是让我们于工作、学习、责任和义务当中,心不失衡、不迷惑、不怨叹、不计较;
  不是让我们没有感情,而是让我们的情,变成大情,这情能融纳到法界一切众生,这就是大慈悲。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往往为了自己--哪怕是为了修行、学佛、行善,都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痛苦,让人生举步维艰。
  其实,我们往往只顾着向前跑,却忘了学会退步;只一心想着成佛,却没想到还须做人;只知道积功累德,却忽略了打扫自心。我们的眼光,始终没有找到修学的焦点:不在别处,只在于自心。所以,虽然是修行、学佛、行善,我们依然迷惑、痛苦。
  心,是痛苦之本,也是自在安乐之本。
  心,可以让我们痛苦、迷惑;同样也可以让我们解脱、自在。
  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那样凌乱不堪,但也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这样无喜无忧,无憎无爱,随处安乐。
  心,让我们唯利是图,也可以让我们学会关爱。
  心,让我们怨叹、计较,也可以让我们赞叹、宽容。
  心,可以让我们失衡、是非,也可以让我们心怀平等、泰然。
  心,让我们患得患失,也可让我们不计得失。
  心,可以让我们爱欲、缠绵,也可让我们于一切苦难众生,慈悲、不舍。
  心如天空,可以充满乌云,也可遍洒阳光;
  心如湖水,可以激荡浪涛,也可净如明镜。
  心如高山,可以野兽出没,也可开满山花。
  当我们把修行投向自心的时候,生活依然如故;不同的是,生活,洒满阳光,净善如水,山花烂漫。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刀笔杀人终自杀:文化名人犯恶业的报应
1.宋代著名的文学家黄山谷(又名黄庭坚,与苏东坡齐名),喜欢创作描写色情狎妮猥亵的淫词艳诗和文章。一次,他慕名去拜访高僧圆

评论2017-03-282270

婴灵作祟之说有根据吗?
婴灵作祟之说有根据吗?这些年来,台湾乃至其他华人地区普遍流行著一种婴灵信仰的传说。所谓婴灵包括了人工流产、胎死腹中或者出

评论2017-03-272078

佛门最全的发愿回向文 一
佛门最全的发愿回向文 一回向发愿文 1愿此殊胜功德海、回向法界诸众生 世世安隐充法喜、无始业尽心清净 疾苦灾难悉消除、慧开福增

评论2015-05-0532563

佛门最全的发愿回向文第二辑
佛门最全的发愿回向文第二辑回向发愿文16大慈菩薩發願偈十方三世佛 阿彌陀第一九品度眾生 威德無窮極我今大皈依 懺悔三業罪凡有諸

评论2015-05-053850

佛门最全的发愿回向文第三辑
佛门最全的发愿回向文第三辑回向发愿文22大佛顶首楞严咒 回向法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如来顶髻无上善 回向教主释

评论2015-05-056999

佛门最全的发愿回向文第四辑
31常用回向偈、回向文 回向偈一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

评论2015-05-055132

月称法师的生平资料 (入中论)
龙树菩萨是中观的创造者,到后来,佛护、清辩等人,打着龙树菩萨的旗号,创造了应成派中观、自续派中观。月称邪师所继承的是佛护

评论2015-04-151493

弥勒菩萨的正论对月称论师谬论的批驳
月称谬论否定阿赖耶识的证据:《入中论》月称著:  如影像等法本空 观待缘合非不有  于彼本空影像等 亦起见彼行相识   如是

评论2015-04-151490

月称邪师与密教的关系
月称梵名 Candrakīrti,西藏名 Zla-ba grags-pa 或 Zla-grags。西元七世纪顷,印度中观具缘派僧,出生于南印度沙满多(梵 Saman

评论2015-04-151303

太虚大师破斥古天竺邪师月称《入中论》
《阅入中论记》──太虚大师 民国三十二年十月在汉藏教理院作※月称论师入中论,于译稿曾随阅隋删润。顷刊印初出,复览一遍,综

评论2015-04-15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