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佛法首页 频道列表

第十一课、称为佛菩萨名号(一)

2014-12-21736110

  第十一课 称为佛菩萨名号(一)
  金刚经 (1) 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故佛的应身,虽相好光明,亦在生灭之数,因此凡所有佛,皆当涅槃。过去诸佛,在菩萨位中,佛位中,内修福慧,外度众生。其威神所及,不特住世时,礼拜、称念、供养之者,有无量功德;即涅槃后,一切经法,悉皆灭尽,只余名号,流传人间,犹能广作佛事,度诸有缘。大愿所在,凡有称其名者,乃至起一念恭敬心,皆获善果,福不唐捐 (2)。
  兹谨将佛菩萨名号,及称念瞻礼功德,胪列于左:凡佛门弟子,见者闻者,悉当起立,合掌称念,或礼拜供养,则今世后世,皆得绝大利益矣。
  「南无」二字系梵语,读音为那谟,译为敬礼、皈命、度我等,系代表至心信顺之意。佛子对于佛菩萨名号,如人子对于父母之名,不取称呼,故名号之上,必加南无二字,若不加此二字,则当合掌,以表皈敬。
  南无无边身佛 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暂生恭敬,即得超越四十劫生死重罪,何况塑画形像,供养赞叹,其人获福,无量无边。
  南无宝性佛 若有男子女人, 闻是佛名,一弹指顷,发心归依,是人于无上道,永不退转。
  南无波头摩胜佛 若有男子女人,闻 是佛名,历于耳根,是人当得千返生于六欲天中,何况志心称念。
  南无师子吼佛 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一念归依,是人得遇无量诸佛,摩顶受记 (3)。
  南无拘留孙佛 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志心瞻礼,或复赞叹,是人于贤劫千佛 (4) 会中,为大梵王 (5),得授上记。
  南无毗婆尸佛 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永不堕恶道,常生人天,受胜妙乐。
  南无宝胜佛 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毕竟不堕恶道,常生天上,受胜妙乐。
  南无宝相佛 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生恭敬心,是人不久得阿罗汉果。
  【注释】
  (1) 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简称,姚秦鸠摩罗什译。此经以空慧为体,专说一切法无我之理,凡有六译本,惟鸠译弘通最甚。
  (2) 译为虚弃或徒空。
  (3) 摩顶是佛用手抚摩其顶,受记是受将来成佛之预记也。
  (4) 娑婆世界,从成至空,历时一大劫,名贤劫,亦称善贤劫。其住中劫的二十小劫中,应出一千佛,始自拘留孙佛,终于楼至佛,是名贤劫千佛。
  (5) 为初禅第三天;大梵天的天王也。
  【习题】
  (一) 凡所有佛,何故皆当涅槃?
  (二)
  一、 南无应读何音?
  二、 含有何义?
  三、何故在佛菩萨名号之上,必加此二字?四、若不念此二字时,应如何办法,藉表敬意?
  (三) 发心皈依宝性佛,有什么功果?
  (四) 一念皈依师子吼佛,将来会得到什么机遇?
  (五) 闻拘留孙佛名,志心瞻礼,或复赞叹,将来有何好处?
  (六) 闻宝相佛名,生恭敬心,当来会证什么果?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第一课、修观对治淫欲
  第一课 修观对治淫欲  吾人的世界,属于欲界范围,故自人类,至于鸟兽虫鱼,皆有色欲,此系众生业重所致。色欲之心,为欲界

评论2014-12-2169721

第二课 八念对治恐怖
  第二课 八念对治恐怖  佛弟子欲求寂静无为之道,当离愦闹 (1),独居闲处。或在山林,阿兰若 (2) 处;或修头陀行 (3),夜于

评论2014-12-2142069

第三课、戒杀放生文 明莲池大师作
  第三课 戒杀放生文 明莲池大师作 (1)  盖闻 :世间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惨者杀伤;是故逢擒则奔,虮 (2) 蛩犹知避死,将雨而

评论2014-12-2158459

第一、二、三课、综合指要
  第一、二、三课 综合指要  1.有人以为:淫欲是身体上构造如是,也可以说为需要,也是人及一切动物的来源,若断淫则人畜皆灭

评论2014-12-2141203

第四课、转轮圣王
  第四课 转轮圣王  转轮圣王,为世间第一有福之人,其福报劣于欲界诸天,而胜于北俱卢洲,鉴果知因,可以想像出:彼乃于过去

评论2014-12-2173775

第五课、三苦八苦
  第五课 三苦八苦  三界无安,众苦充满,不独我们的娑婆世界是如此,十方国土,除佛国外,也都是同样的情形。此土有情,以苦

评论2014-12-2131853

第四、五、六课、综合指要
  第四、五、六课 综合指要  1.时间的演进,促使世界局面,发生变化,这一事是不可思议的。万法无时不在生灭的途径上,新陈代

评论2014-12-2129689

第七课、经咒忏赞颂偈
  第七课 经咒忏赞颂偈  经  书之称为经者,不限于佛教,古之五经 (1)、六经 (2)、十三经 (3)、道德经 (4)、山海经 (5)、茶

评论2014-12-211284

第八课、读经录要(一)杂阿含经(1)
  第八课 读经录要(一)杂阿含经(1)  一、在家之人,修于四法,能令后世安乐:一者,信俱足。于正法建立信本,生敬心,非余可

评论2014-12-211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