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佛法首页 频道列表

佛的教育

2014-12-2019940

  佛教是佛的教育,和宗教并无关系,不是崇拜神的组织,不是做形式的组织,更不是以超度佛事为目的的组织。释迦摩尼佛19岁放弃王位出外参学,当时印度有很多学派,他就到处参访大德,最终彻彻底底的了解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在菩提树下悟证涅槃,30岁开始了教学工作,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带着常随的学生到处说法传道,教学49年,帮助无数人脱离痛苦得到极乐。
  涅槃是不生不灭的意思,是证得自性大彻大悟,清楚知道宇宙是怎么回事,人生自我从何而来,自性是每个人都有的,这件事情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就看自己想不想去证明,找回自性就恢复了本来的智慧,恢复了智慧便得到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那时就能真正明了痛苦其实并不存在,都是幻想虚妄而已,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阿弥陀佛是梵语,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这样的,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的意思是光和寿,光代表空间,寿代表时间,整个的意思是无量无边的空间和时间,这就是本来自性。宇宙远比我们能够想象的大得多,本质上它是怎么形成的呢,就是自己一念不觉的产物,一念到底有多长呢,我们的一个念头是由很多自己都觉察不到的微细念头组成,一弹指就有320兆个念头产生,一秒钟可以弹4次,快的弹5次,按照4次算,一秒钟就可以产生1280兆个念头,这样微细的变化你能觉察么,宇宙的产生其实就是形成于我们的意念之间,向外找寻永远不会得到答案。宇宙到底有多大呢,无量无边,其实就是我们的自性。
  人生到底是什么呢,用个比喻来说,电影都看过,电影一秒钟放映的胶片数量是24张,每一张很相近但是都不相同,这24张组成一秒,100分钟的电影你看到的都是影像,从来看不到原来是一张张图片组成的,我们的身体也是这样,新生细胞和死亡细胞的替换就是如此,一弹指有60刹那,一刹那就有900生灭,我们每秒的身体都是不同的,所有物质都是这样的,只是变化的快慢而已,其实万物都在变化一刻一秒也没有停息过,你肯定把这个相续的像当成是真的,这样细微的变化怎么能觉察的出来呢。以前说过科学家已经研究出物质并不存在,最终都是以光波的表象显现,就是这个道理。
  动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都是变化的,你所接触的没有一样是不变化的,不变化的才是真实的。
  什么才是真实的呢,放电影的时候银幕上显示出影像,关了放映机,荧幕什么也没有,这个什么也没有的就是真实的,你放什么它能现什么,你不放它就没有,这个就是自性,自性本来清净什么也没有。我们都做过梦,都知道梦不是真的,我们拿什么做的梦呢,梦境显现在什么上面呢,梦境是假的,能显现梦境的内个才是真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具足自性,自性从未染污而能现万物。
  佛教经典八万四千法门就是教众生明心见性离苦得乐,如果你知道这些真相,哪里还有痛苦呢,都不是真的,连自己这个身体都没有,痛苦从何而来呢,世间万物都是从自己的自性中变化出来的,都是源于自己的一念不觉生出妄想,对于事物产生分别,执着于“我”的存在而出现的。
  这些甚深的道理不是一下就能明白的,首先要能接受,然后才能相信,需要通过勤奋努力的修习而最终证得。
  佛教导: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释迦摩尼佛生活的时代叫“贤劫”,人的平均寿命是100岁,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时段叫“减劫”,从有佛出世起,每一百年减少1岁,所以现在人的平均寿命是70岁左右,等到人寿十年的时候,也就是六千年以后,是最低的限度了无法再减少了,就开始增加,最长增加到八万四千岁,这样一个轮回称为一个小劫,人的迷失和觉悟就是以这样的速度不停轮转的。这样看来,现在人的生命确实太短了,皆因自己的一念迷惑生活在这劳苦世间,如果不觉不知那又要流转,真是苦不堪言。
  学佛学的是什么,学的是觉而不迷、净而不染、正而不邪,一念不生就是佛,一念不觉是凡夫。想想我们每天有多少个念头,多少烦恼,一个念头就尽虚空遍法界,何况有恶言恶行矫枉造作,怎能不亲受因缘果报,有因才有果,有念才有行。般若的意思是大智慧,波罗密是到彼岸,拥有智慧才能到达极乐的彼岸。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无上正等正觉,真正觉悟才能离苦得乐,才能找回自己的本来面目,见到实相。勤修自身才是真正续佛的法身慧命,才能帮助更多的人觉悟。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刀笔杀人终自杀:文化名人犯恶业的报应
1.宋代著名的文学家黄山谷(又名黄庭坚,与苏东坡齐名),喜欢创作描写色情狎妮猥亵的淫词艳诗和文章。一次,他慕名去拜访高僧圆

评论2017-03-282412

婴灵作祟之说有根据吗?
婴灵作祟之说有根据吗?这些年来,台湾乃至其他华人地区普遍流行著一种婴灵信仰的传说。所谓婴灵包括了人工流产、胎死腹中或者出

评论2017-03-272210

佛门最全的发愿回向文 一
佛门最全的发愿回向文 一回向发愿文 1愿此殊胜功德海、回向法界诸众生 世世安隐充法喜、无始业尽心清净 疾苦灾难悉消除、慧开福增

评论2015-05-0533389

佛门最全的发愿回向文第二辑
佛门最全的发愿回向文第二辑回向发愿文16大慈菩薩發願偈十方三世佛 阿彌陀第一九品度眾生 威德無窮極我今大皈依 懺悔三業罪凡有諸

评论2015-05-053997

佛门最全的发愿回向文第三辑
佛门最全的发愿回向文第三辑回向发愿文22大佛顶首楞严咒 回向法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如来顶髻无上善 回向教主释

评论2015-05-057120

佛门最全的发愿回向文第四辑
31常用回向偈、回向文 回向偈一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

评论2015-05-055260

月称法师的生平资料 (入中论)
龙树菩萨是中观的创造者,到后来,佛护、清辩等人,打着龙树菩萨的旗号,创造了应成派中观、自续派中观。月称邪师所继承的是佛护

评论2015-04-151572

弥勒菩萨的正论对月称论师谬论的批驳
月称谬论否定阿赖耶识的证据:《入中论》月称著:  如影像等法本空 观待缘合非不有  于彼本空影像等 亦起见彼行相识   如是

评论2015-04-151567

月称邪师与密教的关系
月称梵名 Candrakīrti,西藏名 Zla-ba grags-pa 或 Zla-grags。西元七世纪顷,印度中观具缘派僧,出生于南印度沙满多(梵 Saman

评论2015-04-151377

太虚大师破斥古天竺邪师月称《入中论》
《阅入中论记》──太虚大师 民国三十二年十月在汉藏教理院作※月称论师入中论,于译稿曾随阅隋删润。顷刊印初出,复览一遍,综

评论2015-04-15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