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佛法首页 频道列表

因为有菩提心,你变得如此珍贵

2014-12-20879670

  因为有菩提心,你变得如此珍贵 —— 像金子、钻石,成为世上完美无缺的珍品
  我认为,对我们而言,培养对他人的慈悲心是完全必要的。毋庸置疑。慈悲心是菩提心的精髓,是菩萨的态度。这是最平坦的道路,最惬意的禅修。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哲学上、科学上,也没有心理学上的反对意见。只要具足菩提心,东西方就不会再有冲突和纷争。这条路最平坦、完美无缺,绝对简单可行,没有任何把人引入极端的危险。没有菩提心,一切都不会正常运转。首先,你的禅修就无法进行下去,因此,你也就绝不可能觉悟。
  为什么菩提心是禅修成功的必要保证呢?因为贪执的念头。如果你禅修很好,却没有菩提心,你会执着每一个微细的意乐:我,我;我还要,我还要。于是良好的禅修就完全消失了。贪执是禅修中志心一处的最大障碍。因为贪执,我们总是执着地渴望获得幸福:我,我如此可怜,我想得到幸福,所以我禅修。这样做其实并不奏效,好的禅修效果——宁静、满足和喜悦——并不会产生。
  修行的最好圣法,最完美且最最实质,毫无疑问,就是行菩提心。
  当葛西喇嘛看见一个人在绕塔时,他问道:“你在做什么?”那人回答:“我在绕塔。” 葛西喇嘛告诉他:“如果你行持佛法岂不更好?”第二次,当葛西喇嘛看见这个人在磕大头时,他又问他在做什么。这人问答:“我在磕十万大头。” 葛西喇嘛又说:“如果你行持佛法岂不更好?”这个故事主要告诉我们任何宗教形式,诸如绕塔、磕大头都并不一定就是在修行佛法。真正的修行佛法是转化我们的心,转变我们的贪着和我执。如果我们没有转化我们的心,任何形式的修行都不会有效,而只能成为笑话。即便你试图进行密法的禅修,如果内心没有转变,也不会有所成功。法表示一种完全的转变——给你带来内心的愉悦,它是真正的圣法,不只靠口头上的言语。菩提心不是我本位的文化,不是贪执的文化,也不是轮回的文化。它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转化,而且它还是绝对极具特点的最舒适、最具实质性的修行之法。有时候,你的禅坐并不如法,你只是在枯坐而已。菩提心禅修意味着你真的想改变你的身、语、意业,改变你的整个人生。
  我们总是缠缚在彼此的人际关系中。为什么我们总是说“我爱你”或者“我恨你”?起伏不定的情绪从何而来?它源自我执的观点——这种观点毫无一丝菩提心。我们说:“我恨你,你总是不让我感到一丝满意。你伤害我,不给我快乐。” 这就是问题的结症:我——我执,我所——对你没有一点满意,所以我恨你。多么可笑的事!人际关系中的纠纷来自缺乏菩提心,没有转化我们的心。
  所以,仅仅禅修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葛西喇嘛看到你在禅坐,他一定会说:“你在做什么?如果你行持佛法岂不更好?”绕塔不是佛法,磕大头不是佛法,禅坐也不是佛法。天哪?究竟什么才是佛法呢?这就是上面故事中那个人遇到的问题。他再也想不出别的方法可行。其实,修行的最好圣法,最完美且实质,毫无疑问,就是行持菩提心。
  这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证明菩提心是最好的修行之法。我执是人类一切问题的症结所在,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艰难而充满痛苦。对治我执的解药就是它的反面——菩提心。执着于自我的人只是关心他自己——自我的实体。菩提心用其他的东西代替我执。
  菩提心扩大你的心胸。即使你最亲爱的朋友忘记送你圣诞礼物,你也不会在意,“哦,今年她没有送我巧克力,不过这没有关系。”总之,你的人生不是为了巧克力,不是为了感观的愉悦。最深沉的情感来自我们曾经共同经历过,共同工作过。
  因为有菩提心,
  你变得如此珍贵——像金子、钻石;
  你成为世上完美无缺的珍品,
  超越任何有情与无情。
  如果你想得到真正的幸福,只到寂静的地方禅修是不够的。很多人花费数年时间独自禅坐,似乎已断除了所有困惑。一回到社会,问题就出现了:他们没法再和其他人交往。因为宁静的心境只是他们创造的假相,只是一个相对的境相,没有半点坚固的基础。具足菩提心,不论你到往何处,你都不会怯懦。你和别人交往越多,你就越快乐。众生是你快乐的源泉。你活着就是为了别人。甚至有人企图利用你,你也会这样想:哦,无始劫来我也利用过他无数啊。这样烦恼就不会再侵扰你。
  所以行持菩提心是修行佛法最完美的道路,特别是在二十一世纪的西方社会。只要有菩提心为基础,毫无疑问,你就一定会进步。
  如果你如理地观察你的心,你会发现你不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你没有尽你所能地帮助别人。当你意识到这点,你就能对自己说:“我必须培养我自己,这样我才能如愿地帮助别人。只有通过提高我自己,我才能真正地提供帮助。”于是你才更有精力和体力禅修,遵守道德及做其他有意义的事情。你充满活力,“因为我愿意帮助别人。”这就是为什么宗喀巴大师说菩提心是觉悟的基础。
  菩提心的能量如同炼金术一样神奇。它能把普普通通的身、语、意业——连同你整个生命转化成积极的、利益众生的,就像把铁炼成金子一样。我想,这绝对是真实的。你可以发现其实它一点都不难,举例来说,就看看大家的脸吧,有的人不管经受多大的困难和痛苦,当他们走出去时,也总是愉悦而积极地对待他人。你是否注意到这一点呢?有些人又总是愁苦不堪、怒气冲冲。你是怎样想的呢?老实说,我想它表明了两种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实际上,人非常简单。有些人心里一有困难就要把它写在脸上,弄得所有看到他的人都知道他有事。而有的人,不管他遭受多大的痛苦,也总是勇敢地承受,因为他们照顾别人的想法。
  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放下忧愁有什么作用呢?为什么只因你不快乐,就要让别人也不快乐呢?这于事无补嘛。你要试图控制你的情绪,镇静地说话、做事。有时有些人因为遭受痛苦而离群索居,可你仍然能感受到他的痛苦。只要有片刻的不快乐都有碍他们趋向觉悟。要帮助你周围的人,你就要保持愉悦、平静的心情。这是非常实际的方法,而且很值得做。有时我们谈了太多有关觉悟或诸如此类的事情。要到达觉悟,我们有漫长的路要走。忘记对觉悟的渴望,不要在意是否能成佛——只做实际的事。如果你不能帮助别人,至少不要给别人伤害,保持中道。
  总之,我想要告诉你们的就是菩提心就像转化你心念的原子能。这是绝对真实,经得起科学的检测,不是那种要你盲目信仰的东西。现在每个人都害怕核战争,只要我们都具足菩提心,我们就能绝对安全吗?当然能。具足菩提心,你就能控制所有征服或杀害别人的欲望。如同宗喀巴大师所说:“只要你具足菩提心,人生所有美好的东西都会象雨露一样降临到你身上。”现在,我们所得到的一切都是不幸和灾难,原因就是我执的观念。如果具足菩提心,我们就会拥有高尚的朋友、美味的佳肴以及一切令人悦意的东西。
  如果你还是执着于自私的念头,那么,把这个念头尽量扩大;广义的自私远比狭义的好得多!某种程度上说,菩提心就好比一个巨大的自私念头,因为当你把你的功德慈悲地回向给别人时,你会得到你过去未曾拥有过的快乐。我们目前狭隘的自私念头让我们少有快乐,因为我们所有的东西太容易丢失了。广义的自私让你帮助别人也帮助自己;狭义的自私只是“我,我,我”,这样很容易失去一切。
  记住,阿底峡尊者有150多位上师,他尊敬每一位上师,但当他一听到达玛卡喜达喇嘛的名字时——他就非常激动。尊者这样解释说:“我得到很多很多上师的教授,但是,达玛卡喜达喇嘛对我的一生最有帮助,因为他给我菩提心法门的传承,修习菩提心的方法和智慧,以及六波罗蜜。”这是千真万确的。有些禅修的方法非常难掌握、很严格,但菩提心的禅修却非常简单,且不可思议地深奥和真实。这就是为什么阿底峡尊者一听到教授他菩提心法门的上师的名字时,都会激动得颤栗。
  重要的是,当你领悟了佛法的时候,你就控制了我执这头疯狂的大象。如果你听闻的法能帮你消除一点点我执,那也是值得的。但如果你听闻的佛法对你的私心毫无用处,那么从大乘的观点,即便你对整个菩提道次第都完全掌握,也毫无用处。
  你们听过寂天菩萨的故事吗?你们知道人们曾经是怎样轻视他的吗?大家过去都叫他Du-she-sum-pa,意思是说他只知道三件事情:吃饭、睡觉、排泄。被别人这样称呼实在太糟了,特别是对修行人来说。可那确实就是人们所看到的他做的事啊。其实,因为他有菩提心,所有他做的事情,即便是普通琐事,对众生也有很大利益。他平静地躺下,可能就是在为众生的福祉而禅修,很多时候,出于悲心,他会为众生而悲泣。西方人需要这样的修行。从本质上讲,我们都很懒惰。也许不是懒惰,但当我们做完工作,我们已疲惫不堪再没有力气了。所以,当你下班回到家中,舒服地躺下,然后思维一下菩提心,这才是最有用的。比你急冲冲地赶回家,冲上一杯咖啡,很努力地去禅坐要好得多。其实这样根本不会有效;因为你紧张的神经需要时间和空间来松弛。你不可能刚从交通车上冲下来,马上就进入安静的禅修的状态。任何事情都需要时间和空间。这时候安安静静地坐下,享受一杯美味的咖啡会好得多,不要再给自己增加压力;否则就太糟了。当你因太累而无法禅修时,不要惩罚你自己:我应该进行禅坐,我太懈怠了。你不要这样地摧毁自己的自信心。我们要有智慧,要慈悲地对待别人,所以不要急。性急对自己没有好处,这就是为什么我告诉别人不要强迫他们自己的原因。我们对待的是我们的心,不是岩石或者水泥;它是有感情的。
  某种程度上说,菩提心就好比一个巨大的自私念头,
  因为当你把你的功德慈悲地回向给别人时,
  你会得到你过去未曾拥有过的快乐。
  西方有很多我们实践菩提心的环境,生活在那里是很值得的。举例来说,用菩提心来战胜对手远胜过用刀或者枪。当受到攻击时,行持慈悲心。我们可以在西藏的寺院这样做,在那里常常会有一些很恐怖的僧人。不要认为西藏只有虔诚的人——那儿有很多你难以置信的疯狂的僧人,世界上没有什么权威可以制伏得了他们。如果你企图用武力降伏他们的话,他们会更加好斗。但是那些已经完全放弃了我执的菩萨僧侣们,他们慈悲地对待这些僧人,使这些疯狂的僧人彻底地平静下来。他们感到:这个人是爱我的,他非常具有慈悲心。他已经为众生而舍弃一切,没有什么再可以失去。通过这种方法,好斗的人得到制伏,这不是用权威,而是用慈悲心。有很多这类的故事,我现在不再赘述。修行菩提心是得到解脱和觉悟的最舒适的方法,这是最值得做的事,不会产生任何异议。
  班禅喇嘛在其著述《楚巴喇嘛》中说:“我爱是所有痛苦和不满的根源,视一切有情如母而非执着一个有情如母,是觉悟和智慧的根源。所以请加持转换我爱为博爱。”这不是一个高深的哲学理论,而是一个简单的宣言。无需任何一本西藏书籍的解释,从你自己的人生阅历中,你就能明白我执是所有烦恼和挫折的根源。痛苦的发展不仅只在西藏文化中存在,在你们的文化中也同样存在。
  班禅喇嘛继续告诉我们要观察思维佛陀的行为。他放弃了我执得到至高觉悟。但是反观我们自己总是困扰在“我、我、我”之中,除了无止境的痛苦外,从来意识不到什么。这很清楚,不是吗?因此,你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痛苦是如何产生的。放弃我执这个错误的观念,你会从痛苦和不满中解脱出来。为众生的福祉考虑,希望他们都能获得最上的觉悟,比如菩萨的觉悟,你就会得到幸福和满足。
  菩提心是修持佛法圆满的方法,
  特别是在二十世纪的西方社会,
  它实在非常、非常值得。
  有菩提心为基础,
  你肯定会进步。
  但修持菩提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太容易的事会让你们很快厌倦。它很难,但是在行持菩提心的时候,你不会感到厌倦。人们需要智慧才能意识到菩提心的作用,而一些人心中却没有它的位置。“忘记你自己,为别人考虑一点点!”他们会说:“这不是我的文化。”要把珍爱自己的观念改为珍爱别人是很难的——这是你将要承受的最困难的任务。但它也是最值得做的事情,能够给你带来最大的满足。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刀笔杀人终自杀:文化名人犯恶业的报应
1.宋代著名的文学家黄山谷(又名黄庭坚,与苏东坡齐名),喜欢创作描写色情狎妮猥亵的淫词艳诗和文章。一次,他慕名去拜访高僧圆

评论2017-03-282342

婴灵作祟之说有根据吗?
婴灵作祟之说有根据吗?这些年来,台湾乃至其他华人地区普遍流行著一种婴灵信仰的传说。所谓婴灵包括了人工流产、胎死腹中或者出

评论2017-03-272141

佛门最全的发愿回向文 一
佛门最全的发愿回向文 一回向发愿文 1愿此殊胜功德海、回向法界诸众生 世世安隐充法喜、无始业尽心清净 疾苦灾难悉消除、慧开福增

评论2015-05-0533103

佛门最全的发愿回向文第二辑
佛门最全的发愿回向文第二辑回向发愿文16大慈菩薩發願偈十方三世佛 阿彌陀第一九品度眾生 威德無窮極我今大皈依 懺悔三業罪凡有諸

评论2015-05-053927

佛门最全的发愿回向文第三辑
佛门最全的发愿回向文第三辑回向发愿文22大佛顶首楞严咒 回向法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如来顶髻无上善 回向教主释

评论2015-05-057069

佛门最全的发愿回向文第四辑
31常用回向偈、回向文 回向偈一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

评论2015-05-055204

月称法师的生平资料 (入中论)
龙树菩萨是中观的创造者,到后来,佛护、清辩等人,打着龙树菩萨的旗号,创造了应成派中观、自续派中观。月称邪师所继承的是佛护

评论2015-04-151526

弥勒菩萨的正论对月称论师谬论的批驳
月称谬论否定阿赖耶识的证据:《入中论》月称著:  如影像等法本空 观待缘合非不有  于彼本空影像等 亦起见彼行相识   如是

评论2015-04-151518

月称邪师与密教的关系
月称梵名 Candrakīrti,西藏名 Zla-ba grags-pa 或 Zla-grags。西元七世纪顷,印度中观具缘派僧,出生于南印度沙满多(梵 Saman

评论2015-04-151329

太虚大师破斥古天竺邪师月称《入中论》
《阅入中论记》──太虚大师 民国三十二年十月在汉藏教理院作※月称论师入中论,于译稿曾随阅隋删润。顷刊印初出,复览一遍,综

评论2015-04-151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