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佛法首页 频道列表

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

2014-12-20278470

  爱,不是相守,便是相忘。
  可惜,只有那些不能相守亦不能相忘的爱,才会被称为真爱。
  为了它,我们宁肯一遍遍的伤害自己……
  时常六月,会想起它。
  想到它的时候,记忆,都被染得绚丽。
  只一瞬的惊艳。
  似乎青春,短暂。
  似乎爱情,绝然。
  它是昙花。
  很小时候就知道有一种花,傲气,神秘。
  一年只开一次,一次只开三四个小时。
  短暂的惊艳,稍纵即逝。
  传说昙花原本花神,爱上了每天护理她的园丁。
  神仙思凡,惹怒了玉帝。
  玉帝对二者做出惩罚:
  惩罚花神每年只能开一次的花,美也只一瞬。
  园丁则被送去出家,侍佛修心,彻忘前缘。
  很多很多年之后,这位已更名为“韦陀”的园丁果然忘记了花神,只一心向佛。
  很多很多年之后,已成昙花的花神依旧忘不了灌她雨露的园丁,依然痴痴的挂记。
  昙花会选择每年韦陀下山来采集朝露的时候,来完成自己这一年的绽放。
  等了整整一年,攒了整整一年,一年的精气神,昙花自然开得格外美艳。她想:韦陀,你总会看我一眼吧?你总会记起我吧?
  不知多少年过去了。昙花依旧一年一年的开,韦陀依旧一年一年的下山采露。
  他始终没有记起她。
  ……
  很久以来我一直在想:韦陀真的再也想不起昙花了么?曾经那么深爱的人,说忘就能忘得干净彻底?时间会冲淡爱情,时间真的会彻底消磨掉爱情、直至不留一点痕迹吗?
  怪过韦陀骂过韦陀。现在懂了:大概,韦陀也曾记起过昙花。但一入空门,情爱皆幻。记起又能如何?权当前事尽洗。记起,不如记不起吧。
  阅历越来越长,越来越不敢随便用“眼里有你没你”来作为“爱不爱你”的唯一判断依据。
  他眼里不再有你。或是因他心里已然无你。
  他眼里不再有你。或是因他心里全是你。
  心里没有你,所以看见或看不见,你都不过浮云。
  心里全是你……那他,早已不是在用眼睛看你了。——爱一个人爱到一定程度,是会用心去代替眼睛的。
  爱,都是一样的。每个人爱法是不一样的。有些人,相爱,便要永不相忘。有些人,爱的最好方式,便是,相忘。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先于 佛陀来人间布局的菩萨们
各位萤幕〔屏幕〕前的菩萨们:阿弥陀佛!各位现在所收看的节目,是由佛教正觉同修会为各位准备的“三乘菩提之法与次法”的节目,

评论2023-02-2114548

十善业与业报因缘
十善业对于一般人来说大多耳熟能详,许多修学者也或多或少都有在行十善业。在经典里面也常常在强调十善业的重要性,而十善业也是

评论2017-05-037859

修福报与学佛修道,到底有何关联?
大家都知道,佛有一个名号叫作两足尊,意思是说佛的福德与智慧,两者是具足圆满的。智慧的部分,简而言之就是要能够证到一切种智

评论2017-05-031452

学佛的目的在离苦得乐,如何才能真正地离苦得乐?
学佛的目的在于离苦得乐,这个乐永远存在吗?若永远存在,如何得到?  离苦得乐这一件事情,应该是学人从接触佛法以来,一直存

评论2017-05-031126

如何能够“生于安乐、死于安乐”——世世都安乐 1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今天要和大家来谈谈,《孟子》里面这么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有人就问说:如何才能够生于安乐,而且也

评论2017-05-031183

如何能够“生于安乐、死于安乐”——世世都安乐 2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今天要和大家继续来谈谈,《孟子》里面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人就问说:如何才能够生于安乐,又死

评论2017-05-03918

由世间法进入佛道的关键是什么?
世尊在《楞严经》当中有开示过,众生的心念中因为情与想所造成的差别:想可以说是神智,意思是说如果神智清明的话,就会聪明灵巧

评论2017-05-03444

菩萨福德为什么越来越深广?
为什么菩萨经过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终于十信圆满入于住位,之前他在外门修学六度之时,其中有一项是可以令其作为来世亲证

评论2017-03-29450

一个人福报的好坏,可以从这么多方面来显示出来
佛法之中,其实是有着不同层次的福报,一部分通于世间法,一部分则是出世间法,随着每一个人所修学的差别不同,有时候不但可以自

评论2017-03-29436

为什么要勤修福德?
佛法之中,还有另外一个层次的人,叫作转轮圣王,这是有金、银、铜、铁四个等级,最高的金轮圣王可以王四天下,换句话说,他的福

评论2017-03-29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