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佛法首页 频道列表

心是“感觉”的奴隶

2014-12-20553410


  “心”一生所追求的所需之物仅仅是“感觉”,并非别的什么东西。
  需要有一百万的财富吗?哦,不,需要的并不是那个数字,需要的是那个数字给带来的感觉;
  需要有一件漂亮的衬衫吗?需要那漂亮的衬衫本身?也不吧,需要的并不是衬衫,需要的是穿上那衬衫给带来的感觉;
  真的需要一座面积巨大的豪宅吗?不是,需要的仍然是那它所给予心的感觉。
  “感觉”是一生的追求,是心惟一真正需要的礼物。心真正需要的并不是物,而是透过那物给它带来的感觉。心为感觉而行动。一生的所为,为“感觉”而努力!
  “感觉”是心的“食物”,因为心太需要它了,所以心成了“感觉”的奴隶。
  每当需要一种东西时,那东西就成了心的“食物”,并且也因此成了那食物的食物。越需要那东西,越是被那东西所掌控。吃掉了它吗?最终是被它吃掉了。
  “感觉”吃掉了很多人,因为整个存在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曾经是“感觉”的奴隶,且到目前为止,大多数人还正在是它的奴隶。没有人不被自己的“感觉”所控制,因为正在为自己的“感觉”而努力。追求自己的“感觉”,取悦于自己的“感觉”——于是那“感觉”完全掌控并吞没了自己。
  没有几个人能超然在自己的“感觉”之上。人不知不觉的掉进某种需求的“感觉”里,并受那“感觉”暗中不觉晓的掌控。“感觉”是心感觉不到水的海,常常就溺水在其中。人们的一生为了“感觉”而努力,人们生在“感觉”里,死在“感觉”里,但常常却意识不到这一点。正在做着自己“感觉”的奴隶,却还常常为取悦了那“感觉”而得意。“感觉”是人的真正催眠大师,它催眠着那无觉知的人于百分之百之中。
  “感觉”为念头化生,但“感觉”也能催生那念头。“感觉”是念头的结果,每一种“感觉”的背后必有一个念头。常常我们所觉察到的是“感觉”而并不是念头。念头走得象流星一样快,常常是还没看见它但他确实是走了。心没有任何形态,它惟一的显形就是念头。念头是千万的心。心无法证明它自己活着,它惟一知道是活着的觉知就是“感觉”。这个念头出现了,那个念头出现了——紧接着“感觉”一波又一波、一样又一样,于是心知道它正在存活。一旦心意识不到它的“感觉”,它就觉得它要成死物,所以心需要不断新的变化的“感觉”。当心感觉不到那“感觉”的变化,觉得自己要死了——心恐惧于死亡,因此它需要那不同的“感觉”及其“变化”,这就是为什么心需要刺激的原因。
  我们正在是“感觉”的奴隶,意识到这点了吗?我们正在为“感觉”而奔走努力、正在被“感觉”所掌控,你知道了吗?“感觉”在背后掌控着我们的心发出各种行为,意识到了吗?嘿嘿!在意识到这点之前,自己不得不是自己“感觉”的奴隶。在没有意识到这点之前,正是一直活在某一种幻觉里,还觉得正在掌控物质世界,实质正是被心所需要的“感觉”所掌控。
  还真的需要是一百万元钱而不是那钱带来的“感觉”吗?真的需要的是那漂亮昂贵的衣服而不是那衣服带来的“感觉”吗?真的需要拥有一幢小洋楼而不是那小洋楼带来的“感觉”吗?
  “感觉”是真正的总统,它几乎统治了整个人类数万年;它是生命的总统,它是宇宙的总统,它是心的总统。人是“感觉”的臣民。
  知道“心”和“感觉”的关系,知道这种知道,是心一次重要的“醒悟”;让心掌控“感觉”而不是“感觉”掌控心,是它重要的一次成长。不让“感觉”统治心而是让心统治“感觉”——那是生命重要的清醒和变化。快快意识到这点吧,心游出它的“感觉”之海,那是它真正独立自由的开始。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先于 佛陀来人间布局的菩萨们
各位萤幕〔屏幕〕前的菩萨们:阿弥陀佛!各位现在所收看的节目,是由佛教正觉同修会为各位准备的“三乘菩提之法与次法”的节目,

评论2023-02-2114548

十善业与业报因缘
十善业对于一般人来说大多耳熟能详,许多修学者也或多或少都有在行十善业。在经典里面也常常在强调十善业的重要性,而十善业也是

评论2017-05-037861

修福报与学佛修道,到底有何关联?
大家都知道,佛有一个名号叫作两足尊,意思是说佛的福德与智慧,两者是具足圆满的。智慧的部分,简而言之就是要能够证到一切种智

评论2017-05-031452

学佛的目的在离苦得乐,如何才能真正地离苦得乐?
学佛的目的在于离苦得乐,这个乐永远存在吗?若永远存在,如何得到?  离苦得乐这一件事情,应该是学人从接触佛法以来,一直存

评论2017-05-031126

如何能够“生于安乐、死于安乐”——世世都安乐 1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今天要和大家来谈谈,《孟子》里面这么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有人就问说:如何才能够生于安乐,而且也

评论2017-05-031183

如何能够“生于安乐、死于安乐”——世世都安乐 2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今天要和大家继续来谈谈,《孟子》里面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人就问说:如何才能够生于安乐,又死

评论2017-05-03918

由世间法进入佛道的关键是什么?
世尊在《楞严经》当中有开示过,众生的心念中因为情与想所造成的差别:想可以说是神智,意思是说如果神智清明的话,就会聪明灵巧

评论2017-05-03444

菩萨福德为什么越来越深广?
为什么菩萨经过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终于十信圆满入于住位,之前他在外门修学六度之时,其中有一项是可以令其作为来世亲证

评论2017-03-29450

一个人福报的好坏,可以从这么多方面来显示出来
佛法之中,其实是有着不同层次的福报,一部分通于世间法,一部分则是出世间法,随着每一个人所修学的差别不同,有时候不但可以自

评论2017-03-29436

为什么要勤修福德?
佛法之中,还有另外一个层次的人,叫作转轮圣王,这是有金、银、铜、铁四个等级,最高的金轮圣王可以王四天下,换句话说,他的福

评论2017-03-29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