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佛法首页 频道列表

让心灵看到人生的天堂

2014-12-20440510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着只有他自己理解的东西---托尔斯泰。
  怀着一颗悠然的心,让心窗看到人生的美景;品一曲高山流水,让心灵走向沉静。人生平安就是你我之福,何必太多的计较?放松自己的心灵,回归自然,世界那么多的美丽,那么多的快乐,何必让忧愁,烦恼独居我的心房。平凡的日子最静,最真,最好,最美。
  人的一生就是一条没有回头的路,磕磕跌跌一直走着泥泞和平坦交织的路,数不完的坎坷,但也有看不完的风花雪月。有人把所有的抑郁埋在心底,只会让自己郁郁寡欢。如果把内心的烦恼告诉自己的知心好友或师长,心情会顿感舒畅。打开心窗,阳光倾泻,让心灵变成风筝自由飞翔,俯视那一幅幅美好的人生美景。
  舒畅的心情是自己给予的,不要天真地去奢望别人的赏赐。舒畅的心情是自己创造的,不要可怜地乞求别人的施舍。快乐不是靠外来的物质和虚荣,而要靠自己内心的自强和知足。
  打开心灵的钥匙,推开心窗的力量,就是你那永不褪色的微笑。你微笑的心灵就可以和别人架起桥梁,一起观看窗外生命的美景。
  一个人只有心存美的意象,才能看到窗外的美景。命运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窗外有土也有星,就看你能不能磨砺一颗坚强的心,一双智慧的眼,透过岁月的风尘寻觅到辉煌灿烂的星星。
  摆正自己的心态,你便会在一个愉悦轻松的环境中生活、你感觉到每天都阳光灿烂,从而能完全地放松身心,享受那美好的人生。
  这也让我想起一个故事:
  一个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他朝思暮想的天堂。来到了天堂门口,他喜极而泣,然后开始欢呼起来:“我终于来到天堂啦!我终于来到天堂啦!”然而天堂的守门人却诧异地问道:“哪里是天堂啊?”
  欢呼的人一下子惊呆了:“难道你不知道这里就是天堂?我明白了,原来你没去过地狱啊!”是啊,在生活中有些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自己心目中的天堂并为之喝彩,而有些人身处天堂却依然不知天堂在何处。
  有人说,天堂就是有钱享受。然而世界烟草大王杜克的女儿朵丽丝11岁时继承了其父上亿美元的遗产,一生却郁郁寡欢,历经数次痛苦的婚姻,最后寂寞地死去。
  有人说,天堂就是功成名就。然而香港著名影星张国荣在红遍大陆、港台以及东南亚之际,却以坠楼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给后人留下太多的感慨和唏嘘。
  有人说,天堂就是位尊权重。然而手握重权,身居要职的高官一次又一次伸出罪恶的“黑手”,却无法逃脱法律的严惩,最终只能在牢狱中潦度余生……
  也许,对于一个要在牢狱蹲上数载的人来说,自由就是他的天堂;而在一个即将被押赴刑场的死囚心中,能够让生命得继续就已经是他的天堂了。
  这世界,有人喝名酒而忧,有人却饮开水而乐;有人一套接一套地换房子,有人却终生都在为一个稳定的住所而奔波;有人衣锦食足仍旧无所事事,有人虽贫困交加却奋斗不止;有人已为养家糊口,工作勤勤恳恳却还是没能逃脱下岗的命运……
  地狱中的人看什么都是天堂,而身处天堂的人却不知天堂为何物!
  其实,天堂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劳累了一天,躺下来小憩一会儿便让你如入天堂;生活中遇到了不顺,妻子朋友一句鼓励的话便是你的天堂;身处冰天雪地的寒冷世界,一丛跳动的火苗便是天堂;在沙漠中苦苦跋涉,一口水便是天堂;得了顽疾,生命朝不保夕,一剂神奇的良药就是天堂……去过了地狱,你会发现,原来你的周围到处都是天堂。原来在我们不死之前,现世在信仰中,在博爱中,在感恩中,在施舍时……就是享受天堂的开始,死与不死并没有什么区别。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先于 佛陀来人间布局的菩萨们
各位萤幕〔屏幕〕前的菩萨们:阿弥陀佛!各位现在所收看的节目,是由佛教正觉同修会为各位准备的“三乘菩提之法与次法”的节目,

评论2023-02-2114617

十善业与业报因缘
十善业对于一般人来说大多耳熟能详,许多修学者也或多或少都有在行十善业。在经典里面也常常在强调十善业的重要性,而十善业也是

评论2017-05-038620

修福报与学佛修道,到底有何关联?
大家都知道,佛有一个名号叫作两足尊,意思是说佛的福德与智慧,两者是具足圆满的。智慧的部分,简而言之就是要能够证到一切种智

评论2017-05-031526

学佛的目的在离苦得乐,如何才能真正地离苦得乐?
学佛的目的在于离苦得乐,这个乐永远存在吗?若永远存在,如何得到?  离苦得乐这一件事情,应该是学人从接触佛法以来,一直存

评论2017-05-031216

如何能够“生于安乐、死于安乐”——世世都安乐 1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今天要和大家来谈谈,《孟子》里面这么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有人就问说:如何才能够生于安乐,而且也

评论2017-05-031275

如何能够“生于安乐、死于安乐”——世世都安乐 2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今天要和大家继续来谈谈,《孟子》里面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人就问说:如何才能够生于安乐,又死

评论2017-05-031002

由世间法进入佛道的关键是什么?
世尊在《楞严经》当中有开示过,众生的心念中因为情与想所造成的差别:想可以说是神智,意思是说如果神智清明的话,就会聪明灵巧

评论2017-05-03519

菩萨福德为什么越来越深广?
为什么菩萨经过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终于十信圆满入于住位,之前他在外门修学六度之时,其中有一项是可以令其作为来世亲证

评论2017-03-29516

一个人福报的好坏,可以从这么多方面来显示出来
佛法之中,其实是有着不同层次的福报,一部分通于世间法,一部分则是出世间法,随着每一个人所修学的差别不同,有时候不但可以自

评论2017-03-29490

为什么要勤修福德?
佛法之中,还有另外一个层次的人,叫作转轮圣王,这是有金、银、铜、铁四个等级,最高的金轮圣王可以王四天下,换句话说,他的福

评论2017-03-29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