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佛法首页 频道列表

大慧宗杲禅师大事年表

2024-06-251880
哲宗元祐四年己巳(1089) 1岁
生于宣州宁国县芦城乡六都桥头村牛头山下,名昙晦,为宁国奚氏七世孙。其母初梦神人卫一僧黑颊而隆鼻,造访于卧室。问其何所居。对曰:岳北。觉而有娠。十一月十日巳时,及诞之日,白光透室,举邑叹异。
父亲名奚介,居六都,字则惠,号慕柳,熙宁五年壬子(1072)三月初三申时生,宣和元年(1119)卒。母亲十都宝林舒氏,熙宁癸丑(1073)四月初九酉时生,宣和庚子(1120)卒。
绍圣二年乙亥( 1095) 7岁
形体岐嶷,气宇如神,不喜戏玩,语不妄发,群儿皆畏之。入私塾学堂读书。
六七岁时,每闻僧人讲经说法,唯喜视听。有僧人至其家,昙晦即侍父侧。僧去,昙晦复述僧人言论,片言不遗。
元符元年戊寅( 1098) 10岁
家遭火灾,一夕荡尽。自阅《华严经入法界品》。常常自行到邻村桥头西边东平庙、南面石口崇因寺等地观僧人佛法、诵经。“虽在村院,常买诸家语录看,便喜云门睦州说话。”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辛巳(1101) 13岁
入乡校,仅13日,因与同窗戏,以砚投之,误中先生帽,偿金三百而去。父责之,昙晦曰:“读世间书,曷若究出世法?”,即大丈夫读世间这些教人考取功名之书,还不如探究出超脱凡尘的佛法呢!昙晦欲出家,其父早有此意,而母不允。
崇宁三年甲申(1104) 16岁
父母知昙晦无处俗意,遂令寓质县之西寺(即县西白云山奉圣寺),初为僧,发蒙在奉圣初和尚处。九月至宁国慕信乡十都山东慧云院,礼慧齐法师。慧齐名之“宗杲”。山东慧云寺大殿的古联云:“座下有莲花,花谢花开,看得破花花世界;人间如大梦,梦生梦死,到头来梦梦虚空。”在宗杲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崇宁四年乙酉(1105) 17岁
九月纳僧服,十月请具足戒(不满20岁沙弥之受持戒律)于景德寺(宣州)。
崇宁五年丙戌(1106) 18岁
在奉圣寺,师初和尚处,入室教看僧问法眼:如何是学人自己眼?云:是汝自己话。又嗣昌担版云:门下举话,师家须提撕三五番。云:是汝自己。是年离受业,述偈云:古佛放光留不住,铁牛无脚也须行。虽然未踏曹溪路,且喜今朝离火坑。
大观元年丁亥( 1107) 19岁
开始云游四方,挂单禅林,参访寻知识。初至太平州游隐静杯渡庵(今安徽马鞍山市当涂县),庵主绍珵称其为“雪窦再来人”。是年秋,游庐阜(庐即山)而至郢州(今湖北钟祥县)。
大观二年戊子(1108)年 20岁
庐山、郢州等地,相继在元首座、微和尚、坚首座三位师傅门下周旋习法。二年之间,曹洞宗旨一时参得。期间还向沩仰宗潭州幕哲禅师、庐山东林寺向昭觉禅师莲宗(净土宗),以及云门宗门下庐山开先寺智珣禅师习法。
大观三年己丑( 1109) 21岁
至舒州海会寺(今安徽省太湖县城北10公里)依守从禅师。智珣禅师又介绍他向临济宗黄龙派宝峰寺(今在江西靖安县)谌堂文准禅师学习。未几奉命到宣州募化。十二月二十日离泐潭(在江西省高安县洞山),洞山广和尚送师颂曰:“杲公化主化宣阳,彼处檀那尽吉祥。回复祖师堂上献,生生世世永馨香。”
大观四年庚寅(1110) 22岁
持钵宣州。四月八日,在宁国白云山,遇奉圣初和尚上堂问话毕。
政和元年辛卯(1111) 23岁
持钵宣州以一年为限。期间,曾回宁国一次,得邑人周节夫橐金相助。化募已足,宗杲回宝峰,任住持湛堂文准禅师侍者。颇能对答文准之机语,然“欠者一解”(只差一个关键知见未通透),未能“敌得生死”,未得文准印可。文准禅僧告诫他:“病在意识领解,则为所知障,还持有知见情解。”意思是:你现在没能参破,主要毛病是太过执着,太想参透,反而参不透,思考问题太爱钻牛角尖。
政和二年壬辰 (1112) 24岁
在云居山,居侍者寮。
政和三年癸巳(1113) 25岁
在云居山净头寮,因书云峰悦和尚小参语于座右。湛堂曰:此子佗日必能任重致远。是年八月,复归侍者寮。
政和五年乙未(1115) 27岁
文准禅师得病,宗杲问他:“我以后该见谁呢?”文准禅师说:“有个川勤巴子,我不认识他,不过你可以去见他,他会帮你办好事的。若见他了得,便修行去,后世出来参禅。”
政和六年丙申(1116) 28岁
宗杲受众人之托,前往荆南(湖北江陵县一带)求张商英丞相为文准禅僧撰写塔铭。丞相张商英见宗杲,一言而契,朝夕与语。其颖悟乐辩被张商英称赞为“英爽纳子”,名其号曰“妙喜”。
宣和元年己亥(1119) 31岁
是年开大宁宽和尚语录,求序于觉范。
宣和二年庚子(1120年) 32岁
参潜庵源禅师于豫章之章江。是年春,再谒无尽居士张商英于荆渚(今湖北武昌一带)。张商英答应向好友四川圆悟克勤禅师推荐。是年十月宗杲离渚宫,张商英十一月去世。
宣和四年壬寅(1122) 34岁
初至京师,开封,本欲往蒋山依止克勤,而克勤不至,宗杲遂暂依咸平寺普融平禅师。
附:四大名著《水浒传》中写鲁智深在临安六和寺听钱江潮后坐化,宋江“直去请径山住持大惠(慧)禅师(宗杲),来与鲁智深下火”(宋时为僧人架柴点火焚化过程称为“下火”),宗杲并为鲁智深作法语云:“ 鲁智深,鲁智深,起身自绿林。两只放火眼,一片杀人心。忽地随潮归去,果然无处跟寻。咄!解使满空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说明作者施耐庵对大惠禅师宗杲十分了解和敬重。
宣和六年甲辰(1124) 36岁
朝廷诏令克勤禅师往京师天宁寺。宗杲自庆曰:“此老实天赐也。”企盼早赴都城,以速慰所愿。自认为:当以九夏(九年)为期,如果克勤圆悟禅师的禅法与诸方的禅法没有什么不同,我就去撰写《无禅论》了。白白地徒然耗费精力和时间,还不如去弘扬一部佛教经论,安心于佛法之修行。这样,人生一世,不失为佛法中人也。遂购回清凉国师所撰《华严疏钞》经书一部,怀抱着它前往京城天宁寺。
宣和七年乙巳(1125) 37岁
四月初一宗杲挂单天宁寺,克勤初二入寺,见宗杲“灵根夙具,慧性生如”,心中十分欢喜。五月十三日,因张康国夫人请圆悟禅师升座,举僧问云门:如何是诸佛出身处?云门云:东山水上行。若是天宁即不然。如何是诸佛出身处?“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向这里忽然前后际断,虽然动相不生,却坐在净裸裸处。入室次,圆悟曰:也不易你得到这个田地。可惜死了不能得活,不疑语句是为大病。不见道,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再稣,欺君不得。须信有这个道理。遂令居择木堂,作不厘务侍者。
日参“有句无句,如藤倚树”公案。宗杲问:“闻和尚(克勤)当时在五祖(克勤之师)曾问此话,不知五祖道甚么?”问之再三,克勤笑而不答,宗杲曰:当年你是当众问五祖,有何不能回答?克勤不得已曰:“我问‘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意旨如何?’,祖曰:‘描也描不成,画也画不就。’又问‘树倒藤枯时如何’,祖曰:‘相随来也’。”宗杲当下释然,曰:“我会也。”克勤遂举诸问,宗杲出语无滞。克勤于是印证宗杲大彻大悟,并著《临济正宗记》以付之,令其俾掌记室(掌管文疏翰墨之职),分座训徒。作为“储住持”,宗杲乃炷香为誓曰:“宁以此身代众生受地狱苦,终不以佛法当人情。”
自四月初一日至五月十三,乃四十二日悟道。
钦宗靖康元年丙午(1126) 38岁
宗杲居天宁记室, 纵横踔厉,无所疑于心。设座佛法,如苏秦张仪之雄辩,如孙膑吴起之用兵。于是,士大夫争与之游,雅为右丞相、兵部尚书吕好问所举重,奏赐紫衣袈裟,封“佛日大师”之号。
靖康二年(建炎元年)丁未(1127) 39岁
正月,金人陷开封,掳徽、钦二帝至北疆,高宗迁都临安(杭州),是为南宋。金人还要掳中原各种名人、能人到北疆,其中神僧10人,宗杲亦在其中。后幸免北行,主要原因“盖若有相之者”告知,宗杲得知消息后坚持南下,金太宗完颜晟笃信佛教,不便过度强迫,一众获免其行。八月,“遂渡江而南”。
宗杲随逃难的人群南下,回到了离别二十年的家乡,在奉圣禅院、龙谷寺、通灵峰等处曾讲经说法。龙骨寺古枫是宗杲所植。在家乡桥头,他用糯米稀和熟石灰作粘合剂筑起了井圈,名为“糍井”,古糍井尚存。今今霞西琴山、虹龙屏山皆为宗杲所命名。
他重修了家乡的崇因寺。明代从崇因寺基址土中得宗杲诗碑:“时节分毫亦不差,法轮转处即生崖。要知勤善崇因寺,毕竟还归是我家。”
随后赴苏州虎丘寺访问师兄绍隆禅师(同为克勤禅师的弟子)。离开家乡时许下愿望“待‘枫树搭桥、柏树扫地、铁树开花、栎树打伞’时一定回来重修山东慧云寺。”
高宗建炎二年戊申(1128) 40岁
宗杲云游安徽九华山,并在化城寺传授临济宗禅法,使得临济宗在九华山成为大宗。他的九华之游,对九华山禅宗的发展有着较大的贡献。历代《九华山志》收录有宗杲的游山诗《游九华山题天台高处》,以“名山笑我天生晚,一首唐诗早擅名”的名句,抒发自己对“九朵莲开佛国城”的情怀。
十月,宗杲前往江西云居山省觐见克勤。道由金陵,泛舟溯流以抵星渚。到山的第二日,克勤就安排宗杲担任首座和尚。时克勤座下龙象云集,克勤虚首座以往,众僧多有不平之心。有昭觉道元禅师者出问:“眉间挂剑时如何?”宗杲对曰:“血溅梵天。”克勤于座下以手约云:“住!住!问得极好!答得更奇!”自是,丛林大众无不敬服宗杲禅师。
建炎三年己酉(1129) 41岁
克勤回四川。宗杲于云居山云门寺旧址地建云门庵,潜心研究看话禅。
建炎四年庚戌(1130) 42岁
是年春,迁海昏云门庵时,开善谦、荐福本、东林颜、雪峰空凡二十余人侍师而往,朝参暮请,声誉蔼着。九月以盗贼猖獗,避地湖湘,抵长沙访佛性泰禅师于谷山。边境既肃,遂作江西之行,宗杲庵于云门,方成法席。
高宗绍兴元年辛亥(1131) 43岁
登仰山邂逅东林圭禅师。按东林跋颂古云:余靖康元年结茅,分宁西峰。建炎四年,迁仰山。明年,妙喜自湖外来,一见相契,遂定杨岐宗旨。二月复还云门庵,题高庵悟禅师语要示学徒,云门举起竹篦五颂。
绍兴三年癸丑(1133) 45岁
东林圭禅师自仰山来同居。各作颂古一百一十篇。
绍兴四年甲寅( 1134) 46岁
宗杲作七闽之行。福建长乐洋屿,设庵接众,当时门下学者只有五十三人,在宗杲的指导和开导下,五十天之内就有十三人开悟,这种情形在佛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三月,宗杲访福建雪峰山真歇清了,针对自己师傅克勤为代表的文字禅“依语生解”,未能“见月忘指”,以及对曹洞宗宏智正觉禅师为代表默照禅“寂灭断见”,“虚生浪死”,先后著《答曾侍郎天游》六书,予以指陈其弊,大胆提出批评,分别称文字禅与默照禅为“葛藤禅”和“默照邪禅”,并较为具体地阐释其以参公案为门径的看话禅,且为之弘化一生。 

绍兴五年乙卯(1135) 47岁
正月,赴蔡子应郎中天宫庵之命,泉南给事江公少明创新庵于小溪之上,延师以居。宗杲认为克勤禅师的重要经典著作《碧岩录》,一味追求华丽词语、文字优美的文字禅,使学人沉溺其文字禅之中,“日驰月鹜,浸渍成弊”,即碎其版,禁其传阅。
某月日,克勤圆寂于川,临终嘱其俗弟子丞相张浚:“杲首座真得法髓,奇不出,则无支临济宗矣!”务请宗杲“出世”(至京师)弘法。
绍兴六年丙辰(1136) 48岁
住泉州小溪云门庵。
绍兴七年丁巳(1137) 49岁
住小溪云门庵。五月初离泉南,冒大暑,艰苦备尝。
七月,方抵三衢吕丞相易疏帖遣人至衢,相候超然居士赵表之。
十七日,至临安。
二十一日,开堂于明庆寺。
张浚回朝后,邀请宗杲住都城临安径山能仁寺。七月二十四日入院。九月归受业。
是年秋天回宁国,众道友请升座说偈,作《次宁国升座偈》,曰: 只这些儿住处,是吾生长之地。别去二十七年(政和元年辛卯持钵至绍兴七年丁巳计二十七年),日月疾如弹指。走遍天下丛林,意图出离生死。报答父母重恩,不是等闲游戏。平生得个刚强,方与佛祖出气。今朝依旧还乡,亲戚百无一二。道是昔人犹非,道非昔人犹是。莫作是非论量,透过世间出世。殷勤普劝诸人,急着眼睛看取。
绍兴八年戊午(1138) 50岁
正月,经张浚之荐,朝廷诏令宗杲住持临安径山能仁寺,为十三代住持。
宗杲到后,先正宗风,倡导、弘扬临济宗的宗旨,大力提倡、宣讲自己创立别具特色的“看话禅”。
绍兴九年己未(1139) 51岁
是年龙象骈集,慕名而来求法者千七百,皆诸方角立之士。举悟本、道颜二座元分座训徒。
绍兴十年庚申(1140) 52岁
创建千人大阁,用于安排众人诵经。时侍郎张公九成、状元汪公应辰登山问道于师。
绍兴十一年辛酉(1141) 53岁
千僧阁告成,座下弟子达二千余人,由是宗风大振,号为“临济再兴”,一时法席大盛,冠绝天下。
四月,主战派侍郎张公九成父丧百日,至径山请宗杲说法。宗杲赞九成禅法如伸臂弓,并说偈云:“神臂弓一发,透过千重甲。子细拈来看,当甚臭皮袜。”他把主张抗金,反对议和的岳飞、韩世忠、张九成等人比作“神臂弓”,把曲膝投降主张议和卖国的秦桧之流比作“臭皮袜”。“神臂弓”是宋军作战中使用的一弓多箭头的弓箭,杀伤力极大,故称“神臂弓”。又说偈云:“神臂弓一发,千重关锁一时开。吹毛剑一挥,万劫疑情悉皆破。”
五月二十五日,秦桧“恐其议己”,以“谤讪朝政”罪论列,准敕九成居家持服,宗杲褫夺僧籍,敕令追还紫衣袈裟,刺配衡阳。是为禅门“神臂弓案”。
清《九华山志序》曰:宗杲“高宗朝忤秦桧,谪衡州抵死,从之者万余人,当时訇然定光佛降世矣”。明嘉靖《宁国县志》曰:“一夕,太守及市民皆梦定光佛入城,明日杲至”。自此宗杲被视为“定光佛”再现(称锭光佛)。
绍兴十二年壬戌 1142年 54岁
至衡阳,居通直郎廖季绎之西园。四方衲子僧俗1700人裹粮随从,士大夫们亦沓来于座下,或书信致问。后来,更有士大夫参禅者,聘画工绘宗杲像、并索宗杲自赞悬于其室以供养。
绍兴十三年癸亥(1143) 55岁
示提举李献臣法语二十六段。答汪圣锡状元宗直阁问道书。作富季申枢密妙高堂铭延鸿寺钟铭。
绍兴十七年丁卯(1147) 59岁
《正法眼藏》三卷成。
绍兴二十年庚午(1150) 62岁
宗杲在衡州,问心无愧,十分坦然,向佛之心不忘,利用所有空余时间集各先师语录公案编成《正法眼藏》(三卷),此书在中国禅宗史上极具影响。在衡州,追随宗杲习法参禅的人很多。官任提举的李献臣,前后四年侍奉宗杲,虚心学禅,终成正果。
六月,秦桧闻讯跟随宗杲者甚多,又因其一首自赞“编管在衡阳,莫非口业报。永世不放还,方始合天道”等语, 再遭趋炎附势者诬陷,命移广东梅州,取道郴阳,抵曲江访舍人朱公翊于西园,作云门匡真禅师画像赞。
七月十四日,至曹溪留信宿,作昺禅师真赞。
梅州在当时是偏远蛮荒之地,但僧俗弟子数百相随不弃、追随如初,自带干粮,虽死不悔,可见道望之高。
绍兴二十一年辛未(1151) 63岁
居梅州。太守遣其子谢纯粹求入道捷径,示之以法语八篇。作雪堂行禅师语录。序祭安抚刘公方明文。
绍兴二十三年癸酉(1153) 65岁
《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成。
绍兴二十五年乙亥(1155) 67岁
十月二十二日晚,秦桧去世。之后,朝廷才诏令解除宗杲居住之限,十二月“遇赦,蒙恩自便”。流放期间,随行僧徒客死异乡者63人。
绍兴二十六年丙子(1156) 68岁
正月,郡守遣官兵护送宗杲离梅州时,当地居民扶老携幼,夹道跪送,情景十分感人。
三月,朝廷恢复宗杲僧籍。
十月,诏令住持明州阿育王山光孝寺。骈集问道者万二千指,一边着手修建寺庙;一边凿井治大池(运用了筑糍井技术防漏),解决山高缺水之苦;一边填海造田数千顷,解决僧多少粮之难,此举受到朝廷的褒奖,诏赐其座为“般若”。
十二月,访天童山正觉宏智禅师及诸邻峰。
绍兴二十七年丁丑(1157) 69岁
十月,正觉宏智禅师圆寂,遗嘱交托后事于宗杲。宗杲主其丧,并依嘱荐新住持应庵坛华禅师,天童山默照禅全面易帜为看话神。自是,看话禅一统禅林,佛门称“临济儿孙遍天下”。
绍兴二十八年戊寅(1158) 70岁
被旨迁住径山寺。合寺僧俗仰慕,如见亲人。宗杲虽年事以高,常思考寺庙的发展,积极提携后生,整理法语公案,一心用在佛法上。
绍兴二十九年己卯(1159) 71岁
普安郡王(即后来登位的孝宗皇帝)遣内都监请宗杲于山中说法。宗杲说偈云:“大根大器大力量,荷担大事不寻常。一毛头上通消息,遍界明明不覆藏。”对即将登上皇位的普安郡王寄予厚望,同时以坚定郡王登大宝之志。
绍兴三十年庚辰(1160) 72岁
居明月堂。虽老而益健,以法求人接物为己任。二月之金陵谒丞相都督张公德远。晚自径山来秣陵,见某言先人不幸无后,某为恻然兴叹。遂奏其族弟道源奉师亲后。
郡王居建邸(太子宫),宗杲说偈献曰:“豁开顶门眼,照彻大千界。既作王中王,于法得自在。”郡王复赐 “大慧禅师”,书“妙喜庵”三字悬挂于明月堂,以及制《真赞》曰:“生灭不灭,常住不住,圆觉空明,随物现处”,题《文囿赞真呈妙喜》。大慧禅师生前受朝廷敕封为禅师,这在中华佛教史上是第一人。
宗杲将孝宗御赐《真赞》演成四偈: “生灭不灭,如水中月。不可揽触,妙在甄别。”“常住不住,是真实义。一幅丹青,辉天鉴地。”“圆觉空明,胡来汉现。一点灵光,万化千变。”“随物现处,廓清军宇。不动神情,气吞项羽。”
孝宗隆兴元年癸未(1163) 75岁
正月初一,作郑禹功双槐堂记。
三月,宗杲病中得知张浚北伐,收复失地120里,王师凯旋,初战告捷,得胜回朝,欣然说偈曰:
氛埃一扫荡然空,百二山河在掌中。世出世间俱了了,当阳不昧主人公。
并命阖山僧众齐诵《华严经》,钟鼓齐鸣,祝两宫圣寿及国泰民安。
六月,回宁国葺治祖坟。七月初一,回径山,卧疾。
八月初十,宗杲亲书遗奏与孝宗,又分别修书致张浚、汤思退二丞相,乞盼护持佛法。时应了贤侍者等恳请再三,求传法偈,宗杲不得已,书曰:“生也只恁么,死也只恁么。有偈与无偈,是甚么热大?”投笔就寝,吉祥而逝。
宗杲圆寂,孝宗闻之叹惜,诏以径山明月堂为“妙喜庵”,赐谥“普觉”,塔名“宝光”。宗杲禅师圆寂后所得到的礼遇之重,在中国佛教史上也是很少见的。宗杲禅师继其师圆悟克勤禅师之后,将参话头这一禅门的特殊修证方法,进一步完善化和普及化,将临济宗的法运又推向一个高潮。他的很多开示对后代禅人参学来说,极富指导价值。
八月二十日,众以全身葬于明月堂之后。魏国公张浚为其书写《塔铭》曰:师如“苏张之雄辩,孙吴之用兵。”“师虽为方处士,吾义,君亲,每及时事,爱君忧时,见之词气。”“俾趋正教,嬉笑怒骂,佛事炽然,天目巍巍,终古莫移;师兮道德,此山与齐。”宋《僧宝正续传》盛赞宗杲在丛林中的地位云:“风流天下,名动九重,号称中兴临济”,“迨其去世,天下学禅者,仰之如泰山北斗”。
 
宗杲十七岁剃度,三十七岁悟道,七十五岁圆寂,僧腊58夏,弘法38年。说法“九处九会”,即佛法场所依时间顺序为:九华山、云居山、洋屿、天宫庵、小溪、径山、衡州、梅州、阿育王山、径山等“九处”。其中两次住锡径山。升堂、语要、普说、小参、赞偈、机缘、长笺、法语、无虑等“九会”数十万言,参徒道印编为六十卷,奉置于庵。宗琏、昙密、惟禋、宗演、净智、居士黄文昌,裒其纲要,离为五册,刊行于世。淳熙初年(1174),朝廷敕命刻其全录八十卷,入藏流行。同圣教以永其传。
宗杲佛学著作颇多,流传甚广的有《正眼法藏》、《大慧普觉禅师语录》三十卷、《大慧普觉禅师普说》五卷、《大慧普觉禅师宗武门》一卷、《大慧普觉禅师书》二卷,以及《法语》三卷等。大慧禅师又是一位诗僧,《全宋诗》、《全宋诗辑补》等收录了其赞,颂古,偈颂等诗作500余首,其中代表作《送超僧鉴》曰:“桶底脱时大地阔,命根断处碧潭清。好将一点红炉雪,散作人间照夜灯。”这正是宗杲一生的生动写照。
清《九华山志》云:“释氏佛、菩萨皆出西方,唯地藏菩萨为东方新罗国人,唯锭光佛为中华宁国人。”
(作者系宁国市退休教师,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高生元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湖南禅宗法脉 祖庭参访路线
[常德]沅澧之间,是繁花盛开的禅之野境常德市区以北的澧县与津市区域,地理上被称作澧阳平原。我坐着一辆稍显破旧的中巴车,从市

评论2024-04-14356

佛学常识之何谓禅宗公案
公案是禅门中常用的术语,凡禅宗祖师拈弄或评唱的因缘或上堂、 小参所作垂示的话头,后人都称之为公案。师徒之间的机锋、现存祖

评论2024-04-10329

晚明法嗣未详尊宿的心理压力——以紫柏为中心
内容提要:法脉承袭是佛教维系慧命、正法住世的重要方式。晚明佛教复兴运动中,紫柏等尊宿的出现凸显传统法脉传承方式的狭隘与僵

评论2024-03-16201

《世界宗教源流史》佛教之二十四:禅宗的成熟与定型
禅宗是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以教外别传,直指本心的简单法门为旗帜,鲜明地表现了中国佛教的特色。慧能的《坛经》

评论2024-03-16181

宁国古代人物-大慧普觉禅师宗杲
一点红炉雪 人间照夜灯记大慧普觉禅师宗杲高生元出 生宋朝,宁国县芦城乡(今梅林镇桥头村)桥头与村口之间,有一座小山,名叫牛

评论2024-03-16180

农历四月初十 云门宗创始人文偃禅师圆寂纪念日
农历四月初十,晚唐五代禅宗高僧、云门宗开山祖师文偃禅师圆寂纪念日。文偃禅师(864-949年),俗姓张,浙江嘉兴人,唐懿宗咸通

评论2024-02-0268

禅在原野,禅在山岳,禅在城市 湖南的法脉奔流不息
五家七宗(湖南)法脉图12月18日,晴,长沙开福寺,一只寺里的鸽子飞过天王殿。从湘西北开始寻禅,就像是沿着一条河流的下方上溯

评论2024-02-0270

宋代禅僧诗研究引论
宋代禅僧诗研究引论中国历代僧人中,能诗者不少,但传统的诗歌总集常把僧道、妇女、无名氏乃至鬼怪的作品编置末尾,形同附录。这

评论2024-01-01176

到底见没见过万峰?海舟普慈
海舟普慈,禅宗第61世,中土禅宗第34世,大鉴下28世,南岳下27世,临济宗第24代。东明慧旵禅师之法嗣,座下出宝峰明瑄等法嗣。苏

评论2023-12-138437

学术交流:安庆线状禅宗大道场的形成及发展研究(上)
安庆的前身是舒州。其辖区为今所辖县(市)、区及2016年划转铜陵的枞阳县。安庆是古皖文化的发源地,文化底蕴极为深厚,特别是佛

评论2023-06-029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