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佛法首页 频道列表

学术交流:安庆线状禅宗大道场的形成及发展研究(上)

2024-06-2094650
安庆的前身是舒州。其辖区为今所辖县(市)、区及2016年划转铜陵的枞阳县。安庆是古皖文化的发源地,文化底蕴极为深厚,特别是佛教文化更是源远流长。经过唐至五代禅宗文化的传承的发展,至北宋时期,古舒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庆地区形成了一条沿古驿为主线,以太湖县白云山海会寺为中心,东连今枞阳浮山胜因禅寺、桐城投子山投子寺、潜山县太平寺、天柱山三祖寺、西连太湖县四面山四面寺、龙门山龙门寺等长约一百五十余公里的线状禅宗大道场,这条线状禅宗大道场与湖北省黄梅县四祖寺、五祖寺,江西省庐山圆通寺、云居山真如禅寺及当时我国禅宗重要区域江西、湖南禅宗大道场连成了一个整体,禅门高僧从大江南北汇集于此,并行走在大道场之中发展及传扬禅宗文化。本文拟从安庆线状禅宗大道场建立来探讨这个声名远播大道场的历史地位。【作者:周会明(太湖县总工会)】
 
一、深厚的文化基础,为安庆线状禅宗大道场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观中国宗教史,考察一个地区宗教大道场的形成,从理论上分析,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的因素。一是当地群众必须有一定的宗教信仰。宗教的传播对象是民众,如果一个地区民众,特别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众有一定的的宗教信仰,这样可以为传承发展宗教文化奠定基础。二是当地必须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古代,我国交通闭塞,如果一个地区有便利的水路和驿道,这样就可以有利于宗教人士的流动,有利于推进宗教文化的交流活动,从而推动宗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三是当地必须有开展宗教活动的场所。有了一定数目而且规模及影响比较大的宗教活动场所,这样就可以为传播宗教文化提供场地、饮食等后勤保障。研究安庆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地区具备了这三个基本因素。
 
1、便利的交通,为各种不同背景的文化传入安庆创造了条件。安庆地区属于大别山南麓,长江以北。在交通闭塞的古代,安庆就有两条得天独厚的交通大通道。一是长江经过安庆地区,通过长江水道,使安庆可以上达今四川、湖南、江西、湖北,下通今江浙等地。二是从东至西,有一条沿大别山边缘东起今桐城市大关,经怀宁县高河,潜山市源潭,太湖县小池再经宿松县破凉镇至湖北黄梅、江西九江的古驿道。这条古驿道是我国中原地区进入广东、江西、湖南、福建等地的重要通道。由于驿道由官府维修并负责治安,因此,驿道路面好,安全性高,人员饮水、食品补给方便,在交通主要依赖于步行和车马的古代,驿道不但是一条官道,更是一条商道和民道,来自天南海北的人员和商品在驿道上流动。因此,经过古驿道天南海北的人员中,既有士大夫和商人,也有道士和僧人,这为各种不同背景的文化传入安庆地区创造了条件。
 
2、道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为禅宗文化的传入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我国道教文化形成于西汉晚期。道教文化定型后,很快就传入舒州大地。曾在汉成帝时的南昌尉梅福,从江西彭泽渡过长江,经望江来到太湖县新仓镇香茗山修道,“山有梅福庵及丹炉,遗迹尚存。”(乾隆26年《太湖县志》)汉末魏初,统治者严格控制民间道教的活动,曹操曾将天下方士“聚而禁之”(曹植《辨道论》)。东汉著名方士、丹鼎派道术的创始人左慈也在其中。后左慈摆脱了曹操的控制来到舒州,“于天柱山中精思”(《抱朴字内篇》)。在天柱山期间,他还沿着古驿道来到了太湖县,在龙山宫附近建玄妙观,并“常止息于(岳西县)司空山”(乾隆26年《太湖县志》)。潜山市天柱山更是一座道教名山,被道家列为第十四洞天,五十七福地。道教文化以老子的“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修道的原则是“内以致寿,外以致理”(《太平经》),注重养性与积德。因此,道教文化作为本土文化与外来的以“心”为核心的禅宗文化可以互为补充。汉代道教文化在安庆这块土地上的传播和发展,为南北朝时期禅宗文化的传入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3、唐至五代,安庆古驿道两侧名山被禅师尽占。安庆是禅宗二祖慧可、三祖僧璨的弘法之地,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也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弘法的足迹。特别是二祖慧可在这块土地上搭建起了中华禅宗文化的理论框架和修持法门,并且指出了中华禅宗文化的发展方向是山林,而不是都市。三祖僧璨著《信心铭》,对禅宗修持指出了指导原则。因此,中国禅宗文化之根是深深地扎地安庆这块土地上。唐宋时期,深厚的禅宗文化,优良的环境,丰饶的物产,吸引了一大批高僧来到安庆,开山建寺。六祖慧能弟子本净禅师于唐“开元初于南岳司空山闲放自处”(《宋高僧传》卷八),唐天宝四年(745),经中使杨庭光介绍,赴长安传播南宗禅,得到了唐玄宗的赞扬,赐重金回舒州司空山扩建无相寺。司空本净禅师是六祖慧能众弟子中第一位进京城弘扬南宗的弟子,他比同门师兄神会到东都洛阳还早一年。唐越乾符年间(876—879),大同禅师,离开北方,回到故乡桐城投子山建投子寺。唐大历年间,六祖慧能再传弟子法智禅师在太湖县四面山建四面庵,并在邻近的凤凰峰建西风庵。为避皇室争斗,唐宣宗李忱在未登大位前曾遁出长安,祝发南游。在这过程中,李忱曾在同门师兄四面山昙靖禅师的照顾下,在太湖县四面庵隐居一段时间。李忱离开太湖后,同门师兄四面山昙靖禅师迁住太湖县白云山海会寺。唐宣宗李忱登上大位后,念念不忘舒州,念念不忘自己的师兄四面山昙靖禅师,曾出资扩建了四面山四面庵和白云山海会寺,使之成为规模恢弘的禅宗寺院。唐宣宗还同意用自己的年号,将四面山四面寺改名四面山大中寺。唐至五代,安庆古驿道两侧已有规模大,影响远的桐城投子寺,枞阳浮山胜因禅寺,潜山天柱山三祖寺、太平寺,太湖县白云山海会寺、四面山四面寺、龙门山龙门寺等禅宗寺院,这为北宋中后期安庆线状禅宗大道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完待续)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湖南禅宗法脉 祖庭参访路线
[常德]沅澧之间,是繁花盛开的禅之野境常德市区以北的澧县与津市区域,地理上被称作澧阳平原。我坐着一辆稍显破旧的中巴车,从市

评论2024-04-14390

佛学常识之何谓禅宗公案
公案是禅门中常用的术语,凡禅宗祖师拈弄或评唱的因缘或上堂、 小参所作垂示的话头,后人都称之为公案。师徒之间的机锋、现存祖

评论2024-04-10368

晚明法嗣未详尊宿的心理压力——以紫柏为中心
内容提要:法脉承袭是佛教维系慧命、正法住世的重要方式。晚明佛教复兴运动中,紫柏等尊宿的出现凸显传统法脉传承方式的狭隘与僵

评论2024-03-16236

《世界宗教源流史》佛教之二十四:禅宗的成熟与定型
禅宗是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以教外别传,直指本心的简单法门为旗帜,鲜明地表现了中国佛教的特色。慧能的《坛经》

评论2024-03-16220

宁国古代人物-大慧普觉禅师宗杲
一点红炉雪 人间照夜灯记大慧普觉禅师宗杲高生元出 生宋朝,宁国县芦城乡(今梅林镇桥头村)桥头与村口之间,有一座小山,名叫牛

评论2024-03-16214

大慧宗杲禅师大事年表
哲宗元祐四年己巳(1089) 1岁生于宣州宁国县芦城乡六都桥头村牛头山下,名昙晦,为宁国奚氏七世孙。其母初梦神人卫一僧黑颊而隆

评论2024-03-16229

农历四月初十 云门宗创始人文偃禅师圆寂纪念日
农历四月初十,晚唐五代禅宗高僧、云门宗开山祖师文偃禅师圆寂纪念日。文偃禅师(864-949年),俗姓张,浙江嘉兴人,唐懿宗咸通

评论2024-02-0282

禅在原野,禅在山岳,禅在城市 湖南的法脉奔流不息
五家七宗(湖南)法脉图12月18日,晴,长沙开福寺,一只寺里的鸽子飞过天王殿。从湘西北开始寻禅,就像是沿着一条河流的下方上溯

评论2024-02-0289

宋代禅僧诗研究引论
宋代禅僧诗研究引论中国历代僧人中,能诗者不少,但传统的诗歌总集常把僧道、妇女、无名氏乃至鬼怪的作品编置末尾,形同附录。这

评论2024-01-01188

到底见没见过万峰?海舟普慈
海舟普慈,禅宗第61世,中土禅宗第34世,大鉴下28世,南岳下27世,临济宗第24代。东明慧旵禅师之法嗣,座下出宝峰明瑄等法嗣。苏

评论2023-12-138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