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佛法首页 频道列表

控制情绪是修养,做人不要太聪明

2014-12-20987840

  如何让别人信任你:
  1、给自己的嘴巴安上一把锁,不要试图讲出全部的想法;
  2、少作承诺,并保证它们的信誉;
  3、不要错过赞赏和鼓励别人的机会;
  4、保持开放的心态。讨论但不要激烈争论,即使不赞同,也不愤愤,这是内心成熟的标志;
  5、谨慎地对待别人的情感。
  当人们犯了错误的时候,总想方设法去掩盖,生怕自己的不足被别人看到,竭力保持所谓的完美形象。但正是这种掩盖让人们看不到真诚,失去了真诚就会输掉信任,输掉了信任便输掉了一切。所以,为人要敢于说实话,付出你的真诚,定会收获成功的人生。
  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一个人要想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光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光靠朋友的力量是不够的。那些过去与你是竞争对手的人,只要你可以包容,再大的仇恨也能消融,再多的朋友都可结交。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人的优雅关键在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用嘴伤害人,是最愚蠢的一种行为。我们的不自由,通常是因为来自内心的不良情绪左右了我们。一个能控制住不良情绪的人,比一个能拿下一座城池的人强大。
  你要相信世界上一定有你的爱人,无论你此刻正被光芒环绕、被掌声淹没;还是孤独地走在空冷的街道上被大雨淋湿;无论是飘着小雪的清晨,还是被热浪炙烤的黄昏,他一定会穿越这个世界上汹涌的人群,他一定会走过他们,走向你。他一定怀着满腔的热血以及沉甸甸的爱,走到你的身边,抓紧你。——郭敬明
  做人要像竹子一样,每攀登一步,就做一次小结。——竹子长得很高的原因
  一个人要获得幸福,就不能过于聪明,又不能太傻。这种介于聪明和傻之间的状态,就叫做“生活的智慧”。——智慧不会走极端
  大喜易失言,大怒易失礼,大惊易失态,大哀易失颜,大乐易失察,大惧易失节,大思易失爱,大醉易失德,大话易失信,大欲易失命。——人生十鉴
  在缺少某些东西时,只有不平常的人才有可能获得幸福,但如果一个人并不缺少这些东西,或通过一番并不大的努力能够获得它们,但他仍然感到不幸福时,那他肯定有着某种心理上的失调。——罗素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先于 佛陀来人间布局的菩萨们
各位萤幕〔屏幕〕前的菩萨们:阿弥陀佛!各位现在所收看的节目,是由佛教正觉同修会为各位准备的“三乘菩提之法与次法”的节目,

评论2023-02-2114547

十善业与业报因缘
十善业对于一般人来说大多耳熟能详,许多修学者也或多或少都有在行十善业。在经典里面也常常在强调十善业的重要性,而十善业也是

评论2017-05-037852

修福报与学佛修道,到底有何关联?
大家都知道,佛有一个名号叫作两足尊,意思是说佛的福德与智慧,两者是具足圆满的。智慧的部分,简而言之就是要能够证到一切种智

评论2017-05-031452

学佛的目的在离苦得乐,如何才能真正地离苦得乐?
学佛的目的在于离苦得乐,这个乐永远存在吗?若永远存在,如何得到?  离苦得乐这一件事情,应该是学人从接触佛法以来,一直存

评论2017-05-031125

如何能够“生于安乐、死于安乐”——世世都安乐 1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今天要和大家来谈谈,《孟子》里面这么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有人就问说:如何才能够生于安乐,而且也

评论2017-05-031182

如何能够“生于安乐、死于安乐”——世世都安乐 2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今天要和大家继续来谈谈,《孟子》里面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人就问说:如何才能够生于安乐,又死

评论2017-05-03917

由世间法进入佛道的关键是什么?
世尊在《楞严经》当中有开示过,众生的心念中因为情与想所造成的差别:想可以说是神智,意思是说如果神智清明的话,就会聪明灵巧

评论2017-05-03443

菩萨福德为什么越来越深广?
为什么菩萨经过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终于十信圆满入于住位,之前他在外门修学六度之时,其中有一项是可以令其作为来世亲证

评论2017-03-29449

一个人福报的好坏,可以从这么多方面来显示出来
佛法之中,其实是有着不同层次的福报,一部分通于世间法,一部分则是出世间法,随着每一个人所修学的差别不同,有时候不但可以自

评论2017-03-29436

为什么要勤修福德?
佛法之中,还有另外一个层次的人,叫作转轮圣王,这是有金、银、铜、铁四个等级,最高的金轮圣王可以王四天下,换句话说,他的福

评论2017-03-29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