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佛法首页 频道列表

佛教为何讲“慈悲”,而不说“爱”?

2017-01-106370
佛教教导要以慈悲来对待一切人,而不说爱。因为佛教看待爱,就是欣乐厌苦,是有着贪著的负面意涵,是染污的。像《大般涅槃经》中圣教:
 
【爱有二种:一爱己身;二爱所须。复有二种:未得五欲、系心专求;既求得已,堪忍专著。复有三种:欲爱、色爱、无色爱。复有三种:业因缘爱、烦恼因缘爱、苦因缘爱。】
 
就是爱著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我及我所。或贪爱五欲境界而一心一意专志追求,求得之后更是专注沉醉其中,无力分辨己身已经被五欲境界深深地系缚住,难以出离。或者是对欲界、色界、无色界境界的贪爱执著,于是长远劫在三界六道的善道、恶道中,生死轮回不已。或是对于造作未来善恶报偿的诸业因缘加以爱著,对于会感生未来现行,诸多染污业行的种种烦恼因缘加以爱著,对于会带来将来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及五蕴炽盛等种种苦的因缘加以爱著。有了这些对自我及种种境界的贪爱执著,就会引生欣乐厌苦的强烈欲求或渴望,就难免造作诸业,种下未来苦果的因。
 
例如解脱道中说四圣谛,就以爱为集圣谛,因为爱会导致众生不断聚集种种苦。又如十二因缘说“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总共十二支。这其中“爱、取、有”三支是能生支,就是会出生未来世的后有,以及接着而来的老病死忧悲恼苦。而爱取有这三个能生支,也是以爱支为缘起。
 
这就是说,佛教认为,爱是使众生不得出离生死流转的烦恼,是应该舍离,应该断除的,所以佛教中不说“爱世人、爱众生”,而说“慈悲众生”。就是要与众生乐、拔众生苦,让众生得到长远劫的利益安乐,而不是只给予眼前,或只有一世的短暂安乐。因此佛道修学,尤其是修大乘佛菩提的菩萨道,就特重“慈悲”。所谓“菩萨从大悲中生”,因为菩萨成就佛菩提道,始自最初归依三宝,然后历经三大阿僧祇劫长久的修学过程,乃至最终成就究竟佛果,可说无一时一刻不悲愍着众生的苦痛,不问自己的苦痛,反而一切措施作为,都是为了救济众生的苦痛,看待众生的苦痛犹如自身的苦痛,不只拔除众生的苦痛,更须令众生得到究竟的利益安乐。
 
——摘录自《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23集 何谓无缘大慈?何谓同体大悲?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度众说法的方便善巧
当有因缘作法布施时,除了对法义的通达与否很重要之外,态度也是不可忽略的,即使说的是如实语的正知正见,也要能善观因缘并注意

评论2016-11-20460

须菩提的教训——嗔恚成佛迟
本期内容:佛陀藉引须菩提因瞋恚习气故,于五百世中,生生都受生成为毒龙之身,为众弟子开示瞋恚的种种过患罪恶:瞋恚乃是由于无

评论2016-11-10505

往生与灵魂说
婆婆往生后数天,同修的弟弟阿清说:妈妈昨天晚上半夜,到我的房间天花板上飞来飞去。同修:您认为那是什么?阿清:人已经死了,

评论2016-07-20288

克隆羊或克隆人,是否含藏第八识?
问:以科学方法克隆出来的羊有第八识吗?未来若真的有克隆人出现,是否含藏第八识?答:第八识又名阿陀那识,阿陀那识即是持身识

评论2016-07-10486

诸大菩萨为何大多示现在家相,而不示现声闻出家相呢?
问:诸大菩萨为何大多示现在家相,而不示现声闻出家相呢? 答:有诸多原因使得诸大菩萨大多示现在家相,而不示现声闻出家相。简略

评论2016-07-10500

一大阿僧祇劫到底是多久?
问:一大阿僧祇劫到底是多久?是否可长可短?是否看各人的精进与否?答:劫有大、中、小劫,若无特别指明,一般所指的劫通常是指

评论2016-07-102653

佛教仅局限在娑婆世界的人间吗?
像大家所熟悉的佛法中净土法门,修的是念佛求生诸佛净土,例如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或药师如来的东方琉璃净土。自古至今就不

评论2016-07-10742

佛学研究者是佛教徒吗?
佛学研究者是佛教徒吗?佛学就是佛法之学,口语说就是研究佛法的学问,是把佛陀开示的经典或菩萨演义的论典,拿来加以研究、探讨

评论2016-07-10535

佛教对“自杀”怎么看?
佛教对自杀怎么看?问:受五戒、菩萨戒者自杀犯不犯戒?若以自杀手段往生净土,是否莲品会下降?而世俗法说自杀者因阳寿未尽故会入

评论2016-06-101663

你真的懂得“一门深入”?
你真的懂得一门深入?一般人所说的一门深入,个人是觉得说,其实是还有一点讨论的空间;但是不妨说,也有方便地受持,可以作为达

评论2016-06-1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