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佛法首页 频道列表

别太在意人世间的是是非非

2014-12-20507790

  人生弹指一挥间,这是每个人都知晓的道理。但是“人生万物皆我所用,但非我所属”这句话又有多少人剖析过它的内涵呢。我们童年的时候为一支铅笔、为了一块橡皮等芝麻小事跟同学争吵, 我们年轻的时候为一个人、为了一件事而执意坚持。随着岁月的流逝,如今回首往事,那些争吵、那些坚持又是多么的无聊至极。
  不要太在意个人的名与利,纵然我们有再高的名,再厚的利,终将随着生命的凋零而消失;因此,对于名与利,其实尽力就好,又何必太在意。
  不要太在乎自己的得与失,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犹如塞翁失马,世间没有永恒,要持有“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心态去看待。不要计较人世间的是是非非,无论谁高谁低,谁富谁穷,还是谁先谁后,最终都要抵达生命的终点。为是非而争斗而徒伤元气,在生命的尽头回首一看,那些争斗犹如一滴水,殊无意义。
  我们都是地球上的过客,我们的生命只是弹指一挥间,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在这短暂的瞬间耗费大量的精力去计较“是是非非”!岂不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
  人的一辈子,几乎就是在各种利益关系与是是非非中的得失中不断地取舍和抉择的过程。对于我们复杂人类的生活而言,面对得失,我们既不可能在得到一些自己心中希望的同时又毫发无损。又不可能在失去一些已有成功的同时,变得家徒四壁。我们总是在这一方面失去些什么的同时,又会在另一方面得到了一些与之相对应的收获。
  世上有失必有得,不必太在意,超越了应该超越的东西,对自己和别人其实都是一种解脱。只要我们襟怀坦荡,问心无愧,大可不必事事在意。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意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让心灵去旅行......不要因为别人的眼光而心神不宁,不要因为别人的语气而不知所措,不要因为别人的态度而六神无主,不要因为别人无意之语而辗转反侧……
  世上的是是非非,真的不要太在意,人世间的真真假假,何必非要弄个清楚明白? 不要为了不必要的琐事折磨自己,不要让怀念成为负担, 不要为世事的不公终日耿耿于怀, 该放弃的不要留恋,腾出身手给自己一些自由;功名利禄也只不过是人生奋斗的一段插曲,新的一天总是会有新的希望出现,希望孕育着生机, 让我们享受生活,不要太在意人世间的是是非非,一切依然是那么美好,太阳依然是那么灿烂!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先于 佛陀来人间布局的菩萨们
各位萤幕〔屏幕〕前的菩萨们:阿弥陀佛!各位现在所收看的节目,是由佛教正觉同修会为各位准备的“三乘菩提之法与次法”的节目,

评论2023-02-2114510

十善业与业报因缘
十善业对于一般人来说大多耳熟能详,许多修学者也或多或少都有在行十善业。在经典里面也常常在强调十善业的重要性,而十善业也是

评论2017-05-037505

修福报与学佛修道,到底有何关联?
大家都知道,佛有一个名号叫作两足尊,意思是说佛的福德与智慧,两者是具足圆满的。智慧的部分,简而言之就是要能够证到一切种智

评论2017-05-031424

学佛的目的在离苦得乐,如何才能真正地离苦得乐?
学佛的目的在于离苦得乐,这个乐永远存在吗?若永远存在,如何得到?  离苦得乐这一件事情,应该是学人从接触佛法以来,一直存

评论2017-05-031092

如何能够“生于安乐、死于安乐”——世世都安乐 1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今天要和大家来谈谈,《孟子》里面这么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有人就问说:如何才能够生于安乐,而且也

评论2017-05-031149

如何能够“生于安乐、死于安乐”——世世都安乐 2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今天要和大家继续来谈谈,《孟子》里面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人就问说:如何才能够生于安乐,又死

评论2017-05-03882

由世间法进入佛道的关键是什么?
世尊在《楞严经》当中有开示过,众生的心念中因为情与想所造成的差别:想可以说是神智,意思是说如果神智清明的话,就会聪明灵巧

评论2017-05-03430

菩萨福德为什么越来越深广?
为什么菩萨经过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终于十信圆满入于住位,之前他在外门修学六度之时,其中有一项是可以令其作为来世亲证

评论2017-03-29434

一个人福报的好坏,可以从这么多方面来显示出来
佛法之中,其实是有着不同层次的福报,一部分通于世间法,一部分则是出世间法,随着每一个人所修学的差别不同,有时候不但可以自

评论2017-03-29423

为什么要勤修福德?
佛法之中,还有另外一个层次的人,叫作转轮圣王,这是有金、银、铜、铁四个等级,最高的金轮圣王可以王四天下,换句话说,他的福

评论2017-03-2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