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佛法首页 频道列表

请珍惜值遇善知识之因缘

2016-12-275050

《华严经》说:「善知识者,是成就修行诸菩萨道因,是成就修行波罗蜜道因,是成就修行摄众生道因,是成就修行普入法界无障碍道因,是成就修行令一切众生除恶慧道因,是成就修行令一切众生离憍慢道因,是成就修行令一切众生灭烦恼道因,是成就修行令一切众生舍诸见道因,是成就修行令一切众生拔一切恶刺道因,是成就修行令一切众生至一切智城道因。何以故?于善知识处,得一切善法故,依善知识力,得一切智道故。善知识者,难见难遇。」
于此邪知邪见、邪师邪法泛滥的末法时代,能与正觉同修会萧老师所弘传的法相应,并能够立下志心参与共修,都是于无量劫已深植善根,并已发了菩提心者,方能于此世善知识处所修学了义正法。善知识者,即是知己之心、识己所行,于己有益、能导己于善道者,也就是能益己于菩提之道者,才叫做善知识。而善知识又可分外护善知识、同行善知识与教授善知识,参加正觉同修会之共修,具足了亲近此三种善知识之缘。何以故?无论是一般之禅净双修班、进阶班、增上班或者周二对外开放之萧老师讲经时段,都有已经明心的外护菩萨护持,包括环境卫生、舒适空调与座位、安全与秩序,让听课的学员能安心于佛法正知见的熏息。精进禅三共修,更全部都是已经明心或者已明心见性之外护菩萨在护持,从一切起居、饮食、打扫、作息,让学员能专心于生命实相之参究,不致有物质的缺乏与精神之怖畏,得以安稳的求道。
一切参加同修会共修之菩萨,皆是同行善知识,同修了义正法,同证菩提,同行菩萨正道,得能互相切磋劝进而不相扰乱,此同行善知识更有明心者、更有明心并见性者,此种同行善知识除了正觉同修会以外,何处能遇?
最殊胜的是正觉同修会之教授善知识——萧老师,根据圣言量、根据依经教而修证之证量,教导正觉同修会之学员深入佛菩提道之法门,施设无相念佛、拜佛之方便善巧行门,并建立次第分明之佛菩提道修道次第;同时编制整套解行并重之菩萨正道教材,让学员得以经亲教师之协助而次第修进。看话头、参话头与参禅知见正确方法之传授,使得学员得以自行参究突破初关,证得生命实相之根本心——如来藏阿赖耶识,法身慧命从此豁然全现,不断佛种而报得如来恩。经由禅三萧老师之开示、勘验、印证,并摄受由总相智入别相智,现前领受自心如来之恩泽,学员得能安住于无生忍之见地,真正进入菩萨道之正修行。萧老师更提携着座下已证本心之弟子们,修学增上戒学、增上定学与增上慧学,期能让座下弟子快速消除我执习气,增长道种智往初地之果位迈进。发大心者,更能以无相念佛拜佛与正确之看话头方法眼见佛性,以肉眼亲见无形无色之佛性,以肉眼亲见此五浊恶世之多分或少分净土相,并亲证 世界如幻观而得多分或少分之解脱受用。若没有此教授善知识萧老师,无人能于此末法时代示佛知见、悟佛知见而入佛知见,得能于此台湾宝地值遇如此殊胜之教授善知识,更能够感受到《华严经》中所说:「得菩提难,近善知识难,遇善知识难。得菩萨诸根难,净菩萨诸根难,值同行善知识难,如理观察难,依教修行难。」
因此,要劝请同修学员们,一定要善于诃护自己对善知识之信受力,善于培植在正法上之福德,善于思维正法之法义,莫随恶因缘而转,进而破坏自己之信根,又成为退分菩萨。《华严经》中说:「若离信根,心劣忧悔,功行不具,退失精勤。于一善根,心生住着,于少功德,便以为足。不能善巧发起行愿,不为善知识之所摄护,不为如来之所忆念。」同修们应随时生起感恩善知识之心,生起无法报恩于万一之惭愧心,以有惭有愧之白净法增长自身之信根与信力,以知恩感恩之心消除增上慢之恶业烦恼,期能于异生性障未消除之前,借由修持白净法之功德力,增益于佛菩提道之进分并对治退分。
今以正觉电子报初刊之因缘,于此与诸位同行善知识共勉之。阿弥陀佛!
——摘自《正觉电子版》创刊号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亲证如来藏者方可名为真实开悟者 2
五、再引《楞严经》如下:卷一「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不证不悟也)常住真心性净明

评论2017-09-1416374

如来藏中藏如来
禅宗自从天竺流传下来时,本来就是实证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第八识如来藏,传入中国以后仍然如此、法同一味,都是实证经中所说的法

评论2017-09-1419047

长生不老药如来藏
今天谈的子题是:长生不老药如来藏。世间人都知道,有生必有死,生与死是很自然的一件事,犹如花开花落一样,没有差别;所以,世

评论2017-09-1419902

“如来藏”是细微色身吗 一
现在有不少学人,仍然继续吸食印顺法师的邪见涎 涶 ,所以不仅否认如来藏胜义实有,认 为 不过是 世尊方便安立、假名安立的名相,

评论2017-03-2215818

“如来藏”是细微色身吗 二
第二部分 论如来藏在吾人身中如来藏既是胜义实有,非假名安立,那 么 如来藏究竟在哪里?就有必要探究一下,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

评论2017-03-2215414

佛经中的如梦观
《大方广佛华严经十忍品》(卷44)云:佛子!何为菩萨摩诃萨如梦忍?佛子!此菩萨摩诃萨,知一切世间如梦。譬如梦,非世间、非离

评论2017-03-222530

断我见以后的生活方式
菩萨在断我见乃至开悟明心的生活方式应该要如何呢?应该要学禅师那样「事上无心、心上无事」然后努力护持正法过日子!《无门关》

评论2017-01-10437

学佛首要目标——断我见
三缚结者,谓我见之结、疑见之结、戒禁取见之结。此三种邪见之结,能系缚一切人、天人、天主等有情,轮转于三界中而不得出离生死

评论2017-01-1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