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佛法首页 频道列表

人生的本质,就是想得到和怕失去

2014-12-20953490

  人生如戏,戏说人生。人在这场戏里,我们扮演着什么角色?生,旦,净,末,丑。你是哪一个?人生如梦,夜半惊醒时,我们得到什么感悟?佛曰:人生如处荆棘丛中,心不动,则身不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品尝到世间诸般痛苦。面对风花雪月,才子佳人,谁能不动心?面对黄金白银,荣华富贵,谁能把持得住?人有七情六欲,月有阴晴圆缺,便上演这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红楼梦。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红楼梦。幕起,春意盎然,人头攒动。幕落,花褪残红,人去楼空。
  世人看人生,不过是盲人摸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俗世凡尘里,又有几人能大彻大悟。我们不断地握手,却又不得不经常放手。未得到的想得到,得到了的怕失去。我们不停地想得到,却又不得不在怕失去里煎熬。
  初生的婴儿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静,一有风吹草动,便双手乱抓,哇哇大哭。因为他们怕,怕什么啊,怕父母不见了。稍大,便认得东西,能吃能玩的东西,统统都想抓住。贪心的,两手抓满了,还做出想要的神态。我儿在一岁左右,便认得钱,看见100的,更是两眼发光,紧抓不放。给他五毛的,丢得比大人还潇洒。儿子大哭时,我便拿出100圆哄他,他两手抓住钱,顿时破啼为笑。双眼闪着泪花,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要是手上的东西,钱,被抢去,那就会哭天抢地,不得了。如此,屡试不爽。如有多个子女,那便天天上演争风吃醋的悲喜剧。都想的得到父母,得到每个亲朋好友的爱。都贪心地说:这是我的,那也是我的。
  青少年时,更是想得到,怕失去。求学时,说:人生就是竞争,人生就是拼搏。恋爱时,说:“你是我的,我是你的”。工作时,说:人生就是战场。破釜沉舟,卧薪尝胆,废寝忘食,闻鸡起舞,夜以继日都是此时的形容词。为什么,就是想得到。并美其名曰:为了理想,为了爱,追求幸福。失去时,淡定的,痛痛就过去了。执着的,患得患失,一辈子不得安宁。
  中年时,想得到的东西多了。中年的人,是最累最苦的。俗话说:牛鞍巴到肩膀上。就像是正在耕地的牛,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此时,上有老,下有少。老的少的,好大一家子,张口就问你要吃。疯狂赚钱吧!怕失去,此时也是最厉害的。首先,是老死,父母双亲,岳父岳母,都垂垂老矣,说不定哪一天就去了。其次,是夭亡。中年丧子,是怎样一个愁字了得!再次,是丧偶。另一半撒手一去,天便蹋了半边。其中的金钱得失,亦是关乎人命。钱,是救命钱,老人的医药费啊。钱,是生命钱。一日三餐啊。钱,是儿女的前程啊。读书,就业,结婚,买房……哪一样不需要钱。
  老年时,最想得到的东西,是健康。最怕的,就是死。为了健康,病重乱投医,那卖假药的江湖骗子,见了老人,睡觉都笑出声。通常,小孩子最喜欢的事,就是过年。而我家外婆,每到快过年时,就开始叹气了,舅舅舅妈,姨父姨妈,父母常常笑她,有时也骂一两句。现在,该轮到他们叹气了。
  纵观人的一生,想得到和怕失去,贯穿始终。它们是万花筒中的三棱镜,是万花筒的心。旋转时,万花筒产生了五光十色的幻像。我们处在其中,时而欢乐,时而悲伤,时而幸福,时而痛苦。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无所不有,而每人又不尽相同。这就是人生。
  我们看人生,不过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痴人说梦。谁又能看个清楚,说个明白!因为我们就在其中,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谁是旁观者呢,也许就是佛吧。我们看月,月有阴晴圆缺。我们看太阳,太阳不过是个大圆盘。看星星,星星像眼睛。而真的月呢,只圆不缺。真的太阳呢,大得不敢想象。真的星星,更是神奇得不可思议。我们所见的万物无不如是。
  我们即是,井底蛙,苹果虫,宇宙间的一个小细菌。观宇宙,看人生,就是盲人摸象,瞎子点灯。我们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说到底,是个彻头彻尾的幻象。你说呢?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先于 佛陀来人间布局的菩萨们
各位萤幕〔屏幕〕前的菩萨们:阿弥陀佛!各位现在所收看的节目,是由佛教正觉同修会为各位准备的“三乘菩提之法与次法”的节目,

评论2023-02-2114547

十善业与业报因缘
十善业对于一般人来说大多耳熟能详,许多修学者也或多或少都有在行十善业。在经典里面也常常在强调十善业的重要性,而十善业也是

评论2017-05-037852

修福报与学佛修道,到底有何关联?
大家都知道,佛有一个名号叫作两足尊,意思是说佛的福德与智慧,两者是具足圆满的。智慧的部分,简而言之就是要能够证到一切种智

评论2017-05-031452

学佛的目的在离苦得乐,如何才能真正地离苦得乐?
学佛的目的在于离苦得乐,这个乐永远存在吗?若永远存在,如何得到?  离苦得乐这一件事情,应该是学人从接触佛法以来,一直存

评论2017-05-031125

如何能够“生于安乐、死于安乐”——世世都安乐 1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今天要和大家来谈谈,《孟子》里面这么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有人就问说:如何才能够生于安乐,而且也

评论2017-05-031182

如何能够“生于安乐、死于安乐”——世世都安乐 2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今天要和大家继续来谈谈,《孟子》里面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人就问说:如何才能够生于安乐,又死

评论2017-05-03917

由世间法进入佛道的关键是什么?
世尊在《楞严经》当中有开示过,众生的心念中因为情与想所造成的差别:想可以说是神智,意思是说如果神智清明的话,就会聪明灵巧

评论2017-05-03443

菩萨福德为什么越来越深广?
为什么菩萨经过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终于十信圆满入于住位,之前他在外门修学六度之时,其中有一项是可以令其作为来世亲证

评论2017-03-29449

一个人福报的好坏,可以从这么多方面来显示出来
佛法之中,其实是有着不同层次的福报,一部分通于世间法,一部分则是出世间法,随着每一个人所修学的差别不同,有时候不但可以自

评论2017-03-29436

为什么要勤修福德?
佛法之中,还有另外一个层次的人,叫作转轮圣王,这是有金、银、铜、铁四个等级,最高的金轮圣王可以王四天下,换句话说,他的福

评论2017-03-29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