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佛法首页 频道列表

“非理嗔”“顺理嗔”“诤论嗔”,你有没有?

2015-07-2824170
  
古来大德有提到三种情况:
一种是叫作“非理嗔”,他不来恼,而自生嗔;这个情况是说,也许你正无事而闲坐,突然想起一件令你生气的事情,因而不由自主地发起脾气,就想找个人好好来诉说一顿。
第二种叫作“顺理嗔”,他人来恼,尔乃生嗔;譬如说:你或者是无事而闲坐,或者是正在忙着做某一件事情,可是某甲就是前来干扰你,让你或者是没有办法享受清闲,或者是没有办法继续作你想要作的事情,所以因而生起了嗔恚之心;又譬如说:你一向最讨厌的某乙,如今在这种情况下不期而遇,本来心里面还是一片祥和,如今却因为某乙的出现而顿时生起了嗔恨的心。
第三种称作“诤论嗔”,己法言是,他法言非;正当两人在讨论事情的时候,也许是两人的意见不同,虽然各有所长,但却彼此自以为是、互不相让;也许是你发觉说某甲的言论根本是错的,却又不采纳你的说法,或者根本不让你有进一步的解释的机会,所以因为这样的缘故而生起嗔恚的心。
 
其次,我们可以从上述的说明中进一步了解说,会产生嗔恚的对象,有时候是因为人、有时候是因为事。
因人的缘故,所以当自己不喜欢的某甲不管是做了善事、不管是做了恶事,你都有说词,反正就是要把对方说成不对的状况;甚至于说,某甲什么事情也没做,你看到他就是很讨厌!
因事的缘故,所以当自己不喜欢的某一件事情,不管是你喜欢的某甲做的,或者是你讨厌的某乙做的,你一概都觉得不高兴!也许只是说对两者所产生不高兴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而所以有这些状况,就是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种到八识田里面嗔恨的种子,今世遇到了缘而现行的缘故。因此,要消除掉这些习气、消除掉这些种子,就得要在它现行的时候作一些对治;但这还是要在平常就熏习其相对的知见,再加上还要能够觉察到嗔恚的现行,才能够有所对治。
 
 
接下来我们就简单的说明一下“对治”的这个知见。
首先,先从观察到嗔心的过患,来减损我们嗔恚的心念,乃至可以把它消除掉。
《大方广佛华严经》里面提到:“佛子!若菩萨摩诃萨,起一嗔恚心者,一切恶中无过此恶。何以故?佛子!菩萨摩诃萨起嗔恚心,则受百千障碍法门;何等百千?所谓受不见菩提障,不闻正法障,生不净国障,生恶道障,生八难处障,多疾病障,多被谤毁障,生闇钝趣障,失正念障,少智慧障,眼耳鼻舌身意等障,近恶知识障。”(《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3)
佛开示了很多,我们举一些例子来作说明。
佛说:菩萨假如起了一念嗔恚的心,就是等于自己开启了百千障碍之门;而自己将来会因为果报而受不见菩提障、不闻正法障、生不净国障等等等等。这还只是自身领受的恶果而已,而已经让人家十分恐怖了!然而,因为对众生生起嗔恚心的缘故,必然同时会与众生结下恶缘;当然,要达到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的愿,就更加遥遥无期了!因为,谁要来听你说法、接受你的度化?因为一看到,就会生出厌恶之心的缘故。
《佛遗教经》里面也这么说:“嗔恚之害,能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憙见。当知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
因为常生嗔恚之心的缘故,都还不用谈到未来世的果报,今世就已经是人见人厌了!当然,传出去的话都是坏名声。因为种种善法的因缘,就在自己嗔恚的当时就被破坏掉了,乃至于一传十、十传百,真的就像猛火一样,不但焚烧自己,也焚烧与众生的善缘。
又因为嗔恼众生的缘故,不但难以被众生包容,常常也会被人伺求长短而动辄得咎;未来世生活亦不得安稳,多诸众人之所恼害。所以才说:“劫功德贼,无过嗔恚。”
《大智度论》卷14里面也提到说:“当观嗔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嗔恚之人不知善,不知非善,不观罪福,不知利害,不自忆念,当堕恶道。”(《大智度论》卷14)
从经论中佛菩萨的开示,我们就可以了解说:嗔恚心念对我们的伤害有多大!包括它的果报会导致自己现世失去善缘而痛苦,还会死后当堕三恶道。假如你是从自己的身上看到这个果报,你一定会有刻骨铭心的痛,这当然不是我们所愿意见到的。也许说宁可从别人已经曾经发生的经历,来作为自己的借镜;但是这也是要在你相信的状况下,才能够有所改变。
 
 
反过来,我们来看看离开嗔恚的好处
《正法念处经》卷60里面提到说:“能舍嗔恚,众人所爱,众人乐见,人所信受,颜色清净,其心寂静,心不躁动,善净深心,离身口过,离心热恼,离恶道畏,离于怨憎,离恶名称,离于忧恼,离怨家畏,离于恶人,恶口骂詈,离于悔畏,离恶声畏,离无利畏,离于苦畏,离于慢畏,若人能离如是之畏,一切功德,皆悉具足,名称普闻,得现在未来二世之乐。”(《正法念处经》卷60)
那你看看,因为离开嗔恚的缘故,常常和颜悦色,再加上说众生就已经比较容易跟你亲近;而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心念更加调柔之后,自己也受用到实质上离开嗔恚的利益,也就会发觉说,自己的慢心越来越减轻;因为不会因嗔恚而跟别人结怨,当然也就不用担心说会受到报复,那就离开了种种的畏惧;慢慢的各种功德也可以具足,这个时候,不但是今世得到了利益,未来世还有更殊胜的果报等着呢!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玄奘菩萨 佛法复兴,皆预其中
当佛法从汉朝传到中国时,佛菩萨无比慈悲宽厚的心量,以及清净又不可思议的教义,震撼了许许多多的知识分子,深深触动了华夏民族

评论2018-04-272130

九死一生取经 玄奘菩萨弘扬的是八识论如来藏妙义
传统佛教文化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代社会的今日,佛教文化都承担着一个非常重要的

评论2018-04-272153

玄奘大师翻译的经典却没有什么密宗的经?
玄奘大师翻译的经典却没有什么密宗的经?唐朝时印度才有所谓的密宗遍观玄奘大师翻译的经典却没有什么大日如来而归于密教部的一部

评论2018-04-272734

“民族的脊梁”玄奘大师
玄奘菩萨不仅是僧人,还是内外兼修的大帅哥,《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记载:(法师)形长七尺余,身赤白色,眉目疎朗,端严若神

评论2018-04-272228

好玩的意根到底祂在干什么?
意根到底祂在干什么?我们从哪些现象可以了解说有意根的存在?  我在这里举个例子。譬如说,早上起来你在煮开水;开水还没

评论2015-07-282230

伏烦恼与断烦恼
有许多人在学佛一段时间之后,了解到心中生起了无明烦恼,是去造作身、口、意恶业的根源;因为已经深信因果,所以就很担心造

评论2015-07-282359

《一只羊的启示》——所有宗教都是一样的吗?
我们今天要回答的题目是各宗教皆是劝善,法律所容,信教自由。我想无论哪一种宗教皆是学好,但是宗教之间互相攻击,这样动作能

评论2015-07-282460

坐禅成佛?磨瓦成镜?---电影达摩祖师传
末学很少有电影会看两遍,但是达摩祖师传却不知不觉看了好几遍。奇怪电影导演袁振洋先生居然可以把佛法、禅宗的神韵全都抓到

评论2015-07-282832

我从"心中心"密法中走了出来
末学在法义上不行,所以就从自己的人生经历来聊几句藏密和心中心法能笼罩住人的一个原因吧:附佛。 元音和大愚的心中心法

评论2015-07-282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