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佛法首页 频道列表

宽容是对自己的善待

2014-12-20450450

  纵观古今中外,凡是具有一颗仁慈宽厚的心灵,有颗博爱之心的人都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的人。他们能用自己的宽容容纳一切。
  每个人都是独立存在,与众不同的个体。生活中与我们相处之人往往都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方法;而大多数都容易犯主观主义的错误,都拿自己的标准或原则去衡量他人,当别人的行为与自己的标准原则发生了冲突时,他们就武断的以为是对方的错误,他们因而盲目的批评指责,甚至怨恨在心,伺机报复。其实,这是一种非常狭隘的做人心态。哲学家罗素曾说过:“青年时期是豁达的时期,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时期培养自己的豁达的性格。”
  人有两颗心,一颗心用来流血,一颗心用来说话。而宽容中却包含了人生的大道理,但没有宽容的生活,如在刀锋上行走,宽容是一种伟大的胸怀,洒脱的态度,也是人性中最高尚的境界之一。宽容是一种品性,是一种能力。它需要学习,需要磨砺,需要一点一点地培养。
  宽容是深藏爱心的体谅,宽容是一种智慧和力量,宽容是对生命的词见,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宽容是对别人的释怀,宽容是对自己的善待。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先于 佛陀来人间布局的菩萨们
各位萤幕〔屏幕〕前的菩萨们:阿弥陀佛!各位现在所收看的节目,是由佛教正觉同修会为各位准备的“三乘菩提之法与次法”的节目,

评论2023-02-2114510

十善业与业报因缘
十善业对于一般人来说大多耳熟能详,许多修学者也或多或少都有在行十善业。在经典里面也常常在强调十善业的重要性,而十善业也是

评论2017-05-037505

修福报与学佛修道,到底有何关联?
大家都知道,佛有一个名号叫作两足尊,意思是说佛的福德与智慧,两者是具足圆满的。智慧的部分,简而言之就是要能够证到一切种智

评论2017-05-031424

学佛的目的在离苦得乐,如何才能真正地离苦得乐?
学佛的目的在于离苦得乐,这个乐永远存在吗?若永远存在,如何得到?  离苦得乐这一件事情,应该是学人从接触佛法以来,一直存

评论2017-05-031092

如何能够“生于安乐、死于安乐”——世世都安乐 1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今天要和大家来谈谈,《孟子》里面这么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有人就问说:如何才能够生于安乐,而且也

评论2017-05-031149

如何能够“生于安乐、死于安乐”——世世都安乐 2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今天要和大家继续来谈谈,《孟子》里面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人就问说:如何才能够生于安乐,又死

评论2017-05-03882

由世间法进入佛道的关键是什么?
世尊在《楞严经》当中有开示过,众生的心念中因为情与想所造成的差别:想可以说是神智,意思是说如果神智清明的话,就会聪明灵巧

评论2017-05-03430

菩萨福德为什么越来越深广?
为什么菩萨经过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终于十信圆满入于住位,之前他在外门修学六度之时,其中有一项是可以令其作为来世亲证

评论2017-03-29434

一个人福报的好坏,可以从这么多方面来显示出来
佛法之中,其实是有着不同层次的福报,一部分通于世间法,一部分则是出世间法,随着每一个人所修学的差别不同,有时候不但可以自

评论2017-03-29423

为什么要勤修福德?
佛法之中,还有另外一个层次的人,叫作转轮圣王,这是有金、银、铜、铁四个等级,最高的金轮圣王可以王四天下,换句话说,他的福

评论2017-03-2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