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婆塞戒經自利利他品第十
<>
善男子。若沙門婆羅門長者男女。或大眾中有諸過失。菩薩見已先隨其意。然後說法令得調伏。如其不能先隨其意便為說法。是則名為下品菩薩。
<>反观自己就容易犯这样的毛病。固执己见,意图让别人顺着自己的思路。然而世人多执着,自己认准的理你要硬让他改是很难的。即使你说的有跟有据有道理。对方如果认准自己的理他就是不情愿改过来,还容易因而生嗔恨心。
因此在对别人宣讲佛法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不要以为你确实很有道理就可以说服对方。象我就有点念念叨叨的毛病。你说得多了反而引起对方的反感。甚至让人家谤佛,那就是大罪过了。
因而在给身边的人说佛法的时候,应该遵从世尊的智慧教导,先隨其意。要用对方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别老想让别人和你想得一样。时机成熟的时候,说一点。再有机会了,再说一点。不要老是说,不要急着想让对方相信,那将会适得其反。
<><优婆塞戒经>中又提到
<>“
是人具足如是八智凡有所說具十六事。一者時說。二至心說。三次第說。四和合說。五隨義說。六喜樂說。七隨意說。八不輕眾說。九不呵眾說。十如法說。十一自他利說。十二不散亂說。十三合義說。十四真正說。十五說已不生憍慢。十六說已不求世報。”
<>宣说佛法是欢喜的事,弄得不愉快就不对了。不能认为对方愚痴而看不起他。不可以呵责数落对方。要按着经典教导来说不可以自成一套。说服了对方不可以自以为是,自以为上人。不可以因为佛说教化他人有无上功德而有所求而说法。
“能說法者復有二種。一者清淨。二不清淨。不清淨者復有五事。一者為利故說。二者為報而說。三者為勝他說。四者為世報說。”
意图从言语道理上胜过对方是不清静说法。为求福报为他人说法是不清静说法。
“清淨說者復有五事。一先施食然後為說。二為增長三寶故說。三斷自他煩惱故說。四為分別邪正故說。五為聽者得最勝故說。”
清静说法是为了断除自己和对方的烦恼,如果说了增加烦恼就不对了。
“菩薩若欲為眾生說法界深義。先當為說世間之法。然後乃說甚深法界。何以故。為易化故。”
说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身边生活中诸事开始,从自身事开始。逐渐引其入佛道。不要一开始就高谈阔论、大谈理法。这样才可以事半功倍。
末学学识浅薄,略说一二。若有不当还请指正。
刘欣师兄推荐的<优婆塞戒经>确实非常好。实在是我们在家人的行为规范准则。使得生活和修学的诸事都有理可依。真乃指路明灯。
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一者出家
世尊把从云何菩萨自他庄严起这一段的开示,作了一个结论: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为二庄严,是不为难;
评论2017-04-02677
菩萨摩诃萨知是七相,则能自利及利益他。
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之中,又接着开示说:善男子!复有七相;何等为七?一者乐化怨雠,二者化时不厌,三者要令成熟解脱,四者尽
评论2017-04-02509
菩萨的三三昧
为什么说菩萨断了我见就能够开始离开我等四相呢?因为断了我见就一定会证得三种的三昧就是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而无愿三
评论2017-04-02637
福德庄严 智慧庄严
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之中,接着又开示: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造作不共法之因缘,名福庄严;教化众生,悉令获得三种菩提,名智
评论2017-04-01569
一念具足如是六事;是名功德智慧庄严
因为时间的关系,经中的:善男子!如诸众生贪心杀时,一念具足十二因缘;菩萨施时亦复如是,一念具足如是六事;是名功德智慧庄严
评论2017-04-01962
菩萨“福德庄严”与“智慧庄严”的关系
各位就可以了解:布施等六度之法,虽然有的看起来属于福庄严,有的看起来属于智庄严,但是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的开示:福德庄
评论2017-04-01633
智慧庄严即福庄严
那么忍辱之中的福庄严是什么呢?忍辱的外相,可以从布施等法上看出来。譬如说,某甲正在布施饮食、物资给一些受灾的人民,本来某
评论2017-04-01426
福德庄严即智庄严
那么,布施为什么会有智庄严?也许有一些一般人听到善知识在开示布施法的种种相貌的时候,可能就会生起一些念头:哼!不就是想要
评论2017-04-01426
念戒、施、天,名福庄严
念戒二字,除了念持戒的功德的意涵之外,进一步其实还包含念时时持戒不犯。念戒为什么会有福庄严?如同前面所说,若单从一般律己
评论2017-04-01508
念佛、法、僧,名智庄严
佛在《优婆塞戒经》中,还开示说:复有六法二庄严因,所谓六念:念佛、法、僧,名智庄严;念戒、施、天,名福庄严。(《优婆塞戒
评论2017-04-0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