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佛法首页 频道列表

《经论律》会集------精进勤行!

2015-04-2824540
 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是故,汝等比丘,当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熟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
                         -------------------《遗教经》
如二人俱至一方,一乘疾马,一乘钝马,虽乘钝马,以前发故,先至。
信解之人,早勤精进,先至涅槃。
                                                ---------《毗婆娑论》

佛弟子,薄具罗言:我自出家以来,八十年中,未曾偃卧,胁不著床,背不倚。
                                                   ----------------------《薄具罗经》

昔有伎儿,作种种伎乐,至长者家,乞牛,长者不欲与牛故,告伎儿言:汝若能作伎乐,昼夜不息满一岁者,则与之。伎儿答言:我能作乐,主人能听否?长者言,我能听之。伎儿闻之,大喜,一心作乐,三日三夜,毫无休止。长者厌不能听,即命子弟牵牛来,与之伎儿。比丘行道亦如是,得报不必要经数劫,精进弥笃,得报弥疾矣。
                                  -------------------------《杂譬喻经》

菩萨勤而最胜精进,故不为卖欲、嗔恚、愚痴、憍慢、恼害、悭嫉、嫌恨、谄曲、无惭、无愧之所恼乱。菩萨常作此念,我不欲恼诸众生故精进,悉为分别一切众生精进,为知一切众生死此生彼精进,为知诸佛实法精进,为知平等法精进,以善方便,为知三世平等精进,为得诸佛法精进,为知诸佛大智慧与善巧方便精进,为知一切佛法,广为众生分别精进。菩萨如此精进修行。问若有人,虽无量无数劫间,受大地狱苦,而使众生究竟涅槃耶,菩萨答言,我悉为世界一一众生,受地狱苦;我受苦后受乐;我代一切众生受苦,普使众生,悉究竟涅槃。然后我成无上菩提,如此曰菩萨无尽行。

                                        ----------------------------------------------《华严经》

菩萨修众行而不懈,勇猛之势力,无能制伏者,能满足一切智门。
                                                -----------------------------《华严经》
有十种精进,菩萨能行之:
一者为众生得解脱,破除与障碍,披精进甲;
二者一念精进力;
三者离有与空之执著精进;
四者利益有情精进;
五者为得菩提,加行精进;
六者相续精进;
七者清净精进;
八者他者不能为精进;
九者不随他之邪教精进:
十者无高慢心精进。
菩萨勤行精进,不独为己,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为利益一切有情也。
                                                                                                                -------------《除盖菩萨所问经》
罗阅只国沙门,坐而自誓曰,我若不得道,终不起座,欲睡眠时,我锥长八寸,刺两髀,痛不能眠,一年而得道。
                            -------------------《法句譬如经》
汝等比丘,昼则勤修习善法,勿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勿以睡眠因缘,一生空过,令无所得。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令睡眠,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也。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蛇,睡在汝室;当以持戒之钩,早屏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睡,是无惭人也。
                                   --------------------《遗教经》

放逸之过,为一切过中最最上。
                                       --------------《正法念处法》

愚者乐放逸,常受诸苦恼,若离放逸者,则得常安乐。
一切诸苦恼,放逸为根本,是故欲离苦,应当舍放逸。

                                                   ---------------       --------------《正法念处法》


佛告毗舍离城黎车子言:放逸非赴涅槃之道。放逸有十三过:
一乐为世不善业,
二乐说无益言,
三乐久睡眠,
四乐说世事,
五乐亲近恶友,
六常懈怠懒惰,
七常被他人所轻,
八虽有闻寻忘,
九乐处边地,
十诸根不能调伏,
十一食不知足,
十二不乐空寂,
十三所见不正。
若放逸人,虽得近佛及佛弟子,犹远。
                                                ---------------------《涅槃经》

佛言:夫懈怠者,众行之累也。在家若懈怠,衣食不供,产业不举;出家若懈怠,不能出离生死苦。一切事皆由精进而兴起,在家精进,则衣食丰饶,业广,远近称叹;出家精进,则三十七道品成就,截生死流,得至涅槃安乐岸。

                                   --------------------------《菩萨本行经》

夫放逸是众恶之本,不放逸乃是众善之源也。
                                                 --------------《涅槃经》
佛在祇园精减时,有弟子二十亿者,前夜后夜,学习不眠,精勤修道品。自念:于戒律中,我当第一,然诸漏心,未能解脱。我父母家极富,我今欲舍戒归家,只修布施福业?
尔时佛以他心智,如二十亿之心,乃使侍者,唤二十亿告之:二十亿!闻汝居家时,善调弹琴,若弦急时,音可爱乐也,否也?二十亿答曰:不也,世尊!佛又问:弦缓时,其音可爱乐也,否也?二十亿答曰:不也,世尊!
佛又问,缓急得中如何?二十亿答曰,世尊!其音实爱乐。佛告之曰:二十亿!极大精进时,心乱;若不精进时,心生懈怠;若得其中,必得解脱。
                                                 -----------------------------《中阿含经》

勤首菩萨偈云,如钻燧取火,未出而数息,火势随至灭,懈怠者亦然。
                                    --------------------------《华严经》

若能精勤,系念不散,则休息烦恼,不久得成无上菩提。
                                    --------------------------------《大集月藏经》

若欲了知能取所取,分别境界,皆是心之所现者,当离愦闹,昏滞睡眠,初中后夜勤加修习。
                        ------------------------------------《楞伽经》
舍利弗二十年中,常勤修习毗婆舍那,行住坐卧,正念观察,曾无动乱。
                                  ----------------------------《念佛三昧经》
佛语阿难,弥勒发意,先我之前四十二劫,我于其后乃发道意,以大精进,超越九劫,得于无上正真之道。
                                                            ---------------《弥勒所问经》
六度初三是戒学摄,静虑是心学摄,般若是慧学摄,惟精进遍于一切。
                                                         ---------------------《瑜伽师地论》
菩萨于底沙佛时,合十指掌,翘于一足,以一伽陀,七日七夜叹佛功德,便超九劫。
                            -----------------------《阿毗达磨论》
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胜而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
                  ------------------《四十二章经》
以心系心,以心住心,心专一故,次第无间,得定心故,心常寂静。
                                  -----------------------《宝云经》
至心学道,发大勇猛,决趋菩提。
                                        --------------------《大乘庄严经论》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一者出家
世尊把从云何菩萨自他庄严起这一段的开示,作了一个结论: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为二庄严,是不为难;

评论2017-04-02661

菩萨摩诃萨知是七相,则能自利及利益他。
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之中,又接着开示说:善男子!复有七相;何等为七?一者乐化怨雠,二者化时不厌,三者要令成熟解脱,四者尽

评论2017-04-02494

菩萨的三三昧
为什么说菩萨断了我见就能够开始离开我等四相呢?因为断了我见就一定会证得三种的三昧就是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而无愿三

评论2017-04-02626

福德庄严 智慧庄严
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之中,接着又开示: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造作不共法之因缘,名福庄严;教化众生,悉令获得三种菩提,名智

评论2017-04-01554

一念具足如是六事;是名功德智慧庄严
因为时间的关系,经中的:善男子!如诸众生贪心杀时,一念具足十二因缘;菩萨施时亦复如是,一念具足如是六事;是名功德智慧庄严

评论2017-04-01945

菩萨“福德庄严”与“智慧庄严”的关系
各位就可以了解:布施等六度之法,虽然有的看起来属于福庄严,有的看起来属于智庄严,但是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的开示:福德庄

评论2017-04-01619

智慧庄严即福庄严
那么忍辱之中的福庄严是什么呢?忍辱的外相,可以从布施等法上看出来。譬如说,某甲正在布施饮食、物资给一些受灾的人民,本来某

评论2017-04-01412

福德庄严即智庄严
那么,布施为什么会有智庄严?也许有一些一般人听到善知识在开示布施法的种种相貌的时候,可能就会生起一些念头:哼!不就是想要

评论2017-04-01409

念戒、施、天,名福庄严
念戒二字,除了念持戒的功德的意涵之外,进一步其实还包含念时时持戒不犯。念戒为什么会有福庄严?如同前面所说,若单从一般律己

评论2017-04-01494

念佛、法、僧,名智庄严
佛在《优婆塞戒经》中,还开示说:复有六法二庄严因,所谓六念:念佛、法、僧,名智庄严;念戒、施、天,名福庄严。(《优婆塞戒

评论2017-04-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