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佛法首页 频道列表

魔王是怎样考验不退转菩萨的?

2015-04-2823270
 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六
阿惟越致品第十五
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
须菩提白佛言:“云何菩萨心清净?当何以知之?”

(须菩提问佛:“如何知道菩萨的心已清净?”)

  佛言:“是菩萨所作功德转增多,其心极上,自在无所挂碍,悉逮得其功德;是心甚清洁,清洁过于阿罗汉、辟支佛道上。如是阿惟越致,有来供养者不受用喜,一切无悭贪;说深经时未尝于中有厌极也,正在智中深入;若余所欲有问深经者,持是深般若波罗蜜为说之;其有他道所不能正者,持是深般若波罗蜜为正之;从是经中所出法,悉持无常之事相语之;诸世间经书所不能解者,持是深般若波罗蜜为解之。

(佛说:“此菩萨所作功德不断增上,其心自在无所挂碍,功德巍巍;此菩萨心极清净,超过阿罗汉和辟支佛。这样的不退转菩萨,对于他人的供养心无贪着,能够毫不吝惜地布施一切;讲说甚深经法没有疲厌,深入正智;若有他人请问甚深经法,菩萨即以甚深般若波罗蜜为其讲说;有修习其他法门出现偏差的,菩萨即以甚深般若波罗蜜为其纠正;从此经中所述之法,皆说为无常;种种世间经书所不能解答的问题,菩萨即以甚深般若波罗蜜为其解说。)

  “用是故,弊魔来到是菩萨所,便于边化作大八泥犁,其一泥犁中有若干千、百千菩萨化,作是以便指示之言:“是辈皆阿惟越致菩萨,从佛受决已,今皆堕泥犁中。佛为授若泥犁耳,设若作阿惟越致受决菩萨者,若当受疾悔之言:“我非阿惟越致。”若悔之言尔者,便不复堕泥犁中,当生天上。’”

(以此缘故,魔王来到此菩萨处,化现出八大地狱,每一地狱中化现出数千、数万的菩萨,然后魔王对此菩萨说:“这些都是不退转菩萨,得佛授记后,如今都堕在地狱中。佛是给你授记堕地狱吧,假如你是得佛授记的不退转菩萨,应当赶快悔过说:“我不是不退转。”如果能这样及时悔过,便不会堕入地狱中,当能往生天上。”)

  佛言:“设是菩萨心不动转者,是阿惟越致。

(佛说:“如果此菩萨这时心无所动,就是不退转。”)

  “弊魔复化作其师被服,往到菩萨所诡语:‘若前从我所闻受者,今悉弃舍,是皆不可用也。若自悔过,受疾悔之随我言者,我日来问讯汝。不用我言者,终不复来视汝。若莫复说是事,我不复欲闻,是故说是皆非佛所说,余外事耳。汝今更受我所语,我所说皆佛语。’”

(魔王又化现为此菩萨的师父,身披法服,来到菩萨处悄悄地说:“你以前从我这里所听闻受持的,如今要全部弃舍,那些都是没用的。如果你自己心生悔意,听我的话,我就每天都来看望你,如果不听我的话,我以后就再也不管你了。你不要再说这事了,我不想再听,所以这么说的都不是佛说,是其他的事而已。你如今要接受我所说的,我所说的都是佛语。”)

  佛言:“菩萨闻是言其心动转者,不从过去佛受决,未上菩萨举中,未在阿惟越致地。设是菩萨心不动转者,知是深经空所致,作是思惟,终不信他人语。譬若比丘得阿罗汉,不复随他人语,悉明见经中证,是为空所致,终不可动。如阿罗汉、辟支佛道所念法,终不可复还。是菩萨为在阿惟越致地住,正住向佛门,终不可复还,是为极度。用是比,用是相,行具足,知是阿惟越致菩萨。

(佛说:“菩萨听了这话心里产生动摇的,说明他还未得过去佛的授记,还未得不退转地。如果此菩萨的心不为所动,说明他已从甚深经典中了达空性,不会相信他人的话。譬如比丘得阿罗汉,不再随便听从他人的话,因为他已证得经中所说的空性,所以不可动摇。如阿罗汉、辟支佛所忆念之法,终究不会退转,此菩萨住于不退转地,必定趣向佛果,终究不会退转。)

  “复有弊魔化作异人,往到菩萨所,作是语:‘若所求为勤苦耳,不求佛法也。若空负是勤苦为用,是勤苦之难为求乎!若在恶道中以来大久,适今得为人。汝不当于是中思惟,不当自患厌耶?当复于何所更索是躯?汝何不早取阿罗汉道?’用佛为求之,是菩萨心不动转者,知是阿惟越致。

(又有魔王化作他人,来到菩萨处,这样说道:“你为什么要这么勤苦地求取佛道呢?你待在三恶道中的时间这么长久,如今得生为人,应该早点证取阿罗汉果,行菩萨道太艰苦太长久了。”菩萨听了不为所动,不改求取佛道之志,这就是不退转菩萨。)

  “弊魔不能动转舍去,更作方便,化作若干菩萨在其边住,因指示言:‘若见不耶?是悉菩萨,皆供养如恒中沙佛,以皆与衣被、饮食、床卧具、医药,悉具足皆从如恒中沙佛,受行法问慧,当所施行如法住,如法求,皆入中作是学,作是受,作是行,悉以尚不能得佛。若学以来甫尔,当何因得佛?’菩萨闻是言心不动转者,弊魔复舍去不远,复化作诸比丘示之言:‘是悉阿罗汉,过去世时皆求菩萨道,不能得佛,今皆取阿罗汉已。如是,比丘,当何从得佛?’菩萨闻是语心不动转,当觉知魔为。”

(魔王看到不能使菩萨退心,便又化现出若干菩萨在此菩萨身边,然后说道:“你看到身边这些菩萨了吗,他们都已供养恒河沙数诸佛,具足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四事供养,又从诸佛处听受修行法门,并如说修行,尚且未能成佛。而你修学时间不长,又怎么能成佛呢?”菩萨听了这话心里不为所动,于是魔王离开不远处,又再化现出一些比丘,然后对菩萨说:“这些比丘都是阿罗汉,过去世时都曾经求过菩萨道,不能成佛,如今都取阿罗汉果了。你又如何能成佛呢?”菩萨听后不为所动,当觉知是魔所为。)

  佛言:“作是学,作是求,作是行,于是深般若波罗蜜中住,心不动转者,如是比、相、行具足,知是阿惟越致。”

(佛说:“如是学、如是求、如是行,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中安住,心无动转者,可知其是不退转菩萨。”)

  佛言:“菩萨当作是学,作是求,护是教,受佛教。当念行于他方,闻魔语如是,心不动转,不可移,觉知魔为。菩萨作是学不得佛者,佛语为有异,佛语终不欺也。

(佛说:“菩萨当如是学,如是求,护持、禀受佛陀的教言。菩萨于他方修行时,听闻如上魔说,心无动转,意志坚定,觉知是魔所为。菩萨能如是修学,如果不能成就佛果的话,那么佛就是妄语了,而佛语是真实不虚的。”)

  “弊魔复往到菩萨所,作是诡娆言:‘佛如空。是经不可得边幅,不可得极。是经中我悉知已,皆空耳。若为是中勤苦,若不当觉知魔为此事,魔作是经,云何欲于中欲得作佛?是非佛所说。’菩萨当谛觉知是魔所为。

(魔王又来到菩萨处,狡诈诡辩地说:“佛是空的,此经义理我都知道了,都是空的。你为此勤苦修行,如果不能觉知这是魔所做的事,不能觉知此经是魔所作,你怎么还想通过修习此经得成佛呢?此经非是佛所说。”菩萨当仔细觉知这是魔之所为。)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一者出家
世尊把从云何菩萨自他庄严起这一段的开示,作了一个结论: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为二庄严,是不为难;

评论2017-04-02677

菩萨摩诃萨知是七相,则能自利及利益他。
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之中,又接着开示说:善男子!复有七相;何等为七?一者乐化怨雠,二者化时不厌,三者要令成熟解脱,四者尽

评论2017-04-02509

菩萨的三三昧
为什么说菩萨断了我见就能够开始离开我等四相呢?因为断了我见就一定会证得三种的三昧就是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而无愿三

评论2017-04-02637

福德庄严 智慧庄严
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之中,接着又开示: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造作不共法之因缘,名福庄严;教化众生,悉令获得三种菩提,名智

评论2017-04-01570

一念具足如是六事;是名功德智慧庄严
因为时间的关系,经中的:善男子!如诸众生贪心杀时,一念具足十二因缘;菩萨施时亦复如是,一念具足如是六事;是名功德智慧庄严

评论2017-04-01962

菩萨“福德庄严”与“智慧庄严”的关系
各位就可以了解:布施等六度之法,虽然有的看起来属于福庄严,有的看起来属于智庄严,但是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的开示:福德庄

评论2017-04-01634

智慧庄严即福庄严
那么忍辱之中的福庄严是什么呢?忍辱的外相,可以从布施等法上看出来。譬如说,某甲正在布施饮食、物资给一些受灾的人民,本来某

评论2017-04-01426

福德庄严即智庄严
那么,布施为什么会有智庄严?也许有一些一般人听到善知识在开示布施法的种种相貌的时候,可能就会生起一些念头:哼!不就是想要

评论2017-04-01427

念戒、施、天,名福庄严
念戒二字,除了念持戒的功德的意涵之外,进一步其实还包含念时时持戒不犯。念戒为什么会有福庄严?如同前面所说,若单从一般律己

评论2017-04-01508

念佛、法、僧,名智庄严
佛在《优婆塞戒经》中,还开示说:复有六法二庄严因,所谓六念:念佛、法、僧,名智庄严;念戒、施、天,名福庄严。(《优婆塞戒

评论2017-04-0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