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佛法首页 频道列表

何谓菩萨净于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2015-04-2831530
 放光般若波罗蜜经
学五眼品第四
西晋三藏无罗叉共竺叔兰译

舍利弗白佛言:“云何菩萨摩诃萨慧?”

(舍利弗问佛:“什么是菩萨摩诃萨的智慧?”)

  佛言:“菩萨以具足诸慧尽见恒沙诸佛世尊,从诸世尊听受法教,悉闻诸佛德好之法。得慧菩萨无有佛想,亦无菩萨想,亦无声闻、辟支佛想,亦无我想,亦无人想,亦无诸佛国想。慧行菩萨行檀波罗蜜,亦不见檀,亦不见般若波罗蜜,行三十七品亦复不闻三十七品名,亦不见佛十八法。舍利弗,是为菩萨之慧,以是慧故具足诸法,亦不贡高见一切诸法。行般若波罗蜜菩萨净于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佛说:“菩萨以具足诸慧尽见恒沙诸佛世尊,从诸世尊听受法教,悉闻诸佛福德智慧之法,获得智慧的菩萨摩诃萨无有佛想,亦无菩萨想,亦无声闻、辟支佛想,亦无我想,亦无人想,亦无诸佛国想。具足智慧的菩萨在行布施度的时候,不执着于布施,乃至行般若度的时候不执着于般若,修习三十七道品时不执着于三十七道品之名相,也不执着于佛十八不共法。舍利弗,这就是菩萨之慧,以此智慧的缘故能具足诸法,虽见一切诸法而无贡高之心。行般若波罗蜜的菩萨能净于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舍利弗白佛言:“何谓菩萨净于肉眼?”

(舍利弗问佛:“何谓菩萨净于肉眼?”)

  佛言:“有菩萨以肉眼见百踰旬中、二百踰旬;有菩萨以肉眼见一阎浮提,见二阎浮提,见四天下;有菩萨以肉眼见千世界,见二千世界,有见三千世界。是为菩萨于肉眼净。”

(佛说:“有的菩萨能以肉眼看见一百由旬至二百由旬范围内的事物;有的菩萨能以肉眼看见一个阎浮提洲、两个阎浮提洲至四大洲范围内的事物;还有的菩萨能以肉眼看见千世界、二千世界至三千世界范围内的事物。这个是菩萨于肉眼净。”)

  舍利弗白佛言:“何谓天眼?”

(舍利弗问佛:“何谓菩萨净于天眼?”)

  佛言:“菩萨以天眼见四王天上所有悉识悉知,从忉利天至第六天乃至阿迦腻吒天,菩萨悉见悉识悉知。从四王天上至阿迦腻吒天,此诸天人皆不识、不知、不见菩萨天眼所见。菩萨天眼悉见十方恒沙世界,众生生死善恶之事悉见悉知。是为菩萨于天眼净。”

(佛说:“菩萨能以天眼看见四天王天上的一切事物,从忉利天至欲界顶天他化自在天,乃至色界顶天色究竟天的一切事物,菩萨息知悉见。而从四天王天至色究竟天的诸天人都不识、不知、不见菩萨天眼所见。菩萨的天眼还能悉知悉见十方恒河沙世界众生在六道中生死轮回、所作善恶之事。这个是菩萨于天眼净。”)

  舍利弗白佛言:“何谓菩萨于慧眼净?”

(舍利弗问佛:“何谓菩萨于慧眼净?”)

  佛言:“菩萨慧眼不作是念:‘有为法,无为法,有道法、俗法。’慧眼菩萨无法不见,无法不闻,无法不识,无法不觉。是为菩萨于慧眼净。”

(佛说:“菩萨慧眼不会这么想:‘这个是有为法,这个是无为法,这个是出世法,这个是世间法。’慧眼菩萨无法不见,无法不闻,无法不识,无法不觉。是为菩萨于慧眼净。”)

  舍利弗白佛言:“何谓菩萨得法眼净?”

(舍利弗问佛:“何谓菩萨得法眼净?”)

  佛言:“菩萨以法眼见是人,坚信坚住于法,是人无相无愿之脱立,于五根受不中止定,于不中止定成解脱慧,以解脱慧度于三碍——有身碍、有狐疑碍、有邪信碍,度是三碍得须陀洹,便得道念于淫怒痴薄得斯陀含,精勤于道却淫怒痴得阿那含,便消五爱——一者、色爱,二者、无色爱,三者、痴爱,四者、恨戾爱,五者、乱志爱——已度是者便得罗汉。如是行空菩萨,便得空脱,便成五根,疾近不中止禅至罗汉道。是人已得无相解脱,逮得五力乃至罗汉,是为菩萨得法眼净。

  “菩萨所知生法即是灭法便逮五根,是为菩萨得法眼净。

  “菩萨发意,从檀波罗蜜至般若波罗蜜,具足信根、精进辩根、沤和拘舍罗根,持是三根及诸功德,便生王者家、大种姓家、梵志家、迦罗越家,生四天王上至第六天,便于其中育养教化众生,随其所乐净佛国土礼事诸佛,不堕声闻、辟支佛地,当成三耶三佛,是为菩萨得法眼净。

  “法眼菩萨悉知一切——从佛受决、未受决者;有动还者,不动还者;有具足神通者,未具足者;已具足神通游诸世界礼事诸佛者,有未得足者;得佛国净者,得不净者;菩萨教化众生者、不教众生者;菩萨为诸佛所称誉者、不称誉者;菩萨有亲近诸佛者,有不亲近者;菩萨成佛,其弟子众诸菩萨数,其数无限者、有限者;是菩萨成佛时,以诸菩萨为僧者,不以菩萨为僧者;有菩萨以勤苦行成佛者,不以勤苦行成佛者;有菩萨一生补处者、未补处者;有菩萨至道场者、不至道场者;有菩萨坐树下降致魔者、不致魔者。是诸众事一一悉知,是为菩萨得法眼净。”

(佛说:“菩萨以法眼知见此人于佛法已得坚固信心、已能安住于正法,此人已得无相、无愿解脱门,成就信、精进、念、定、慧五根,得五根故得无间三昧,得无间三昧故得解脱慧,以解脱慧断除三结——我见、疑、戒取,断除三结即证得初果须陀洹,继续修行淡薄贪嗔痴之心后证得二果斯陀含,再精进修行断除贪嗔痴后证得三果阿那含,最后断除五爱:色界爱、无色界爱、痴爱、恨戾爱、乱志爱,证得四果阿罗汉。这样修习空性的菩萨,便得空解脱门,成就信、精进、念、定、慧五根,速得无间三昧乃至阿罗汉道。此人已得无相解脱门,获得信、精进、念、定、慧五力乃至阿罗汉道,是为菩萨得法眼净。

菩萨了知生法、灭法不二,便获得五根,是为菩萨得法眼净。

菩萨发心修行,从布施波罗蜜至般若波罗蜜,具足信根、精进根、方便善巧根,持此三根及诸功德,便托生在王者家、大种姓家、梵志家、居士家,或生于四天王天乃至第六天他化自在天,于其中教化众生,随其所乐,净佛国土,礼事诸佛,不堕声闻、辟支佛地,当成正遍知佛,是为菩萨得法眼净。

法眼菩萨悉知一切:有的得佛授记,有的未得授记;有的得不退转,有的未得不退转;有的具足神通,有的未具足;有的已具足神通游诸世界礼事诸佛,有的未具足;有的生于佛国净土,有的不是;有的菩萨教化众生,有的不教化众生;有的菩萨得到诸佛所称誉,有的不被称誉;有的菩萨亲近诸佛,有的不亲近;有的菩萨成佛时弟子无限,有的弟子有限;有的菩萨成佛时,以诸菩萨为僧,有的不以菩萨为僧;有的菩萨以勤苦行成佛,有的不以勤苦行成佛;有的菩萨是一生补处,有的不是一生补处;有的菩萨至道场,有的不至道场;有的菩萨坐树下有魔扰,有的没有魔扰。如此种种,一一悉知,是为菩萨得法眼净。”)

  舍利弗白佛言:“何谓菩萨得佛眼净?”

(舍利弗问:“何谓菩萨得佛眼净?”)

  佛言:“已得金刚三昧,得萨云若、佛十种力、四无所畏,行四等心、十八不共、大慈大悲,是菩萨眼所见诸法一切众事,无事不见,无声不闻,无物不护,无法不觉。舍利弗,是为菩萨得阿惟三佛,得最正觉眼。

(佛说:“已得金刚三昧,得一切种智,佛十种力、四无所畏,行四等心、十八不共、大慈大悲,是菩萨眼所见诸法一切众事,无事不见,无声不闻,无物不护,无法不觉。舍利弗,是为菩萨得现等觉,得最正觉眼。)

  “菩萨欲得五眼净者,当习六波罗蜜。所以者何?诸所有善法悉含在六波罗蜜中故。一切菩萨、声闻、辟支佛法,诸法等者,无过般若波罗蜜等。般若波罗蜜者,是五眼之母。菩萨学五眼者,疾成阿惟三佛。

(菩萨欲得五眼净,当修习六波罗蜜,为什么呢?因为所有善法悉含摄在六波罗蜜中。一切菩萨、声闻、辟支佛法,诸法等者,无过般若波罗蜜等,般若波罗蜜是五眼之母。菩萨修学五眼,速成无上正等正觉。)


对照鸠摩罗什大师的译本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往生品第四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共僧叡译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何等是菩萨摩诃萨智慧?”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用是智慧成就见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听法,见僧,亦见严净佛土。菩萨摩诃萨以是智慧,不作佛想,不作菩萨想,不作声闻、辟支佛想,不作我想,不作佛国想;用是智慧,行檀那波罗蜜亦不得檀那波罗蜜,乃至行般若波罗蜜亦不得般若波罗蜜,行四念处亦不得四念处,乃至行十八不共法亦不得十八不共法。舍利弗,是名菩萨摩诃萨智慧,用是智慧能具足一切法,亦不得一切法。
  “舍利弗,有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净于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肉眼净?”
  佛告舍利弗:“有菩萨肉眼见百由旬,有菩萨肉眼见二百由旬,有菩萨肉眼见一阎浮提,有菩萨肉眼见二天下、三天下、四天下,有菩萨肉眼见小千国土,有菩萨肉眼见中千国土,有菩萨肉眼见三千大千国土。舍利弗,是为菩萨摩诃萨肉眼净。”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天眼净?”
  佛告舍利弗:“有菩萨摩诃萨天眼,见一切四天王天所见,见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所见,见梵天王所见乃至阿迦尼吒天所见。菩萨天眼所见者,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吒天所不知不见。舍利弗,是菩萨摩诃萨天眼,见十方如恒河沙等诸国土中,众生死此生彼。舍利弗,是名菩萨摩诃萨天眼净。”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慧眼净?”
  佛告舍利弗:“慧眼菩萨不作是念:有法若有为若无为、若世间若出世间、若有漏若无漏。是慧眼菩萨,亦无法不见,无法不闻,无法不知,无法不识。舍利弗,是名菩萨摩诃萨慧眼净。”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法眼净?”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以法眼知是人随信行,是人随法行,是人无相行,是人行空解脱门,是人行无相解脱门,是人行无作解脱门得五根,得五根故得无间三昧,得无间三昧故得解脱智,得解脱智故断三结——我见、疑、戒取,是人名须陀洹;是人得思惟道薄淫恚痴当得斯陀含;增进思惟道断淫恚痴得阿那含;增进思惟道断色染、无色染、无明慢掉得阿罗汉;是人行空、无相、无作解脱门得五根,得五根故得无间三昧,得无间三昧故得解脱智,得解脱智故知所有集法皆是灭法作辟支佛,是为菩萨摩诃萨法眼净。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知是菩萨初发意,行檀那波罗蜜乃至行般若波罗蜜,成就信根、精进根,善根纯厚,用方便力故为众生受身——若生刹利大姓,若生婆罗门大姓,若生居士大家,若生四天王天处,乃至他化自在天处。是菩萨于其中住成就众生,随其所乐皆给施之,亦净佛国土值遇诸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不堕声闻、辟支佛地,是名菩萨摩诃萨法眼净。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知是菩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退,知是菩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知是菩萨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知是菩萨未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知是菩萨到阿毗跋致地,知是菩萨未到阿毗跋致地;知是菩萨具足神通,知是菩萨未具足神通;知是菩萨以具足神通飞到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见诸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知是菩萨未得神通、当得神通;知是菩萨当净佛土、不净佛土,是菩萨成就众生、未成就众生,是菩萨为诸佛所称誉、所不称誉,是菩萨亲近诸佛、不亲近诸佛,是菩萨寿命有量、寿命无量,是菩萨得佛时比丘众有量、比丘众无量,是菩萨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以菩萨为僧、不以菩萨为僧,是菩萨当修苦行难行、不修苦行难行,是菩萨一生补处、未一生补处,是菩萨受最后身、未受最后身,是菩萨能坐道场、不能坐道场,是菩萨有魔、无魔。如是,舍利弗,是为菩萨摩诃萨法眼净。”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佛眼净?”
  佛告舍利弗:“有菩萨摩诃萨求佛道心,次第入如金刚三昧,得一切种智,尔时成就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是菩萨摩诃萨用一切种智,一切法中无法不见,无法不闻,无法不知,无法不识。舍利弗,是为菩萨摩诃萨,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佛眼净。
  “如是,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得五眼,当学六波罗蜜。何以故?舍利弗,是六波罗蜜中摄一切善法——若声闻法、辟支佛法、菩萨法、佛法。舍利弗,若有实语能摄一切善法者,般若波罗蜜是。舍利弗,般若波罗蜜能生五眼,菩萨学五眼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一者出家
世尊把从云何菩萨自他庄严起这一段的开示,作了一个结论: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为二庄严,是不为难;

评论2017-04-02677

菩萨摩诃萨知是七相,则能自利及利益他。
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之中,又接着开示说:善男子!复有七相;何等为七?一者乐化怨雠,二者化时不厌,三者要令成熟解脱,四者尽

评论2017-04-02509

菩萨的三三昧
为什么说菩萨断了我见就能够开始离开我等四相呢?因为断了我见就一定会证得三种的三昧就是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而无愿三

评论2017-04-02637

福德庄严 智慧庄严
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之中,接着又开示: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造作不共法之因缘,名福庄严;教化众生,悉令获得三种菩提,名智

评论2017-04-01569

一念具足如是六事;是名功德智慧庄严
因为时间的关系,经中的:善男子!如诸众生贪心杀时,一念具足十二因缘;菩萨施时亦复如是,一念具足如是六事;是名功德智慧庄严

评论2017-04-01962

菩萨“福德庄严”与“智慧庄严”的关系
各位就可以了解:布施等六度之法,虽然有的看起来属于福庄严,有的看起来属于智庄严,但是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的开示:福德庄

评论2017-04-01633

智慧庄严即福庄严
那么忍辱之中的福庄严是什么呢?忍辱的外相,可以从布施等法上看出来。譬如说,某甲正在布施饮食、物资给一些受灾的人民,本来某

评论2017-04-01426

福德庄严即智庄严
那么,布施为什么会有智庄严?也许有一些一般人听到善知识在开示布施法的种种相貌的时候,可能就会生起一些念头:哼!不就是想要

评论2017-04-01426

念戒、施、天,名福庄严
念戒二字,除了念持戒的功德的意涵之外,进一步其实还包含念时时持戒不犯。念戒为什么会有福庄严?如同前面所说,若单从一般律己

评论2017-04-01508

念佛、法、僧,名智庄严
佛在《优婆塞戒经》中,还开示说:复有六法二庄严因,所谓六念:念佛、法、僧,名智庄严;念戒、施、天,名福庄严。(《优婆塞戒

评论2017-04-0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