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佛法首页 频道列表

让我们点一盏感恩的灯

2014-12-20498390

  无形中,也许我们受到了许多的帮助与恩德,我们却未发现,曾经也想很透彻地了解,自己是生活在怎样的一个平台上。寻根究底,才发觉,我们每一个生命,都生活在重重恩德之中。
  父母从年轻时代就开始含辛茹苦地养育儿女,直到老了,背佝偻了,还是把认为最好的,留给儿女。等着儿女回家的时候,将美好的食物端出来,暖和的床,关切的话语,点点滴滴,无不透着无限的关爱。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父母之恩如此深重,我们怎能忘记?
  古圣先贤领悟宇宙万物的真理,透过伦理道德的教诲,代代承传。此生能遇明师听受学习,并且以身作则,将圣贤教诲贯注在我们生命中,是我们人生的幸运。老师给予学生慧命的无尽恩德,作为学生,若不勤奋好学,真正落实在生活中,又如何对得起老师的殷殷教导?
  每个人有身生父母,而我们还有共同的母亲--祖国。我们能身心安适地学习、工作、生活,都是因为有国家全方位的保护。安定的环境,和谐的社会,才使我们日新又新,不断迈向更美好的人生。
  人,不可能脱离群体而生活,日常的生活,无一不是众人所成就。凡衣食住行之点点滴滴,都含着人们的辛勤劳动和付出。也许,我们所怨恨的人,却是默默关怀照顾,给予我们重大恩德的人。延伸至世间万事万物,都在共同成就我们生命之所需。每一缕阳光,每一丝清风,都在无言传递所有的爱与关怀。
  知恩报恩,乃是人生活的基石和本分。且让我们珍惜重重无尽的恩德,点亮感恩的心灯,长明不息,灯灯相传,绵延不绝。
  一个行路人因为走得太疲惫,于是躺在路边就睡着了。不一会儿,一条毒蛇从草丛里钻了出来,爬向那个沉睡的路人。毒蛇显然发现了前面的目标,昂头吐着红色的毒信子。路人就要死在这一个「蛇吻」之下。就在这时,另一个过路人经过这里,他赶走了那条毒蛇,却没有惊醒行路人的好梦,就悄悄走开了。
  行路人一生都生活在别人的恩泽之中,但他永远不知道那次熟睡时发生的一切。
  一天,我的父亲突然焦急地来学校找到我,说是给我来送生活费。我挺纳闷,因为我在前两天刚刚收到父亲寄来的500元钱(为了省下邮费,父亲把钱夹在了信封里)。父亲说这不可能。他告诉我,他几天前给我寄钱时,将装钱的信封丢在了去邮局的路上。怕我等钱急用,就亲自把钱给我送来了。
  我告诉父亲,我确确实实收到了那封夹着钱的信,直到我把那个信封拿出来他才相信。我们猜想,一定是一个陌生人在路上拾到了那封信,然后把信投到了邮筒里。
  拾到那封信的人也许不会想到,他那不经意间善良的一次举手之劳,将会温暖与他素昧平生的人的一生。
  我的一个同事住在一楼。有一年大夏天的一个晚上,同事回家后发现阳台上的灯亮着,他以为是妻子用后忘记关了,就进去要把灯关掉,但被妻子拦住了。他很奇怪,他的妻子就指着窗外让他看。他看到窗外的路边,有一辆装满垃圾的三轮车,车上坐着一对拾垃圾的夫妇,他们正呆在自家阳台投射出的温暖的灯光中,边说笑边开心地吃着东西。看着灯光中的那对夫妇,楼里的同事与妻子相视一笑,悄悄退出了阳台。
  窗外那对夫妇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在这个陌生的城市中,有一盏灯是特意为他们点亮的。
  用感恩的心,为我们身边的陌生人点亮一盏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享受着他人给予的温馨灯火。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先于 佛陀来人间布局的菩萨们
各位萤幕〔屏幕〕前的菩萨们:阿弥陀佛!各位现在所收看的节目,是由佛教正觉同修会为各位准备的“三乘菩提之法与次法”的节目,

评论2023-02-2114617

十善业与业报因缘
十善业对于一般人来说大多耳熟能详,许多修学者也或多或少都有在行十善业。在经典里面也常常在强调十善业的重要性,而十善业也是

评论2017-05-038623

修福报与学佛修道,到底有何关联?
大家都知道,佛有一个名号叫作两足尊,意思是说佛的福德与智慧,两者是具足圆满的。智慧的部分,简而言之就是要能够证到一切种智

评论2017-05-031526

学佛的目的在离苦得乐,如何才能真正地离苦得乐?
学佛的目的在于离苦得乐,这个乐永远存在吗?若永远存在,如何得到?  离苦得乐这一件事情,应该是学人从接触佛法以来,一直存

评论2017-05-031216

如何能够“生于安乐、死于安乐”——世世都安乐 1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今天要和大家来谈谈,《孟子》里面这么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有人就问说:如何才能够生于安乐,而且也

评论2017-05-031275

如何能够“生于安乐、死于安乐”——世世都安乐 2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今天要和大家继续来谈谈,《孟子》里面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人就问说:如何才能够生于安乐,又死

评论2017-05-031002

由世间法进入佛道的关键是什么?
世尊在《楞严经》当中有开示过,众生的心念中因为情与想所造成的差别:想可以说是神智,意思是说如果神智清明的话,就会聪明灵巧

评论2017-05-03520

菩萨福德为什么越来越深广?
为什么菩萨经过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终于十信圆满入于住位,之前他在外门修学六度之时,其中有一项是可以令其作为来世亲证

评论2017-03-29518

一个人福报的好坏,可以从这么多方面来显示出来
佛法之中,其实是有着不同层次的福报,一部分通于世间法,一部分则是出世间法,随着每一个人所修学的差别不同,有时候不但可以自

评论2017-03-29490

为什么要勤修福德?
佛法之中,还有另外一个层次的人,叫作转轮圣王,这是有金、银、铜、铁四个等级,最高的金轮圣王可以王四天下,换句话说,他的福

评论2017-03-29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