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佛法首页 频道列表

占察善恶业报经下卷(第一部分)

2015-04-2823190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下(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占察善恶业报经的下卷是这本经典的核心和重点所在。地藏菩萨在这一卷中为我们开示了大乘方便法门,展现了最为究竟的了义佛法。是末法众生修行的的无价宝珠。

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云何开示求向大乘者进趣方便。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众生欲向大乘者。应当先知最初所行根本之业。其最初所行根本业者。所谓依止一实境界。以修信解。因信解力增长故。速疾得入菩萨种性。

这里开始地藏菩萨就告诉我们一个原则,那就是大乘第一步就是:依一实境界以修信解。这是:最初所行根本之业。如果没有对这个一实境界、又称清静心、如来藏,生起信心,那么就无法进入大乘之门。整部下卷其实也就是讲这个问题,怎样依止一实境界来修习信解。

信解包括信心和解悟。信心我们知道,但是学佛要对什么有信心呢?不是仅仅对佛有信心,这个不究竟。是要对这个人人本具、个个圆成的一实境界、对我们的自心本性有信心、对自己原本具有的无量清静智慧德相有信心。我们学佛要成就的,要实证的也就是这个东西。要有这个信心。法华经里讲: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也就是这个意思,这是学佛的唯一目的。佛知见是什么?即是一实境界。除此之外无他事。

由于我们学佛的目的不同,世尊也随顺众生宣讲不同的佛法,声闻乘、辟支佛乘、佛乘。甚至还有人天乘也算一个。但是说道究竟圆满唯有大乘佛法。因为其目的在于这个‘一实境界’的根本目的。

解是理解、悟解。我们虽然没有立即证得一实境界,但是在理上要逐渐明白一实境界是个怎么回事,这才能够去修,才不至于走错方向。佛法修证分为信、解、行、证四步曲,是必经之路。

信解力增长我们才能进入大乘之门,也就是对这个‘一实境界’有了信心,有了体悟,行菩萨行,才能称为大乘佛法。 

所言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平等普遍无所不至。圆满十方究竟一相。无二无别不变不异无增无减。

这里讲的心体可不是我们平时思维、计较、衡量的心。这个思维、计较、衡量的心是妄心。那么我们本来的心体呢?是不生不灭,没有起始终落,本来清静,具足一切,没有任何障碍的。这个说法有不少人看了就头大,不明白。佛法中有很多地方这样讲。

我们打个比喻。如果我们在海边、沙漠上看到了海市蜃楼,这是一片幻像,有出现的时间,有消失的时间。这是有起有灭,有障有碍,它毕竟是个障碍,让我们看不清远处真正的景物。但是海市蜃楼处于虚空,虚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没办法说,因为虚空本来就是空无一物,根本谈不上出现。什么时候虚空消失呢?不可能,虚空不可能消失。它原本即是这样。没有起始终点,没有大小方圆。它本身就是绝对。没有污染洁净的区别。我们不能说厕所的虚空是臭的,虚空没有臭、香之分,那是气味,是空气,不能说是虚空。所以说其本性清静。虚空一切处平等。没有此厚彼薄,没有缺陷和失落的地方。任何方向,任何处所都是一体同一。我们找不到一个地方没有虚空,也找不到某个地方虚空多一些,不可能。虚空没有变化、变迁,因为其本来空寂,不会有所谓的增加减少,根本谈不上。

佛经当中有很多的地方用虚空来比喻自性、一实境界。用这么一长串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等相反的形容词来讲述一实境界的特点和品质,让我们明白这个一实境界实在是超越了言语思维、比较考量的范畴。其实虚空相对于我们的心体来讲也是无法比拟的。《楞严经》里讲: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这又是小巫见大巫了。

以一切众生心一切声闻辟支佛心一切菩萨心一切诸佛心皆同不生不灭无染寂静真如相故。所以者何。一切有心起分别者。犹如幻化无有定实。所谓识受想行忆念缘虑觉知等种种心数。非青非黄非赤非白。亦非杂色。无有长短方圆大小。乃至尽于十方虚空一切世界求心形状。无一区分而可得者。

一切众生的心,声闻、辟支佛的心,菩萨心,诸佛心,都是同一的。如同前面用虚空所打的比喻,没有区别,这就是真如实相。这个心体不分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没有名称的区别,没有等级划分,没有概念差异,因为一切有区别、有等级、有差异、可以比照衡量的都是幻化不实的,不是真的,是妄,假的。

这个好像和我们平时的想法是完全不一样的。怎么是假的呢?这明明是存在的。 其实呢这个妄心,幻化的心我们根本找不到。比如我们平时离不开的受想行识,忆念、觉知、思维等心,就根本找不到的。它没有颜色,没有大小,没有形状相貌。你说这个思维是个什么东西,拿出来看看,对不起,找不到的。这个是无常法,永远在迁流变异,没有一刻停止。现在我们很高兴,是喜心,过后便可能变成悲伤,是悲心。它是变化的、不定的。你说刚才的那个高兴哪去了?没了,消失了。而且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人可以有完全相反的感受、思维、情绪,甚至对于一个人,不同时间都能产生相反的看法,这说明什么?说明它不是真实的,不是永恒的,更不是我们自己。这些心都是分别心。没有分别不可能出现。有分别的就是妄心。

比如我们现代社会很看重感情、情欲。爱情如何如何。谈恋爱失败了,自杀的心都有,看什么都是灰色的。可是当时谈的好的时候却不是这样,看什么都是阳光灿烂的。这个心能是真的吗?能永恒吗?决不可能。这是妄心,虚妄的。人的心比什么都变的快,这一念在这里吃饭,下一念就指不定到什么地方去了。它有分别计较,能够判断、比较、推断、衡量等等。有了这些就会有无穷无尽的烦恼。

但以众生无明痴闇熏习因缘。现妄境界令生念着。所谓此心不能自知。妄自谓有。起觉知想计我我所。而实无有觉知之想。

    这句话十分重要。这个妄心是怎么来的呢?是由于无明、愚痴导致的。什么是无明呢?《圆觉经》说的很好: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用白话讲无明就是妄认、错认,搞错了。得了病的眼睛看到本来不存在的东西,虚空中本来没有的花你看到了;月亮本来只有一个,你看出来仨。这就是妄认。妄认什么呢?妄认自身相、自心相。以为这个四大假合的身躯就是自己的身体,以为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所幻化的影子就是自己的心。比如尝到酸的苦的,就认为这是自己的感受,然后就有了憎爱;听到夸奖就高兴、听到批评就愤怒,认为这就是自己的心,听从其指挥。这就是妄认自心相。

    由于错误认知的缘故就有了愚痴邪见,就有了相应的行为熏习和习惯,于是就会自己造作出一个妄境界,虚幻的境界,不真实的。但是我们却错认为真实。认为的确是有这么个自己、有他人、有社会众生、有时间长短和寿命年月。这些都是妄境界的东西。

    这些境界我们执著为真、为有、为实;这个妄心不能自知自觉,以为这些都是真实的,于是便以为自己可以觉知,并计较有我,有我所有的,有我所想的,我所爱的,我所恨的等等。一切以‘我’为核心。其实呢?这都是虚幻的,如同做梦一样。其实这个妄心根本没有什么觉知的功用。一切不过是因为错误的认知引起的,我们错误地把虚幻的东西当成了自己,于是才有了这个妄境界、妄想,才会把这个妄心当成了自己的心,以为这个心能够觉知。后面便有了计较、判断、忆念、思维、感受、情绪等等心,事实上呢,是一个‘误会’。

      以此妄心毕竟无体不可见故。若无觉知能分别者。则无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别之相。以一切法皆不能自有。但依妄心分别故有。所谓一切境界各各不同。自念为有。知此为自知彼为他。是故一切法不能自有则无别异。唯依妄心不知不了。内自无故。谓有前外境界妄生种种法想。谓有谓无谓彼谓此。谓是谓非谓好谓恶。乃至妄生无量无边法想。当如是知。一切诸法皆从妄想生。依妄心为本。然此妄心无自相故。亦依境界而有。所谓缘念觉知前境界故。说名为心。又此妄心与前境界。虽俱相依起无先后。而此妄心能为一切境界原主。所以者何。谓依妄心不了法界一相故。说心有无明。依无明力因故现妄境界。亦依无明灭故一切境界灭。非依一切境界自不了故。说境界有无明。亦非依境界故生于无明。以一切诸佛于一切境界不生无明故。又复不依境界灭故。无明心灭。以一切境界从本已来体性自灭未曾有故。

    如果没有这个虚幻的觉知,那么一切境界就无所谓差别,没有判断。山不会说:我是山,我存在着;水不会说:我是水,我会流动,树木不会思维:我是树,我比那棵大,比这边的细。这都不会有。一切境界都是从心分别而有,不会自认为有,一切境界也本来无所谓有无,是我们的妄心为我们建立一个有无相对的世界,认为这是有,这是无;这是自己,那是他人;这是好的美的,那是丑的恶的;这是正确的,那是错误的。甚至会有无量无边的想法出现。

    所以一切境界都是从妄想生,以妄心为本。但是这个妄心本来是没有的,本来虚幻。如同海市蜃楼一样,又如幻彩,不可把捉。

    不过这个妄心也同样与外境相互依存而有。由于有山有水、有世界,这个妄心便起执著。但是虽然相互依存,却不分先后。不能说是先有境界后又妄心,也不是先有妄心后生外境。

    这个妄心实在是一切境界的主人,是罪魁祸首。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妄心我们不能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自己,不能认识本有的真实。所以说这就是心有无明。因为无明而有外境界,无明灭则妄境界灭。但是不能说是外境界生出无明,或者说外境界有无明,因为一切诸佛对于外境界没有无明。

    又不能认为外境界没有了,无明就会消失,因为一切境界原本以来就未曾真实存在过。这个和现代科学是不一样的,佛法不认为改变外境界,会对我们的智慧有什么帮助。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一者出家
世尊把从云何菩萨自他庄严起这一段的开示,作了一个结论: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为二庄严,是不为难;

评论2017-04-02677

菩萨摩诃萨知是七相,则能自利及利益他。
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之中,又接着开示说:善男子!复有七相;何等为七?一者乐化怨雠,二者化时不厌,三者要令成熟解脱,四者尽

评论2017-04-02509

菩萨的三三昧
为什么说菩萨断了我见就能够开始离开我等四相呢?因为断了我见就一定会证得三种的三昧就是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而无愿三

评论2017-04-02637

福德庄严 智慧庄严
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之中,接着又开示: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造作不共法之因缘,名福庄严;教化众生,悉令获得三种菩提,名智

评论2017-04-01569

一念具足如是六事;是名功德智慧庄严
因为时间的关系,经中的:善男子!如诸众生贪心杀时,一念具足十二因缘;菩萨施时亦复如是,一念具足如是六事;是名功德智慧庄严

评论2017-04-01962

菩萨“福德庄严”与“智慧庄严”的关系
各位就可以了解:布施等六度之法,虽然有的看起来属于福庄严,有的看起来属于智庄严,但是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的开示:福德庄

评论2017-04-01633

智慧庄严即福庄严
那么忍辱之中的福庄严是什么呢?忍辱的外相,可以从布施等法上看出来。譬如说,某甲正在布施饮食、物资给一些受灾的人民,本来某

评论2017-04-01426

福德庄严即智庄严
那么,布施为什么会有智庄严?也许有一些一般人听到善知识在开示布施法的种种相貌的时候,可能就会生起一些念头:哼!不就是想要

评论2017-04-01426

念戒、施、天,名福庄严
念戒二字,除了念持戒的功德的意涵之外,进一步其实还包含念时时持戒不犯。念戒为什么会有福庄严?如同前面所说,若单从一般律己

评论2017-04-01508

念佛、法、僧,名智庄严
佛在《优婆塞戒经》中,还开示说:复有六法二庄严因,所谓六念:念佛、法、僧,名智庄严;念戒、施、天,名福庄严。(《优婆塞戒

评论2017-04-0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