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佛法首页 频道列表

菩萨的自在

2015-04-2816320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六

“天子,菩萨者随所生处,非不知故生,以知故生;而是菩萨摄取生死得自在故,亦得具足成就佛法;而是菩萨非生死流转,以愿力故,在在处生得自在智,是名菩萨得自在智。

(文殊菩萨告宝上天子:“菩萨不管转生何处,都是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往昔的因缘;此菩萨于生死已得自在,也已能具足成就佛法;此菩萨不是流转生死,而是以愿力,于一切处自在转生,这就是菩萨得自在智。)

菩萨非以得边际故,名自在智;若不断绝一切善根,是名菩萨得自在智。

(菩萨不是穷尽万物之边际,名为得自在智;若不断绝一切善根,方名为得自在智。)

菩萨非得诸善根故,名自在智;于诸善根无厌足故,名自在智。

(菩萨不是得到了种种善根,名自在智;心无疲厌地增长种种善根,方名自在智。)

菩萨非不生三界得名自在,为化众生故生三界名为自在。

(菩萨不是不再于三界受生,名为自在;为了化导众生,于三界中受生,方名为自在。)

菩萨非以离自结故得名自在,为诸众生断结使故勤修精进,是名菩萨得自在智。

(菩萨不是仅仅断除了自身的结使、系缚,名为自在;为了一切众生都断除结使、系缚精进地勤修,方名为得自在智。)

菩萨不以为己身故得名自在,为于寂静一切众生诸苦恼故名为自在。

(菩萨不是为了自己的安乐,名为自在;为了灭除一切众生的苦恼,方名为自在。)

菩萨非以舍故自在,摄取教化众生故名为自在。

(菩萨不是舍弃众生,名为自在;摄受、教化众生,方名为自在。)

菩萨非断自贪嗔痴得名自在,断诸众生贪欲嗔痴诸结使故名为自在。

(菩萨不是仅仅断除了自己的贪嗔痴,名为自在;断除诸众生的贪嗔痴、种种结使系缚,方名为自在。)

菩萨非自证灭法故得名自在,为诸众生证灭法故得名自在。

(菩萨不是自己证得寂灭之法,名为自在;为诸众生都证得寂灭之法,方名为自在。)

菩萨非自断漏故得名自在,菩萨为诸善根增长不断漏法名得自在。

(菩萨不是自己断尽烦恼,名为自在;为了增长善根,不断除有漏之法,方名为自在。)

菩萨非证三解脱故名得自在,菩萨解了三解脱故名为自在。

(菩萨不是证得空、无相、无愿三解脱,名为自在;菩萨解了三解脱,方名为自在。)

菩萨非自在寂灭五阴名得自在,为舍一切众生重担名为自在。

(菩萨不是自在地照见五蕴皆空,名为自在;为了去除一切众生的身心重担,方名为自在。)

菩萨非以灭六根故名得自在,知诸众生上下根故名为自在。

(菩萨不是六根寂灭,名为自在;了知诸众生的不同根器,方名为自在。)

菩萨非以生分尽故名得自在,菩萨不以断绝生故名为自在。

(菩萨不是‘我生已尽,不受后有’,名为自在;菩萨为度化众生,不断地再来三界受生,方名为自在。)

菩萨非得过于声闻、缘觉解脱名得自在,菩萨道场得解脱果,受用一切诸众生故名为自在。”

(菩萨不是超越声闻、缘觉的解脱,名为自在;菩萨于道场得解脱果,并能解脱一切众生,方名为自在。)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一者出家
世尊把从云何菩萨自他庄严起这一段的开示,作了一个结论: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为二庄严,是不为难;

评论2017-04-02713

菩萨摩诃萨知是七相,则能自利及利益他。
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之中,又接着开示说:善男子!复有七相;何等为七?一者乐化怨雠,二者化时不厌,三者要令成熟解脱,四者尽

评论2017-04-02547

菩萨的三三昧
为什么说菩萨断了我见就能够开始离开我等四相呢?因为断了我见就一定会证得三种的三昧就是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而无愿三

评论2017-04-02677

福德庄严 智慧庄严
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之中,接着又开示: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造作不共法之因缘,名福庄严;教化众生,悉令获得三种菩提,名智

评论2017-04-01614

一念具足如是六事;是名功德智慧庄严
因为时间的关系,经中的:善男子!如诸众生贪心杀时,一念具足十二因缘;菩萨施时亦复如是,一念具足如是六事;是名功德智慧庄严

评论2017-04-011020

菩萨“福德庄严”与“智慧庄严”的关系
各位就可以了解:布施等六度之法,虽然有的看起来属于福庄严,有的看起来属于智庄严,但是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的开示:福德庄

评论2017-04-01669

智慧庄严即福庄严
那么忍辱之中的福庄严是什么呢?忍辱的外相,可以从布施等法上看出来。譬如说,某甲正在布施饮食、物资给一些受灾的人民,本来某

评论2017-04-01472

福德庄严即智庄严
那么,布施为什么会有智庄严?也许有一些一般人听到善知识在开示布施法的种种相貌的时候,可能就会生起一些念头:哼!不就是想要

评论2017-04-01461

念戒、施、天,名福庄严
念戒二字,除了念持戒的功德的意涵之外,进一步其实还包含念时时持戒不犯。念戒为什么会有福庄严?如同前面所说,若单从一般律己

评论2017-04-01545

念佛、法、僧,名智庄严
佛在《优婆塞戒经》中,还开示说:复有六法二庄严因,所谓六念:念佛、法、僧,名智庄严;念戒、施、天,名福庄严。(《优婆塞戒

评论2017-04-01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