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佛法首页 频道列表

一个刚刚学佛的母亲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有些不知所措

2015-04-2622630
 凡事都要先从理上通达,才能找寻到解决之道。
    生活上遇见一些实际的困难,不要总是先考虑是否“冤亲债主”之类的问题,有时候这种思维很容易让人陷入不良的鬼神迷信当中去。

    佛法是最伟大,也是最平实的。讲因果,是教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逃避。我觉得在教育孩子上因果的规律其实是相当明显的。记得很多年以前有个学佛的朋友曾举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说很多人不相信三世因果的道理,认为是迷信。其实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很多时候都直接或间接体现了三世因果的道理。比如有一个人,总是开快车、闯红灯,害得别人都出了车祸。自己反而一辈子没事,既没被警察逮着,油皮也没擦伤一块,过得安安稳稳。似乎他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报应。但是他的儿子长大了,也学他的样子开快车闯红灯,结果出了车祸丧生了。那么大家说,这算不算这个人的因果报应呢?(他儿子自身的因果是另一回事)。

    我们常常注意到某个人出生在富贵或权势之家,不用拼搏就享尽荣华而羡慕。却忽略了社会上父债子尝的事情更是所在多有,家庭教育的失败就是最好的体现。当一个未成年,尚无法独立的孩子做错事情,走错路时;孩子往往是无辜的,作为父母应该深刻地检讨,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容易模仿的对象,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很多时候,父母亲的过失错误,最后由孩子来承担,实在是让人痛心和遗憾。
   《善生经》中佛陀告诉为人父母者“父母复以五事敬视其子。云何为五?一者制子不听为恶,二者指授示其善处,三者慈爱入骨彻髓,四者为子求善婚娶,五者随时供给所须。”应当这样来抚养教育孩子。

    一者制子不听为恶:如果做父母的,无法约束孩子的言行,令其听从,显然是失职的。所以为人父母者应当建立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威严,这种威严不是靠打骂来建立,而是靠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修养来获得孩子的尊敬。

    二者指授示其善处:做父母的应当指示教授孩子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也同样不是通过教条式的教育或者打骂所能达到的,其实父母亲往往忽略了,他们的一举一动随时都被孩子关注着。父母的言传身教最为重要。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真正品德高尚、善良无私的父母,并且夫妻相敬、家庭和睦,在这个环境里生长起来的孩子总的来说不会坏到哪里去;反之,父母亲自身品行不怎的,而且总是吵吵闹闹,甚至离异婚变的家庭,孩子肯定无法健康成长。这种家庭里的父母,自己连什么是对错都分不清楚,更不用说对孩子“指授示其善处”了。

    三者慈爱入骨彻髓: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相信这一点除了极少数人之外,大部分的父母亲都是可以做到的。

    四者为子求善婚娶:这里就讲到儿女婚姻的问题了。中国人的父母亲,特别害怕孩子早恋,总觉得这个不正常。其实很多为人父母者,都忘记了自己当初年轻的时候也是这样过来的,我们可以宽容自己的过去,为什么就不能宽容孩子的现在呢?现在最缺失的一点,就是对青少年儿童的性教育问题,其实早一点让孩子了解这些东西,肯定比晚一点好。特别是信息如此流畅和丰富的现代社会,根本想拦都拦不住。与其遮掩而变成和孩子之间的隔阂,还不如大方大胆地拿出来和孩子探讨,通过自己的切身经验来告诉其利弊。已经有很多案例表明,凡是肯这样做的父母亲,很容易就能获得孩子的信任和尊重。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对一些生理现象既好奇又害怕,这时候他们最需要的就是有人给予全方位的引导,而由父母亲来扮演这个角色其实是再适合不过了。通过在性问题的沟通上建立起来尊重和信任,父母亲就有可能进一步来指导孩子如何择偶和婚娶,这会是一种双赢的交流。

    五者随时供给所须:大家必须十分注意这一点。随时供给孩子所需并不代表仅仅物质上的东西。事实上,孩子们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理解和支持。像楼主这样的做法,也是在试图找到孩子到底在精神上需要什么帮助。遗憾的是,楼主很显然没有找到。譬如孩子不断自残,这就是很明显的心理障碍,应当及时去看心理医生,“病人当亲近医药”这也是佛陀教育我们的;譬如孩子坦诚告诉您早恋的事情,证明了他对您的信任,而且说明他正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支持。当您告诉他这只是互相欣赏而不是爱,什么长大就会明白的话时,很明显是没有说服力的。什么是欣赏,什么是爱?有些问题人们活了一辈子都未必明白,怎么能就此搪塞孩子呢。您完全可以告诉孩子他到了这个年龄,喜欢漂亮女生很正常,不妨告诉他自己当年的罗曼史(除非您没有),告诉他只要不影响学习和身体,异性之间的爱慕和交往是一件神圣浪漫的事情。这样就可以拉近和孩子的距离,然后再进一步从好的方面来引导他。

    其实,孩子并没有我们相象的那样单纯,对于很多事情,他们会有自己的分别判断,会有甚至超过我们的看法和理解;孩子也没有我们相象地那样脆弱,他们都有自我保护和健康发育的能力,因为每一个人都是这么过来的。父母亲所起的,应当是一种修正和辅助的作用,而不是以自己的意志来勉强孩子的成长。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什么是真正的供养法?
〖云何名为供养于法?善男子!若能供养十二部经,名供养法。云何供养十二部经?若能至心信乐、受持、读诵、解说、如说而行;既自

评论2017-03-29999

什么是真正的供养佛?
〖所谓如来,身心具足;身有微妙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具足大力。心有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五智三味、三种法门、十一种空观

评论2017-03-29472

随喜功德、随喜福德都是很重要
佛又接着开示:如果有人能以遍满四天下的宝物供养如来,福德当然很大;但若有人没有钱财,而以佛地的种种功德法相,至心恭敬的说

评论2017-03-29498

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
由世间法进入佛道的关键,就是要明了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所谓欲为不净是说,因为修福生到欲界天,很容易就会沉迷在天

评论2017-03-291246

施论、戒论、生天之论
世尊在《楞严经》当中有开示过,众生的心念中因为情与想所造成的差别:想可以说是神智,意思是说如果神智清明的话,就会聪明灵巧

评论2017-03-29710

如何祭祀?祭祀的原理是什么?有用吗?
现在我们来谈谈,有关祭祀的一些正见。在台湾有不少人,有到处进香拜拜的习惯,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如果我们在宗祠或是其他地

评论2017-03-26446

如何为亡者追福
我们有谈到,如果为亡者追荐、追福,一定要这个亡者是落入饿鬼道,他才能够得到受用。如果说我们的先人、亲友,他在世时没作过恶

评论2017-03-26400

回向后 自己不留任何功德受用吗?要有具体的目标与对象吗?
问、可否烦请开示「回向」的真义?譬如修学正法时,若将功德回向给亲人以超度,或回向给冤亲债主以解冤释结,此时是指将所有功德

评论2017-03-26425

贩卖佛像 造流通佛菩萨形像 有违佛戒吗
问:梵网经云:菩萨见有恶人贩卖佛菩萨形像,当赎回。但我却看到有很多受了皈依的佛教居士在贩卖佛像,并以此为业。让我很困惑。

评论2017-03-26621

菩萨代众生消业的问题
问、经云:菩萨代众生受地狱苦,如三禅乐。然而,地狱众生所见到的地狱,他们所受的地狱苦,是他们自己的业力所变现出来的。各人

评论2017-03-26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