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复记谓诸比丘。若知于我声闻弟子多闻智慧强记不忘最第一者。此即阿难比丘是也。
(在佛陀的声闻弟子中,阿难尊者号称多闻第一,佛所说的一切法,都能忆持不忘,佛涅槃后摩诃迦叶带领五百阿罗汉结集三藏,其中的经藏就由阿难诵出,所以我们今天能读到佛经要深深地感谢阿难尊者)
......
尔时佛复告诸比丘。作如是言。汝诸比丘。我念往昔。久远之时。波罗奈城。其城有一大富长者。名曰僧萨陀那(隋言王安)。其彼长者。大富饶财。多有生业。犹如毗沙天王无异。家中日别恒有五百辟支佛。来向其家食。其时而有一辟支佛所持之钵。下底尖小。如牛乳形。其钵所安。或在草上。或帘箔上。随即倾倒。不得安住。彼时长者僧萨陀那。有一女子。可喜端正。女相具足。其女见彼辟支佛钵倾倒不住。即自脱钏。奉辟支佛。而白之言。唯愿大仙。取此钏用安其钵下。尔时彼仙。为怜愍故。即取此钏。用安其钵。而彼钵盂。遂不倾动。于时彼女。既见此钵更不倾动安住钏上。欢喜踊跃。遍满其礼。不能自胜。心发是愿。如此仙人安钏上。不倾不倒。我于来世。所闻如是。若世间事。出世间事。悉令忆持。
(佛说:很久以前,在波罗奈城有一个非常富有的长者,名叫僧萨陀那。长者常常请五百位辟支佛到家里应供。其中有一位辟支佛的钵底部尖小,呈倒锥形,很难立起来。长者有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儿,看到这位辟支佛的钵总是倾倒立不住,就把自己的镯子取下来,供养辟支佛,请他将镯子套在钵的底部。辟支佛接受了她的供养,然后把镯子套在钵底,钵果然可以立住不倒了。长者的女儿看到钵立在镯子上不倒,高兴极了,心里发愿道:就象这个钵安立在镯子上不倾不倒一样,愿我来世所听闻到的世间法和出世间法,都能忆持不忘。)
尔时佛告诸比丘言。汝等比丘。若有心疑。于彼之时。长者家女。今为谁者。莫作异见。此即阿难比丘是也。由于彼时。以欢喜心。自脱手钏。以奉尊者辟支仙人。安置钵器。因发是愿。如此仙人。以钵安钏不倾倒故。愿我来世。若有所闻。若世间事。出世间事。悉皆忆持。永不忘失。由彼业缘。今所闻事。悉不遗忘。
(佛说:这个长者的女儿就是阿难比丘,由于她过去世以欢喜心供养镯子给辟支佛安置钵器并发如是愿,因此今生能于佛所说法,悉能忆持不忘。)
阿难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