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佛法首页 频道列表

一起学习 三皈依

2015-04-2424350
 三皈依 是一切佛子的基本戒律和要求 也是一个居士归入佛门最基本的誓言 
在优婆塞戒经中世尊开示道:
善男子。优婆塞戒极为甚难。何以故。是戒能为沙弥十戒大比丘戒及菩萨戒。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作根本。
如果不能正确的认识了解三皈依 也不可能清静的皈依 可以说连一个真正的优婆塞都算不上 

下面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三皈依 
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呢?下面我们来看看三皈依的重要性
《优婆塞戒经》是戒能为沙弥十戒大比丘戒及菩萨戒。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作根本。
为什么要受三皈依呢 

《优婆塞戒经》净三归品第二十
善生言。世尊。如佛先说有来乞者。当先教令受三归依然后施者。何因缘故受三归依。云何名为三归依也。善男子。为破诸苦断除烦恼受于无上寂灭之乐。以是因缘受三归依。如汝所问云何三归依者。善男子。谓佛法僧。善男子。谓佛法僧。佛者。能说坏烦恼因得正解脱法者。即是坏烦恼因真实解脱。僧者。禀受破烦恼因得正解脱。

善生问世尊:以什么因缘要受三皈依呢 为什么要三皈依呢?怎样才能叫做三皈依呢?世尊告诉善生说 善男子。为破灭诸苦诸如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等一切苦的原因。为断除烦恼无明(这些都是诸苦之因)的原因。 为受于无上寂灭不生不死的涅盘之乐的原因。以这样的因缘(获得究竟解脱)
所以要受三皈依。如你所问的什么才叫三皈依呢?善男子。就是皈依佛法僧:
佛者:能说坏烦恼因得正解脱法者。
法者:即是坏烦恼因真实解脱。
僧者:禀受破烦恼因得正解脱。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第六(节录)失译人名在后汉录 优波离品第八
问曰。若不受三归---得五戒不。若不受三归---得八戒不。若不受三归---得十戒不。若不白四羯磨得具戒不。
答曰。一切不得。若受五戒。先受三归。三归既竟乃得五戒。

注意:如上经文所述:各位师兄如果要受五戒等戒律的话的话。必须如法的先受三皈。三皈是一切戒律的基础非常重要。
当然也有特殊情况:
优婆塞戒经  净三归品  第二十
若有说言。先不归依佛、法、僧宝。当知是人不得戒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我先说善来比丘。是竟未得归依三宝。而其戒律悉得具足。
(注:如太虚大师所言:如法而住,即如三归依法而住。依通常受戒义,须先归三宝,但有善根已熟,经佛一呼比丘而即得须陀洹乃至阿罗汉果而具是戒律者。此种利根,当下即得道共戒,不必经三白羯磨。---------大般涅槃经卷中:“佛即唤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袈裟着身。即成沙门。得阿罗汉。”)
或有说言。若不具受则不得戒。八戒斋法亦复如是。是义不然。何以故。若不具受不得戒者。求有优婆塞云何得戒。实是得戒。但不具足八戒斋法。若不具受虽不名斋。可得名善。

注:有特殊情形,利根者,当下具足“三归”及“戒”。
简单说,“三归依”是“佛戒律基本”!(此段经文感谢yammcoi补充)


注意:关于善来比丘:佛陀对比丘称‘善来比丘’时,该比丘即得具足戒,此谓‘善来得’ ,为十种得戒缘之一,系限世尊一人特授之作法。即由彼人之愿力与佛陀之威神力,佛向欲出家之人称‘善来比丘’,彼人即为沙门,具备剃发与著袈裟之相,得具足戒。




如优婆塞戒经的定义:

三皈依即是皈依佛 法 僧 , 佛 法 僧 亦称三宝 为什么叫做三宝呢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诠释道:

世尊,我等今日闻佛法音,得悟三宝利益世间,然今不知以何义故,说佛法僧得名为宝,愿佛解说显示众会及未来世敬信三宝一切有情,永断疑网得不坏信,令入三宝不思议海 
佛陀告诸长者:‘譬如世间第一珍宝具足十义,庄严国界饶益有情,佛法僧宝亦复如是。
一、者坚牢—如摩尼宝无人能破;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外道天魔不能破故。
二、者无垢—世间胜宝清净光洁不杂尘秽;佛法僧宝亦复如是,悉能远离烦恼尘垢。
三、者与乐—如天德瓶能与安乐;佛法僧亦复如是,能与众生世出世乐。
四、者难遇—如吉祥宝希有难得;佛法僧宝亦复如是,业障有情亿劫难遇。
五、者能破—如如意宝能破贫穷;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破世间诸贫苦故。
六、者威德—如转轮王所有轮宝能伏诸怨;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具六神通降伏四魔。
七、者满愿—如摩尼珠随心所求能雨众宝;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满众生所修善愿。
八、者庄严—如世珍宝庄严王宫;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庄严法王菩提宝宫。
九、者最妙—如天妙宝最为微妙;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超诸世间最胜妙宝。
十、者不变—譬如真金入火不变;佛法僧宝亦复如是,世间八风不能倾动。
佛法僧宝具足无量神通变化,利乐有情暂无休息,以是义故,诸佛法僧说名为宝

上面的经文诠释了三宝的意义和无上功德
可以说三宝犹如优昙极难值遇  能得人身已经是如同大海的盲龟值遇木孔那样困难  能信仰佛法皈依三宝更是难得和幸运了


三皈依的内容和要求
善男子。优婆塞戒极为甚难。何以故。是戒能为沙弥十戒大比丘戒及菩萨戒。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作根本。至心受持优婆塞戒。则能获得如是等戒无量利益。若有毁破如是戒者。则于无量无边世中。处三恶道受大苦恼。汝今欲得无量利益。能至心受不。若言能者。复应语言。优婆塞戒极为甚难。
若归佛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自在天等。
若归法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典籍。
若归僧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邪众。
汝能如是至心归依于三宝不。
此三皈依是每个佛子的基本戒律 也是一个居士踏入佛门最基本的誓言 
印光大师:
皈依者。以回转为义。由昔背正从邪。流浪六趣。今知其非即回彼邪心。转从正道。於是乃立。三皈之法。必须志心皈依。不可泛泛。若皈佛已。宁舍身命。终不依於自在天等。若皈法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典籍。若皈僧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邪众。若不如是。不名皈。依此三皈有五等不同。一翻邪三皈。乃在俗初知皈向者。二五戒三皈乃在俗受五戒者。三八戒三皈。乃在俗受八关斋戒者。四十戒三皈乃初出家作沙弥者。五菩萨三皈。乃发心受菩萨戒者。始自背俗之初。终于造道之极。皆依三宝以为依附之主。


翻邪三归

大圣初成正觉,因提谓长者,开授三归之戒,翻邪归正,以为入圣的根本。三乘(声闻、缘觉、菩萨)行者,归宗进行,以为基础。三归的功用,正破三邪(外道邪师、邪法、邪众),济三途(地狱、饿鬼、畜生),接三乘(声闻、缘觉、菩萨),出三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佛法以此三归为本,通发一切戒品及诸出世善法,不同世间善法也。

一、归依佛—佛陀秦言觉者,自觉觉他,故名为佛。归者,反还为义,反邪师,还事正师,故名归。依者,凭也,凭心灵觉,得出三途及三界生死也。故经云:‘归依于佛者,终不更归依其余诸外道天神也。’

二、归依法—达磨秦言法,法者法则,有轨范使人理解任持自性(万法依于一定的轨则而行,如火车必依于自己的轨道,方能运行),佛所说,若事若理,可为心轨,故言法也。归者,反邪法,还修正法,故名归。依者凭佛所说法,得出三途及三界生死。故经云:‘归依于法者,终不更归依诸外道典籍也。’

三、归依僧—僧伽秦言众,众者和合,出家三乘行者,心与佛所说事理之法合,故名为僧。归者,反九十五种邪行之侣,归心出家三乘正行之伴,故名为归。依者凭心出家三乘正行伴,得出三途及三界生死。故经云:‘归依于僧者,永不复更归依其余诸外道也。’-----圣严法师
皈依三宝的顺序:这本来不是什么问题 但是最近论坛一再为此起争论 特地摘录一下相关的经典来了解一下
在三皈依的教导中,世尊明确告诉大家,这个佛法僧的顺序都不能错的。皈依佛是第一位的。在三皈依中佛为最真实皈依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一些相关的经典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第六 (节录)失译人名在后汉录 优波离品第八

问归依佛者。为归依释迦文佛。为归依三世佛耶。
答曰。归依三世佛。以佛法身同故。归依一佛。则是三世诸佛。以佛无异故。
有云。若归依三世诸佛者。有诸天自说。我迦叶佛弟子。我拘留孙佛弟子。如是七佛中各称我是某佛弟子。以是因缘。正应归依一佛。不应三世。
有云不应尔。何以故。如毗沙门经说。毗沙门王归依三宝。归依过去未来现在佛。以是义故。应归依三世诸佛。

问曰。若尔者。如诸天各称某佛弟子。是义云何。
答曰。诸天所说。何足定义。有诸天各称一佛为师。亦归三世诸佛。直以一佛为证耳。

问曰。何所归依名为归依佛。答曰。归依语回转一切智无学功德。
为归色身。归依法身耶。答曰。归依法身不归色身。不以色为佛故。

问曰。若色身非佛者。何以出佛身血而得逆罪。答曰。色身是法身器故。法身所依故。若害色身则得逆罪。不以色身是佛故得逆罪。

归依法者。何所归依名归依法。答曰。归依语回转断欲无欲尽处涅槃。是名归依法。

问曰。为归依自身尽处他身尽处。答曰。归自身尽处他身尽处。是名归依法。

若归依僧何所归依。答曰。归依语回转良佑福田声闻学无学功德。是名归依僧。为归俗谛僧。为第一义谛僧。

若归第一义谛僧者。佛与提谓波利受三自归。不应言未来有僧汝应归依。第一义谛僧常在世间。答曰。以俗谛僧是第一义谛僧所依故。言未来有僧汝应归依。又欲尊重俗谛僧故作如是说。佛自说一切诸众中佛众第一。譬如从乳出酪从酪出酥从酥出醍醐。醍醐于中最胜最妙。佛弟子众亦复如是。若有众僧集在是中。四向四得无上福田。于一切九十六种众中。最尊最上无能及者。是故言未来有僧汝应归依。不伤正义。

问曰。佛亦是法。法亦是法。僧亦是法。正是一法有何差别。
答曰。虽是一法。以义而言自有差别。
以三宝而言。无师大智及无学地一切功德是谓佛宝。尽谛无为。是谓法宝。声闻学无学功德智慧。是名僧宝。
以法而言。无师无学法。是名佛宝。尽谛无为非学非无学法。是名法宝。声闻学无学法。是名僧宝。
以根而言。佛是无知根。法宝非根法。僧是三无漏根。
以谛而言。佛是道谛少入。法宝是尽谛。僧是道谛少入。
以沙门果而言。佛是沙门。法宝是沙门果。僧是沙门。法宝是沙门果。
以婆罗门而言。佛是婆罗门。法宝是婆罗门果。僧是婆罗门。法宝是婆罗门果。
以梵行而言。佛是梵行。法宝是梵行果。僧是梵行。法宝是梵行果。
以因果而言。佛是因。法宝是果。僧是因。法宝是果。
以道果而言佛是道。法宝是果。僧是道。法宝是果。佛以法为师。佛从法生。法是佛母。佛依法住。

问曰。佛若以法为师者。于三宝中何不以法为初。答曰。法虽是佛师。而法非佛不弘。所谓道由人弘。是故佛在初。


尔时优波离复白佛言。世尊。若受三归戒时。先称法宝后称佛者成三归不。

答曰。无所晓知说不次第者。自不得罪。得成三归。若有所解,故倒说者。得罪亦不成三归。

问曰。若称佛及法不称僧者成三归不。若称法僧不称佛者成三归不。若称佛僧不称法宝成三归不。

答曰。不成三归。


问曰。若不受三归得五戒不。若不受三归得八戒不。若不受三归得十戒不。若不白四羯磨得具戒不。

答曰。一切不得。若受五戒。先受三归。三归既竟乃得五戒。



尔时优波离复白佛言。世尊。若受三归戒时。先称法宝后称佛者成三归不

答曰。无所晓知说不次第者。自不得罪。得成三归。若有所解,故倒说者。得罪亦不成三归。

问曰。若称佛及法不称僧者成三归不。若称法僧不称佛者成三归不。若称佛僧不称法宝成三归不。

答曰。不成三归。


问曰。若不受三归得五戒不。若不受三归得八戒不。若不受三归得十戒不。若不白四羯磨得具戒不。

答曰。一切不得。若受五戒。先受三归。三归既竟乃得五戒。


注意上面经文中问道:佛如果以法为师。那么在皈依三宝中为什么不把法设在初呢。
答曰。法虽然是佛之师。但是法非佛不能弘扬 。所谓道由人弘的缘故。
所以佛在初 也就是最尊最上的位置 如果知晓次第后还把三宝顺序倒错是得罪的
也是不能成就三皈依的
在三宝中 佛是最真实的皈依  是第一位的 这个顺序千万不能倒错 

优婆塞戒经节选:
若有问言。如来灭已归依佛者,是何归依?善男子。如是归依。名为归依过去诸佛无学之法。
如我先教提谓长者。汝当归依未来世僧。依过去佛亦复如是。福田果报有多少故,差别为三。
若佛在世及涅槃后。供养果报无有差别。受归依者亦复如是。
如佛在世为诸弟子立诸要制。佛虽过去,有犯之者亦获罪报。归过去佛亦复如是。
犹如如来临涅槃时。一切人天为涅槃故多设供养。尔时如来未入涅槃犹故在世。悬受未来世供养事。归过去佛亦复如是。
譬如有人父母在远。是人或时嗔骂得罪。或时恭敬赞叹得福。归过去佛亦复如是。
是故我说。
我若在世及涅槃后所设供养。施者受福等无差别。


善男子。若男若女,若能三说三归依者。名优婆塞、名优婆夷。

一切诸佛虽归依法。法由佛说故得显现。是故先应归依于佛
净身口意至心念佛。念已即离怖畏苦恼。是故应当先归依佛
智者深观如来智慧解脱最胜。能说解脱及解脱因。能说无上寂静之处。能竭生死苦恼大海。威仪庠序三业寂静。是故应当先归依佛


智者深观
生死之法是大苦聚。无上正道能永断之。生死之法渴爱饥馑。无上甘露味能充足。生死之法怖畏险难。无上正法能除断之。生死错谬邪僻不正。无常见常、无我见我、无乐见乐、不净见净,无上正法悉能断除。以是因缘应归依法

智者应观外道徒众。无惭无愧非如法住。虽为道行不知正路。虽求解脱不得正要。虽得世俗微善之法。悭吝护惜不能转说。非善行性作善行想。佛僧寂静心多怜愍。少欲知足如法而住。修于正道得正解脱。得已复能转为人说。是故应当次归依僧

若能礼拜如是三宝。来迎去送尊重赞叹。如法而住信之不疑。是则名为供养三宝。

若有人能归三宝已。虽不受戒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虽复在家如法而住。是亦得名为优婆塞

若有说言。先不归依佛、法、僧宝。当知是人不得戒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我先说善来比丘。是竟未得归依三宝。而其戒律悉得具足。 (注:如太虚大师所言:如法而住,即如三归依法而住。依通常受戒义,须先归三宝,但有善根已熟,经佛一呼比丘而即得须陀洹乃至阿罗汉果而具是戒律者。此种利根,当下即得道共戒,不必经三白羯磨。---------大般涅槃经卷中:“佛即唤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袈裟着身。即成沙门。得阿罗汉。”)此问题二楼已经讲述
或有说言。若不具受则不得戒。八戒斋法亦复如是。是义不然。何以故。若不具受不得戒者。求有优婆塞云何得戒。实是得戒。但不具足八戒斋法。若不具受虽不名斋。可得名善。









央掘魔罗经
爾時央掘魔羅。以偈答言
央掘魔罗经
爾時央掘魔羅。以偈答言
       此乘是大乘  說名無礙智
一乘一歸依  佛第一義依
 佛法是一義  如來妙法身
僧者說如來  如來即是僧 
   法及比丘僧  二是方便依
如來非方便  是第一義依
 是故我今日  歸依於如來
於諸歸依中  如來真實依
 如欲食興蕖  應當取真實
捨真食虛偽  自他無利益
  如是愚癡人  千醫莫能救
  如是捨一依  修習方便依
  是則群癡眾  千佛不能救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什么是真正的供养法?
〖云何名为供养于法?善男子!若能供养十二部经,名供养法。云何供养十二部经?若能至心信乐、受持、读诵、解说、如说而行;既自

评论2017-03-29999

什么是真正的供养佛?
〖所谓如来,身心具足;身有微妙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具足大力。心有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五智三味、三种法门、十一种空观

评论2017-03-29472

随喜功德、随喜福德都是很重要
佛又接着开示:如果有人能以遍满四天下的宝物供养如来,福德当然很大;但若有人没有钱财,而以佛地的种种功德法相,至心恭敬的说

评论2017-03-29498

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
由世间法进入佛道的关键,就是要明了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所谓欲为不净是说,因为修福生到欲界天,很容易就会沉迷在天

评论2017-03-291246

施论、戒论、生天之论
世尊在《楞严经》当中有开示过,众生的心念中因为情与想所造成的差别:想可以说是神智,意思是说如果神智清明的话,就会聪明灵巧

评论2017-03-29710

如何祭祀?祭祀的原理是什么?有用吗?
现在我们来谈谈,有关祭祀的一些正见。在台湾有不少人,有到处进香拜拜的习惯,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如果我们在宗祠或是其他地

评论2017-03-26446

如何为亡者追福
我们有谈到,如果为亡者追荐、追福,一定要这个亡者是落入饿鬼道,他才能够得到受用。如果说我们的先人、亲友,他在世时没作过恶

评论2017-03-26400

回向后 自己不留任何功德受用吗?要有具体的目标与对象吗?
问、可否烦请开示「回向」的真义?譬如修学正法时,若将功德回向给亲人以超度,或回向给冤亲债主以解冤释结,此时是指将所有功德

评论2017-03-26425

贩卖佛像 造流通佛菩萨形像 有违佛戒吗
问:梵网经云:菩萨见有恶人贩卖佛菩萨形像,当赎回。但我却看到有很多受了皈依的佛教居士在贩卖佛像,并以此为业。让我很困惑。

评论2017-03-26621

菩萨代众生消业的问题
问、经云:菩萨代众生受地狱苦,如三禅乐。然而,地狱众生所见到的地狱,他们所受的地狱苦,是他们自己的业力所变现出来的。各人

评论2017-03-26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