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佛法首页 频道列表

最难的修行,在亲密关系里

2014-12-20773860

  最难的修行,不是在深山独处,与人世隔绝;不是在禅坐中,掉入某个境界。最难的修行,是在关系里。
  想在关系里和谐相处,就必须打开自己的心,同时看见别人的心;满足自己的心,同时满足别人的心!我们在关系里,就如同背影和正面,你只能猜测正面是怎样,并不知道正面的真相!但是我们经常用猜测代替真实,所以会升起烦恼!
  可是人们的心灵饱受创伤,有那么多的情愫和寂寞想要隐藏,有那么多的秘密希望埋葬。
  心灵的轨道是:所有想要隐藏的都会自动在心外去寻找填补,所有被埋葬的都会被借助外界的力量而回忆起来!
  在心灵中,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被隐藏和埋葬。我们会把一切被压抑的自动投射到外界,而自己根本毫无觉察。
  我们可能会把压抑的母爱投射到女友身上,把压抑的夫妻情感投射到孩子身上,不小心转变了自己和女友、孩子的关系,而自己根本毫无觉察。
  我们只能骗骗自己不去看因果!
  谁能够自如的打开自己的心,谁能够处理好满足自己的心、满足别人的心之间的关系?
  如果做到了,那就是维摩诘居士的“不二禅心”了!
  世间的关系,总是由亲近而开始,以淡漠而结束。
  心和心的距离,在一个呼吸间变幻莫测。
  近和远,都产生于一个念头的力量。
  而人们并不知道,这个决定性的念头何时出现!这个念头出现的时刻,就是因果业力当下的显现。这个念头出现的当下,能不能空掉,就是能不能觉悟了!
  在诸多关系里,亲密关系最难解脱!
  因为我们是因爱来到这个世界,最终也因爱最难解脱!
  因爱存在,所以有了关心、照顾、分担、包容、帮助!
  也因爱存在,所以有了抱怨、占有、要求、伤害、排斥、淡漠......
  世界最近的距离,最远的距离,都是因爱产生!
  佛经说:八地菩萨,不退菩提。那么在世间修行,让八地以下菩萨最容易退转的,恐怕就是这个“爱”字了!
  这个最难解脱的亲密关系,可能是夫妻、可能是父女、可能是男女朋友、可能是师徒,也可能是某个亲近的人!
  这个关系,不是来报恩的,就是来讨债的。这个关系,是让你的心“有所住”的最大的果。这个关系,即是烦恼,又是菩提的所缘!
  所以佛说:烦恼即菩提!不要逃避烦恼,去求菩提。
  《维摩诘经》说:不断烦恼而入涅槃——这是维摩禅的境界!
  在因缘里解脱“爱”,是最彻底的。
  当然,也是最难!
  我想说:跳出来,做个旁观者,不要沉陷在情绪里。
  在沉陷前的一刹那,至少知道自己掉进去了,这个“知道”,就是培养觉性的开始!
  要知道:与亲密关系冲突,只是因为她没有满足你的需要。不是因为对方真的错了!
  要知道:她没有满足你的需要,其实是你也没有办法满足他的需要。
  要知道:你们想要的不一样,不代表你是对的。
  要知道:这就是你们关系的“果”,抱怨“果”是没用的,要去看那个“因”是怎么制造的。
  面对亲密关系,做个发愿解脱的勇士,修成一个自利利他的智者。说出自己心里想的,不活在猜测对方和等待对方里;做自己愿意为对方做的,不让行动总是停留在头脑里;表达自己想要的,迁就和忍耐不能减少烦恼;和对方共同成长,不让思想虚度在时间里,不让灵性消沉在欲望里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心,是维摩禅的菩萨心!愿世间多一些菩萨,战胜轮回和业力!愿世间多一些菩萨,在亲密关系里成就不退菩提!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刀笔杀人终自杀:文化名人犯恶业的报应
1.宋代著名的文学家黄山谷(又名黄庭坚,与苏东坡齐名),喜欢创作描写色情狎妮猥亵的淫词艳诗和文章。一次,他慕名去拜访高僧圆

评论2017-03-282412

婴灵作祟之说有根据吗?
婴灵作祟之说有根据吗?这些年来,台湾乃至其他华人地区普遍流行著一种婴灵信仰的传说。所谓婴灵包括了人工流产、胎死腹中或者出

评论2017-03-272210

佛门最全的发愿回向文 一
佛门最全的发愿回向文 一回向发愿文 1愿此殊胜功德海、回向法界诸众生 世世安隐充法喜、无始业尽心清净 疾苦灾难悉消除、慧开福增

评论2015-05-0533389

佛门最全的发愿回向文第二辑
佛门最全的发愿回向文第二辑回向发愿文16大慈菩薩發願偈十方三世佛 阿彌陀第一九品度眾生 威德無窮極我今大皈依 懺悔三業罪凡有諸

评论2015-05-053997

佛门最全的发愿回向文第三辑
佛门最全的发愿回向文第三辑回向发愿文22大佛顶首楞严咒 回向法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如来顶髻无上善 回向教主释

评论2015-05-057120

佛门最全的发愿回向文第四辑
31常用回向偈、回向文 回向偈一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

评论2015-05-055260

月称法师的生平资料 (入中论)
龙树菩萨是中观的创造者,到后来,佛护、清辩等人,打着龙树菩萨的旗号,创造了应成派中观、自续派中观。月称邪师所继承的是佛护

评论2015-04-151572

弥勒菩萨的正论对月称论师谬论的批驳
月称谬论否定阿赖耶识的证据:《入中论》月称著:  如影像等法本空 观待缘合非不有  于彼本空影像等 亦起见彼行相识   如是

评论2015-04-151567

月称邪师与密教的关系
月称梵名 Candrakīrti,西藏名 Zla-ba grags-pa 或 Zla-grags。西元七世纪顷,印度中观具缘派僧,出生于南印度沙满多(梵 Saman

评论2015-04-151377

太虚大师破斥古天竺邪师月称《入中论》
《阅入中论记》──太虚大师 民国三十二年十月在汉藏教理院作※月称论师入中论,于译稿曾随阅隋删润。顷刊印初出,复览一遍,综

评论2015-04-15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