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佛法首页 频道列表

古德语录,如何看话头参话头

2024-04-1527250
参话头,始自唐代黄檗运禅师,经两宋之际大慧宗杲禅师大力提倡,盛行于历代丛林。元代高峰上承大慧之机用,下启明代之禅风,是中兴禅法的一代大师。元代中峰明本禅师强调“参话头”是证悟心体的唯一方法,是解决“证悟心体既不能依赖见闻觉知,又不能完全抛开见闻觉知”这个矛盾的唯一方法。
以下为古德有关参话禅的教导,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难忘的警语和有效的方法。参话头重要经典有《高峰禅师语录》、《天目中峰广慧禅师语选》、《大慧宗杲禅师书集》、《圆悟心要》、《禅关策进》、《博山无异参禅警语》、《天如惟则普说书信》等。
1、黄檗运禅师示众:若是丈夫汉,看个公案。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但二六时中,看个无字,昼参夜参,行住坐卧,著衣吃饭处,屙屎放尿处,心心相顾,猛著精彩,守个无字。日久岁深,打成一片,忽然心华顿发,悟佛祖之机。不信道直有这般奇特。为甚如此。事怕有心人。黄檗示众云:这些关捩子甚是容易。自是你不肯去下死志做工夫。只管道难了又难。(黄檗希运禅师被认为是禅宗史上第一个提出参话头的高僧。与文字禅相比,看话禅强调默究体验,力图回到禅宗不立文字、自悟自证的根本精神中来,这是看话禅出现后便风靡一时并盛行不衰的原因。正如中峰明本禅师说:“看话头做工夫,固是不契直指单传之旨,然亦不曾赚人落草,最是立脚稳当,悟处亲切。”)
2、黄龙慧南禅师回答:若不令汝究寻到无用心处,自见自肯,吾即埋没汝也。(因祖心禅师问:“大事本来如是。和尚何用教人看话下语百计搜寻?”话头的作用尽在慧南大师的这句话里。)
3、晦堂祖心禅师示徒:子见猫儿捕鼠乎?目睛不瞬,四足踞地,诸根顺向,首尾一直,拟无不中。子诚能如是,心无异缘,六根自静,默然而究,万无失一也。(北宋晦堂祖心禅师说此譬喻开示参话头的用功方法。)
4、密庵咸杰禅师书信:若是大丈夫汉。皮下有血。终不吃别人残羹馊饭。直下自家竖起脊梁。如银山铁壁相似。于一切善恶逆顺境界中。摇撼不动。二六时中。默默地回光返照。冷眼觑捕。决欲洞明祖翁家里事。直须一刀两段。肚里无一丝毫系念。只就无系念处。看个话头。六祖示明上座道。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如何是明上座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但如此看来看去。到词穷理尽。没奈何处。蓦然看透。便是一生参学事毕。
5、法演禅师上堂举示:老僧寻常只举无字便休。尔若透得这一个字,天下人不奈尔何。诸人作么生透,还有透得彻底么?有则出来道看。我也不要尔道有,也不要尔道无,也不要尔道不有不无,尔作么生道?珍重!”(五祖法演曾经参学于白云守端禅师,守端给他一个话头让他参究,使他“忽然省悟,从前宝惜一时放下”。因此,他特别提出狗子无佛性的话头。)  
6、大慧宗杲祖师系列开示: 
7、慧开禅师开示:参禅须透祖师关,妙悟要穷心路绝。祖关不透,心路不绝,尽是依草附木精灵。且道如何是祖师关?只者一个‘无’字,乃宗门一关也。遂目之曰‘禅宗无门关’。透得过者,非但亲见赵州,便可与历代祖师把手共行,眉毛厮结,同一眼见,同一耳闻,岂不庆快!莫有要透关底么?但将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毫窍,通身起个疑团,参个‘无’字。昼夜提撕。莫作虚无会,莫作有无会,如吞了个热铁丸相似,吐又吐不出,荡尽从前恶知恶觉。久久纯熟,自然内外打成一片,如哑子得梦,只许自知。且作么生提撕?尽平生气力,举个‘无’字。若不间断,好似法烛,一点便着。(慧开简直是大慧第二。慧开禅师因为苦参“无”字话头而开悟,特重“无”字法门。)
8、雪岩祖钦禅师系列开示:
大信勇无前:“须是信道。这一著子。真个是我本有之物。决定不从人得。然后尽父母所生之体。天地所禀之气。并作一口吹毛利剑。将自己一条穷性命。斩作两段。飏在万仞悬崖之下。直得森罗万象。彻底平沉。方谓之心空及第。海印发光。”“自生勉励。勇猛更加勇猛。精进更加精进。提一个无字。如合眼跳黄河。尽命一跳。必有契悟底时节。但要宽著期限。急下手脚。以悟为则。不得将心待悟。”“学道别无方便。只贵心坚石穿。”“当此末法。气运浇漓。尽非一拶一挨便透根器。自非弃得性命。向万仞崖头一扑。欲空万法根源。以尽不传之秘。未之闻也。”“何不趁身强力壮。一往直前。退步就己。打教彻去。莫只悠悠漾漾。直须竖起生铁脊梁。向蒲团上。一捏粉碎。直得虚空汗下。大地平沉始得。若也未有这个力量。须是十二时中行坐时。著衣吃饭时。屙屎放尿时。单单提古人一则没意智底话头。如一座须弥山。顿在八万四千毫窍。三百六十骨节之间。心心相续。念念相承。忽于用力不及处。尽底一翻翻却。”“一切奇言妙句。奥理玄文。障在八识田中。抛舍不下。谓之杂毒入心。如油入面。永取不出。如今要得通上彻下。一翻翻转。须是将一则古人没意智底话头。如生冤家。与之作对。直是扑一交倒地始得。”
无间断始得:“须是把当一件无大至大底大事。竖起生铁脊梁。讨教明白始得。十二时中。莫杂用心。莫只悠悠漾漾。虚度时光。须是打教成一片始得。须是这一念子。无丝毫间断始得。殊不知。你但忘知忘觉。绝见绝闻。自然成一片矣。”“平生气力屏作一个无字。一提提起。如一人与万人敌始得。稍涉迟回。则被昏散二风。缚作一团。”
通身并作无:“山僧每每爱向兄弟道。尽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毛窍。屏作一个无字。一提提取。盖为你被昏散二风所吹。未免且作死马医。须是弃得性命。一往直前。方见赵州本来面目。”“若是性根迟钝。操舍不行。却须竖起生铁脊梁。向长连床上。厚著蒲团。挺身而坐。尽三百六十骨节。与八万四千毛窍。并作一个无字。握两拳头。撑两眼睛。一提提起。便欲斩为两段。能如是著鞭。如是用力。何患乎不成片段。何患乎不到头。似觉提不起时。转觉热闷。闷时与昏昏扰扰时。却须全体一放放下。翻转身来。就地略行数步。于行处亦如是著鞭。如是用力。只当下别是一般精神。又复翻身上蒲团。挺身而坐。则胸次中酌然如银山铁壁。虚劳劳地。静悄悄地。何处有一丝毫动相。有一丝毫异相。到这个时节。却不得守在这里。又须翻身下地。如坐而行。然后又复如行而坐。昼不足。继之以夜。夜不足。继之以旦。翻来覆去。提去提来。不知不觉。忽然拶透。”“如今要急相应。但只竖起生铁脊梁。撑开两眼。尽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毛窍。屏作一个无字。一提提起。如一团热铁。如一堆烈焰相似。则自然空劳劳地。虚豁豁地。何缘有一毫昏沉散乱之相可得。如此五七日去。忽然筑著磕著。”“要得会而归之。只消单单地。猛著精采。提一个无字。昼三夜三。拚死拚生。与之撕捱。”
岐路慎莫入:切不得听人道悟是表显之说。个事本来成现。只消一笑知归。是则因是。毕竟不曾亲见。又不得听人道参禅本是安乐法门。只消默默提撕。久久自契。这个唤作死水浸石头。永无醒动底分子。又不得听人道只这无字。是个系驴橛子。只消提来顿在面前。牢牢把定。那里被你系得住。又不得听人道只消于闻声见色处领揽。折旋俯仰处承当。这个唤作生死根本。业识痴团。又不得听人道。从无住本。立一切法。这个唤作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又不得听人道坐断主人翁。不落第二见。似则也似。是则未是。”(雪岩钦简直是大慧第三。钦祖师与慧开禅师一样,钟爱无字,专教无字。祖钦禅师更是因苦参“无”字话头而开悟,对“无”字法门的推重已是登峰造极。其高足高峰禅师继承其猛烈坚凝的风格,但是比较推崇“一归何处”话头)
9、高峰原妙祖师语录:
立志先放下:“直下具大信去,直下无变异去,真正壁立万仞去,直下依样画猫儿去,画来画去,画到结角罗纹处,心识路绝处,人法俱忘处,笔端下蓦然突出个活猫儿来!若要开凿人天眼目,发扬佛祖宗猷,更须将自己与选佛场熔作一团,扬在百千万亿世界之外,转身移步,向威音那边更那边打一遭,却来吃西峰痛棒。”“若要真正决志明心,先将平日胸中所受一切善恶之物尽底屏去,毫末不存,终朝兀兀如痴,与昔婴孩无异,然后乃可蒲团静坐,正念坚凝,精穷向上之玄机,研味西来之密旨。”
参禅三要素:若谓著实参禅,决须具足三要:第一要有大信根,明知此事,如靠一座须弥山。第二要有大愤志,如遇杀父冤仇,直欲便与一刀两段。第三要有大疑情,如暗地做了一件极事,正在欲露未露之时。十二时中,果能具此三要,管取克日功成,不怕瓮中走鳖。苟阙其一,譬如折足之鼎,终成废器。
详论做功夫:“世间一切万法,总归一法。‘一’毕竟归在何处?向行住坐卧处,著衣吃饭处,屙尿放尿处,抖擞精神,急下手脚。但恁么疑:“毕竟一归何处?”决定要讨个分晓!须要绵绵密密,打成一片。直教如大病一般,吃饭不知饭味,吃茶不知茶味;如痴如呆,东西不辨,南北不分!工夫做到这里管取心华发明!”“先将六情六识,四大五蕴,山河大地,万象森罗,总溶作一个疑团,顿在眼前,……行也只是个疑团,坐也只是个疑团,着衣吃饭也只是个疑团,疴屎放尿也只是个疑团,以至见闻觉知,总只是个疑团。疑来疑去,疑至省力处,便是得力处,不疑自疑,不举自举,从朝至暮,粘头缀尾,打成一片,无丝毫隙缝,撼也不动,趁也不去,昭昭灵灵,常现在前。”“便就在一归何处上东击西敲,横拷竖逼,逼来逼去,逼到无栖泊、不奈何处,诚须重加勐利,翻身一掷,土块泥团,悉皆成佛。”“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只贵惺惺着意疑。”“此事只要当人的有切心,才有切心,真疑便起。疑来疑去,不疑自疑,昭昭灵灵,常现在前。此便是得力时也。更须确其正念,慎无二心。至于行不知行,寒热饥渴,悉皆不知,此境界现前,即是到家消息。当此之时,有八万四千魔军,在汝六根门头侍候,一切奇异善恶等事,随汝心现。汝若瞥起毫厘着心,便堕他圈缋,被他作主,受他指挥,口说魔话,身行魔事。般若正因,从兹永绝;菩提种子,不复生芽。但莫起心,如个守尸鬼子,守来守去,疑团子欻然爆地一声,管取惊天动地。”“直得胸次中空劳劳地,虚豁豁地,荡荡然无丝毫许滞碍,更无一法可当情,与初生无异。吃茶不知茶,吃饭不知饭,行不知行,坐不知坐,情识顿净,计较都忘,恰如个有气底死人相似,又如泥塑木雕底相似。”
(高峰大师以其悟处深玄,言辞恳切激烈,最易淬励学人,资启后学;又是历代禅师中,对“一”之话头彻底推崇的人。云栖莲池对高峰非常激赏,说读《高峰语录》诚有“一回展读,一回激发人意气”之感。汉月禅师对高峰至为倾倒,终身尊为“得心”之师。)
10、中峰明本禅师语录:
斥责坏风气:“今之参禅不灵验者,第一无古人真实志气,第二不把生死无常当作一件大事,第三拌舍积劫以来的积习不下,又不具久远不退转心。惟有痛以生死大事为己任者,死尽偷心,方堪凑泊。直下倘存毫许善恶、取舍、爱憎、断续之见,则枝末生矣。可不慎乎?”
话头真奇妙:“何则如六祖谓不思善不思恶之际孰为本来面目。乃复性之大旨也。”“欲得现前,当依智用会,须拔能所根于一念未萌之际,空人我见于寸心不动之时,念念破无明,离妄想,断攀缘,泯闻见。”“但远离一切见闻知觉,乃至能离所离,一齐空寂,则灵知心体宛然显露于见闻知觉之间。然欲离见闻知觉等病,只个欲离之念早是增加其病耳,于是古人别资一种善巧方便,将个无义味话头,抛向学人面前令其究竟,但知体究话头,则与见闻知觉等不期离而自离矣。”“惟益多闻乃所知障。于道实不曾有交涉。于是近代尊宿。眼不耐见丛林中有此一病弊。待你未开口时。但只把一则无义味话头撇在学人面前。只要你放舍一切身心世间诸缘杂念。并禅道佛法语言文字等。只教你向此话头上起大疑情参取去。”“由是据师位者不得已,而将个无义味话,放在伊识田中,教伊吞吐不行,咬嚼不破,孜孜兀兀,顿在面前,如银山铁壁,不许其斯须忘念,日深月久,情尘顿尽,心境两忘,不觉不知以之悟入。”“近代尊宿不得已将个没义味话头瞥在你八识田中,教你去却一切知解,单单只向此话之所未哓处疑着。其所疑着,如撞着个银山铁壁相似,面前更无寸步可进。才起第二念,便是落思量,但不起第二念,即是疑情。其疑情中自然截断一切知见、解会等病。但办信心,无事不了。”“一个所参话,即是磨镜之良具。正当磨时,只知朝也磨,暮也磨,不必问镜上之尘何日破除,镜内之光何时发现,苟存此等待之心,则愈障矣。”
密密自参究:“若要洞明佛祖大意,廓彻自己真心,不妨将此个无字,置之文字案牍间,悬之语默动静里,密密自看,是什么道理,且赵州因什么道个无字。行而参,坐而究,朝而思,暮而疑,不得暂时忘念。”“但只将个所参话头横于胸中,今日也恁么参,明日也恁么参,于所参处,应有一切殊胜奇特境界现前,总是魔怪,更不得第二念。”“既无入处,且只向入不得处,猛加精神,立定脚头。参来参去,参到能所两忘,不觉踢倒灯笼,掀翻露柱。”“但将个四大分散时向何处安身立命话,置之案牍几席之上,默默参究。正当参时,于静闹顺逆不生欣厌,如失至宝欲见相似,不问年深岁远。”“正于参时都无方便。亦无程限。但有昏沉散乱现前。亦不要顾它。参得也如此参。参不得也如此参。久远不退转。一旦情识泯伎俩都尽。不觉不知忽然开悟。”
放下又立志:“须先将一大藏教、诸灯语录、遗言往行,拈向他方世界之外,单提一把吹毛利剑,逢佛杀佛、逢祖杀祖,直教一物不得当其前,一法莫能随其后。”“第一,须是放得从前知见会底禅道佛法净尽。第二,须把生死大事顿於胸中,念念如救头然,若不顿悟,决定不休。第三,须是作得主定,但是久远不悟,都不要起第二念,任是生与同生,死与同死,有此真实志愿,把得定,管取心空及第有日矣。”“参禅无秘诀,只要生死切”“第一要念得生死无常大事真切,毕其形命不肯放过;第二要识破一切世间憎爱是非缘境,不使一尘为障为惑;第三要办取一片长远决定身心,岁月愈久,而志愿益精。”“正当疑话头时。也莫求方便。即个话头便是方便。决定要就此话头上打彻。如打未彻。初无障碍。只是自家欠一种猛利。欠一种坚固。欠一种不退转。欠一种信得及把得定耳。”
不起第二念:“所言不起第二念者,于正扣己而参处,卒急不相应时,蓦忽瞥生一念,谓我莫是根器劣么?是第二念;谓我莫是罪障深么?是第二念;莫别有方便么?是第二念;谓此工夫实是难做,也是第二念;谓是易做,也是第二念;于甚易做处生欢喜心,也是第二念;于艰难境中做不上处起怕惧心,也是第二念;更有一般伶俐汉,见恁么说了,便云我但一切坐断,都不起心,正落第二念了也。”“总不要别第二念。但只将个父母未生前那个是我本来面目话顿在胸中。默默然参取。孜孜然究取。矻矻然疑取。凛凛然做取。做到情忘识尽处。蓦忽猛省。”“猛提起便恁么参取。正当参时。更若别起一毫心念要如何若何。则展转没交涉矣。”“直下不起第二念,单单于话头上,奋起大疑情。”“除却个参话头底正念之外。纵是三世佛历代祖同时现前。以第一义谛无上法要倾入我心腹中。亦须当时与呕却。亦莫管他。久后工夫熟。时节至。疑情破。须知疑者参者乃至和个话头打归自己。但辨肯心。决不相赚。”
记住十不要:第一不要指立期限,第二不要避喧求寂,第三不要拣择境缘,第四不要住心待悟,第五不要计算功程,第六不要别觅方便,第七不要遇难而忧,第八不要逢顺而喜,第九不要警生畏怯,第十不要取舍依违。离此十事,谨守个四大分散时,向何处安身立命话,尽平生乃至未来际,只如此做向前,此回更做不上,不可再换所参话也。
(中峰和尚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劝导学人参究话头,做真实工夫,字字掷地有声,针针当下见血。参禅学道应当反复咀嚼,以免误入岐途。综上:大慧谆谆善诱,老婆心切,兼爱居士,尤能激人信心;高峰雄伟猛烈,长虹贯日,掏心掏肝,尤能激人斗志;中峰集大成者,文句精丽,劝导有方,尤能激人受用。)
 
11、天如惟则禅师语录:
痛心时弊掏肝胆:“趁此眼光脚健。做个洒洒落落清净解脱之士。临命终时得他受用。生死无碍去来自由。这个谓之了生脱死底大丈夫也。由是观之。诸佛诸祖于人有大恩德者也。禅道佛法于人有大灵验者也。嗟乎近来人心懈怠。祖道荒凉。虽有参禅问道之士。而年久岁深不获灵验者。其故何哉。略而论之。有三种病。第一最初不遇真正善知识与之开发指示。所以根脚不稳密。趣向不端正。做处有偏枯。见处有差错。第二不能痛将生死事大为念。既无勇猛精进之工夫。又无久远不退之志气。一暴十寒悠悠漾漾。不觉打在无事甲中。三二十年如钉桩摇橹。如水浸石头相似。永无醒动底时节。第三或于世间虚名浮利上照不破放不下。或于世间妄缘恶习上坐不断摆不脱。每于境风扇动世波摇撼处。不觉和身辊向业海中东飘西泊去了。安得复有灵验哉。故曰参禅无秘诀。只要生死切。若是真正道流痛念生死者。岂肯恁么中道而废。必须打翻旧窠窟。抖擞旧精神。提起旧话头。奋发旧志愿。入头不得处正要入头。札脚不得时正要札脚。当信祖师道。杂念纷飞如何下手。一个话头如铁扫帚。是也扫非也扫。转扫转多转多转扫。扫不得拚命扫。忽然扫破太虚空。万别千差一路通。诸禅德。努力今生须了却。莫教永劫受余殃。这个是要紧话也。”“今之参禅不灵验者。病在不起疑情处。疑情不起。病在生死不切处。但使其真参之心愈真愈实愈久愈不退转。自然有个消息来也。”
佛法其实无多子:“夫参禅学道本无他术。只消痛念生死事。发大勇猛心。将自己胸中妄想妄念恶知恶觉尽底掀翻。一刀两段。直得净裸裸赤洒洒。孤迥迥峭巍巍地。然后将祖师一个公案猛提提起。教他常光现前壁立千仞。行也如是。坐也如是。著衣吃饭也如是。迎宾送客也如是。今日也如是。明日也如是。如是如是捱到结角罗纹处。行到水穷山尽时。叻地一声豁然开悟。”“若论禅宗却无许多事。坐断千差扫空万虑。单提正念勇往直前。譬如百万军中单刀直入。不顾危亡得失人我是非。猛拚性命拶透佛祖牢关。不历阶梯高登佛祖堂奥。是谓禅宗也。”“然我者里别无指授之方。但请各各参取个无字话头。却不妨向出司按部莅政牧民演武修文处。时时提掇密密觑捕。忽然觑破话头眼空天下。”“如今要脱略一回也无难事。只消就本参亲切处猛著精神。横看竖看。忽尔看破。一切处瞒你不得了也。”“但将从昔至今闲杂骨董尽情扫向一壁。捏定拳头咬定牙关立定脚头。单单靠定自己向顶门上突出金刚正眼。把他定不得底通上彻下密密觑捕。忽然被你觑破。当知佛祖说底行底总是自家活计。由我横拈倒用。”“要领须一咬百杂碎。又如横握金刚王。触目不容存一法。”
发大勇猛急修行:“能痛念死生大事。力参无字话头。日用工夫心心不间。自己面目念念究明。”“世事茫茫没了期。自家活计猛提撕。落汤螃蟹人人见。投火飞蛾个个知。病到始怜身是苦。死来惟有业相随。浮光幻影须臾过。火急修行也是迟。”“只是汝诸人各各有个本来面目。但于此密密体认。即此便是下手处。即此便是趣向处也。便须直下承当。切忌等闲蹉过。发大勇猛。起大精进。古人云。一不做二不休。一拳拳倒黄鹤楼。一踢踢翻鹦鹉洲。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果有古人如是作略。则德山与临济与你是同参。”“人徒见其一闻顿悟之易。而不知其未悟之先。其功行亦未尝不难也。人徒畏其久参久修之难。而不知其总是刮磨心垢功不浪施之时也。望足下莫问心垢染污之厚薄。莫计悟证时节之迟速。但就所参处加功进行。颠沛造次必于是。先办一种耐勤苦之心。甘守其难不图速效。则其顿悟之易不期至而蓦然至矣。”“当信黄泉无老少。当知定数不能逃。当思日月似撺梭。当念死生在呼吸。如堕千尺井底。念念求救。念念求出。又谓当勤精进如救头然。直饶刀锯在前。鼎镬在后。魔鬼在傍。悉不暇顾。顷刻不容其少停”“然此等警策已是下梢一著。大似顽牛钝马助之鞭策而已。鞭策而又不行。宗师伎俩尽矣。今夫有志之士誓欲直截根源亲见本来面目。与诸佛把臂并行。也须是你自家做个转变始得。”
勉励世务缠身人:“虽置身于世务稠林中。而有迥然脱略之志。是亦大丈夫之志也。然参禅一事无口传之方。亦非手授之法。惟在当人领取话头。于动静闲忙自作转变。自究自参以求自证自悟耳。世缘太熟佛法太生。今日要将生处放教熟。熟处放教生。是须愤发一种不顾身命底志气。向世缘世念最熟处一刀两断连根刬除。世念既空则佛法正念自成片段矣。降此以往。若必欲别求方便。却望于治家办事之外。待人接物之余。深夜未睡之时。清晨初起之际。将俗务家权尽情拨退。单单提起本参话头。抖擞精神使之绵绵密密无丝毫间断。话头既无间断。杂念自然不生。杂念不生即成片段。要于片段之中觅一毫动相静相俱不可得。久之忽然触发。既悟其心。则千经万论总是闲家具矣。”“话头工夫也不在别处。却在居士日用中著衣吃饭折旋俯仰行住坐卧应事接物处。”“自参自悟之方。先须照破世间虚名浮利恩爱豪华。万境万缘同一梦幻。次须痛念流光如箭时不待人。生死岸头无本可据。然后将宗门中省要处念念提撕。正当提撕之时。于修身齐家听讼治狱礼乐刑政之宣行。案牍简书之酬酢。总不相妨。总是下手得力处。果能如是。功不浪施念无虚弃。”“且将如上许多闲络索拈向一边。只就本参事上密切体究。一切时一切处猛著精彩。看他是个甚么道理。闲忙静闹动转施为毕竟承谁恩力。”“其余恶知恶解。如经蛊毒之乡水也莫沾他一滴。只就所参话上彻头彻尾打成一片。虽在广众中。龙蛇混处魔佛交参。戏笑怒骂逆顺纵横。著著有个转身处。蓦忽黑漆桶子连底脱去。等闲开口动舌盖天盖地。总是自己胸襟流出。”
(此老系中峰明本之高足,兼有祖钦、高峰勇猛风范。其书信说理透彻,韵味深长,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读来令人爱不释手,意气风发。对居士多有鼓励,修学期间若有倦怠,不妨再读。)
12、时蔚禅师对用功参禅的精彩开示:大凡参禅做功夫者,不得安然静坐,忘形死心,澄空守寂,昏沉散乱。须是抖擞精神,猛著精彩,急下手脚,剔起眉毛,咬定牙关,提起话头,立地要知分晓,不得今日也恁么,明日也恁么。便就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上,大起疑情,疑个一归何处。即将此一则公案,尽平生气力,提在手中,如一柄铁扫帚相似,佛来也扫,魔来也扫,邪来也扫,正来也打扫,是也扫,非也扫,无也扫,有也扫,扫来扫去,扫到无著力处,正好著力,无扫荡处,正好扫荡。
须向这里,将本参公案,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毫窍,并作一个疑团,顿在眉毛眼睫上,看定通身是个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行也如是参,坐也如是参,静也如是参,动也如是参,参来参去,通身是个话头,物我俱忘,心识路绝,澄澄湛湛,寂静无为,蓦然疑团子爆地一声,直得须弥粉碎,大地平沉,迸出一轮杲日,照耀山川,遮藏不得。那时却来嵩山门下吃痛棒!
大凡参学做功夫者,先将平日所知所见,人我利名,尽情扫却,然后将本参话头,顿在目前,行住坐卧时也参,著衣吃饭时也参,屙屎放尿时也参,静闹闲忙时也参,喜怒哀乐时也参。但于十二时中,心心无间,念念相续,不忘这个话头。须是大起疑情。大疑即大悟,不疑即不悟。此事不论根性利钝,只要信得及,行得切,时节到来,忽然触著磕著,洞明大事。
13、天琦本瑞禅师高论做工夫:但向二六时中一一之处,回光返照,看是阿谁?不得执定只在一处,须是于一切处,大起疑情,将高就下,将错就错,一丝一毫,毋令放过。行时便看者(这)行底是谁?住时便看者住底是谁?坐时便看坐底是谁?卧时便看者卧底是谁?见色时便看者见底是谁?闻声时便看者闻底是谁?觉一触时便看者觉底是谁?知一法时便看者知底是谁?乃至语默动静,回头转脑,屙屎放尿,著衣吃饭,迎宾待客,周旋往返,一一返看,昼夜无疲。倘若一念忘了,便看者忘了底是谁?妄想起时,便看者妄想底是谁?你道不会,只者不会底又是谁?现今疑虑,你看者疑虑底又是阿谁?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尽圣尽凡,都卢(全都)只是一个谁字,更无别念。。
除去心中谄曲,截断人我贪嗔。直教一念不生,万缘顿息。然后向此干干净净处提个话头:“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一归何处?毕竟一归何处?或前后考究,或上下通参,或单追何处。举定,不令浮沉。字字明白,句句皆参。其目如睹,其耳如听。审定详参,念念相续,心心无间,绵绵不绝,密密常然。若有一句不参,只这一句便是妄念。今时学者一味去念,齐声啰喊,只图其熟,故不肯参。若然不参,直饶念到弥勒下生,也只讨得一场口滑。又不识羞,更道:“我不提自提,不举自举,如何不得开悟?大众!决不是教你念话头,决不是教你炼昏沉。纵然不睡,又中何用,也只是个精魂。这段生涯,决不是这个道理,你莫错用其心。吾今告汝:莫生疑谤,我终不以狂言诈语图名爱利误赚诸人。欲求开悟,须是大起参情,参究“一归何处?念中起参,参中起念,一挨一拶,一拶一挨,无缝无罅,无空无缺。因其参情绵密,日用之中,自然行不知行,住不知住,坐不知坐,卧不知卧。东西不辨,南北不分。不知有六根六尘。大忘人世,昼夜一如。若不参情结秀,凭何得个废寝忘餐,至此境界?倘到这地面,不可便为工夫。猛著精彩,更加一拶。直得虚空粉碎,万象平沈。大众!但办肯心,必不相赚。大道普乎天下,无一人而不具。盖因迷不自觉,所以沉埋。纵顾其念,念不著实,亦不返顾,汪汪洋洋,终日竟夜。虽不放逸,亦不成就,更不知过在于何。皆为不参,只去狂念。倘有参者,又不实参。有时而紧,有时而慢,仿佛依稀,空延岁月。如此行持,宁能得悟?汝等诸人,从今以往,更莫蹉跎。发个决定信心,昼三夜三,永无恣纵。直尽今生,以悟为则。举定本参,看他是个什么境界?是个什么道理?务要讨个分晓。以句挨句,以意拶意,意句相连,参情自然绵密,左之右之无间无断。若依山僧之语,世情自然生疏,道念自然浓厚。日久岁深,自然废寝忘餐。不炼昏沉,昏沉自退。不除散乱,散乱自绝。行住坐卧,自然不知有身,自然不知有世间境界。何故?纯一无杂,心念不二。放之不去,收之不来,无彼无此,无是无非,物我混然,昼夜一如。忽然会得,如梦而醒,复看从前,皆是虚幻。荡荡然无拘无束,坦坦地自由自在。然后却来随缘度日,岂不畅哉!
14、楚山绍琦禅师弘扬念佛禅:须要看这一念佛心,从何处念起,复又要看破这看的人毕竟是谁?但将平日所蕴一切智见扫荡干净,单单提起一句阿弥陀佛,置之怀抱,默然体究,常时鞭时起疑情,这个念佛的毕竟是谁,反复参究。。。直须要见个真实究竟处,方是放参之日也。
15、玉芝法聚禅师示众:至道无为。非有为无以造其深。绝学无学。非力学无以臻其极。譬犹玉之在璞。珠之在渊。非剖凿探求。终无以获。故雪山苦行六年。少林壁观九载。以至断臂求法。腰石负舂。赵州三十年不杂用心。香林四十年方成一片。孜孜矻矻。废寝忘餐。惟欲究明大事。者皆参禅学道之榜样也。柰兹禅林秋暮。法道荒凉。逐妄随邪。无复自振。或游心异学。肆志辩聪。或穿凿机缘。驰求义解。是皆唐丧光阴。徒增业识。如舍父穷子。飘转无据。可胜叹哉。若是英灵汉。直须于生死岸头。猛著精彩。一念纯真。纤尘不立。如遇怨敌。单刀直入。不顾危亡。如堕深井。念念无他。但求出路。若能具如是深心。管取到家有日在。
16、古拙俊禅师普说示众:若是发心不真。志不猛利。者边经冬。那边过夏。今日进前。明日退后。久久摸索不着。便道佛法无灵验。却向外边记一肚抄部。如臭糟瓮。相似是者般野狐精。直饶到弥勒下生。有甚交涉。诸禅德。既有从上不惜身命。积功累德。妙悟亲证的样子。何不发大勇猛。起大精进。对三宝前。深发重愿。若生死不明。祖关不透。誓不下山。如是发愿之后。截断千差路头。不与万法为侣。向长连床上。七尺单前。高挂钵囊。壁立千仞。宽立限期。急下手脚。尽此一生。做教彻去。若办此心。决不相赚。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
17、古庭善坚禅师开示:近来诸方学者,尽被古人舌根埋没,不能决志透脱。开口处情尘知见,学解聪明,于自受用中,确无的实。似者等辈,岂非自丧己灵?那时方悔错用心力。当知此非小因缘,必猛利方能入劄。若或真参实证,要向本分中绵绵密密,下死志做将去,莫论年久岁深。一念子拨之不开、荡之不散,时节到来,豆爆冷灰,打破疑团。
18、空谷景隆禅师开示:参禅须要信得彻,有主宰。提撕话头,默默参究,于一切处无著无依。逆顺境界到手,便为蓦直行去。不起分别,不见有逆顺,不见有境界。如金刚王宝剑,万物曷敢婴其锋!赵州“无”字,未悟之时,如银山铁壁。今日也“无无”,明日也“无无”,一朝水到渠成,始知铁壁银山元非别物。只贵退步休心,切切要明生死大事。不可呆蠢蠢念个“无”字虚延岁月,亦不可推详计较义理曲会,但于时中愤愤然要明这个“无”字。忽尔一朝悬崖撒手,打个翻身,方见孤明历历,如是现成。到此不可耽著味著,还有脑后一槌极是难透。你且恁么参去。
19、毒峰季善提倡由疑起悟:果欲了脱生死,先须发大信心,立弘誓愿,方堪领受公案。若不打破所参公案,洞见父母未生前面目,坐断微细现行生死,誓不放舍本参话头,远离真善知识,贪逐名利。若故违此愿,当堕恶道。发此大愿,防护其心,方堪领受公案。或看“无”字,要紧在“因甚狗子无佛性”上著力;或看“万法归一”要紧在“一归何处?”或参究念佛,要紧在“念佛的是谁?”回光反照,深入疑情。若话头不得力,还提前文,以至末句,使首尾一贯,方有头绪可致疑也。直教首尾一贯逼拶将去。如不得力,再加个“毕竟念佛底是谁?倘被散乱昏沉之魔搅扰,或有间断,莫容滞久。如鸡抱卵,若冷却,其窠子无出头期矣。疑情不断,切切用心,不觉举步翻身,打个悬空筋斗,却再来吃棒!倘宿有灵骨,得个觉触处。切不可自许。须见本色宗匠,入他炉鞴受他煅炼出来,真伪浅深一一得知,更不存其悟迹,做个无事无为底自在道人。
20、静晃禅师开示:“佛性虽人人本有,若不以智慧攻化,只名凡夫。今欲成办此事,直须尽扫葛藤枝蔓,只将一句无义味话头,自疑自问,自逼自拶,不肯求人说破,不肯依义穿凿,决要命根顿断,亲证亲悟。如此昼三夜三,迫勒将去,年深月久,忽然心华发明,如云开见日,古人公案,一一洞了,始知无禅可参,无佛可做,头头上了,物物上通,如人到家,不问路也。”

21、古音净琴禅师论工夫:工夫日久,日磨千炼。如鸡抱卵,暖气久蒸。忽然一日时节到来,或遇因缘触发,心目方得开悟。凡作工夫,当离喧闹,截断众缘,屏息杂念,单提本参话头。至于行住坐卧,苦乐逆顺,一切时中,不得忘失。念兹在兹,专心正意,切切思思,念念自究,返观自己这个能追能问底是个什么人?若能如是下疑,疑来疑去,疑到水穷山尽处,树倒藤枯处,拟议不到处,心忘境绝处。忽然疑团迸散,心花朗发,大悟现前。若得真有此见处,更要求觅高见宗匠决择邪正,不可以此便休。如此才名入门,才名得地。坐中所见善恶,皆由坐时不起观察,不正思惟,但只瞑目静坐,心不精采,意顺境流,半梦半醒,或贪著静境为乐,致见种种境界。夫正因做工夫者,当睡便睡,一觉一醒,便起抖擞精神,挪挲眼目,咬住牙根,捏紧拳头,直看话头落在何处。切莫随昏随沈,丝毫外境不可采著。大抵要具观察慧力,念念自疑自攻,直至攻化日久,尘劳屏息,净体现前。忽然随机激发,大悟本来。假使悟明本体之后,便休歇去,不能通达化门文物者,古人谓之堕在百尺竿头,落于二乘小果,终不能至一切智海。
22、送归德演禅师开示:大信大疑,大疑大悟。提起话头,一切不顾。行参坐究,口念心思。密密推穷,时时觑捕。忽然拶破疑团,觌面更无回互。
23、杨州田素庵大士示众:近来笃志参禅者少。才提个话头。便被昏散二魔缠缚。殊不知。昏散与疑情。正相对治。信心重则疑情必重。疑情重则昏散俱无。
24、明州用刚宗软禅师示众:大凡做工夫。只要起大疑情。不失正念。千疑万疑。只是一疑。果若真疑现前。撼摇不动。自然不怕惑乱。又不得起一念欢喜心。才有丝毫异念即打作两橛。只管勇猛忿将去。终日如个死汉相似。到者般时节。那怕瓮中走却鳖。
25、处州白云无量沧禅师示众:二六时中。随话头而行。随话头而住。随话头而坐。随话头而卧。心如栗棘蓬相似。不破一切人我无明五欲三毒之所吞啖。施为动静。通身是个疑团。疑来疑去。终日呆桩桩地。闻声见色。管取哐地一声去在。
26、异岩登禅师答问:僧问。学人参求知识。或令提个话头。或令疑个话头。同也别也。师曰。才举话头。当下便疑。岂有二理。一念提起。疑情即现。覆去翻来。精研推究。功深力极。自得了悟。
27、憨山大师系列开示:
28、湛然圆澄禅师对“然话头无味。究不多时便乃打入名利爱欲昏沉散乱之乡。何能制之。”的回答:良由信道之心未笃。脱苦之心未切也。
29、破山海明禅师关于如何做功夫的示众法语:“初做功夫,于行住坐卧四威仪内,遇境生疑、逢缘理会处,稍知分晓,则不必疑,此是先德入门最要紧处。若久做功夫者,似是而非,终是恍惚,唯理障难除,当机有依倚,事觉沾滞,总未大彻大悟之过也。学道如登万仞山,且万仞山犹有形段可立,犹有程限必期可到。然此道无形段,非期月程限而可必者。故古圣云:‘佛道长远,久受勤苦,乃可得成。’须立远大之志,将我日用寻常,穿衣吃饭,迎宾待客,屙屎放尿,看是阿谁主张,贴体理会去。老僧前所谓遇境生疑、逢缘理会者是也。古有十八高贤,内有一弃妻出家,夜梦与妻不净行,忽醒来梦遗,致疑谓:‘彼又不曾来,我亦不曾去’,不待天明,豁然大悟。灵云看桃花,香严击竹,而非人不见闻,因何不悟?此今人古人非根器别,在人功夫切不切耳!……若不切,纵经尘劫,犹未梦着在。前辈者流,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赵州答云:‘我在青州做领布衫,重七斤。’众兄弟,看他问处答处,是何道理?此是漫天要价,不妨就地还钱。须是当家种草,始解翻腾者矣。若是裁长补短,较重论轻,虽是新奇,亦成滞货。老僧如是告极,未审人还委悉么?莫教错过眼前事,无限春光不再来。”
30、元贤禅师为弟子开示:“学道三要:“第一要信得及,第二要放得下,第三要守得住”。信得及者,信我自己本来是佛。放得下者,放下许多虚名浮利,恩爱业缘,种种牵缠。守得坚者,坚守信心不失,坚守放得下,不担取,不执着。”“若其光未露。须是有个方便。方便者。非是求人讲说。非是穿凿经书。非是多作福田。非是闭目死坐。但于日用中。剔眉睁眼看个如何是本来面目。不得计难易。论远近。亦不得愁我根机迟钝。虑我业障深重。只管向前做去。日久岁深。忽然撞著。”“本来面目。体自常明。才落言诠。便成千里。所以诸佛不敢正眼觑著。诸祖不敢一语犯著。但今曲为方便。不免饶舌一场。的须反己而参。看个父母未生前。是甚么面目。这话头。乃香严已验之良方。居士但将此语。著实究心。直须勇猛精勤。如救头然。则疑情自切。疑情既切。则灵机自豁。”

31、汉月法藏禅师系列开示:
高度评价大慧杲:大慧一出,扫空千古禅病,直以祖师禅一句话头,当下截断意根。任是疑情急切,千思万想,亦不能如此如彼,有可著落。既无著落,则识心何处系泊?令人于无系泊处一迸,则千了百当。可见才看话头,则五蕴魔便无路入矣。
坚信话头拼身命:“离心意识参,出凡圣路学,此二句是千圣不易之定论”。“最为捷径厥后法之最捷而妙者,但教人看箇话头,才看才疑,便顿离心意识三法。”“拼却身命,绝却心识,撇却修行道理、世情谈辩,单单直做那事”。“不涉杂修,绝情绝想,咬着话头,一味在心地上念兹在兹,茶里饭里,喧寂不分,净秽莫辨,一味奋力求出,直至有无双遣,是非全忘,人法双亡,一真不立,才是真正安身立命处。”“首将世情善恶顺逆、好歹是非、赞骂毁誉视作空雷水棒,杳无起止。然后将平生所学道理经教,一总抹杀。于所修所证一切工夫境界,佛地上事、魔地上事,都总抛家散宅。”
勇猛亦须养精神:“彻夜坐一蒲团,脊梁节节相拄,终日并成一句,心头滚滚腾腾疑,日夜一般,静闹无间。只是昏沈作孽,困顿不清,努力尽情敌他不过,正不知日夜不倒身,翻为参禅之障。”“精神若旺,便得专志猛烈,话头便有精彩,有精彩便得跃然活泼,参情从此发而真疑起矣。真疑若起,则触不开打不失,久久自然卒地爆地耳。”
32、晦山戒显《禅门锻炼说》摘录:“和平参者。人难于省发。即或有理会而出人必弱。猛利参者。人易于省发。一入其炉鞴而出人必强。此其故何也。盖参用和平。则优柔弦缓。止能抑其浮情。汰其粗识。久久成熟。止栖泊于纯清绝点而止。叩关击节。必无冀矣。故曰省发难也。冷灰豆爆者。纵十成无渗漏。犹是平地死人。一遇手脚毒辣荆棘门庭。即冰消瓦解。况能历大事。任大担领大众而不倾仄乎。故曰出人弱也。若欲求人啐地断。嚗地折。猛焰里翻身。险崖中断命。能禁颠扑受敲磕而晏然不动者。则非猛利参不可。猛利虽胜。恐力难长。欲期克日成功。则非立限打七不可。”“发金刚誓以为前导。宁骨断筋枯。非洞明大事不止也。宁丧身舍命。非彻透牢关不休也。具此透脱生死坚固誓愿。则发疑情也必真。办此担荷佛祖刚强志气。则下参究也必力。疑情真参究力。焉有不究竟彻悟者乎。”“死守话头不起疑情者。此参禅大病也。但守话头。则所系者枯桩。所沈者死水。所磨者刀背而已矣。若非发起真疑。机轮内转。即坐至驴年。亦不得悟也。坐太久则昏倦必生而话头无力矣。行太久则足力疲倦而坐便昏沉矣。有通宵打七竟不放参者如何。曰此法似极猛利。而实最无益也。真欲求省发者。其吃紧处在中夜放参一睡。次日方得志气清明。精神英爽。发起真疑。力求透脱。”“今人以最深之智巧,最纷之狂乱,不用话头,重封密锁,痛扎深锥,令情枯智竭,蓦地翻身。”“师家下刀不紧,学家发疑无力。死水浮沉,白首不悟。坐病在此,岂不惜哉!”
33、圆修禅师示众法语云:今时禅门大变,总是个弄虚头汉,教坏人家男女,不肯指点人做实地功夫,刚刚学些魔嘴说话,不顾本分中黑漆漆地。老僧这里不比诸方容人打口令,谓之参禅。若要在此住,须将从前学来的,尽情吐却,净净地本分参究一回,讨个分晓始得。若不如斯,唐丧光阴,有何利益?
34、无异元来禅师:欲治斯病者。先当看破此身。悉是假缘。无实主宰。如梦如幻。病自可救。良以从业有故。业从妄起。妄从心生。心即无生。病将安寄。十二时中。当此谛观。则病不待药而自愈也。善养者不知有身。不见有世界。对境逢缘。如木石相似。但看父母未生前。那个是我本来面目。将此一句话头。切切看去。毋容起第二念。是名善调治矣。
35、宝独禅师书信摘录:“此事须觌面一见。若只管说道理。有什么了时。古云。解属于情。情生则智隔矣。来札云。本来面目。只是一心清虚泰然。此乃识情卜度耳。又云。无心可得。空空洞洞。一丝不挂等语。尤为著空。至拈枯木寒岩等话。总是错解工夫。请将者些眼见耳闻。书本上理会得底道理。尽情抛却。食息依旧食息。起居依旧起居。读书做事。依旧读书做事。但二六时中。不要将此念放下。常常提起。看什么处有疑。父母未生前。在什么处安身立命。一口气不来。向什么处去。不能无疑。就在者里疑。若无下手处。就在者里下手。昼参夜参。毕竟是个什么道理。初心做工夫。最忌不肯疑言句。古人有不疑言句。是为大病之警。”“言常住真心者。即本来面目也。言妄想者。即汝日用间思善思恶。起灭不停是也。日间便是想。夜间便是梦。日夜不息。正是轮回生死根本。”“近日不知用心若何。本来面目。确然见得也未。思善思恶缘虑底心。亦曾休歇也未。若未见得本来面目的确。千万不要杂用心。一切家缘。且当拨置。务要心地虚闲。方可专心一致。然不得急。急则劳困。反成退息。缓则懈怠。且散乱矣。惟贵缓急得中。善调其心。即获一切功德”。
36、玉林国师法语录:“看那无思无为前,如何是本来面目。四威仪皆可参,要以坐为正;动静闲忙皆可参,要以闲静为正。于忙时不可厌忙,于有事时不可怕事,事忙须耐烦恼理事,理事至周至到,极有精彩。或正理事中,或理事后,猛提云:此我或思善时也,或思恶时也。不思善不思恶时本来面目是如何?此古人所谓急处一提。于此若能一念回光,即同诸圣,即古人所谓,从缘荐得,相应捷也。岂动静打作两橛,就体消停者可同年而语哉!”“须悟处谛当。既专为生死,纯一参究,必待工穷力极时,至理彰、命根断,本来面目现,不疑生死,不疑古今,不堕坑落堑,不强作主宰,不认识神,不陷空豁,不涉知音乱,不入邪师圈缋,不犯明眼料拣。倘鱼目为珠,瞌睡当死,以卤莽承当有力量,以硬差排为不疑,以粗放狂乱为大机大用,以颟顸为透脱无馀;竿头宜进而不进,言句应参而不参;不烦穿凿而穿凿,不可抹杀而抹杀;入门一蹉,异解杂陈,所谓可痛哭流涕长太息者,非此类乎!”

天目中峰和尚:最清净、至明白、极广大之道业,在今日等闲放过,甘受无尽生死之所流转者,是智耶,是愚耶?余不可得而分别者矣。
水盛禅师发愿曰。吾此生。不能作佛。当入无间狱也。旁观者吐舌。俄过匡庐。止东林。复奋曰。今夕必就蒲茵上死尔。即正襟趺坐。加精进力。夜参半至极切孤危之际。捐命一跃。不觉如出荆棘丛中。所履之地。忽尔平沉。
了义禅师示众曰。若要超凡入圣。永脱尘劳。直须去皮换骨。绝后再苏。如寒灰发焰。枯木重荣。岂可作容易想。我在先师会下多年。每被大棒。打彻骨髓。无一念远离心。直至今日。触着痛处。不觉泪流。岂似汝等咬着些子苦味。便掉头不顾。殊不知苦味能除百病。大凡工夫。若到省力时。如顺水流舟。只要稍公牢牢把柁。纔有丝毫异念生。管取丧自失命。若到纯一处。不可起一念精进心。不可起一念懈怠心。不可起一念求悟心。不可起一念得失心。纔有念生。即被一切邪魔入你心腑。使你颠狂胡说乱道。永作魔家眷属。佛也难救。你戒之戒之。
元长禅师尝作警世偈曰。百年只是暂时间。莫把光阴当等闲。努力修行成佛易。今生蹉过出头难。无常忽到教谁替。有债元来用自还。若要不经阎老案。直须参透祖师关。
梵琦禅师:如今兄弟。吃着佛祖饭。不去理会本分事。争持文言俗句。高声大语。略无忌惮。全不识羞。有般底不去蒲团上。究明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冷地里学客春。指望求福。忏除业障。与道太远在。又曰。凝心敛念。摄事归空。念想纔生。即便遏捺。如此见解。即是落空亡底外道。魂不散底死人。又有的忘认。能嗔能喜。能见能闻。认得明白了。便是一生参学事毕。且问你。无常到时。烧作一堆灰。这能嗔能喜。能见能闻的。什么处去也。恁么参的。是药汞银禅。此银非真。一煅便流。因问你寻常参个什么。答云。有教我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又教我只如此会。今日方知不是。就和尚请个话头。我道。古人公案。有什么不是。
石屋清珙:但于十二时中。放下全身。坐断主人公。不起第二念。人境俱空。凡圣俱泯。又何处现释迦老子。与石屋和尚。又向何处。参父母未生前面目。又向何处。求无明法语。又向何处。入弥勒楼阁。会得赤肉团上有个无位真人。
昙噩禅师每戒诸徒曰。吾与尔俦。研究空宗。当外形骸忘寝食。以消累劫宿习。然后心地光明耳。自是日惟一食。终夜凝坐。以达于旦。
世愚禅师尝示五台善讲主曰。假饶文殊放金色光。与汝摩顶。师子被你骑来。观音现千手眼。鹦哥被你捉得。皆是逐色随声。于你自己。有何利益。要明己躬大事。透脱生死牢关。先须截断一切圣凡虚妄见解。十二时中。回光返照。但看不是心不是物不是佛是个甚么。切莫向外边寻讨。设有一毫佛法神通圣解。如粟米粒大。皆为自欺。总是谤佛谤法。直须参到脱体无依。纤毫不立处。着得只眼。便见青州布衫。镇州萝卜。皆是自家所用之物。更不必别求神通圣解也。
万峰时蔚禅师忽沐浴更衣。付嘱曰。如今已得须向山间林下镢头边。接引一个半个。阐扬吾道。报佛恩德。不可攀高接贵。轻慢下流。逐利追名。迷真惑道。如今末法将沉。汝等切须仔细。蔚一生清苦。衲衣蒲履之外。锱铢不蓄。至于室中举古验今。直截根源。并无剩语。所有示众法语等。不肯留传。但曰。从上佛祖言说。句句朝宗。言言见谛。后学初机。略不听从。况吾区区杜田话柄乎。悉付火烬。
永觉元贤禅师 示丁元辟居士:灵光独耀。迥脱根尘。此二句太说尽了也。若能于此会去。山僧安敢饶舌。其或未然。且打葛藤去。。众生灵光。本无遮障。怎奈迷情妄起。由是内有六根。外有六尘。根尘对立。妄识横生。作好作恶。起善恶业。因业受报。六道轮回。如汲井轮。波波劫劫。头出头没。无有已时。诸怫愍之。为说大法。总之要明个灵光独耀而已。若灵光不昧。根尘顿泯。心忘境寂。圆照无外。觉体如如。其名曰佛。若其光未露。须是有个方便。方便者。非是求人讲说。非是穿凿经书。非是多作福田。非是闭目死坐。但于日用中。剔眉睁眼看个如何是本来面目。不得计难易。论远近。亦不得愁我根机迟钝。虑我业障深重。只管向前做去。日久岁深。忽然撞著。始知饭是米。做灯便是火。这些说话。好付丙丁了也。呵呵。。。 “居士可于此中。著实参究。讨个下落处。但恁么参去。不得作解说。不得生卜度。不得求人说破。不得或进或退。一味死心究去。不管二十年三十年。力参无间。自然彻去有日也。勉之。”
 
宝独禅师关于参话头的开示
    当知古人所以教人参话头之意。从上诸祖。并无教人参话头之说。当时学人朴实。时时刻刻。以生死为念故。一遇善知识一言半句。便自开通。后世学人。杂念纷飞。横生知解。教渠寻求自己。便有许多计较。或认昭昭灵灵。或认空空寂寂。种种卜度。愈求愈远。祖师不得已。示个话头。乃是直指出本心与人。令人绝尽意识。当下便了。若不能了。则向此中。疑之又疑。是之谓参。须知参话头。即参自心。疑话头即疑自心。非有二也。如汝问我。如何是某甲本心。我即云唤作竹篦则触。不唤作竹篦则背。不得有语。不得无语。我已明明直指个本心与汝也。只是汝不曾自悟。若不能悟。便要向此中疑之又疑。求个出身之路。若稍生意识。谓竹篦子话。只是断人意识。或欲泯绝念头。令人念不起。或认取不起光景。或又去究起底源头。种种计较。差之千里矣。参话头。如人堕井求出相似。时时刻刻。单有出井一念。系之于怀。更无别般计较。汝今正要如是时时刻刻。不忘疑情。单单有个求出身之路。系胸臆间。更不起一毫头生活之念。亦勿望人为汝指示。如此做去。不久决得彻悟。惟禅勉之勉之。

 

(正恕居士整理)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亲证如来藏者方可名为真实开悟者 2
五、再引《楞严经》如下:卷一「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不证不悟也)常住真心性净明

评论2017-09-1416278

如来藏中藏如来
禅宗自从天竺流传下来时,本来就是实证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第八识如来藏,传入中国以后仍然如此、法同一味,都是实证经中所说的法

评论2017-09-1418950

长生不老药如来藏
今天谈的子题是:长生不老药如来藏。世间人都知道,有生必有死,生与死是很自然的一件事,犹如花开花落一样,没有差别;所以,世

评论2017-09-1419733

“如来藏”是细微色身吗 一
现在有不少学人,仍然继续吸食印顺法师的邪见涎 涶 ,所以不仅否认如来藏胜义实有,认 为 不过是 世尊方便安立、假名安立的名相,

评论2017-03-2215787

“如来藏”是细微色身吗 二
第二部分 论如来藏在吾人身中如来藏既是胜义实有,非假名安立,那 么 如来藏究竟在哪里?就有必要探究一下,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

评论2017-03-2215369

佛经中的如梦观
《大方广佛华严经十忍品》(卷44)云:佛子!何为菩萨摩诃萨如梦忍?佛子!此菩萨摩诃萨,知一切世间如梦。譬如梦,非世间、非离

评论2017-03-222478

断我见以后的生活方式
菩萨在断我见乃至开悟明心的生活方式应该要如何呢?应该要学禅师那样「事上无心、心上无事」然后努力护持正法过日子!《无门关》

评论2017-01-10411

学佛首要目标——断我见
三缚结者,谓我见之结、疑见之结、戒禁取见之结。此三种邪见之结,能系缚一切人、天人、天主等有情,轮转于三界中而不得出离生死

评论2017-01-10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