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佛法首页 频道列表

第十一课、佛教与观光

2014-12-22976410

  第十一课 佛教与观光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到世间上来,除了要把握时间、争取时间、利用时间,多做有益社会人群的事,以延长时间上的寿命以外,更应该扩大生活领域,开阔心灵空间,让自己融入人群,走向世界。观光参访正是增广见闻,开拓生命领域的方法之一。
  观光是无烟囱的工业。发展观光,赚取外汇,已成为近代世界各国繁荣经济的重要政策。举凡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历史文化、经贸繁荣等,都成为世界各国观光发展的资源。
  在各种观光事业中,佛教塔寺洞窟的景观,最富于宗教艺术之美,所以观光资源充沛。所谓「天下名山僧占多」,自古佛教寺院都是建筑在崇山峻岭、风景秀丽的地方,寺院建筑本来就很宏伟幽美,再加上参天古树的大自然美,所以「名山古刹」、「伽蓝胜地」,一直是一般人寻幽访胜、假日休闲的最佳去处。到佛教的寺院观光朝圣,除了眼看耳听之外,心灵上会有不同世俗的深刻感受,精神上更有无比的提升。佛教的教义、仪规、文化、古迹等,都能带给人们思想的开展、身心的安定。即使没有佛教信仰的人,也会喜爱这一个清净祥和的地方。
  过去有些寺庙道场,建筑都很险峻、奇特,非常有观光的价值,例如:山西悬空寺,名符其实是一座悬挂在半山腰的寺院,上载危岩,下临深谷,三十多处殿、堂、楼、阁,错落有致地镶崁在万仞峭壁之上,宛如琼楼玉宇从空而来。规模宏大的麦积山石窟,窟龛密布于山壁,栈道修建于悬崖,蜿蜒曲折,令人叹为观止;四川乐山大佛雕凿在险滩石壁之上,巍峙江岸,气势雄伟,留下千古的圣容,俯瞰众生;峨嵋金顶的铜造佛殿,是远从湖南运载而来,其它如敦煌壁画、云岗石刻、四大名山、五岳奇景及洛阳白马寺、嵩山少林寺、南京栖霞山千佛崖、西藏布达拉宫、台湾佛光山、柬埔寨吴哥窟、印尼婆罗浮屠、缅甸大金塔、斯里兰卡佛牙寺等,都各自为它们的文化信仰大放光芒。
  这些石窟雕刻、佛像绘画、佛塔建筑的艺术财富,至今成为全人类的瑰宝。中国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昀先生说:中国佛教过去缺少弘法讲经,还是有很多人信仰佛教,是因为有寺庙、有佛像、有内涵的建筑物为众生宣说和平的法音,所以能够化导人心。
  现代世界各国观光事业发达,不但中国佛教圣地朝山、观光客犹如过江之鲫,其它如日本、韩国、泰国等地,也是朝圣者如织,尤以到印度朝圣佛陀诞生地蓝毗尼园、悟道处菩提伽耶、初转*轮的鹿野苑以及涅槃地拘尸那罗城,外加只园精舍、王舍城、阿姜达、灵鹫山、竹林精舍、那烂陀大学等佛陀教化因缘最深的地方,都是令人向往的佛教圣地。
  其次,到韩国参访有千年以上历史的三宝寺,如:佛宝通度寺、法宝海印寺、僧宝松广寺,还有临海的观音道场洛山寺,也别具现代特色。到日本参访有历史古都奈良的唐招提寺、药师寺及东大寺等,都是古意盎然,举世著称的名蓝。泰国则有玉佛寺、大理石寺、郑王寺、法身寺,尤其顺道一游湄南河,更能为旅程增添诗情画意。
  对于一个佛教的行者而言,观光参访就是一种行脚参学,一种修行访师,也是一种生活上的阅历。每到一个国家胜地,都要用「心」来了解民情风俗、历史文化、生活的方式等,一方面开拓胸襟视野,一方面观照自心,因为山光水色、草木丛林等,无一不是包含在「生命」这一部大书里面;宇宙大千、人间百态,无一不是参禅悟道的契机。所以观光参访也可以说是透过「观」察学习,得到心开意解的「光」明。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第一课、佛教与宇宙
  第一课 佛教与宇宙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佛教的「宇宙」包含四维上下,过现未来,同时含盖无量无数的有情

评论2014-12-2239335

第二课、佛教与命运
  第二课 佛教与命运  我们每个人最关心的事,莫过于自己;而自己的问题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命运。对于命运的看法,有的人觉得

评论2014-12-2288188

第三课、佛教与神通
  第三课 佛教与神通  神通是修习禅定与智慧而得的一种超乎常识、体能的不可思议的力量。佛教言神通有六种:一、天眼通;二、

评论2014-12-2222140

第四课、佛教与法律
  第四课 佛教与法律  法谚云:「有社会,斯有法律。」法律是伴随社会的需要而产生,是人类用以规范行为的共同准则。在原始时

评论2014-12-2290069

第五课、佛教与哲学
  第五课 佛教与哲学  哲学是人类思惟的呈现,「哲学」在西方称为「爱智」之学,意谓对智慧真理的追求。佛教的教理也是体证真

评论2014-12-2285246

第六课、佛教与教育
  第六课 佛教与教育  教育是人类传递和开展文明的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席狄洛曾说:「教育,是人类共同的成长基础,教育

评论2014-12-2210989

第七课、佛教与管理
  第七课 佛教与管理  「管理学」是因应时代进步而产生的一门学问,顾名思义,指的就是有组织、有系统的运作方式。一个企业团

评论2014-12-2216782

第八课、佛教与科学
  第八课 佛教与科学  科学原意为「知识」,是一门利用仪器与学理,专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进行研究与探讨的学问。科学虽然与佛

评论2014-12-2269974

第九课、佛教与医学
  第九课 佛教与医学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在缘起缘灭的世间,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众生的病苦,除了来自身体

评论2014-12-2212685

第十课、佛教与会议
  第十课 佛教与会议  孙中山先生在《民权初步》中,对会议的定义为:「凡研究事理而为之解决,一人谓之独思,二人谓之对话,

评论2014-12-229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