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佛法首页 频道列表

大乘的般若思想

2014-12-22367730

  大乘的般若思想
  般若意义
  真实智慧
  般若,解作智慧,但它和一般的世俗智慧不同,这是透过观察『缘起性空』的道理,而获得的真实智慧。它可以彻底断除我们的无明和各种烦恼,而证得圆满的佛果。因此,从效用而言,它称为『般若波罗蜜多』,音译『智慧度』或『智慧到彼岸』,即凭借这种智慧,可以把我们从生死的苦海,运载至涅槃的彼岸。
  思想概要
  缘起无性
  般若的中心思想,可以归纳为『幻有性空』,而这个思想根据原始佛教的缘起观念而来的。
  我法二空
  原始佛教仅论述到个体生命并没有独立自主的实体,称为『人无我』。而大乘的学者却进一步指出我们所经验到的一切,也是没有独立的实体,称为『法无我』。他们把『人无我』和『法无找』,统名为『无自性』或『性空』,即不论是个体生命,还是外在的世界,也是没有常、一、具主宰的实体。
  例如我们听到箫声,没有箫,固然不成;没有演奏者,也发不出声音来;没有知音的人,也体会不到箫声的悲凉。固此,箫声的出现,既不是某一种因素能单独决定的;也不是某些因素中含有箫声的全部成份;必须三者凑合在一起,因缘会合起来,才有箫声出现。它既然不是实有的,自然就不能用来去、生灭等观念来描述它。从它没有固定不变的相状来说,称为『无自性』;从它没有独立生灭的运动来说,称为『无生』。
  另一方面,众生和宇宙有虽然没有自性,但众缘所成的外貌和效用还是有的,称为『幻有性空』。我们如果连幻有也否定的话,那就成为错误的虚无主义了。
  真俗二谛
  佛陀在《般若经》中指出,真理可以分为真谛和俗谛两个层面。真谛又称胜义谛或第一义谛,是出世间的真理,只有获得『般若』的圣贤才可以透彻了解;俗谛又称世谛或世俗谛,而且又变幻不定,但却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和存在的法则,因此,我们便把它看作是真实的,并产生种种贪爱执着,因而不断生死轮回。
  然而,佛陀绝不是完全地否定世俗谛的价值,他巧妙地把二谛融会贯通起来。他运用我们所执着的世俗谛来因材施教,提出因缘果报、四谛、六度等教义,使我们逐步认识到自己所执着的,只是些假名,进而修习六种波罗蜜多,终会了悟真谛,达至解脱。
  般若作用
  六度之首
  因此,大乘佛教的理论和修习,都是朝着这个方向迈进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五种波罗蜜多,就是为了获得般若作准备;离开了般若波罗蜜多,一切的修习都不彻底,只能获得人、天的福报吧了!
  所有修学大乘的人也需要藉着般若,才能脱离生死轮回,证得圆满的佛果。可见般若波罗蜜多实在是治疗一切痛苦的良药,因此,被尊称为『诸佛之母』。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释迦牟尼佛生平事略
  释迦牟尼佛生平事略  佛陀降生及出家  佛陀的家世  在喜马拉雅山的南麓,有一条恒河的支流,名罗泊提河。古印度时在河

评论2014-12-2279499

遗教的结集
  遗教的结集  结集的原因  佛在世时,所说的教法,并没有文字纪录。佛灭度后,佛弟子恐怕遗教散失,所以建议召开僧众大会

评论2014-12-2280874

因缘果报
  因缘果报  因缘的意义  一个人绝不可能独自生存,多多少少总要和别人共处,人和人之间,有着种种互相依存的关系,大家分

评论2014-12-2297434

业报与轮回
  业报与轮回  业力的意义  生命就像流水的波浪。波浪有起伏,前一浪灭,后一浪生。生命有延续,前一生的结束,即是后一生

评论2014-12-2218389

僧伽的制度
  僧伽的制度  僧伽的成立  佛陀成道以后,首先到鹿野苑化度憍陈如等五人,成立了僧伽的雏型。随着佛教的流布,出家人的数

评论2014-12-2241987

原始的僧团
  原始的僧团  佛陀的十大弟子  佛陀的十大弟子,在僧团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们重视修持,热心弘法,各有不同的专长,现

评论2014-12-224957

皈依三宝
  皈依三宝  学佛的初阶  学佛的人,进入佛教的初步阶段,是皈依佛、法、僧三宝,叫做三皈依。  一个人若不受三皈依,虽

评论2014-12-2275977

受持五戒
  受持五戒  受戒的目的  一个公民,应该遵守本国的法律;皈依三宝后,便应该受持五戒。  受持五戒的用意是约束自己的行

评论2014-12-2296356

奉行十善
  奉行十善  十善的意义  作为一个佛教徒,如果只是独善其身,实在并不足够,还要进一步秉承佛陀慈悲的精神,积极行善,以

评论2014-12-2253259

佛像的起源
  佛像的起源  佛像的始创  我们在佛寺里,都会看到很多大大小小的造像,心里总不免发生疑问:这些造像是甚么时候始创的呢

评论2014-12-222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