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佛法首页 频道列表

破邪显正的三论宗学说

2014-12-22994410

  破邪显正的三论宗学说
  三论立宗
  印度发展
  三论宗乃中国佛教的宗派,由隋吉藏所创立。此宗由于继承印度中观派的思想,以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及提婆的『百论』等典籍为依据,故称为『三论宗』。中观学派在印度的发展,首先由龙树创立体系,弟子提婆予以弘扬,罗睺罗、青目及西域的须利耶苏摩等予以继承,再由鸠摩罗什把它传入中国。
  汉土成宗
  鸠摩罗什印度人,曾跟从须利耶苏摩学习般若、中观。姚秦弘始三年,〈公元四零一年〉罗什被迎至长安,译出经论三百八十多卷,有系统地介绍了般若、中观的学说,廓清东晋以来玄学化了的般若思想,为三论宗建立了正确的思想基础。在罗什门人中,僧肇、僧睿、道生、道融都是传三论学说的。到南北朝期间,僧肇一系经僧朗、僧诠、法朗的相传,继承所谓关河旧说。最后由吉藏全部加以继承,并博采南北朝时三论诸家所长,把龙树、提婆的中观学说组织得更周密更完善,而创立了三论宗。
  三论典籍
  所依经论
  三论宗所依据的典籍有所谓『四经三论』。四经者自罗什、僧肇、僧朗、法朗相承以来,本宗就以『大品般若经』、『法华经』和『涅槃经』为所依据的经典。至于所据的论典除『中论』、『十二门论』、『百论』外,尚有龙树的『大智度论』。这些论典,是此宗思想直接的渊源。
  吉藏著述
  龙树、提婆所造的三论,吉藏均有注解,如『中论疏』、『百论疏』及『十二门论疏』等,又把南北朝时期佛学界热烈探讨的二谛、佛性等问题,依三论宗的思想加以批判,着『大乘玄义』、『三论玄义』、『二谛章』和『法华经玄论』等,这些都是研习三论思想不可缺少的重要典籍。
  思想概述
  破邪显正
  三论宗的主要思想是透过『破邪显正』、『真俗二谛』、『八不中道』等途径,把『般若经』中的『空义』加以阐释及发挥。
  『破邪显正』是三论宗的根本精神。破邪是破有所得的执着。所谓有所得是把事物或道理,看作可以运用语言、文字等加以解释或传达的实在东西,在他们看来,不单外道、小乘有这种执着,就是大乘的人也有这样的情况,故此必须把有所得的妄想打破,才能将超越思虑、知识、分别的正理显露出来,达到无所得空的境界。这种『空』的境界绝对不是一种新的有所得的道理。一般来说,当一种错误的见解给破斥后,新的见解便会被把握为正理,这是一种常见的情况;但在三论宗看来,选取任何一种见解也等于产生另一种新的执着,因此必须要破除一切的执着,而且破而不立,在破除谬误执着的同时也就是显正,就是透过破邪,好使般若正智能直观地认知中道正理,故此三论宗强调『破邪即是显正』。
  八不二谛
  八不是指龙树在『中论』所说的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等八方面的否定。其实,这种否定不单是四对观念,应该是意味着一切相对性都要否定,因为在龙树的中观立场来说,凡是相对都是有所得的执着,都应该要扫除,才能显示无所得的中道。
  另外,三论宗又用『二谛』的方法深一层去分析八不的性质,提出『五句三中』的说法。现以八不中的生灭为例,加以说明如下︰
  一、单俗︰把现象界的一切事物看成是实实在在地『有生有灭』,这是以执着俗谛为实的见解来认识诸法,故有种种实有的执着。
  二、单真︰把佛、菩萨以般若所证的空理看成是实实在在的『不生不灭』,这是从执着有实在的真谛来了解法体。以上二句都是违反中道的偏执见解。
  三、世谛中道︰空理不可说有,不可说无,为使众生明白这种道理,便假借语言,将现象界的活动变化,『假说为生,假说为灭』,这是就世谛的立场把离言空理的用显示出来,用意在于遣除第一句所说的单俗是实生实灭的偏执。
  四、真谛中道︰若要表示空理的体性是湛然常寂的,便须假借语言,说此离言的空理是『假不生假不灭』,这是从真谛的立场把理体显示出来,用意在于遣除第二句所说的单真是实不生实不灭的偏执。
  五、二谛合明中道︰空理的体性作用是离言的、『非生灭非不生灭』的,一切思虑言谈都不能表示,若就中道的空理本身来说,是包括俗谛的假『非』生灭和真谛的假『非』不生灭二者,故称『二谛合明中道』。以上三句都是合乎中道正理的,把中道从用上施设『假生假灭』、从体上施设『假不生假不灭』、从离言的体用上绝一切的思虑,示『非生灭非不生灭』。
  其实,『五句三中』的分析方法,不单把生灭的性质,从三个层面去认识,更可运用到其余六不乃至一切的相对性之上,作同样的认识,这是三论学说在中观学派的理论基础上向前的发展。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释迦牟尼佛生平事略
  释迦牟尼佛生平事略  佛陀降生及出家  佛陀的家世  在喜马拉雅山的南麓,有一条恒河的支流,名罗泊提河。古印度时在河

评论2014-12-2279500

遗教的结集
  遗教的结集  结集的原因  佛在世时,所说的教法,并没有文字纪录。佛灭度后,佛弟子恐怕遗教散失,所以建议召开僧众大会

评论2014-12-2280874

因缘果报
  因缘果报  因缘的意义  一个人绝不可能独自生存,多多少少总要和别人共处,人和人之间,有着种种互相依存的关系,大家分

评论2014-12-2297434

业报与轮回
  业报与轮回  业力的意义  生命就像流水的波浪。波浪有起伏,前一浪灭,后一浪生。生命有延续,前一生的结束,即是后一生

评论2014-12-2218389

僧伽的制度
  僧伽的制度  僧伽的成立  佛陀成道以后,首先到鹿野苑化度憍陈如等五人,成立了僧伽的雏型。随着佛教的流布,出家人的数

评论2014-12-2241987

原始的僧团
  原始的僧团  佛陀的十大弟子  佛陀的十大弟子,在僧团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们重视修持,热心弘法,各有不同的专长,现

评论2014-12-224957

皈依三宝
  皈依三宝  学佛的初阶  学佛的人,进入佛教的初步阶段,是皈依佛、法、僧三宝,叫做三皈依。  一个人若不受三皈依,虽

评论2014-12-2275977

受持五戒
  受持五戒  受戒的目的  一个公民,应该遵守本国的法律;皈依三宝后,便应该受持五戒。  受持五戒的用意是约束自己的行

评论2014-12-2296356

奉行十善
  奉行十善  十善的意义  作为一个佛教徒,如果只是独善其身,实在并不足够,还要进一步秉承佛陀慈悲的精神,积极行善,以

评论2014-12-2253259

佛像的起源
  佛像的起源  佛像的始创  我们在佛寺里,都会看到很多大大小小的造像,心里总不免发生疑问:这些造像是甚么时候始创的呢

评论2014-12-222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