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种类以及作用和使用
念珠种类以及作用和使用 l、菩提,是梵语音译,是觉悟、智慧、知识、道路的意思,广义讲是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的智慧。
评论2014-12-2089604
生命因智慧而改变
生活在红尘俗世中的我们,不得不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恶,尤其在现在这样一个信息畅通的时代。所以,为了不要受到恶的熏染,我们
评论2014-12-2011257
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
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为欲利益诸有情故。以大悲心告诸大众言。汝等善听我今演说。受持数珠
评论2014-12-2099678
大年初一必需要烧香吗?
“大年初一必需要烧香吗?若不烧香,光祈祷能够改变命运吗?”关于这个问题,我这里给大家讲一讲关于这方面的问题。 祈祷
评论2014-12-2042974
佛说: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
评论2014-12-2062389
佛经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佛经的形成过程是与佛教的发展相始终的,按照佛教发展的时间顺序,最早形成的是小乘佛教三藏,之后形成的是大乘佛教三藏,最
评论2014-12-2069661
养心与修心
心正,才能正菩提之正道;心歪,则万事皆空。 宽心待人,人人自能相助;慈悲为怀,天地助你成功。 心怀一念慈悲意,空
评论2014-12-2084005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的含义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的含义是指不要今天诵这部经、明天诵那部经,而是只看一部经,就能通达所有经典吗? 净空法师答:不
评论2014-12-2033458
佛教的解脱思想
慧律法师 佛陀的伟大,在于他拥有大智慧,善于观察人生的真正的生命和宇宙的真相。同时,佛陀的观照达到了究竟处,也就是
评论2014-12-2044751
你会忍吗?
万法得成于忍! 人在世间行,需要和各种各样的缘打交道,因为习气的原因,人们往往喜欢和顺缘,也就是随顺自己的缘打交道
评论2014-12-2011528
管住你的嘴,看住你的心,修好你的法
现在很多人学佛,往往流于形式,喜欢聚会、赶法会,自己真修的少,有些同修,也不知道如何实修。或者,有些人知道一方面的佛
评论2014-12-2053012
学佛,您是否走对了路
有了这些感知,说明你学佛走对了路 一、慈悲心是否有增长: 1. 在初地菩萨之前,慈悲心是否有增加是一个重要指标,初地
评论2014-12-2024925
为甚么要在佛坛上供水呢?
为甚么要在佛坛上供水呢? ◎我们对诸佛所作的供养,可以有很多种,例如水、花、燃香、涂香、食品、明灯等等,但就重要是
评论2014-12-2057876
怎样消灾,怎样超度祖先
怎样消灾,怎样超度祖先 这位同学问:“除了清明、中元、冬至超度祖先牌位外”,这个不是超度祖先牌位,超度祖先,不是超
评论2014-12-208134
什么叫做随喜?随喜分为哪几种类型?
所谓随喜,根据《俱舍论》的观点,就是指无有任何嫉妒心,对别人所做的一切善根发自内心地欢喜。在大乘论典中,随喜也是相当
评论2014-12-2063975
香与净土
香与净土 净土代表着一切生命最欣悦向往的世界,因此,净土中所有的事情,都是能使人身心感受舒适愉悦,修行增长的环境。
评论2014-12-2074571
在家如何设佛坛?
这是常常被人问起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家学佛需要设置佛堂吗?如果需要,又应如何设置? 这要看各人的情况而定。如果住处很
评论2014-12-2031560
忍气吞声就是修忍辱行吗?
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度”是度过烦恼苦海之意,而“忍辱度”的确也有忍气吞声的意思。比如《遗教经》说:“能行忍者,乃
评论2014-12-209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