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故事首页 频道列表

一切皆宿世因缘有关

2014-12-26697780

  一切皆宿世因缘有关
  佛教指前世的生死为前生,即宿世;因而,将前世的因缘,统称宿世因缘。《法华经.授记品》:“宿世因缘,吾今当说。”同经《化城喻品》还对二乘人说宿世因缘,诱其证悟。唐.姚合《寄主客刘郎中》诗:“汉朝共许贾生贤,迁谪还应是宿缘。”也省作“宿缘”。如南朝宋.何承天《答宗居士书》:“爱欲未除,宿缘是畏。”后来把“宿世因缘”一语的涵义应用到仕途的升迁与儿女之情的恩恩怨怨等方面。如《道山清话》:“彭汝砺久在侍从,晚娶宋氏归,有姿色器资,承顺惟恐不及,后出守九江,病中忽索笔纸,大书云:‘宿世冤家,五年夫妇,从今以往,不打这鼓。’投笔而逝。”
  人的智识有深浅高低,个性习惯好欲都不同,所以有的人讲话做事都有投机不投机。古人说:‘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有人闻一知二,有人闻一知十,有人一闻千悟,有人说东即会到西里去,或一句话说几遍都听不懂。智慧高,修行深的人事事一点即透,凡人智识迟钝,事事都过了才知道,有人相处一辈子都不会了解对方的为人,有人人家一学一动都了如指掌,事先能测知他人的意向。为什么一样一个人如此天渊之别呢?佛法说:一切皆宿世因缘有关。
  从前有一位拥有百万财产的大富翁,有一天想到很远的地方去,当他要出门的时候,特别把守门户的奴仆叫来说:‘我出门的时候,你要好好的看守门用心的照顾驴子。’‘主人你尽管放心,我会依照你吩咐去做的。’主人就放心的出门去了。
  从主人出门那一天,奴仆也确实小心翼翼的看守门户、照顾驴子。可是没有几天,村里的庙做大拜拜,请有名的戏班来演戏,听说戏演的十分好看精彩。守门的奴仆心里就痒痒的想去看精彩的好戏。可是主人一再的交代要看守门户和照顾驴子,怎么办呢?’
  于是想:‘主人叫我守门,看顾驴子,我就用绳索把门缚在驴背上,牵著驴子去看戏,不就得了吗?’于是欢天喜地的照著自己的想法,先从驴子牵出来再将大门除下,放到驴背上,用绳子牢牢的缚住,便大摇大摆的看戏去了。现在大富翁的家不但没有守门的人,连大门都没有了,小偷趁机把富翁的财宝一扫而光。
  富翁回家见到家里的财宝都没有了,问奴仆说:‘家里所有财宝那里去了?’奴仆说:‘主人外出,只交代我看守门户,照顾驴子这二件事我都做到也,至于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叫你守门就是要你保护家里的财宝,若无财宝何用守门?’主人对这位奴仆真是啼笑皆非,气得七孔冒烟,但事情已经发生了也无可奈何。
  智识差的人人家请的话不但听不懂,而且往往会错了意,个性乖戾的人,人家要我往东偏偏要往西,自我贡高的人,只要人家听我的,不肯听人家的种种智识种种个性。有人好吃,有人好面子,有的好酒,有人好豆腐。而发生磨擦冲突,人世间是非就多了。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点,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缺点,若能发挥其优点,改变其缺点即是成功的人。若不但自己顺个人的缺点,也要别人随顺我的缺点,即其苦恼就多了,也是注定要失败的人。
  修行亦然,若是知道自己习性的缺点,日日用功修改,即日日进道。若任五欲烦恼去发展,即是日日造业。将来的升堕就有天渊之别了。佛法说:‘同业相应’。智慧德行差不多的人或个性嗜好一样,都比较了解对方。智慧高超的人,他人的一举一动什么意向都了解得很清楚,否则迷迷糊糊了。
  佛法是智慧的法门,心经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是大觉者,是故学佛即是修智慧的法门。若是没有智慧看守六根六门,即一切功德财宝都被小偷(烦恼)所偷了。堕六道轮回就不只是贫穷而已,而且苦报无量的苦恼众生了。此乃一切皆宿世因缘有关!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世尊接受众生的供养,都是事出有因
世尊接受众生的供养,依然是事出有因。假如观察众生的因缘是不成熟的,或者是根本还没有发菩提心,只是知道供养 世尊的福德是无量

评论2017-03-309593

贫人须摩持缕施佛缘
三藏十二部流传下来的内容中,有一大段记载是被归属在《本生经》的部分,说的是或说己身、或说他身;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示己

评论2017-03-3015090

诸经巡礼--阿含藏 一
《诸经巡礼--阿含藏》 v 目 录 w-------------------------------------------1.增一阿含经卷二十 声闻品〔一位具异能者皈佛记

评论2017-03-299596

诸经巡礼--阿含藏 二
6.增一阿含经卷十八 四意断品〔佛会衰老吗?〕 有一天,阿难尊者来向世尊礼足后,又双手捧摸如来足,并以口抚触如来足上而说道

评论2017-03-299465

诸经巡礼--阿含藏 三
11.中阿含经卷十三 说本经〔施一饭予辟支佛所得的果报〕佛在波罗奈的鹿野苑时,诸比丘集坐于讲堂,共相谈论:在家居士天天获利百

评论2017-03-299385

诸经巡礼--阿含藏 四
16.中阿含经卷三十 怨家经〔心生怨恨的后果〕 世尊告诉诸比丘:有七怨家法,而作怨家,谓男女辈,瞋恚时来。意思是说:不论男女

评论2017-03-299199

诸经巡礼--阿含藏 五
21.增一阿含经卷十九 四意断品〔比丘因病厌世的一则特殊个案〕世尊在祇园精舍时,婆迦梨尊者身得重病,须卧着大小便,想拿刀自杀

评论2017-03-296552

佛经中讲述修梵天道的例子-----长阿含经----典尊经
长阿含经----典尊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执乐天般遮翼子。于夜静寂无人之时。

评论2017-03-2568282

佛经版“愚公移山”
佛说末罗王经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时有国王。号曰末罗。土地丰沃。士民壮

评论2017-03-259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