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故事首页 频道列表

本生故事

2014-12-26131520

  本生故事
  “如何泥泞路,如何重荷车,一旦黑牛曳,彼可为捷运!”
  昔日,于波罗奈都城,有梵与王治国。那时,释迦菩萨宿于母牛胎内,出生后随养牛主来到某村。当养牛主在一老妇家住宿几天,又无碎银作为住宿费用时,便将这只幼牛犊当作报酬,付给了这位孤苦伶仃的老妇人。
  于是,老妇与牛犊开始相依为命。白天,老妇将好点的饭菜喂给牛犊,自己则吃差点的饭菜。晚上,老妇让牛犊睡在家里唯一的床上,自己则在床边和衣而睡。如此细心地照料,就像养育亲生儿子。(老妇如此慈悲平等)
  牛犊长大之后,老妇将它取命为黑子。因为它毛色纯黑,两眼也炯炯有光。由于这牛温顺和蔼,行仪正当,所以受到村人们的喜爱。村中儿童每天都要和它玩耍,一天不在一起都觉得少了一件事似的。
  某一天,黑子心想:“我母(老妇)非常贫穷,但仍将好食物留给我,自己吃差的。如此辛苦地养育我,无怨无悔。我应该为母亲蓄财,让老人家过点好日子!”自此以后,这牛很少与儿童玩耍,只为寻财而四处奔走。
  一天,有商队率百台货车来到村外。他们准备渡过一条浅河,去到对岸的镇上经商。然而,商队所率拉车的牛,没有能力拖车到达对岸。
  一时之间,商队众人大急。商队主想到一个办法,去各村高薪聘请力气大的牛主,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于是,菩萨(黑子牛)与许多村牛来到渡口。当其他村牛试着拉百台货车时,都无能为力。最后只剩下黑子牛,安静的站在一旁。
  商队主的儿子,是一位牛类鉴定家,他仔细观察黑子牛,知道是一深不可测的良牛。他与父亲私语片刻,然后发问:“这是一头良牛,请问谁是它的主人?”众人回答:“它是自己来到,没有主人!”
  商队主心想:“听儿子说,这牛肯定能拉动一百台货车。而恰好它又没有主人,今天我们赚大了!”于是,商队主以钢绳缚住牛鼻,让黑子牛拉车前进。但黑牛因工钱未定,停止不动。
  商队主的儿子,知道黑子牛的心意,便对牛说:“你如果能拉车过河,我们付给你一千个金币!”黑子牛听罢,自动前进。它背负着百车货物,一步一个脚印的,艰难地到达对岸。
  拉车成功后,商队主却想欺骗黑子牛。他只拿出五百个金币,用一个布包装好,挂在黑子牛的脖子上。黑牛因工钱未付足,便拦在货车的前面,阻路而立,使商队不能前进。
  商队众人跑来,想一起用劲推开黑子牛。然而,牛腿像铁板钉钉,丝纹不动。任商队众人用尽力气,也不能让黑子牛挪动半步!
  商队主的儿子,知道黑子牛因工钱不足而阻路。于是,他再拿出五百个金币,装进那个布包,凑足一千个金币。黑子牛见工钱已足,便自行让路,前往村中自己的家。
  村里儿童见到黑子牛,纷纷上前询问:“你脖子上挂的是什么?打开来看看!”黑子牛摇头,然后故意大吼,作恐怖状,吓跑众儿童。
  于是,黑牛终于安全回家,前往母亲面前,将千金布包交给老妇后,倒地便睡。它实在太累了!身心疲惫不堪!这头忠诚、孝顺的黑牛,除了付出自己身体的极限体力,还要去应对人类的狡诈与危险,它没有因此而累死,就算是很幸运的了!
  老妇见到一千个金币的布包,经过观察思考,大略明白黑子所做之事。她望着已经酣睡,疲惫不堪的黑子,心疼不已:“儿啊!我怎么忍心让你做工赚钱!你为什么要做这些辛苦之事!”
  于是,等黑子醒来,老妇用香汤给牛洗澡,将黑牛全身涂上香油。接着,老妇烹饪出许多美食,亲自喂黑子牛吃饭。之后,老妇过上比较宽裕的日子。其后,黑子牛与老妇各自命终,随业报离世而去。
  佛陀说完这个本生故事,作因缘结语:“诸比丘!那时的老妇,是莲华色;黑子牛即是我。”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世尊接受众生的供养,都是事出有因
世尊接受众生的供养,依然是事出有因。假如观察众生的因缘是不成熟的,或者是根本还没有发菩提心,只是知道供养 世尊的福德是无量

评论2017-03-309691

贫人须摩持缕施佛缘
三藏十二部流传下来的内容中,有一大段记载是被归属在《本生经》的部分,说的是或说己身、或说他身;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示己

评论2017-03-3015854

诸经巡礼--阿含藏 一
《诸经巡礼--阿含藏》 v 目 录 w-------------------------------------------1.增一阿含经卷二十 声闻品〔一位具异能者皈佛记

评论2017-03-299666

诸经巡礼--阿含藏 二
6.增一阿含经卷十八 四意断品〔佛会衰老吗?〕 有一天,阿难尊者来向世尊礼足后,又双手捧摸如来足,并以口抚触如来足上而说道

评论2017-03-299570

诸经巡礼--阿含藏 三
11.中阿含经卷十三 说本经〔施一饭予辟支佛所得的果报〕佛在波罗奈的鹿野苑时,诸比丘集坐于讲堂,共相谈论:在家居士天天获利百

评论2017-03-299475

诸经巡礼--阿含藏 四
16.中阿含经卷三十 怨家经〔心生怨恨的后果〕 世尊告诉诸比丘:有七怨家法,而作怨家,谓男女辈,瞋恚时来。意思是说:不论男女

评论2017-03-299302

诸经巡礼--阿含藏 五
21.增一阿含经卷十九 四意断品〔比丘因病厌世的一则特殊个案〕世尊在祇园精舍时,婆迦梨尊者身得重病,须卧着大小便,想拿刀自杀

评论2017-03-296634

佛经中讲述修梵天道的例子-----长阿含经----典尊经
长阿含经----典尊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执乐天般遮翼子。于夜静寂无人之时。

评论2017-03-2568333

佛经版“愚公移山”
佛说末罗王经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时有国王。号曰末罗。土地丰沃。士民壮

评论2017-03-259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