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放生的时候,千万不要抱着为了清净自己罪业的目的去放生,而是要为了解决这些众生临时的痛苦(无畏布施的目的)与究竟的安乐(法布施的目的),去积极放生。如果仅仅为了自己,虽然也有一定功德,但因为动机不纯正,反而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释迦牟尼佛从发心到成道之间,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利益,一切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众生去付出、去奉献,但却在利益众生的同时,也解决了自己的生老病死。
我们从无始以来到如今,从未考虑过众生的利益,所有的言行,都是为了自己的幸福,时至今日,仍然一无所获,甚至连主宰自己上升下堕的权力都无法掌握。由此可见,为满足私欲所花费的功夫,根本没有任何价值。只有不考虑自己,单纯是为了众生而做的努力,才可以圆满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普贤行愿品》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福报由供养布施而来,请随手转发,布施法益,积集资粮,同证佛果!
回向:
见闻、流通、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
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人民安乐,天下太平。
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