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肠属于螠虫动物门、螠纲、无管螠目、刺螠科,是一种长圆筒形的软体动物,浅黄色。个体粗大,长约100一300mm,宽约25-27mm,长200mm-250mm,体表满布大小不等的粒状突起,分布于俄罗斯、日本、朝鲜和我国渤海湾等,是我国北方沿海泥沙岸潮间带下区及潮下带浅水区底栖生物的常见种。
近几年,烟台周边渔民捕获海肠规格越来越小、整体数量越来越少。烟台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介绍,由于近几年的过度捕捞,海肠资源量急剧下降,2014年产量仅有1100吨,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自然生长的海肠常生长于滩平、水浅,沙质或泥沙兼半的浅水区。一旦环境发生变化,海肠的正常繁殖生长就会受到影响。”烟台市水产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王力勇说,“5、6年之前在渔人码头和开发区部分海域还能看到野生海肠,现在几乎绝迹了。”
海肠的减少,近几年在市场上也有体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普通饭店号一份韭菜炒海肠的价格达到128元,某星级酒店一份韭菜炒海肠价格近200元,而2014年价格更高。“在海肠市场价格100多1斤的时候,市场上海肠一般都是大酒店收,我们这些小酒店都不做海肠,光成本将近100,一道菜100多确实很难销售。”某家常饭店刘经理说。
渔民将40万头人工培育送上渔船
待增殖放流的人工培育海肠
如今,烟台市场上还面临外来海肠泛滥的情况。“从2012年开始,我们就意识到了海肠数量的锐减和保护海肠的重要性,并成功将海肠申请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申请地理标志产品就是为了使海肠成为具有烟台特色的产品,加强海肠的保护。”王力勇说,“此次放流不仅对生态修复起到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还能帮助渔民增收。”
王力勇介绍,海肠不仅适于增殖放流,同样适于规模化人工养殖生产,是一种有着非常乐观产业前景的优质品种。2013年7月,烟台海肠的养殖难题有了重大突破,经过2年多研究,烟台市水产研究所成功繁育出海肠苗种。
在苗种繁育取得成功的基础之上,烟台市水产研究所积极探索海肠养殖技术,采取自主研发与企业合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提供苗种与技术指导,共同进行海肠养殖生产技术研究,并通过采取工厂化、池塘、海区多种养殖方式,在东营、莱州、蓬莱、牟平、莱阳、威海以及辽宁大连、河北昌黎等地设立12个海肠养殖试验点,养殖方式包括工厂化、池塘、海区三种模式。
2015年6月23日,烟台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烟台市水产研究所承担的“地理标志产品——烟台海肠规模化苗种繁育技术研究”项目进行了阶段性现场验收,共培育出平均体长11.1毫米的海肠苗种627.48万头,各项数据均达到或超过年度技术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