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一些地方历来有“放生积德”的传统,近些年来,“积德行善”“做好事”的“善男信女们”,更是与现代的生态环保理念相结合,放生还被赋予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含义,尤其得到了年轻人和富有阶层的青睐。放生有多时髦流行?据英国媒体《经济学人》报道,相关人员估计,每年放生的鱼、蛇、乌龟、鸟,甚至蚂蚁的数量约有2亿,不过究竟有多少谁也不知道。放生作为一种信仰和理念本也无可厚非,然而,因为盲目放生造成的危害却十分凸显。有将陆龟扔海里的,有往咸水湖里咕咚咕咚倒淡水鱼的,还有一些人对一些外来物种缺乏辨识标准,出于保护立场盲目放生外来物种,殊不知,这样的盲目放生,其实是等于“杀生”。比如巴西龟由于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对其他许多本土水生物种来说,犹如“杀手”,不但入侵领域、抢占了“地盘”,还破坏了原有食物链,让鱼虾类乃至本土龟种走向死亡、灭绝,对本土生态平衡、生态环境的破坏危重。如此“放生”,等于“杀生”。
其实,胡乱放生还不只是对生态环境可持续性造成威胁,有的甚至直接威胁到人的生存。比如,山东淄博西河镇东庄村地处山区,有蛇不足为奇,可几百条蛇结伴而行,夸张点说,蛇都要比人多了。这么多蛇,从哪来的呢?都是那些“好心人”放生的,“有人放生,用车拉来,有人看见他下车把蛇卸下开着车就走了。”大量的蛇爬进该村引发村民恐慌,全村的男劳力均放下农活加入了“打蛇行动”。为了所谓的“积德行善”竟然连他人的安危都不顾,这是哪门子的“行善”和“环保”?更令人震惊的是,放生居然成了一门生意,有奸商发现的无本万利的赚钱方式之一,就是利用了人们向善的心理,专门向其兜售放生的动物,令人啼笑皆非。也不知某些胡乱放生的人士知道不知道这个愚人的骗局。
放生是个技术活,既需要科学知识,更需要一颗对自然、生态、生命的敬畏之心,而不是随心所欲想当然。对那些胡乱放生造成生态危害的,必须予以制裁。不过,长期以来,我国虽有《野生动物保护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规,对盲目的放生行为有惩处条款,但在执行力度上却失之于宽。特别是,处罚的轻重程度,过去由行政执法部门自行掌握,也就是所谓的“自由裁量权”。这次出台的《北京市园林绿化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就是要对自由裁量权进一步明晰。以放生处罚为例,处罚额度直接与湿地保护等级挂钩。根据区县级、市级、国家级三个湿地等级,和已造成危害、未造成危害两种情况,将原先5000元到5万元的处罚细化成6档。在区县级湿地内放生,未造成环境破坏的处罚程度最轻,罚金在5000元至1.5万元之间;在国家级湿地内放生并造成危害的,处罚程度最重,罚款金额在30万元至50万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