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放生首页 频道列表

放生习俗的源流与形成

2014-12-25412870

  放生习俗的源流与形成

  中国汉地的放生活动古已有之。《列子?说符篇》载:“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简子曰:‘善!’”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汉地即有在特殊日子放生的说法,甚至已出现了专门捕鱼鸟以供放生的情况。但持续、广泛的放生习俗的形成,还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

  佛教是一个注重培养慈悲心、主张非暴力的宗教,佛门第一戒即为戒杀,佛经中讲述佛陀及其弟子过去生中放生护生的故事极多。尤其是大乘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无量劫中同为六亲眷属,强调要普度众生,极力宣扬戒杀茹素、放生护生。这些与儒家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皆有恻隐之心”、“君子远庖厨”的理念不谋而合,从而为国人从文化心理上理解和支持佛教的放生活动奠定了基础。

  我国佛教的放生,是与戒杀念佛之行仪紧密相连的。戒杀是五戒、十戒等之第一戒,向来为佛教徒所严守。南朝齐、梁之际,佛教徒即依据《楞伽经》卷四中“不应食肉”等语而行断肉。梁武帝就曾下诏禁止杀生,并令各寺设放生池,又废止宗庙供献牺牲之制。我国大规模放生则始于隋代天台智者大师。智者大师居浙江天台山时,为使临海居民莫以捕鱼杀生为业,曾自舍身衣,并劝募众人购置放生池,复传授池中族类“三皈戒”,为彼等说《金光明经》、《法华经》等,以结法缘,从而开天台放生会之滥觞。其后,唐肃宗于乾元二年(759)下诏,在山南道、剑南道、荆南道、浙江道等地设置放生池81所。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敕令天下重修放生池。天禧三年,天台宗遵式奏请以杭州西湖为放生池,自制“放生慈济法门”,于每年四月八日佛诞日举行放生会,为天子祝圣。天圣三年(1025),四明知礼亦奏请永久成立南湖放生池之佛生日放生会,并撰《放生文》以定其仪规。此后,放生习俗便彻底佛教化,并经久不衰。
分享到: 0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放生赎罪【印光大师力荐连载】
般若花贪嗔之心 住平等舍愿诸众生远离无苦之乐 我心怡悦愿诸众生永具众苦及众苦因愿诸众生永离安乐及安乐因愿诸众生永具般若花四

评论2015-08-073733

戒杀放生的功德
  戒杀放生的功德   慈诚罗珠堪布开示   关于戒杀放生的功德,想必大家都多多少少地知道一些。在以前关于放生的开示中,也

评论2014-12-2512534

肆、结论—素食为戒杀护生之基
  肆、结论—素食为戒杀护生之基   在现今的吐会,科学和医学不断提出许多重要的理由,证明素食比吃肉要好,这并不仅仅出自于

评论2014-12-2544072

参、戒杀放生文选录
  参、戒杀放生文选录   宋慈云忏主遵式《诫酒肉慈慧法门偈》   戒教净兼备之天台祖师   遵式大师   遵式大师为北宋天

评论2014-12-2560437

贰、放生
  贰、放生   一、解释生物养人之疑   问:天地是孕育万物的父母,人是万物之灵。天下的众生,本来就是用来滋养人类的,如

评论2014-12-2579871

壹、从日常生活培养护生的习惯
  壹、从日常生活培养护生的习惯   一、为官篇   1。凡是遇到国家庆典或特殊节庆时,应规定全国为期三天至七天禁止屠杀。

评论2014-12-2562414

护生就是护心
  护生就是护心   —爱护生命就是爱护我们的心   我们凡夫众生由于累劫以来所造的杀业,所以身上有著贪心、嗔恨心、愚痴心

评论2014-12-2597431

放生的意义、实施与注意事项
  放生的意义、实施与注意事项   陈星桥   放生是佛教的一项重要法事,由于历代高僧大德的提倡,它与素食一样,早已成为中

评论2014-12-2534848

放生的好处
  放生的好处   佛说,放生者,有求必应,放生者,必得天神护佑。持续放生吧,放生会让你吉祥如意,会让你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评论2014-12-253796

放生功德
  放生功德   十善之首是放生,十恶之首为杀生,放生功德最大,既直接又快速,改变命运的力量最为显著。佛陀所说诸法中,菩提

评论2014-12-255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