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因含有树脂,香味浓郁而价钱不菲。这种色黑、质重,比黄金珠宝还贵重的木材有许多别名:土沉香、白木香、牙香树、女儿香。国产沉香野生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台湾,喜欢温暖多湿的气候。
东莞自古产沉香,所产之香为莞香,能沉于水底为上品,故称“沉水香”,简称沉香。莞香树,别名牙香树、女儿香。据《中国树木分类学》记载:牙香树,别名女儿香、莞香(广东东莞)。是中国树木中唯一以东莞地方命名的树木,历史悠久。古代东莞县地域广大,今之香港、深圳、宝安、中山及东莞市本土都属古代东莞县范围。
古代东莞县属下的区域(以香山为主)盛产莞香,因而,这些地区在唐宋以前已出现了与香有关的一系列地名,如:香山、香山场、香洲、香港、香港仔、香埠头、香港围等。有资料介绍:隋唐以前,东莞就是沉香的著名产地,每年有大批“莞香”进贡朝廷。属下的香山岛(即今日之中山市)是莞香的主产地。这些冠以“香”名的地名都印证了当年沉香种植采收、装船运送以及进贡朝廷、出口国外的说法。
古时香港属东莞管辖,那时的香港也曾大量种植土沉香,远在香港还未命名之前,岛上遍是开着黄绿色小花的土沉香树,农民将土沉香的树脂制成琥珀状、半透明的香块,农民将其从陆路运到尖沙头(即尖沙咀),用舢舨运往石排湾(即香港仔),再转运至内地及东南亚,甚至远及阿拉伯等地。因运香贩香而闻名,石排湾这个港口便被外国人称为“香港”,即“香的港口”,后来,“香港”更成为了整个海岛的名称。
到了清朝初年,朝廷为了清剿海患,勒令东南沿海居民向内陆迁徙。因此,种植土沉香的农业受到很大的影响。现时香港已没有出产土沉香作经济用途,然而香港的气候及水土适宜土沉香生长,因此土沉香成为香港郊野常见的树种。
中山市,古称香山县,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25年)建置。立县前的香山原是东莞县属下的香山岛。《香山县志》载:“香山县,汉番禺县地,晋以后为东官郡地,唐为东莞县地,宋绍兴二十二年分置香山县,属广州,元属广州路,明属广州府”。可见,宋之前香山是属于东莞。
古代香山远离大陆,唐代朝廷设兵镇守,为香山镇,地属东莞县文顺乡。明代嘉靖年间编的《香山县志》曾对香山的取名说法作了注释:“旧《志》云:以地宜香木得名,今按县地产香木绝少,岂以香炉山之故欤。”可知香山得名于隋唐时代之前,是因产沉香而得名的,到北宋时沉香已近绝产。
古籍中记载的“女儿香”,在中山民间老一辈中也有流传。据屈大均《广东新语》载:“凡种香家,其妇女辄于香之棱角,潜割少许藏之,名‘女儿香’,是多黑润、脂凝、铁格、角沉之类,好事者争以重价购之。”。“女儿香”的来历在多种史、志之中各有说法,《广东新语》是表达最清楚的。在古代香山民间中女儿出嫁,娘家会将一片沉香放在嫁妆的箱底,以备女儿为人母时生产疼痛之用。当妇女生产时,将小片沉香磨粉泡水冲服,可活血止痛;再将小片沉香点燃,有催产作用,所以称为“女儿香”,是代表父母对出嫁女儿的一片爱心。
海南沉香曾冠绝天下,被称为“琼脂”。海南沉香,从宋朝开始,就成为朝廷的贡品。海南古时被称为香州,据古籍记载,宋、明、清时的海南岛,可谓香岛,以盛产沉香而出名,源源不断的海南沉香通过各种途径运往内地。
宋代苏颂撰着《图经本草》(公元1062年)记载:“沉香、青桂、茅香,出海南诸国及交、广、崖州。”蔡绦在《铁围山丛谈》中说:“占城不若真腊,真腊不若海南黎洞。黎洞又以万安黎母山东峒者,冠绝天下,谓之海南沉香,一片万钱。”苏东坡被贬到海南后,发现海南香多,而且不少人以香为业。因此,他在《和劝农》诗序中曰:“海南多荒田,俗以贸香为业。”当时沉香生产繁荣昌盛,“环岛皆有之”。
明代名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海南沉香,一片万钱,冠绝天下! 清代,著名诗人屈大均游经海南岛,对海南沉香情有独钟,在《广东新语》中不惜笔墨记录海南采香盛况,并说:“欲求名材香块者,必于海之南也。”
海南沉香为五大南药之一,是我国天然药库中的瑰宝。由于多年的乱砍滥伐,资源日益枯竭,沉香树现正成为珍惜濒危植物。2004年,科技部立项批准了以“珍惜濒危药材沉香种植资源及其评价研究”为项目课题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万亩沉香种植项目启动,能有效保护海南的野生沉香。
广东、广西和海南的沿海地区地理、地质、气候环境基本相同,适合于白木香的生长,按理这些地区出产的沉香质量应该是相似的,但为什么有古代本草医籍认为沉香只是以海南琼崖等地所产质量为优的呢?我们认为这与当时的沉香树种植时间和采收方法不同是有关的。广州地区(包括中山在内)在当时也是经济发达社会开放地区,人们受经济利益驱使对沉香的采伐是急功近利,沉香树生长年限不够就开始采香,这样的质量当然不好。而海南的黎人则能坚持原则,不到生长年限决不采香,这也是海南出产沉香质量好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点从明代卢之颐所著《本草乘雅半偈》一书中的记载中得到印证:“沉香……今岭南州郡悉有,傍海处尤多。……待其形全气足而后采取,功力始备。今岭南人不耐其成,每多趋利伐贼之害,唯琼管黎人,非时不妄剪凿,故屡获异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