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于公元前6---公元前5世纪间创立于古印度,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经魏晋南北朝的传播与发展,到隋唐时达到鼎盛时期。而茶道则是兴于唐,盛于宋。中国茶道从开始萌芽,就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僧俗两方面都津津乐道,并广为世人所知的便是――禅茶一味。
茶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进而,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
其一:佛教以“四谛”为总纲,“苦、集、灭、道”。以“苦”为首,如:生苦、老苦、病苦等等均以参禅来看破。茶性亦“苦”,“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从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产生诸多联想,有助于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
其二:佛教主静。佛教坐禅时的五调(调心、调身、调食、调息、调睡眠)以及佛学中的“戒、定、慧”三学也都是以静为基础。佛教禅宗便是从“静”中创出来的。茶道讲究“和静怡真”,把静作为达到心斋座忘,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必由之路。
其三:“凡”茶道的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妙和人生的哲理。然而“禅”也正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其四:“放”人生在世,一切苦恼都是因为“放不下”,佛法说修行必需放下一切方可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修习佛教强调“放”,品茶也强调“放”。
放下手中的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闲,放松一下自己紧崩的神经,放松一下自己被囚禁的习性,放下在政界、在商海、在文坛、在单位里时的种种思虑,不必瞻前顾后、患得患失,让茶汤涤荡自己的肚肠,澡雪自己的心性让心灵空朗澄静。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品茶来品味人生。只有这样,才能在品茶过程中悟出“禅茶一味”的茶道真谛。
同时,佛教为茶道的发展做出了很多的贡献,高僧们写茶诗、茶词、作茶画等等,大大的丰富茶文化的内容,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注入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使茶道更具神韵。佛家的茶事活动促进了茶文化的传播并为发展茶道的表现形式提供了参考。
五一来牛首山体验禅茶汇
南京城自古就有金陵春归处,牛首山水间的说法,牛首山风景宜人,每岁届春,金陵百姓倾城出游,故有春牛首之称。五一小长假即将到
评论2018-04-255584
禅茶一味的三重境界
茶禅一味是法语,是机锋,是禅意,是高深无垠的智慧,是难以穷极的真谛,是探索不完的秘籍。2001年10月19日,参加由中国河北省佛
评论2018-01-157971
泡好普洱茶的艺术
一壶茗茶道禅味 .半曲禅乐养性灵茶道 禅悟书香 音乐普洱茶怎样泡,其实是一门艺术!它富于变化,富有个性,富于创造,而不是一种
评论2018-01-0212110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
人生如茶,总要在沸水里滚一滚,才能沉淀。茶如人生,总要到识货的人那里,才有价值。时间是最好的标准。好茶,依旧如故;好人,
评论2018-01-029622
禅茶一味,即茶即佛
一心禅本着以人为本、以法取胜的原则,致力于寺庙人才的内部培养和禅修活动的外部弘扬两个方面。从师资力量、管理人才、运行模式
评论2018-01-0212073
千年佛缘禅与茶
2005 年9月,台湾著名学者李敖探访北京法源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以一杯清茶待客,谓之君子之交淡如水。既礼貌周到,又
评论2018-01-029335
禅茶一味...余生,不将就,不放弃
漫漫人生,上下求索,悠悠岁月,风雨兼程。心路历程行遍,已经深深懂得,人这一生,没有过不去的沟坎,只有不肯迈出去的双脚,往
评论2017-12-293071
何谓茶禅?禅茶何味?
禅茶是指通过对茶的体认和感悟进行禅修的一种法门,也是依照禅理佛法来演绎的一种茶道。茶是参禅悟佛之机、显道表法之具,禅是以
评论2017-12-293089
待你放下手机,随我禅茶可好?
人生百态,静坐而候茶烟袅袅氤氲,瞬间即是永恒。待你放下手机,随我禅茶可好?洗盏洗茶洗心,品香品茗品韵;茶烟袅袅氤氲,瞬间
评论2017-12-292956
不一样的禅茶体验
▤借一杯茶回归内心安顿平衡让一杯茶的能量在身体内游走▤2017.12.23我们经历了一场内观茶会回顾于此再次感受不一样的
评论2017-12-29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