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天下的茶千百样,都不如妈妈的擂茶香。”客家茶人张汉秋在悠扬的歌声中,给来自台湾的客家客人捧上一碗碗香气四溢的擂茶。
“天下的茶千百样,都不如妈妈的擂茶香。”客家茶人张汉秋在悠扬的歌声中,给来自台湾的客家客人捧上一碗碗香气四溢的擂茶。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张汉秋说,擂茶也是茗粥的一种形式,它是用绿茶、芝麻、花生、曝米、薄荷、金银花叶等多种物质,经过低温研磨后,冲泡食用。
“客家人有吃茶的习惯,”台湾客家电视台徐智俊说,“在台湾的客家还保留着吃擂茶和抹茶的习惯,我们在大陆的客家聚集地贺州找到了传统的客家吃茶方式:擂茶、抹茶和米茶。”米茶,顾名思义,用茶叶加入经阳光暴晒的糙米冲泡而成。“在客家人的饮食习惯里,茶可以当饭吃,茶是和大米一样必不可少的食物。”张汉秋说。
张汉秋走访了近百户客家人,阅读了大量和茶有关的古书。他发现,客家人吃茶还保留了手工炙茶、碾茶、罗茶、煮茶、点茶的古代遗风,茶叶有助于消化,能把体内的毒素顺畅排出体外。
“茶道和茶艺有本质区别,一个重在修行,一个重在技艺。茶道是一种精神,就像客家人吃茶的方式非常质朴,但却沿袭着从汉代以来中国人对茶的态度:新茶活水,古朴自然,以茶修身。”张汉秋说。
从此,张汉秋把热情转到了研究客家茶文化上。一个偶然的机会,到大陆寻找“好山好水好人情”的徐智俊认识了他。“我们完全是因茶结缘,”徐智俊笑着说,“两岸客家人都有吃茶的习惯,从喝茶回归吃茶,我们希望把这种健康的茶文化传播出去,让更多人受益。”
宜昌第三届御园禅茶文化节开幕
4月15日,宜昌市点军区土城乡花栗树村第三届御园禅茶文化节举办,茶歌绕梁、茶舞蹁跹、茶芽滴翠、茶味飘香吸引了3000多名茶商、爱
评论2018-04-153739
茶何以能上升到“道“
茶何以能上升到道? 中国不仅是茶、茶文化的故乡,而且千百年来创造了最为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不过若论将茶与宗教情操、艺术修养
评论2017-10-123042
自佛缘
禅在哪里?佛又在哪里就在当下,在生活中一切无不是道,无不真实禅心如莲花,是处处绽放的智慧赋予事物崭新的意义,如同吃茶去禅
评论2017-06-2311961
老茶的好需要你慢慢品
老茶是有灵魂的。普洱、黑茶,或是白茶,时间赋予了她们全新的生命,在岁月的历炼当中,还原了她们更富魅力的味道:每个阶段,都
评论2017-06-203020
茶道与佛教的禅茶和禅茶诗
佛教的禅茶和禅茶诗一、禅茶一味的思想基础 茶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
评论2017-06-054533
禅茶一味,即茶即佛
茶,人在草木间。 人生百味中,生老病死,爱恨别离,阴晴圆缺 茶,苦、涩、香、甜,一苦二甜三回味 苦中带甘,苦后
评论2017-05-243129
禅茶即心茶
茶乃禅者之必需,在古时,僧人们坐禅时,通常会放一壶茶在身边,以对治昏沉。到今天,禅茶已经成了可以与道相契合的一种境界,成
评论2017-05-192749
令人惊叹的茶叶艺术品
在普通人眼里茶就是一杯饮品而在艺术家眼里茶可以成为他们创作的灵感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每一件都令人大开眼界茶叶书法这幅
评论2017-05-19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