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随着物流业发展,来自世界各地的手串材料层出不穷。其中又以各种菩提子最为火爆。其实,手串所用的所谓“菩提子”并非菩提树的种子或果实。市场上的那些菩提子,其实是许多种植物的果实或种子。
天竺菩提
天竺菩提子是由壳斗科植物烟斗柯或其近缘种类如厚鳞柯的果实加工而来。据《中国植物志》英文版记载,烟斗柯产于我国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海南、台湾、云南。另美国农业部网站记载越南也有分布,但唯独没有记载印度有分布。因此可见它虽然名叫“天竺菩提”,可能与印度没什么关系。
星月菩提
星月菩提是棕榈科植物黄藤的种子。
黄藤在我国东南沿海、南亚和东南亚都有栽培,黄藤籽用来赏玩的部分主要是种子当中的胚乳。星月菩提上的所谓“月”就是胚所在的位置,而“星”则反映了棕榈科植物的一个特点——嚼烂状胚乳,即胚乳表面凹凸不平,包括黄藤在内的一些种类的这个凹陷特别深,种皮和一部分内果皮都深入到凹陷中,磨光后就成为“星”。
金刚菩提
金刚菩提是一种大型常绿阔叶树木球果杜英的果实,这种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可以长到20米高。
球果杜英的果实成熟后呈现美丽的土耳其蓝色,褪去外衣,就变成了金刚菩提子。
金刚菩提子按其瓣数分为单瓣到17瓣不等,各自拥有不同的神秘含义。金刚菩提子的价格主要由品相、大小和瓣数决定。除五瓣外,瓣数越多或越少都越珍贵。
莲花菩提
莲花菩提可能是市面上各种菩提子中来源最神秘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除了最源头的批发商,市场上几乎无人知晓它的产地和具体植物种类。一直到这些年资源减少兼之信息通畅后才基本确定,价格昂贵的莲花菩提的原植物是华北某地的某种酸枣,作为赏玩的部分是硬骨质的内果皮。目前在太行山区还能买到与莲花菩提形状很相似的酸枣核。
凤眼菩提
凤眼菩提是鼠李科枣属植物籽,由于上具眼状斑纹而得名,具体的植物不止一种,例如原产于我国云南的大果枣,它的果核较大,除去果肉后稍加抛光,就是较大的“凤眼菩提”珠;更珍贵些的小珠,则是源于尼泊尔等地所产的其他种类枣树,这些在我国确实难得一见;另有学者将埃塞俄比亚枣也定为“凤眼菩提”。因为在开花时有2枚花柱,子房2室,所以“眼斑”有两个尖头。倘若花果变异,生出3到4枚花柱,“眼斑”也就相应的有3到4个尖头。
千眼菩提
“千眼菩提”因表面有很多天然斑点,仿佛有众多眼睛而得名。它坚硬无比,为实心状,密度、硬度均大,同时可以雕刻成任意把件,也可以断开打磨做成手串、手链。
“千眼菩提”的来历一直神秘莫测,有人曾猜测它是鳄梨籽即牛油果籽,但后来人们发现这种植物其实并不产于亚洲,而是来自棕榈科酒椰属植物以及其他二十种左右同属植物,这些植物分布于热带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等地。
缅茄菩提
缅茄菩提是由豆科(苏木科)植物缅茄的种子加工而来。缅茄形态优雅,绿叶婆娑,是优良的庭园绿化树种。果为荚果,通常在12月间成熟,长达18厘米,每荚有种子(即为缅茄)3~8个。
缅茄菩提长约3~4厘米,整体看上去明显分为两个部分。上半截为革质的假种皮,称为“蜡蒂”,通常为长方形,由于其质地坚韧,因此常被用于雕刻;下半截称为“核仁”,如荔枝核一般光滑圆滑。
在明代,广东高州的民间艺人就开始利用缅茄种子雕刻艺术品。他们将缅茄蜡蒂顶部切平,雕刻各种图章,同时在其立面周围雕上山水亭阁、十二生肖等精美图案。
五线菩提
五线菩提子因周围有五道棱线而得名。相传北京故宫内的一棵百年菩提老树每年都会结出少量的五线子,故号称“五线菩提”。
那么这五线子究竟是哪种植物所结的种子呢?这还要从故宫的菩提树说起。在佛教传播到中国后,各寺庙都去种植菩提树,但真正的菩提树无法在中国北方种植,所以北方的僧人和信众们就找到了与其外观相近的树种作为替代品。故宫中的这棵百年“菩提树”,实际上是明代种植的蒙椴。而所谓五线子就是蒙椴核果中的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