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曾经在《正红旗下》写过,在清朝最后的几十年:
“上自王侯,下至旗兵,旗人会唱二簧、单弦、大鼓与时调。他们会养鱼,养鸟,养狗,种花和斗蟋蟀。他们之中,甚至也有的写一笔顶好的字,或画点山水,或作些诗词--至不济还会诌几套相当幽默悦耳的鼓儿词。”
八旗子弟
上五玩
核桃、葫芦、佛珠、菩提、翡翠玉石组成
下五玩
紫砂壶、折扇、烟斗、笼鸟、鸣虫组成
●核桃●
作为把玩起源于汉隋,流行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寓意吉祥。在玩赏过程中健脑、修炼毅力,达到胸怀天下的境界。
在当时,文人雅士在弄墨之后,清茶之余就在掌间把玩两下核桃。慢慢的文玩核桃成为了文房摆件的一项,也被当时的文人归到四雅之一。
官员中玩核桃之风更甚,谁手里要是有一对好核桃成为了当时身份和品位的象征。之后商人也进入到了收藏核桃的行列中,很多人不惜用重金求一对品相完好的核桃。京郊更是有几棵核桃树成为了御用核桃树,每年产的核桃都要进贡到宫中。
●葫芦●
寓意“福禄”,作为把玩源于明清。在玩赏的过程中修身净心、修炼耐性、接纳天地之真气,去除陋习。
清代制匏工艺颇受皇家重视,康熙皇帝玄烨曾在瀛台的丰泽园内种植葫芦,并设专人管理。在宫廷的督造下,生产出诸多清朗典雅的模制匏器,其制作工艺精巧,产品种类纷繁,领导标新,风神别具。
清代中期后,火画、压花、刀刻等制匏工艺相继出现,也使得老北京人玩葫芦到达了一个巅峰时代。
●佛珠●
溯其本源,佛珠并非佛教所创用。作为佛珠进入中国始于东晋,延至唐后各代,盛行于朝野上下、僧俗之间,材质以檀木最佳。其主要修炼人的性情,调整心态。
目前佛珠最为常见的有:小叶紫檀、沉香、海南黄花梨等。
●菩提手串●
因六祖慧能大师一句“菩提本无树”的偈而使“菩提”家喻户晓,令中国人传诵千余年,实来源于释迦牟尼在毕钵罗树下入定开悟获得无上智慧,所以后人为了纪念就改称为“菩提树”。
实际上,而现今,经过众多商家的炒作,菩提子早已是一个通称了,总计有200-300种之多。不同植物的果实可以加工出同一种菩提,而同一种植物的果实做成的菩提子可能被冠以不同名字。
●翡翠玉石●
在玩赏过程中修炼,体会玉石天呈的品德。
「 下 五 玩 」
●紫砂壶●
“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
紫砂壶,曾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
它是能将水火在壶中相融,它包含了陶、瓷器的文化。把玩中领略中华和谐韵味。
紫砂壶以宜兴紫砂壶最为出名,宜兴紫砂壶泡茶既不夺茶真香,又无熟汤气,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
紫砂茶具还因其造型古朴别致、气质特佳,经茶水泡、手摩挲,会变为古玉色而倍受人们青睐。
●折扇●
南北朝时代就已开始出现,北宋进入市井。明清盛行至今,包含了书画艺术的全部,是雅致的体现。
喜欢折扇的朋友们,折扇属于传统文玩,自古便是文人雅士的喜好之物。
既然是文玩,那么就请大家先了解,再购买。文玩文玩,文在前,玩在后,只有先了解了折扇,再去入手,这样也能少花冤枉钱,建议新接触折扇的朋友多看少买,甚至前期不买!
●烟斗●
关于烟斗的起源有种种说法,有哥伦布1492年发现新大陆后将烟草传入欧洲的产物。也有印第安人居住地就有了烟斗。
个人觉得烟斗除了是吸烟的工具,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它本身就是人类木、石雕刻艺术、银器锻制工艺,以及人体工程学等知识的结晶,说是具有高度的艺术、收藏价值并不为过。
●玩鸟●
八旗子弟 在遛鸟
这里说的玩鸟,不是简简单单的拿个放着鸟的鸟笼子就完事的。
北京人的玩鸟真的是十分讲究的,百灵、红子、柞子、画眉、黄鸟、靛颏儿等是叫音儿;另有老西儿、太平鸟、灰儿、皂儿等是打弹叼旗的。
老北京玩鸟风行到什么地步呢,当时全北京所有的茶馆都有专门给鸟备的“位子”,老北京人对玩鸟这件事真的可以说是如痴如醉。
●鸣虫●
《末代皇帝》电影画面
鸣虫是虫之灵,好斗能鸣会入地
斗蛐蛐似乎是贾似道为始祖,但老北京人将其发扬光大。每到秋天,各位玩儿蛐蛐的大爷派仆人四处正式的下战表,美其名曰:“乐战九秋”。接到帖子者,也必郑重地带着自己的爱将赴会一战。
末代皇帝溥仪最爱的小玩意儿就是斗蛐蛐,整天都把它带在身上。有兴趣的玩友可以去看电影《末代皇帝》,关于这部分的画面也是蛮多的。
《末代皇帝》电影画面
· 逗蛐蛐的“探子”应该用老鼠的胡须,但有两派在对用母鼠的须子还是用公鼠的须子上一直有分歧。玩虫的另一绝境就是冬天孵化蛐蛐,此蛐蛐不是为了逗,而是为了听其鸣叫。也就是现在常说的养冬虫。
上五玩玩的是
毅力、耐心、悟性、智慧、品德
下五玩玩的是
和气、雅致、风度、乐天、知足
不管是皇家文玩,还是我们现在手中的文玩。它们的魅力所在是通过玩能够达到健身、养心、修行的效果,成为品德、身份以及精神境界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