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即是“相”的一种存在,但佛教讲究“无相而为”,是说放下对表相的执著,才是我们参佛拜佛的正确选择,《金刚经》言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就是指出这个“因缘和合”的世界“无相”的真谛。
上人念佛泛贞谛,一佛一珠以为计
佛珠又称念珠,是用线连接一定数量的珠粒制成,本是僧众道具,用来念诵记数的法具。流传至今,由于僧俗之间向佛之人的广泛使用,佛珠已不单单是僧众随身的法具,爱戴佛珠的人比比皆是,他们具有善根,一切皆有因缘。
佛珠的材质:“七宝”为最
佛珠的材质比较多样,可分为六大类:菩提类、宝玉石类、木质类、果实(核)类、竹木类、金属类,其中菩提子算是人们最为熟知的一种类别。在所有用来制造佛珠的质料中,又以“七宝”最为殊胜尊贵,《般若经》中指出为金、银、玛瑙、琥珀、琉璃、珊瑚、砗磲七种不同材质。
佛珠的种类:名目繁多
留意身边佩戴佛珠之人,不难发现细微差别之处。以手捻珠的是佛珠种类中的持珠,持珠分为单手持珠和双手持珠,当持珠人站立、经行的时候是单手持珠,打坐念经时则是双手持珠;似手串一般佩戴在手腕或手臂上的称为佩珠;挂在脖子上的是挂珠;还有一种是由佛珠衍化而来的叫朝珠,多是古代官吏佩戴的一种的饰物。但凡持有佛珠,多是僧人用来诵经持咒的法器,亦或是一心向佛的有缘人善根的表露,是一种自身修为的体现。
佛珠的数目:意蕴深远
每串佛珠除了固定的母珠之外,还有不同数量的子珠组成,数量不同,所代表的意义就大不相同。一百零八颗算是佛珠中最为常见的,与一千零八十颗含义相同,皆是用于断除人身上的烦恼;五十四颗、四十二颗分别是指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四十二阶位;三十六颗无确切含义;二十七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果的二十七贤位;二十一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二十一个位次;十八颗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十四颗指给予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
“静虑离妄念, 持珠当心上”,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只有在本质上做到无相,才能早证菩提、成就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