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红红火火的佛珠产业背后也凸显出隐忧:加工企业小而散,多以家庭作坊为主;加工门槛低、标准不统一导致产品参差不齐;星月菩提产品线较为单一……
去年以来,会文镇搭上“互联网+”快车,成为全省首批十个互联网产业小镇之一,也让会文镇的佛珠产业开始思考如何从小而散的数量型产业向质量型的特色产业转变。
质量型加工催生标准
5月30日,记者走进会文镇热闹的佛珠交易市场,与一年半前刚开业时满目琳琅的星月菩提不同,各个商家展台前的佛珠品种已经悄然多了起来。“时下最受欢迎的是用野菠萝籽加工而成的滴血莲花手串,不仅造型奇特,把玩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佛珠交易市场一位商家告诉记者,随着星月菩提市场的饱和,新颖的产品方能在当下抢得一席之地。
市场在变,让会文镇的佛珠加工产业也开始随市场需求转变自己的思维。
“市场和消费者都在不断成长,从数量到质量是大势所趋。”会文良城佛珠加工厂负责人周经皇说,市场的成熟,让消费者对星月菩提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让加工企业在工艺上不断创新。
记者注意到,处于佛珠销售淡季的5月,会文镇上沿街分布的大小加工厂家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有的厂家马力全开生产,相邻的工厂却完全处于停工状态。
“受制于星月菩提原料本身,加工出来的产品也自然分为三六九等,质量越好数量越少。”周经皇认为,企业若继续坚守传统的粗放加工方式,会逐渐在市场中找不到立足之地。
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型,催生出的是一套星月菩提的优劣评判标准。据悉,会文镇当下正联合佛珠协会等组织,加紧制定产品加工规范及产品质量标准,同时着手新设备和新工艺的研发。
“互联网+”带动产业转型
在会文镇镇委书记黄传奋看来,从前小而散发展模式落下的“病根”,当下已有良方可祛。“2015年,会文镇成为全省10个互联网产业小镇之一,是会文整合佛珠产业转型的大好契机。”黄传奋说,产业触网,是“逼着”他们转型。
“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最重要的是品牌,否则在线上市场难以立足。”在文昌千年泛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睿看来,打造品牌的根基在于标准化。
2015年10月8日,中国会文佛珠交易网正式上线,这个由官方打造的线上佛珠交易平台为会文佛珠线上销售树立了标杆。据陈睿介绍,每一串从佛珠交易网上销售的产品,都有本地资深的佛珠加工企业轮流评判优劣,在略显嘈杂的市场中竖起了高标准的旗帜。此后,会文镇也顺势注册了“会文佛珠”品牌,引导产业向标准化发展。
“目前,佛珠线上销售其实已经具备了良好基础,会文镇每月近1亿元的销售额中,有3成来自微信等社交平台。”黄传奋表示,下一步需着手线上平台标准打造,营造一个健康的线上交易环境。
拓市场谋求新发展
据了解,在会文互联网产业小镇建设中,为引导佛珠加工厂商及销售企业“触网”,会文镇还主导成立了互联网孵化基地,通过免费开展电子商务培训班、聘请资深互联网商务专家授课,破题产业发展。
在会文从事佛珠加工的陈明灼,是第一批参与电商培训的从业者之一,原本对佛珠产业前景感到迷茫的他,也从“互联网+”找到了转型突破口。“不想重蹈上世纪80年代产业衰退的覆辙,就要牢牢把握互联网契机。”陈明灼坦言,拓展线上销路,是对目前市场的再次发掘。
与此同时,会文镇也开始谋求与其他领域的合作。“我们已经与新疆广汇汽车签订了合作订单,订单加工的方式生产,此前绝无仅有。”陈睿表示,当传统佛珠加工由市场导向型向产业导向型转变,发展的主动权也牢牢握在了自己手中。
据悉,目前文昌市已为会文镇安排100亩建设用地,用于建设佛珠交易市场,打造深具本地特色的产业园区,并在产业规划中预留了400亩土地作为今后佛珠产业发展用地。“佛珠的火热鼓了老百姓的腰包,如今乘上互联网快车,要在富民的同时,推动区域整体经济发展,让佛珠产业真正根植会文,打造特色产业。”黄传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