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珊瑚系极为稀有的珊瑚品种,名来色起,金色晃耀,异为精美。金珊瑚是属于海树的一种,和琥珀同属于植物性有机矿物,属于角质型的珊瑚,跟一般红珊瑚的稍微不同。有机类品种的物质成分主要由有机、无机两部分组成,有机部分主要为角质层、珍珠层、胆状物、蛋白质。金珊瑚是一种海柳,表面有鱼子纹和猫眼的效果。
金珊瑚——又名金海柳,是一种寿命可延续数万年的海底灌木,因其长成树枝状,枝条纤美,质地柔韧,外形类似于陆地上的柳树,故获名海柳。虽形似树木,但经海洋科学研究海柳实属海洋动物,属于腔肠动物类,系珊瑚科的一种。金海柳质地坚韧,水浸不腐,火焚难损,富有光泽。金海柳形似树木,故有海柳之称。海柳是一种寿命可长达数万年的海底灌木,属海生植物铁树科,皆因它形似树木,不少人以为海柳是海洋植物。其实,它是地道的海洋动物,属于腔肠动物的铁树科,是珊瑚的一种,与常食用的海蜇还是近亲呢!海柳通常生在水深30多米以下的海底岩石上,身高者达3-4米。
金海柳浑身是宝,用途广泛。利用海柳的奇特形态,漂亮的色泽,细腻的木质等特点,通过剪枝、刨、磨、挫、钻等工序,雕塑出各种精美玲珑的烟斗、盆景、手镯、茶杯、戒指、佛珠等艺术珍品,古时曾是帝王将相的高贵玩物。1985年,福建省东山岛,挖掘出一座宋代古墓,从棺枢里找到一些用海柳加工的手镯、戒指及酒杯等物,这些东西均完整无损,足见海柳质之坚韧耐腐。
海柳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用海柳煲鸡头内服可止血,煮汤吃还治腰痛。金海柳含有柳珊瑚倍半萜;对其进行结构测定及药理和药效等方面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其不含N元素,有较强的生理活性和解毒作用,还具有较好的降血压、减慢心率、抗心律失常、抗血管及回肠的痉挛和耐缺氧作用。历代本草如《唐本草》、《本草拾遗》、《本草纲目》和《海药本草》等均有记载,某种种类和珊瑚、海蜇等至今在中医临床上,特别在福建、广东沿海民间仍在广泛使用,具有抗癌作用。
金珊瑚历史源缘
我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珊瑚的国家之一。据传大禹治水时就开始利用珊瑚了。先秦时代《山海经.海中经》记载:“珊瑚出海中,岁高二三尺,有枝无叶,形如小树。”唐代大诗人杜甫有“腰下宝珠青珊瑚”的诗句。珊瑚在能工巧匠手中可以制成各种精致的工艺品。如粉红珊瑚、黑珊瑚、金珊瑚和竹珊瑚等,能制造价值高昂的艺术品,人们常称它们是珠宝珊瑚。
金珊瑚通常生长在水深10多米以下的海底珊瑚或岩石上,高者达5—6米。形如陆地上丝柳,故有海柳之称。它以吸盘与海衣石头相粘,采集很困难,加之其用途广,因而视为海洋的珍宝。因它形似树木,不少人以为海柳是海洋植物。其实,它是地道的海洋动物,属于腔肠动物的铁树科,是金角珊瑚的一种,与我们常食用的海蜇还是近亲呢!民间还称之为海骨、海铁树。
金珊瑚是一类数量稀少的珊瑚,它的分布范围在海南的西部的海底,紧密固着在岩石上,生长速度慢,周期长,群体的形态大致有树形和鞭型两种。它们具有黑色的骨骼,而珊瑚虫则是白色透明的,分布在骨骼表面,树形的角珊瑚形态像松树,因此又被称为海松;长成鞭状的鞭角珊瑚(Cirripathes)长度可达五公尺以上,常在顶端形成螺旋,这种构造就像弹簧般,使它们在强劲的海流中,保持相当的弹性,以抗拒海流的冲击。
海柳是一种寿命长数千年的海底灌木,属海生植物铁树科,干粗枝密,树叶细长,很像陆地上的柳树,故有“海柳”之称。海柳按其形态、质地、色泽,分有金黄柳、虎斑柳、石柳、乌柳等,其中以金黄柳、虎斑柳为上品。故有人称海柳为“金珊瑚”。海柳枝条木质坚韧,水浸不腐、火焚不损,且暗藏于深海,采摘极难,故有“千年海底神树”之称。海柳浑身是宝,用途广泛。首先,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含有鞣酸、水杨酸,能起收敛杀菌作用,同时也是治疗单纯性甲状腺的妙药,鲜海柳叶还可治疗高血压;其次,海柳更是一种上乘的佛珠、项链、手镯、烟斗等精美的工艺品材料,因其木质特别坚韧,不易磨制雕刻,故制成的工艺品更具艺术和收藏价值。
金珊瑚并不是真正的珊瑚而是属于海树的一种,和琥珀同属于植物性有机矿物,属于角质型的珊瑚,跟一般红珊瑚(钙质型)的稍微不同。有机类品种的物质成分主要由有机、无机两部分组成,有机部分主要为角质层、珍珠层、胆状物、蛋白质。
在东方珊瑚是佛家七宝之一,自古在中国即被视为祥瑞之物,古代的王侯巨贾多将其作装饰用,它代表权势的象征.西藏的佛教喇嘛高僧亦多持珊瑚念珠。
想了解更多珊瑚资讯请继续关注佛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