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

2015-01-06 浏览次数:8521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
唐仲容 讲
释胜远 罗小蓉 记
一、经名解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善友们,你们今天有机会来听《心经》这个无上妙法,是你们无量善根的招感,这说明你们与大法有缘。所以务必要珍惜这个机会。现在先讲题目。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二字是梵文音译,翻译成中文意思是无漏智慧,用现在的话说,般若就是最正确、最真实、最伟大的认识能力,也就是认真懂唯识,知一切事物都是心识所现的影像,如梦如幻,不可言说的认识。《心经》有两个字至关重要:一个是观自在菩萨的“观”字,二个是《心经》的“心”字。把这两个字弄清楚了,文字关、义理关、修证关都容易通过。如果不把这两个字弄清楚,经的内涵就不容易抓住重点,就不能懂彻底。因此,你们要好好听。这个心字,与现在所讲唯心论的心字不同。在佛法中的唯心,是唯识的意思。心就是识,识就是心。《百法明门论》中,世亲菩萨立心法八种,内容是:能见色的眼识,能闻声的耳识,能嗅香的鼻识,能尝味的舌识,能触尘的身识,能用语言文字分析事物的意识,和执阿赖耶识见分为我的末那识;这七种识统称为前七转识。能含藏一切诸法种子的阿赖耶识称为本识。本识是转识的根本,转识必须依本识的种子,遇缘方能生起现行。这八种识合起来就叫做“心”,所以一心分而为八识,八识合而为一心。这个心指八识的作用,而不是生理学上所讲的大脑皮层,也不是医学上所讲的血循环中枢。生理学和医学上所说的心是非常机械的,是单就物质而言。而《心经》所讲的心是八种识的综合运用,非常灵动,其内容非常丰富,不但是人生命的主体,也是宇宙人生的根本。离开八识就没有心,离开心就没有八识。因此,唯心就是唯识。什么叫做唯识呢?一切世间法也好,出世间法也好;一切染法也好,一切净法也好;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没有定法可得,主要看我们众生对它们怎样认识。如果认识正确、彻底,当下就是般若,就是出世间,就是净法,其人就是佛;如果认识不正确,不懂得一切都是心识现的影像;把事物认为是心外实有的,当下就是无明,就有我执、法执,随生烦恼障和所知障,就成了世间,其人就是凡夫。所以世间也好,出世间也好,没有固定不变的,主要看我们怎样认识。《六祖坛经》说:“一念迷即佛是众生,一念悟即众生是佛。”当下一念认识不正确,佛也就成了众生;当下一念认识正确,众生就成了佛。所以佛与众生的根本差别,就在于认识的正确与否。唯独看你怎样认识而定。我们的人生宇宙以什么为内容?主要就是以认识为内容。我们的生活以什么为内容?主要就是以八识所起的业用为内容。因为不管吃饭穿衣也好,视听言动也好,都离不开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和实践认识。你的生活离开了感性认识,也就没有了物质基础,你的生活离开了理性认识,也就没有了精神内容。你的生活离开了实践认识,就会空泛无力。因此,认识的关系头等重要。我们的认识伟大,行为就伟大,生命就伟大,这个人就是英雄,就是圣贤,就是佛;我们的认识渺小,行为就渺小,生命也就渺小,这个人就成了凡夫俗子,成了无用的人。这就是唯识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懂得唯心,才会有伟大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心经》的这个“心”字特别重要。唐代禅德曾经说过:“易易易,百草头上西来意”,正是根据此理谈成佛易如反掌的。现在不少学佛人,“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天边;学佛三年,佛如云烟”,学佛是越学离成佛越远。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学佛不向心内求,始终执著心外有法所致。故我佛世尊时常都在说“心外无法”、“回头是岸”。《心地观经》云:“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以故今天特将心字认真分析,以鼓励听众。
“心”有两种心,一种是迷而不觉、生死苦海的心。你迷而不觉,生死苦海就在心里,如果你真正觉而不迷,心里就成了涅槃彼岸。所以你要问生老病死在哪里,不在远,不在近,就在我们内心里。我们的清净心就是涅槃彼岸,我们的染污心就是生死苦海。我们的清净心和杂染心是怎样来的呢?杂染心就是没有般若智慧,心里是无明,不明白一切唯心造的道理,不明白一切都是心识所现的影像的道理,因此就有我法的执著。我执引生烦恼障,法执引生所知障,烦恼障障涅槃,所知障障菩提,所以就成了牢不可破的世间法,也就成了生死苦海。如果我们心里有了般若智慧,当下就清净,心里就没有我执、法执,也就没有烦恼障、所知障,当下就解脱。所以《心经》上说:“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涅槃在哪里呢?你心里离了颠倒梦想,没有我执、法执,心里就是涅槃,所以涅槃就在心里。因此心迷、心悟对学佛、成佛至极关键。懂得一切法都是心识所现的影像,我也不可得,法也不可得,当下远离分别,如如不动,常时心里安住在涅槃境界上而成为清净心,也就成了觉雄。所以古德云“一念清净一念佛,念念清净念念佛”而具备佛果的涅槃和菩提。
我们现在继续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题目,“波罗蜜”是梵文音译,意思是到彼岸。“彼岸”二字是形容词。我们的生老病死如像江河,彼岸没有在河内,而到对岸去了,它超越了生老病死的六道轮回,而到了涅槃境界。《心经》的心字从字面上讲,有两个含义:一是《心经》为佛所说《大般若经》的中心部分,所以名心;二是心为生起般若智慧的摇篮,也就代表了涅槃的实质。故此中第二个含义要比第一个含义重要得多。“经”者径也,意思是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众生超出生死轮回,达到涅槃彼岸的光明大道。这就是《心经》经字的讲法。《华严经》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由我们的心所产生,离了心就没有万事万物,离了心就没有世间,也没有出世间,过去佛是通达一切唯心造而成,现在佛是通达一切唯心造而成,未来佛也必然是通达一切唯心造而成。所以成佛只有一条路,没有第二条、第三条。《法华经》说:“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法华经》所讲的佛乘,就是“方广经”所讲的唯识,唯识就是一乘法。故《解深密经》中佛告一生补处的弥勒(慈氏)菩萨说:“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此中无有少法能取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我说识所缘的境界,就是八识所缘的境界,“唯识所现故”,不是识以外的,都是识内之境,唯识自己现的。“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就是说能缘的心是心现的影像,所缘的境也是心现的影像。没有一点是心外的心,也没有一点是心外的境,两者都是心现的影像。所以接着说,“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你心这样生,就有这样的影像显现,你心那样生,就有那样的影像显现。不管是能缘的心的影像也好,不管是所缘境的影像也好,都不可得,哪里还会执著个实在之物呢?《大乘庄严经论》云:“体知离心无别物,由此即会心非有,智者了达二皆无,等住二无真法界。”如是能所双亡,心境俱空,遍计所执不破而自破,圆成实性不证而自证,不求成佛而自然能成。
佛法始终是揭示绝对真理而反对玄虚空洞、封建迷信、低级庸俗的言论。故始终以人生宇宙客观绝对真理的唯识为前提,而立“四依四不依”为奉持之准则。此四依四不依是: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智不依识。此经始终坚持唯识,而不以人言为本,恰恰正是依法不依人的一乘佛法;此经坚持真理,而不以有名言分别的外论似教为依,故是讲真实义的圣教;此经重点讲中道,坚持不增不减、不常不断的不二法门,故是为大乘人所讲的了义梵典;此经是佛陀依人定胜天的伟大理论,认真实践,守此善道所成。众生若能依教奉行,认真实践,也定能成就如佛那样的殊胜妙果。由此可见,信奉此经,由闻而思,由思而修,定能迅速发出光芒万丈的般若金辉,直登大菩提的最高顶峰。
二、经文总纲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菩萨”,观自在菩萨位居等觉,具大悲心,每闻众生有叫苦声,随即拔济,故称观世音;同时亦具大智慧,一切生活活动非常自在解脱,故名观自在。此经讲般若,故用后名。“观”是认识义,有两种认识,一种是“观察”,一种是“观照”。在我们没有生起修慧以前,我们多半是依靠闻思慧进行观察。为什么叫做观察呢?用语言文字,认认真真把那个道理分析清楚,这是一种比量的知,不是现观。观照就不同了,它是现观实证。照为寂照,是般若智慧认识的形象。般若智慧认识问题,不是用语言文字来分析,而是直接照了。就象镜子照物一样,又如太阳照物一样,本身不起分别而物相自现。譬如镜子,用个东西对着它,或一个人对着它,镜子本身不起分别,也不认为我要把面前的人或物照下来,但是自然而然,镜子里就有了人或物的影像。不思而境自至,不思而境自然现在面前,这就是照。太阳也是如此,它并不思想我要把万事万物照得明明白白,要把它们摆在我的光照之下,但是在太阳的作用下,地球上的山水树木、花草人物,自然显现。照与知不同,凡夫用的是知,用语言文字分别、推比,是比量;菩萨用的是照,不是用知。《六祖坛经》云:“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寂照是内心清净不动,不起分别,而自然起照见事物之用,这是般若起用的现量境界。所以《心经》上说般若波罗蜜多“照见五蕴皆空”。在《心经》中,观自在菩萨的观字,是取照的意思,因为观自在菩萨是等觉位的菩萨,他不是依的闻思慧,不是依的一般的修慧,而是到达与佛相等的般若智慧来明照。菩萨修行中是怎样观的呢?《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心经》以观字开头,《金刚经》以观字结尾,都在说明观字在修持上的重要性。观照就是一种最高级、最伟大、最正确的认识,而此观字就是唯识在佛法行持上的运用,也就是四依四不依中的“依智不依识”。佛法重认识,不仅表现于观字,《大般若经》云:“若知缘生,则知法性,若知法性,则知空性,若知空性,则见导师。”这里的知字也是认识义。你认识缘生,什么缘生呢?一切都是内因缘生法的缘生,懂得这点,就知道法性是空的。因为一切都是心识现的影像,哪里有个法呢?由此就懂得空性了。懂得空性就见导师,就见佛了。见什么佛呢?你生了般若智慧,心里清净,你就是佛。因此见导师,着重是见你自己成了佛所作的导师,所以要你自己成佛才靠得住。我在讲佛法时,特别注重三真。哪三真呢?一是真才真学,二是真知灼见,三是真参实悟。这三真着重是指般若对境界的观照,也就是对境界的彻底认识。佛经上常用的分别二字,如《华严经》讲“三界心心所,皆虚妄分别。”《维摩诘经》讲“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两处的分别也都是认识义。《金刚经》上讲:“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通达二字,也是认识的意思,它和“知”、“分别”等词一样,都是观字的变相运用。梵典上直接用观字的地方多不胜举,例如《华严经》云“汝当观是心,念念常生灭,如幻无所有,而得大果报。”“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都是在讲观。在三十七菩提分法里面:“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首先讲的四念住,就以四个观字来说明。龙树菩萨《中论》二十七品,每品都以观字贯彻,《十二门论》也是以观字贯彻始终。因此,以认识为内容的“观”,在佛法上运用非常广泛,也显得非常重要。《心地观经》云:“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所以观字就是叫你观心。宇宙万法的实质是什么?就是心;宇宙万法的规律是什么?就是心的活动,宇宙万法都是心识现的影像。我们初学佛听闻正法时,是用闻思智慧进行观察,在修行方法上,就要观察,就要想为什么如梦幻泡影,要把为什么找出来。怎样如梦幻泡影呢?这必然就要讲唯识,我们的身体是阿赖耶识的内四大种为因,引业力为缘所现的影像;我们的器界(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是阿赖耶识的外四大种为因,引业力为缘所现的影像,所以如梦幻泡影。如梦幻泡影的所以然在理论上就找出来了。用唯识的道理和《金刚经》所讲的如梦幻泡影相配合,恰恰就是大乘一实相印。如果我们既观诸法如梦幻泡影的实相,又观诸法变化无常的表相,依“如梦幻泡影”从实相上观,就找不到实体,依“如露亦如电”从表相上观,就找不到定法,既无实体又无定法,语言文字又往哪里安,分别执著又往哪里用呢?我们这样观的时候,就与佛的心、法二印相契合,也与《金刚经》的圣言量不相违背。在观的阶段必须把一切法无法分别言说所以然的道理观深、观透、观彻底,然后把这个无法分别言说所以然的道理住在心里,在见色时,以住在这个道理上的心境去应对;在闻声时,也以此去应对;嗅香、尝味乃至触尘,都以此道理去应对,就叫做菩萨的住无所住。住此境界怎样才能够真俗圆融、福慧双修呢?这就必须依《金刚经》“无所住而生其心”,不取不舍,双管齐下,这就是修观的最好方法。也就是六祖说的:“言无念者,于念而离念。”在念头上离念。这个无念是什么呢?“无者无二相,念者念真如本性。”有了正念正见住在你心里,就是庞蕴所说“如来若悟空,妙理空中住。”这样学佛才不会落空,才有实效。佛法是特别重视现实的,如言开悟必须在大善知识讲法的言下,“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成佛必须在现实生活当中大彻大悟。这里所讲的开悟和成佛非常重要,其中由闻而思,由思而修,生般若智慧,从观察到观照的过渡阶段也非常重要,不可忽略。《摄大乘论》讲根本无分别智初生和成就的阶段,说有喜足、无颠倒、无戏论三方面。什么叫做喜足?主要是说闻思智慧到达了顶点。要由闻思智慧先到达成熟阶段,才能够生起修慧,修慧要以闻思慧为基础,喜足代表闻思慧的成熟。还要无颠倒、无戏论。什么是无颠倒、无戏论?主观认识要完全与客观绝对真理如如相应。如手板打手板,现对现。我们用语言文字进行分析,就不是现观,有语言文字在中间障隔。照就要离开语言文字,离开语言文字自然起明照之用。就在见色上见而无所见,就在闻声上闻而无所闻。穿衣服,就在穿衣服上证涅槃,走路就在走路上证涅槃,蹲厕所就在蹲厕所上证涅槃,处处都是佛法,处处都能成佛。《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云:“若信一切法悉是佛法,心不惊怖,亦不疑惑,如是忍者,是人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你把无法分别言说的道理思维成熟了,你的心住在这个道理上,就是根本无分别智;在正式应事接物上,了了分明,如理如量,就是后得无分别智,自然而然就是无功用行,不用力,自然如此。这就是无颠倒、无戏论的意思,以上是依认识来讲观字的大致内容。
至于自在义,佛法讲有十种:1.寿自在,2.心自在,3.资具自在。这三种自在是施波罗蜜多圆满得。施波罗蜜多包括财施、法施、无畏施。法施感心自在,无畏施感寿命自在,财施感资具自在。4.生自在,5.业自在,这两种自在由戒波罗蜜多圆满得。持戒造的是善业而非恶业,故得这两种自在。6.解自在,由忍波罗蜜多圆满得。忍有三种:耐他怨害忍、安受众苦忍,这两个忍字当忍耐、忍让讲,还有个谛察法忍,这个忍字当忍解讲。对一切法难通达的地方,我们认认真真、详详细细地去思维,自然就能够通达。7.愿自在,精进波罗蜜多圆满得。愿能强化心灵,提高勇气,巧化我们与一切众生、一切诸佛菩萨的关系,还能够优化我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中各方面的关系。诸佛菩萨又没有与我们同工作、同生活,我们怎样与他们结缘呢?恰恰就要在发愿上结缘,我们要发愿生生世世与诸佛有缘,生生世世与大善知识结缘,生生世世修菩萨行广度无边众生,自然而然就结上了缘,自然而然就会遇好缘。这样生活中不调和的夫妻不会有,不孝顺的儿女不会有,坏的朋友关系也不会有。8.神力自在,定波罗蜜多圆满得。定即静虑,有安住静虑、引发静虑、成所作事静虑。引发静虑就专指引发神通的静虑。9.智自在,10.法自在,这两种自在由慧波罗蜜多圆满得。什么叫做智自在?菩萨思维道理,不思则已,一思即通,不用力。还有个法自在,是指对佛所说的教法一听就懂,就如孔子所说“六十而耳顺”一样。以上是由六种波罗蜜多而得十种自在。菩萨能得自在,最关键是要善于观心。一方面观心的实质,一方面观心的运动规律。万事万物的运动相似相续、非断非常,如同长江大河里的波浪,第一个波浪不是第二个波浪,第二个波浪又不是第三个波浪,但是一个二个三个波浪都是连在一起的,断也不断,常也不常,这就是事物的运动规律。而心的实质,就是心现的影像,如果把这些道理分析得详详细细、透透彻彻,用起来自然恰到好处,恰恰适当。初地到六地这个阶段,般若的现起有时间性的限制,有时候般若生起,有时候俱生我法执起来作障碍,般若又间断了,七地时,般若才不会间断,但还需用力加行,使无相观相续不断,所以七地又名远行地。八地以上不需用力,般若智慧也能常时现前而不间断。观自在菩萨是超过八地以上的等觉位菩萨,更能使观照般若常常现起,永不间断。
照见五蕴皆空。什么叫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五法。色有广义、狭义两种。狭义的色就是:眼所见的青黄赤白的显色,长短高低的形色,以及摇唇鼓舌、手脚曲伸的表色。广义的色呢?一切物质,太阳也好,星球也好,虚空也好,山河大地也好,极乐世界八功德水也好,池中莲花大如车轮也好,总之万事万物都是物质都称为色,都属色蕴。蕴是聚集义,也是归纳义。色蕴的色,不管是眼所见的,耳所闻的,鼻所嗅的,舌所尝的,身所触的;现在的色,未来的色,过去的色,人的色,微生物的色,这一切色都归纳拢来,就是色蕴。受蕴,受就是感受。不管苦的感受,乐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过去的感受,现在的感受、未来的感受、人的感受、其他动物的感受、佛的感受(佛还是有五蕴,他是无取五蕴,众生是有取五蕴),一切感受归纳拢来,就是受蕴。想蕴,想是人的思维、分别、想象,是意识的意言境界,不管是高级知识分子的想,庸俗人的想,还是君子的想,小人的想,乃至其他低等动物低级的想,一切想归纳拢来,就是想蕴。行蕴,行是造作义。口里说话,手上做事,意识起心动念,乃至一切低等动物的造作,归纳拢来就是行蕴。识蕴,识指一切有情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舌、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以及与八识相应的五十一心所有法,归纳拢来,就是识蕴。识蕴包括精神现象,色蕴包括物质现象,由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的结合,就产生受蕴、想蕴、行蕴的社会现象,这样五蕴二字把人生宇宙就包括完了。蕴字除开聚集义外,还有和合义。因为每个众生的生命都是由五蕴和合而形成的。例如,人身上的四大就属于色蕴,人前五识的感受就属于受蕴,第六意识的思维分析活动就属于想蕴,身、口、意的造作就属于行蕴,整个精神活动就属于识蕴。五蕴拆开就没有人了。因此佛说五蕴是破众生的自性我执,使众生不执著有个实在的我。
五蕴皆空的空有两个含义,一个是五蕴本来就空,二个是观空当下就解脱。五蕴为什么本来就空呢?它是心识现的影像,怎么不空!色蕴也好,受蕴也好,想蕴也好,行蕴也好,识蕴也好,都是心识所现。何以见得呢?我们在做梦时,梦中也有色蕴,梦中也有受蕴,梦中也有想蕴,梦中也有行蕴,梦中也有识蕴。梦中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非色蕴而何?梦中有感受:哪个对我好,我在梦中就笑,有时还笑醒;哪个对我不好,我就不快乐,在梦中哭,有时还要哭醒。这不是受蕴吗?我们梦中有时也在思维想象,这不是想蕴吗?梦中有时还在造作,这不是行蕴吗?梦中的眼在见色,耳在闻声,鼻在嗅香,舌在尝味,身在感触,这是前五识的活动;梦中的意识也在分别,这是第六意识的活动;梦中也有我法执,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也在起作用;与八识随起的心所有法也在起作用,这不是识蕴吗?晚上是小梦,白天是大梦,五蕴都不可得,本来相同。五蕴如梦幻泡影,其中找不到实在的东西,这就叫做法空,众生的生命是五蕴和合所显,如果离开五蕴,生命就了不可得,这就叫我空。我也空,法也空,一切皆不可得,当然就没有了生老病死的苦痛,所以照见五蕴皆空,就度一切苦厄,当下就证涅槃而到了彼岸。因五蕴本来就空,所以观空当下解脱。一方面观空,一方面就解脱,二者是同时的。并不是先观空后解脱,也不是先解脱后观空。
从“观自在菩萨”到“度一切苦厄”是经文的第一大段。其中“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一句,说明了般若的体相业用。“照见”是说般若的体,“五蕴皆空”是般若的相,“度一切苦厄”是般若的业用。这一大段主要是说观自在菩萨的境界,也是全经的总纲。
三、般若的境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就是舍利弗,在佛的声闻弟子当中,他的智慧第一。所以佛讲般若经,经常叫到舍利弗的名字。这个舍利弗是人而不是佛塔中的舍利。佛塔中的舍利有骨舍利、发舍利、肉舍利等几种,是佛定力凝聚而成的。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说色与空,不是两个,而是一个。不是离开色另外有一个空,也不是离开空另外有色,即空即有,即有即空,这就叫做性相一如。凡夫见相昧性,他只知道见色相,却不知道色本性空;二乘见性昧相,他只知道色本性空,却不懂得空也就是色。凡夫迷,二乘愚,种性决定,所以佛不给他们讲唯识,只给大乘人讲。《解深密经》颂云“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暴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小乘人没有资格接受唯识,你们却能,比他们的资格还高些。你们是大乘种性的人,不要把自己看渺小了,你们是菩萨啊!今天在这里听法的人有五个伟大:种性伟大、愿力伟大、信仰伟大、行伟大、果伟大。这是真实不虚的。
色不异空,是针对凡夫执有而言,空不异色,是针对小乘的声闻、独觉偏空而言。这两种认识都只偏于一边;要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有即空的认识才是中道,才是不二法门。色蕴与空不二,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是如此,都是性相不二,性相一如。受蕴就是空,空就是受蕴;想蕴就是空,空就是想蕴;行蕴就是空,空就是行蕴;识蕴就是空,空就是识蕴。所以,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你要问无为法在哪里,无为法就在有为法上,你要问有为法在哪里,有为法就在无为法上。《解深密经?胜义谛相品》云:“有为,非有为非无为;无为,非无为亦非有为。”有为法,无为法就是一个。懂得这一点,才真正懂得有为法和无为法,才真正懂得一真法界。我们观空的时候,就在有为法上观。如:我现在手里拿着扇子,就在扇子上观空;我脚上穿着鞋子,就在鞋子上观空;鞋子就是空,空就是鞋子,扇子就是空,空就是扇子。正是要在相上见性,有上观空。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你悟到空有不二,性相一如,当下就证涅槃,当下就是佛。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上节讲了性相一如。这节讲空,有一个特点,什么特点呢?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你说一切法有没有生灭呢?法从因缘生,缘生如幻,生是幻生故无实生,灭是幻灭故无实灭,如幻非真故无生无灭。不垢不净,为什么不垢不净呢?烦恼的体性本来就是空的,本性清净,烦恼把空相污染不到,这个空相是远离垢净两边的。不增不减,怎样不增不减呢?如契经中云:“若佛出世,若不出世,诸法法性安住,法界安立。”真如是如如不动的,在凡夫它没有减少,成了佛以后也没有增加。并不是说有执著真如就减少,成了佛,有般若智慧,真如就增加,它不会因为你实不实证它而有所增减,有所变更。《解深密经》讲“胜义谛以不二为相”。这里就是不二相,离开生灭两边,离开垢净两边,离开增减两边,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就是不二法门,就是远离两边的无分别空。
四、般若的行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般若实证空性时,空是什么样子,也正是此经所讲的行。此中无色受想行识五蕴,此蕴有两类:一是有取五蕴,属世间法;一是无取五蕴,属出世间佛所具法。蕴是聚集义、和合义,俱如前释。眼耳鼻舌身意内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外六尘,名十二处。处是六识生长的门径、处所。内六根与外六尘相接触,便生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此三六一十八法,名十八界。界有三义:一是因义,谓十八法各有自种;二是自性义,谓十八法各有自性,互不混淆;三是法界义,此十八法包括最广,无论世出世间法、有为无为诸法,皆能含摄。因意根不但指第七识,而且第六识亦是它所生,第八阿赖耶识亦依末那为根。故一切心法及心所、色法皆在其中。此蕴、处、界名为三科,是世尊为世间有情所说之法。因世间众生有自性我执,故佛为说五蕴,因众生认为我有自性,佛以五蕴说明众生的生命体皆是五蕴假合之所显现。般若经云:“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梦幻。”都是有相无体,和合而成的有情生命体,哪有丝毫真实呢?既不真实哪有我的自性呢!众生认为一般都有苦乐忧喜舍的感受,所以这个受者就是我;世尊为破众生受者我执,特说十二处。意谓根尘接触,顺者便有乐受喜受,逆者便有苦受忧受。不顺不逆者即不乐分别而生舍受,若根不与尘境接触,则任何感受都不会产生,哪里能有受者呢?又哪里能以此受者为我呢!世尊为除众生作者我执,故特说十八界除遣之,义谓根尘接触有六识生,才有语言的口业,手足曲伸的身业,起心动念的意业。若根尘不相接触,六识尚不得生,哪里还有造作呢?哪里还有作者呢?又怎能以作者为我呢!故此蕴、处、界三科是佛为除众生的我执而施设,属世间法。在菩萨观空来说,对此三科一方面从无自性,无受者,无作者以破人我执,更重要的还需观察此三科法皆从缘生,如梦如幻,如影如响,亦如水月镜花,不可分别言说,而远离增减两边、断常二见以破法执。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这里讲由世间转向出世间顺逆观十二缘起的法不可得。顺观十二缘起是世间因果,逆观十二缘起是出世间因果。无无明是顺观十二缘起的第一个,亦无无明尽是逆观十二缘起的最后一个。无老死是顺观十二缘起的最后一个,亦无老死尽是逆观十二缘起的第一个。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就是十二缘起,又叫业感缘起。这个缘起主要是说,造善生人天,造恶生三途,六道轮回全由我们自己造业来主宰,并非有个上帝在支配,也不是有个阎王在勾生死簿。佛法是反对封建迷信的。十二缘起里面有三个要点:第一、因果通三世,无明缘行,行缘识是过去世;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是现在世;有缘生,生缘老死是未来世。第二、世间因果以无明为主,迷而不觉,不懂一切唯心造就是无明,由无明而产生世间。第三、佛立十二缘起,重在抓现实。佛法虽讲因果通三世,但是与宿命论迥然不同。不同的原因是佛法重在抓现实,重在自己改造。过去造了恶业,现在造善业来改正,过去造了有漏业,现在造无漏业来改正。《成唯识论》云:“观现在法有引后用,假立当果,对说现因;观现在法有酬前相,假立曾因,对说现果。假谓现识,似彼相现,如是因果,理趣显然。远离两边,契会中道。”所以虽然因果通三世,而只重现实。为什么呢?因为过去已经灭了,未来还未生,只有抓现在才靠得住。
无明缘行。无明者,是不明白人生宇宙的两个规律:种善因得善报,种恶因得恶报,这是因果规律;不管善也好,恶也好,总之一切法都是心识所现的影像,如梦幻泡影,抓不住,不可得,这是无我律。不明白这两个规律,就会由无明引起行,亦即引起我们身、口、意的造作,而生世间流转的有漏业。有了有漏业,阿赖耶识自然要随业力成熟而变现根身器界。若造的是善业,就变人天的根身器界;若造的是恶业,就变三途的根身器界,所以行就缘识。行就引起阿赖耶识成为异熟识。由于有异熟识,自然就引起名色。什么叫名色?名色即五蕴。名指受想行识四蕴,色指色蕴。有了五蕴就会引起六入,六入即六根。由名为因引起意根,生意识,由色为因就引起眼、耳、鼻、舌、身五根,由五根为门径生起五识。有了六入就引起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接触,所以六入缘触。有了接触自然就产生六识,故触缘受。受有苦、乐、舍三种。苦受是境界与心不相随顺所生,乐受是境界与心相随顺所生,舍受是不苦不乐的感受。苦受则生嗔,乐受则生贪,舍受则引起与自己无关的感觉,而不去加以探究,则会生起愚痴。这三种受,佛法都称为苦,苦受是苦苦,乐受是坏苦,舍受是行苦,行苦虽然当时没有什么感觉,但它当时就在酝酿未来的苦因。我们在街上看见一个妇女,十分漂亮,心里马上就觉得好看,生起了乐受。因为快乐就贪恋不舍而生起贪心,有了贪心就产生污染的念头,随意业一动,身业、语业也动,就会做出不符合戒律的事,说些不符合戒律的话,就会造染污业,感染污果。所以受就有爱,受缘爱。乐受有爱,苦受也有爱。怎么爱呢?常时恨那个境界,我又在那里吃了亏的常时都记住,爱那个苦的境界,始终记在心里舍不得丢掉。所以爱就缘取。对境界执著不舍,有执著就有行为,所以取就缘有。有了感来生之因,自然而然就有生,有生就有死,所以有缘生、生缘老死。这就是顺观十二缘起的因果规律。那么逆观十二缘起呢?我们要如何才能没有生老病死呢?要没有老死,就要没有生。又怎样才能没有生呢?就要不造业,就不要有有。怎样才能没有有呢?就要没有取。怎样才能没有取呢?先要没有爱。怎样才能没有爱呢?先要没有感受。怎样才没有感受呢?先要没有触。怎样才没有触呢?先要没有六根。怎样才能没有六根呢?先要没有名色。怎样才能没有名色呢?先要没有异熟识。怎样才能没有异熟识呢?先要没有行。怎样才能没有行呢?先要没有无明。所以,出世间逆观十二缘起首先要对治无明。怎样对治无明呢?就是要明白一切法的因果律和无我律,也就是要有般若智慧。无明和般若都是认识,错误认识是无明,正确认识是般若。不懂得因果律和无我律就是无明。懂得唯识,才会懂得因果律和无我律,顺观十二缘起是生死流转之因,逆观十二缘起是出世解脱之因。顺逆观十二缘起就能悟入唯识。佛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三界一切都是心造,万法一切都是识变,看你怎样认识就有什么样的因果。顺逆观十二缘起时,既不取世间相,也不取出世间相;既不执著哪些是世间因果,也不执著哪些是出世间因果。一心安住在诸法平等,无有高下的一真法界之中,这就是我们的行持境界。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下面有两种出世间的境界,先讲出世间小乘的境界。“无苦集灭道”,是对小乘法不起分别执著。声闻修的苦集灭道,称为四谛。苦、集二谛是世间因果,灭、道二谛是出世间因果。苦谛有四行相:无常相、苦相、空相、无我相。苦谛是世间之果。集谛有四相:因相、集相、生相、缘相。集是指集积身口意所造诸业,它是生起世间苦果之因。灭谛也有四相:灭相、静相、妙相、离相,灭谛指的是出世之果的涅槃。涅槃就永无召感世间苦果之因,所以叫做灭谛。小乘的涅槃与大乘涅槃含义不同。小乘涅槃叫寂灭,要把有为法的五蕴灭掉,只要无为法,沉空守寂。大乘的涅槃叫圆寂。修六度万行,而感得无住涅槃之果,这种寂静叫圆寂。道谛也有四相:道相、如相、行相、出相。道谛即三十七道品,包括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支共三十七法。三十七菩提分法为大小乘共学,但是他们观的方法、内容、范围、深浅都有不同。道谛是感出世间涅槃之因,“无智亦无得”就是说大乘对菩提涅槃的观照也不起分别执著。对菩提不认为它是菩提,也不认为它不是菩提,对它如如不动。对涅槃不认为它是个涅槃,也不认为它不是涅槃,如如不动。《金刚经》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要去分别菩提是无漏智慧,就犯了增益执,你认为没有菩提,就犯了损减执。所以对菩提、涅槃都不去分别执著,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佛就是这样做的,佛说:“吾说法四十九年,未尝说一字。”虽然说了四十九年,内心依然如如不动。唐朝义玄禅师说:“心体无形,通贯十方,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手执着,在足运奔,汝若无心,随处解脱。”汝若无心,就是叫你心里不要理它,不起执著,你若理它则心为境转,不理它,境就被心转,境就不起作用了,心常时都安住在如如不动上面。所以叫“无所得故”。因此,世间法也好,出世间法也好,无实体可得,出世间小乘法也好,大乘法也好,无实体可得。由世间转向出世间的法,也无实体可得。我们观法的人,要把一切都当作梦看。晚上是梦,白天同样也是梦啊。梦与白天有四点相同:第一、有相无体。晚上梦中有山之相、海之相,日月星辰、江河大地之相也有,社会现象也有,但是哪有个实在的体呢?如晚上做梦,我们爬峨眉山,山又高又大,但只是个幻相,没有个真正的峨眉山。又如我们梦到海边,又宽又大的海,一望无涯,醒了什么也没有。白天所见的山水时时在变,前后迥异,也是有相无体。第二、变化无常。梦中一时梦见这里,一时梦见那里,没有停止过变化;白天也是一样。昨天的境界今天就没有了,刚才的境界现在也没有了。第三,昏沉颠倒。我们常时都把梦中的悲欢苦乐执为实有。遇到悲苦的事情就难过,垂头丧气,有时还哭醒。遇到欢乐的事情就得意,哈哈大笑,有时还笑醒。白天也是一样,把可喜的事,伤心的事都执为实有。所以梦中与白天同样是迷而不觉。第四,毕竟空寂。梦中的事一晃就过去了,白天的事也一晃就过去了,都终归空寂。如:文化大革命时,你斗我,我斗你,妻子斗丈夫,儿子斗老子,学生斗老师,下级干部斗上级干部,而今安在?都成了空寂。又如:香港回归时,电视里一幕一幕的画面激动人心,全国人民欢天喜地,我也曾赋绝句:“香港回归岂偶然,神州万里歌声传,英明领袖率华众,七一红旗升碧天。”而今安在?也归于空寂了。古人有词云:“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现在赋此词者也同样在今人笑谈中,而终不可得。所以白天的事当梦看是完全正确的。
五、般若的果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菩提萨埵是梵文音译,简称菩萨。菩提翻译成中文叫觉,萨埵翻译成中文叫有情。菩萨是自觉觉他的人,故称觉有情。由于他具备了到涅槃彼岸主要力量的大般若,所以经中言:“依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是六度之一,也是直接到彼岸的伟大力量,其余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诸波罗蜜多是协助般若到彼岸的有利条件,故亦皆得以波罗蜜多见称。菩萨依靠般若智慧,彻底破除了我法执著,内心无有牵挂及障碍,彻底知道生老病死诸苦皆是迷而不觉所生,完全是空,故无有诸苦的恐怖。他知道就象做梦一样,梦中在生,实在没有生;梦中在死,实在没有死;梦中在老,实在没有老;梦中在病,实在没有病。所以对生老病死不生起丝毫的恐怖,故而“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什么是颠倒呢?我们要懂得,佛法是讲实事求是的科学,主观认识要与客观绝对真理相契合。而颠倒呢,就是我们的认识与客观绝对真理相反。远离颠倒梦想,就证究竟涅槃。涅槃有三义:1.寂静;2.寂灭;3.圆寂。涅槃寂静指自性涅槃,它是一切法本来清净的实性,众生皆具,而未能证。寂灭,指有余依、无余依涅槃,声闻、独觉证了果,灭了烦恼杂染、业杂染、生杂染,而彻底超出轮回,当余依身体存在时,所得涅槃名有余依,当身体不存在了,所得涅槃名无余依。圆寂即大乘圣者功行圆满所证的无住涅槃。《摄大乘论》讲此涅槃有多颂。初颂云:“诸凡夫覆真,一向显虚妄;诸菩萨舍妄,一向显真实。”诸凡夫不达圆成实性,就有遍计所执,诸菩萨舍妄,就去了遍计所执,而证圆成实性。次颂云:“应知显不显,真义非真义,转依即解脱,随欲自在行。”菩萨舍了妄,就把真正的圆成实性显了出来,这时就彻底证得涅槃的转依,而解脱了六道轮回。再次颂曰:“于生死涅槃,若起平等智,尔时由此证,生死即涅槃。”菩萨对生死涅槃起平等智,作无二无别一样的看待,这时就用般若现观实证到涅槃没有在生死之外,又不舍生死。最后颂曰:“由是于生死,非舍非不舍,亦即于涅槃,非得非不得。”这时虽不舍生死,而已证涅槃,即不住生死;同时,虽已证涅槃,而未舍生死,即不住涅槃;既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故曰无住大涅槃,这是彻底的大解脱,也就是此中说的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世诸佛所得的果,虽有菩提、涅槃两种,而以菩提为主,因其发心是专求菩提。有了圆满般若的大菩提,而涅槃自在其中,故对般若果的大菩提,若欲作守约施博的解说,必须从下面四方面加以阐述:
1.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释名。“阿”字汉译为无,“耨多罗”汉译为上,“三藐”汉译为正等,“三菩提”汉译正觉;无上正等正觉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汉语,也就是如来一切智智的集中表现。觉的含义主要是要认真彻底通达人生宇宙唯一的绝对真理,也就是一切事物都是心识所现的影像,如梦如幻,有而非真,远离分别言说。这是乘如实法而来的觉雄成就的真实依据,是人们做人处事、建功立业的头等大事。
2.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形成。菩萨学佛必须在一切视听言动的活动上,衣食住行的生活上,不取不舍、六度齐修的修持上,在在处处、时时刻刻都要观一切都是心识所现的影像,生起最极究竟、最极伟大正确的般若波罗蜜多,来扫除我法二执、烦恼所知二障,由相解脱达到粗重解脱,把阿赖耶识中的二取习气、有漏业习气排除,使本识转为无垢识大圆镜智,第七末那识转为自他平等、染净平等的平等性智,使第六意识转为通达诸法自相共相、一切有情根性胜劣,以便对机说法、广度有情的妙观察智。转前五识为成佛广度有情的成所作智。同时,在转八识为四智之际,也一定要各各有清净的触、作意、受、想、思五遍行,清净的欲、胜解、念、定、慧五别境,清净的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捨、不害的十一善法,以及各各的自净识共二十二法为相应心品以作助伴,故无上菩提就是四智相应心品和合而成。
3.四智转依的先后位次。《六祖坛经》云:“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六七两识于见道初地同时俱转为妙观察智和平等性智,但未圆满,直至第七远行地最后勤修加行以及第八不动地修无功用行,才能使二智圆满俱转。大圆镜智一定要在成佛入金刚喻定时才一下俱转,第八识转为大圆镜智后,有了报身的无漏五净色根,无漏五净识,才能使五识转得成所作智。
4.四智相应心品所起的作用。须知无垢识及大圆镜智主要是变现佛的法身及自报身,及二身所依之土;平等性智主要是示现他受用身及土以度济十地中的圣位菩萨;妙观察智主要是协助佛的他受用身及化身,广为众生说法济世之用;成所作智主要是现三类化身以度有情。所谓三类化身,一是现千丈大身,为地前加行位菩萨说法;二是现丈六金身,为地前资粮位菩萨,以及声闻、独觉、人天大众说法;三是现随类化身对三涂有情而行拔济。
六、般若总结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古印度婆罗门是头等贵族,它信奉梵天,迷信色彩非常浓厚,所以特别相信咒的威力。在它的影响下,古印度人民迷信咒的情况也非常严重。佛陀反对封建迷信,很想把印度人民崇拜神咒的邪信转变为崇奉般若波罗蜜多的正信,所以在此经总结般若波罗蜜多的伟大时特意把群众所信仰的咒相配来讲。意思是说,般若波罗蜜多是有最大神威的咒,最光明无比的咒,是至高无上的咒,也是没有哪一等与之相等的咒,因为般若彻底能拔除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一切无常五取五蕴的众苦,真实不虚,切实可信,故随即说鼓励之词以劝导之曰:“揭谛揭谛”,去啊去啊!“波罗揭谛”,到彼岸去啊!“波罗僧揭谛”,大众都到彼岸去啊!去做什么?“菩提萨婆诃”,去成就般若智慧圆满的无上大菩提啊!
二000年三月二十五日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