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题解

2015-01-07 浏览次数:50785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简称观经)是净土三经之一。三经者,《无量寿经》是教经,叙净土大教之缘起。《观经》是理经,阐明心观为宗,心佛不二之妙理。《佛说阿弥陀经》是行经,说信愿行三为资粮,执持名号之行法。此卷观经,天台智者大师作疏解之,称《观无量寿佛经疏》。四明尊者知礼,又著钞解疏,名《妙宗钞》二书合在一起,统称《观经疏钞》。藕益大师对《妙宗钞》推崇备至,赞谓不可更动其一字。今作此题解,悉遵《妙宗钞》所说,不过为适应现在读者理解,文字上略加通俗化注释而已。按台宗五玄释题家法,简述如下:
  一释名。凡释名,须论通别。佛说观无量寿佛七字,是别题,不同馀经故。经之一字,是通题,通于众经故。
  立题不出七种,所谓单三、复三、具足一是也。一、单人,如《阿弥陀经》等;二、单法,如《大般涅槃经》等;三、单譬,如《梵网经》等。复三者,一、人法,如《文殊问般若经》等;二、法譬,如《妙法莲华经》等;三、人譬,如《如来师子吼经》等;具足一者,指人法譬具足,如《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等。
  此经属单人立题。即以能说所说两土果人立题。能说为此土释迦。所说为彼土弥陀。经题亦得以教行理三,论其通别。佛说观无量寿佛之教,不同馀经,故教别。同属佛一代所说之教,故教通。此经所说十六观修法,不同馀经,故行别。虽与它经为行不同,但究竟同归解脱,故行通。此经所说十六观妙理,不同馀经,故理别。同是一乘实相妙理,故理通。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佛字,具云佛陀,华言觉者,即说教主,释迦牟尼佛也。既是极果,即究竟觉,或称妙觉。此之觉义,有六种即,即者。即体不二义,一切圣凡,无不皆有此觉体。所谓理即、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分证即,究竟即。明白六即之即义,可使行人尊重己灵,免生退屈之想。明白六即之六义,可使行人知识位次,免起上慢之心。
  初理即佛,即徒具此即佛之理体,迷而不晓,虽迷此不二之体,但此觉体,未尝暂离,故名理即佛。此则唯有性德,无有修德。
  二、名字即佛。修德之始。听闻佛法,因闻生解,明白一一皆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开了圆解。若未开圆解,尚属理即。藕益大师临终,示居此位。也有人说,只要闻到佛法,不管解与不解,皆属名字位摄。此是方便权说,非是究竟实义。
  三观行即佛。大乘行人,开圆解已,知是心作佛,佛即是心,对境即成佛观,念念存觉知之心,名观行即佛。平常五根所对,知是唯心,常存三观。由境观相资,不起尘念,方入观行位。《妙宗钞》说:“观行位人,念佛三观,常得现前,即观行位之相。”
  四相似即佛。相似者,相似于本觉也。此位由始觉觉照之功,仅伏无明,由未破故,非真本觉,故名相似即佛。《妙宗钞》说:“前观行位,常用三观,念佛三身,觉观虽成,似觉未发。(指未能伏无明惑)加工不已,今本觉三身相似而发,与始觉三观相似而应,(即本觉理体与始觉观智相契)能伏无明,即相似位之相。此位一名六根清净位,能六根互用,不可思议。
  五分证即佛。前面即心观佛,托境显性。虽得相似(位)尚属缘修。此位分破无明,方属真修。寂照双融,本觉真佛,分分而显。约所显说,名为分真。约能显说,名为分证。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皆属此位。
  六究竟即佛。证知一切诸法,皆是佛法,始觉智圆,本觉理极,始觉全合乎本觉,彻证诸法实相。名究竟觉。或称妙觉。《法华经》云:“惟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断德究竟,(五住究尽、二死永亡)名大涅槃。智德究竟,名大菩提。即究竟即佛位。
  说者,悦所怀也。如来久证念佛三昧,蕴之在怀未说,今应韦提希请而说,乃畅佛本怀,故悦也。佛五眼圆明,善于应机说法。凡说必有四悉檀利益。为前未种善者,作世界说,令得欢喜益;为已种善根者,用二种说:善根未发者,作为人说,令起宿善根,依信、进、念、定、慧,增进道品。为恶未破者,作对治说,令其三毒,豁尔冰消;为根已熟者,作第一义说,令得契真,(破无明,契真如)革凡成圣。若全无益,佛则不说。
  观者,总举能观,即十六观也。能观皆是一心三观,所观皆是一境三谛。今释题名,惟论三观。观十六观境,皆须以三观观之。托彼安养依正之境起观,虽托彼境,须知依正,同居一心。心性周遍,无法不造。无法不具。若一毫法,从心外生,不名为大乘观也。心具一切法,心造一切法。《妙宗钞》说:“实无能具所具,能造所造,即心是法,即法是心。能造因缘及所造法,当体即是心性。是故今观,观彼依正,乃是以法界心,观法界境。《妙宗钞》说:“今观弥陀依正为缘,熏乎心性,心性所具极乐依正,由熏发生,心具而生,岂离心性,全心是佛,全佛是心,终日观心,终日观佛。”观有次第三观、一心三观。先释次第三观,后释一心三观。何以先释次第三观。次释一心三观,意在于以次第三观隔历未融,显一心三观之圆融。
  一、次第三观。
  一从假入空观。假是虚假,见思取境,无而谓有,曰假。
  凡俗之境,是虚假法,知虚名谛,即是俗谛。二空(人空、法空)之理,是审实法,知实名谛,即是真谛。若不知俗之虚,怎知真之实。必须观假,方能入空,故曰从假入空观。又:观假是入空方便,先须观假,知假虚妄,方得会真,则二谛(真俗)俱显,故又名二谛观。此观若成,证一切智。(修观为因,证智名果)一切智属声闻观空果,相当于别教十住位。
  二、从空入假观。若行者唯住于空,与二乘何异,不能
  成佛度生,故应观空而不住于空,从空入假。三界惑著,必须荡尽。诸法因缘,须究本末。(因为本,果为末)以大悲心,遍观遍学,名为知病。于诸法门,对治易夺,无不谙练,名为识药。随前人惑之深浅,机之生熟,四悉檀中,所宜为说,各令得益。皆由证空,能入此假,故名从空入假观。又:前除见思(惑),破假用空(观),今遣尘沙(惑),破空用假(观),前破假用空,今破空用假,各一破用,前后相对,至今平等,故(假观)又名平等观。此观成时,证道种智。道种智,属菩萨修假观果。约位,在别教十行位。
  三、中观。此为但中。何谓但中?此中道观,不即二边
  (空、有)故名但中。以人法两空为方便,初观空生死。别人初心,惟知性具善净,不知性具染恶,虽无染恶,分别境相,执著我人。认为现前染恶境界,皆是随缘变造而有,非性本然,是故见思,不即中道。(不知烦恼菩提,体不二故)定须破故,即义不成。设欲修行,所观之空,是二乘法。既非性具,乃是隔历不融之别修,是故但空(三界)生死。次观空涅槃。生死之有虽已破除,心又著空。须别修假观,破此空著。何谓假?建立名假,假观是菩萨修法,非性具故,亦是隔历不融之别修,能荡著空,名空涅槃。前空生死,见思惑尽。次空涅槃,尘沙惑破。二惑既尽,心无偏著,是故得为入双遮方便。初观用空,次观用假,观其二谛(真、俗),是故得为双照方便。方便既立,圆观可修。于十向位中,即以所显中道佛性,而修中道之观。谛观不二,(能观所观不二)惑智一如,(烦恼即菩提故)三观圆融,是无作行,故能自然入萨婆若海。(佛种智海)此观之果,名一切种智。位在(别)初地,是为次第三观。
  二、一心三观。
  一心三观者,《妙宗钞》云:“斯乃称性而观,绝待而照。盖一切法性,是法身、般若、解脱,如伊字三点,三非孤立,一一圆具,举一即三,乃以三德而为三谛。般若是真,解脱是俗,法身是中。德既不纵不横,谛乃绝思绝议。今以此谛而为所观,谛既即一而三,观岂前后而照,(观亦即一而三)故依妙谛(三一相即,称妙)以立观门。即于一心而修三观。”释论云:“三观一心中得。”《妙宗钞》又说:“三智是果,三观是因。果既在一心,因岂有前后。因果不二,方曰圆修。”祇一观而三观者,其相云何?《妙宗钞》解释说:“趣举一观,即具三观。举一空观,假中亦空。(一空一切空)三观悉皆荡相。举一假观,中空亦假,(一假一切假)三观皆有建立义。举一中观,空假亦中,(一中一切中)三观当处皆绝待。若知三观祇在一心,则一一观,任运具三(观)也。”
  观于一谛而三谛者,《妙宗钞》解释说:“谛观名别,其体不殊,全谛发观,观还照谛。”如上所说,谛观既无别体,唯是一心,则谛、观又如何分别呢?《妙宗钞》解释说:“若欲分别,就三因说,性三(因)为谛,修三(因)为观。性了是真(谛),性缘是俗(谛)正是中谛。不是了因,非大真谛。俗中亦然。(即不是缘因,非大俗谛,不是正因,非大中谛),此之三谛,方与三观体性不殊。”修一心三观时,三观是互具的。为何能互具?《妙宗钞》解释说:“盖性三(因)本融,全性成修,此之谓矣。”意思是说,性中缘了正三因,是融通的,修三观时,是全性起修,全修即性,所以能够互具。《妙宗钞》说:“始于初心,圆修三观,妙观中道。念念双忘,而即二边。念念双照,一心三观,法尔如然。”(天然如此)中论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根据中论偈意,《妙宗钞》说:“今修圆观,必先解知能生因缘,及所生法,皆不思议,方于此境,观空、假、中。”此为台宗山家观法正宗,即此一观,遍入诸门。是故十六,无非妙观。
  四释无量寿
  无量寿者,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佛本无身无寿,亦无量可说。标无量寿,乃是以无量为其量。寿量依身而有,乃有三义(即身、寿、量)故约三义而论有无。所言佛者,究竟觉也。理智既极,始本两忘。无相无名,不可说示。岂得立其身及寿量。但随顺世间,而论三身,而论三寿,而论三量。据究竟觉第一义谛而言,则不可说身及寿量。是故约真谛说,则说无有身及寿量。约俗谛说,则说有身及寿量。不可泥执。
  一法身。
  法身者,师轨法性为身。有通,有别。通则众生与佛俱师轨法性为身。但九界众生虽师轨法性,而与其相违。(迷法性理故)如人依师,不顺师教。惟有诸佛,从初发心,轨法性而修,直至究竟冥合法性。大经云:“诸佛所师,所谓法也。以法常故,诸佛亦常。顺法性故, 名法为师。”以师轨法以为其身,故名为法身。
  法身寿量者,法身虽名为身,乃非身之身。既非色质,亦非心智。故非五阴(初阴名色,后四即心智)积聚之身;乃非寿之寿,故非命根报得之寿。乃无量之量。故亦无长短延促之量。质言之,强于法性说身说寿说量也。
  二报身。
  报身者,报即酬报。修行是因,感得妙报之身。《法华经》云:“慧光照无量,久修业所得。”证智德也。《涅槃经》云:“大般涅槃,修道得故。”证断德也。此二果德,酬其修因,故名报身。感报之时,其相云何?乃以如如智,照如如境。即是无上菩提之智与法性相应相冥,如水乳合。亦即始觉合本觉。始觉智与中道法身相冥,无能冥相,为成观故,强名此智为报身。
  报身寿量者,由于法身非身非不身,智既与相泯,亦非身非不身。说非身者,非应(身)佛有分齐身。非不身者,非报身(佛)无分齐身。法身非寿非不寿,智既与相泯,亦非寿非不寿。说非寿者,非与应(身)佛同连持寿。非不寿者,非报佛不(无)连持寿。法身非量非无量,智既相泯。亦非量非无量。说非量者,非同应(身)佛有量。非无量者,非报(身)佛无量。强名无量为量。
  三应身。
  应身者,智与体冥,能起大用。如水银和真金,能涂诸色像。功德和法身,处处应现在。是为应身。智即报身,体即法身,此二冥合,应用无方。(随处应现)喻真金上色,须与水银和,方能涂色。若缺一缘,无涂金用。报智功德,契会法身,随有机处,应身无不往化也。上说报身,但论冥契法身,此即自受用身也。今明应身,有二种垂应:一、以他受用常住应身,应地上菩萨之机而示现。二、以生身无常应身,应同居凡小之机而生。(如此土之释迦示生身)
  应身寿量。有常寿及无常寿。他受用常住应身,无分齐身,其寿则常,故无量;生身无常应身,有分齐身,寿则无常,故有量。《妙宗钞》说:“常身无量,通应三土(谓同居方便实报)。无常(身)有量,但应同居。”何以故?《妙宗钞》解释说:“实报机是分证位,能见他受用身。方便土人唯有未破无明的别圆之机,所见佛像,虽比地上菩萨殊胜为差,然不是生身无常应身,悉是报佛。”十方诸佛,佛佛道同。应身化被物机,各示两量。随逐物机,或长或短。如弥陀现长,释迦现短。《大智度论》说:“此间阎浮恶故,释迦寿应短。馀处好故,佛寿应长。”《涅槃经》说:“西方去此三十二河沙,有无胜国,我于彼土,出现于世,”佛寿则现长。
  上辨三身,法身是本有,报身约修成,应身论现往。《妙宗钞》说:“须知报应二种之修,性德本具。虽是性德,修相宛然。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三一冥泯,思说莫穷。若法报应各论,则非并一,若言性具,则非别异。若作并别一异之解,即违圆常法体。总之,即一而三,则非纵。即三而一则非横。非纵非横,不可思议。释名竟
  二辨体。
  名为能诠,体为所诠。《妙宗钞》说:“今辨此名所诠之体,欲令学者因筌(鱼笼)得鱼,寻名显体。今之辨体,虽在一法,一必具三,(即一体三义)故明体礼、体底、体达三义。虽论三法,但是法身中三(义)。”
  名是假名,体是实质。一切名下,皆有其质,此经以实相为其正体。何谓实相?《妙宗钞》说:“诸法当处不生不灭,非有非空,(非有,离一切相。非空,即一切法)无能无所,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离此等相,名为实相。”此实相法,何人不具,且为诸法所依。若论证知,唯有诸佛。《法华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实相不离现前一念,《妙宗钞》说:“应知实相全体照明,称为真心,亦名本觉。觉体遍故,诸法皆实。若指其要,不离现前分别之念,念即本觉,觉即经体。”我等修观,即以此觉心,观于依正,一心三观,妙观之宗,于此建立。故知不离现前一念之实相,即是本经之正体。
  一切大乘经,皆以实相为印。印即符印,亦名印信,有印定之义。大乘一法印,小乘三法印,其相如何?小乘三印:无常、无我,此之二印,印于生死;寂灭一印,印于涅槃。小乘涅槃,与生死异,所以分别印之。所说符此,则可信受是小乘经,非魔外说。大乘一印,即一实相。以二种生死(分段、变易)三德涅槃,其体是一,究竟真实,义符于此,则可信受是大乘经,非小乘、非魔外说,所以唯实相一印印之。
  今此经能说之人,所观依正,四土净秽,其性不二,故以一实相印为经正体。体既知矣,欲明体德,须论三义:
  一体礼。初约礼义,明法身德。语云:礼别尊卑,意崇君父。法身至极尊贵,犹如君父。《妙宗钞》说:“故君父体,即是法身。诸佛所师,万法朝宗。(万法所依)体非修证,理绝言思。欲使标心,强称贵极。斯是本觉,非寂非照。亦是法性,非深非广。第一义谛,名为法性,法身德也。(若识此体)令修观者,以此体德,体(会)彼依正,一一贵极,成妙宗矣。”
  二体底。次约底义,明般若德。般若真空,即是中道。般若德是诸法底,亦名本源。佛以观照般若,观于诸法,证此智体,故云穷底。《妙宗钞》说:“然法性甚深,无有底际,云穷底者,佛以无底际智称性而证,义言穷底。……以此底义,辨于经体,则彰法性甚深第一义空,名般若德也。(若识此体)令修观者,以此体德,穷(究)彼依正,一一到底,妙宗成矣。”
  三体达。次约达义,明解脱德。俗谛不离中道。解脱德是一切法自在之体。《妙宗钞》说:“若识此体,则于诸法,通达自在。(犹言不为境所转)前明底义,以观照般若穷实相底。今明达义,以文字般若,说实相种种名也。以达义辨体,则彰法性无量如来藏义,名为真性解脱德也。令修观者,以此体德,(了)达彼依正,一一无壅,成妙宗矣。”
  三明宗。
  宗谓宗要。此经之要,在修心妙观,感于净土。心观,即是一心三观。前在释名中,已经详说,今则唯论感土之相。净土有四:谓凡圣同居土,方便有馀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四土各分净秽。五浊轻重为因,感同居(土)净秽。体、析、巧拙,修观为因,感有馀(土)净秽。次第、顿入,修观为因,感实报(土)净秽。分证、究竟,证果不同,感寂光(土)净秽。《妙宗钞》说:“五浊轻,感同居净者,如修五戒十善者四教凡夫,皆能令五浊轻薄,感同居净。而修圆观,能令浊轻,感同居土依正最净。如此经说,地观已去,一一相状,比于馀经,修众善行,感安养土,其相天殊。言体、析巧拙不同,感有馀(土)净秽相者,析观感秽,是藏教人。体(空)观感净:通教但空体、别教次第体、圆不次(第)体,生彼(土)俱感净相。圆人最净。言次第、顿入感实报(土)净秽者,若论实证,此土唯圆圣所居,别初地与圆初住,证虽同,(同破一品无明,证一分三德)称实感报。但别人三观次第而修,致所感土异于圆人(一心三观而修),故须约顿、渐分其(土)净秽。言分证、究竟感寂光(土)净秽者,唯约真因对圆极果而分(土)净秽,(真因,指分证,极果,指究竟 )别唯断十二品无明,寂光(土)犹秽,圆人须断四十二品,名究竟净。今谈究竟(净),意(在)成行人修心妙观也。”
  初释同居土。同居,约人。净秽,约土。就是说凡人圣人同居秽土,(娑婆秽土也)凡圣同居净土,极乐净土也。凡是带业往生凡夫,圣分权、实。始证为实,应来(应迹来居)为权。次于泥洹者,泥洹,即涅槃新译名,生安养者,烦恼调伏,(其乐)近于涅槃,故名为次。皆正定聚者,此土博地凡夫,属邪定聚;发心修行未不退者,属不定聚;得不退者,属正定聚。若生安养,不论高下,五逆罪人,临终十念得往生者,亦得不退,故云,皆正定聚。弥陀经云,生彼皆得阿鞞跋致。(十方)同居净土中,极乐当其上品土也。《妙宗钞》云:“若依今经十六观门圆妙修者,通惑(见思惑)纵存,生于彼土,常睹胜相,如此土华严诸大乘会机所见也。”
  次释方便有馀土。修方便道,断四住惑(见惑一住,思惑三住。)故曰方便。无明未尽,故曰有馀。《妙宗钞》云:“九种行人,合生彼土。藏二,(阿罗汉、辟支佛)通三,(已办地,支佛地,菩萨地)别住、行二,既修空假,(尚未修中观)皆方便道。别向、圆信二,所修虽实,犹居似道。(无明未破,犹居相似位)判属方便。”小乘虽云同入法性,而执法性,体类虚空。子果若忘,永无身土。(灰身灭智故)大乘法性,体具色心,子果若忘,身土广大。至于彼土利钝之机,修观感土净秽之相若何?《妙宗钞》云:“若在此土已修中观,生彼则利,佛乃为说不次法(顿法)。若在此土未修中观,佛乃为说次第法(渐法)。利根所见,同彼实报(土)故名为净。钝根所见,相劣于上,故名为秽。”
  次释实报无障碍土者,行真实法,感得胜报,色心不相妨碍,故言无障碍。此土纯菩萨所居,无有二乘。以次第、顿悟三观为因,感此土实报净秽之果。《妙宗钞》解释云:“行真实道者,圆人从初(发心),别人十向,能于诸法,称实观中(道)。中理今开(指破无明)即感妙报,色心不二,毛刹相容,(指小大不二,如于一毫端,能现宝王刹)纯是法身大士所居。尚简圆似(尚非圆教人相似位能居)况七方便(即藏教三贤位及四善根位)。
  次释常寂光土。前三(土)属事,故从居人修断因果立名。此土属理,故从本体三德立名。常即法身,寂即解脱,光即般若。分证(所居)名秽,究竟(所居)名净。
  此经以修心妙观为能感,四种净土为所感为经宗。有人认为欲感实报、寂光二种净土,须用圆三观(即一心三观)至于有馀净土,但用修体空观,同居净土,但用事行,不须三观,此说不然。何以故?《妙宗钞》解释说:“偏空、体法、种种事行,虽是二种净土(同居、方便)之因,非此经的示宗致 。因此经本为韦提厌同居秽,求同居净,故谈妙观,观彼依正,那得辄云不须三观,(怎说不须用三观)三观若成,粗垢(见思)先落,非有馀净(土),更生何处?岂有馀净(土),非(不须)妙观耶!须知正为生同居净,故说三观。良由观妙,能破三惑,不独感于同居净土,随其惑断浅深之处,自然感得有馀等三(土)。如病须药,本为身安,求得仙方,修合服之,不但身安,兼能轻骨。身安喻生同居净(土)轻骨可喻感上三土。只是一药,效乃深胜。如一妙观,能净四土。《大乘起信论》说:“初心修行大乘正信,惧此土不常值佛,信心退失,乃教求生极乐世界,令观彼佛真如法身,毕竟得生,住正定故。”(若)非圆三观,岂照法身,那得谓(怎能说)极乐因,唯(用)事善。”明宗竟。
  四论用。
  用者,力用也。宗是自行所修之法,用是利他所施之法。
  力用者何?生善灭恶也。《妙宗钞》云:“行者应知体、宗、用三,别明三法。乃从一性起于二修,体是法身,所显性也。宗是般若,能显智也。用是解脱,所起力也。二(般脱、解脱)虽修成,须知本具。一(法身)虽是性,全起成修。故非纵横,不可思议。二德(般若、解脱)在性,全指惑业,即性具善恶二修。今体(达)逆修既全性具,当处融妙,乃化他德。故以此二(般若、解脱)为经宗、用。用遍一切,(谓能善、能恶)非无恶用,以顺性故,生善灭恶。”若偏论灭恶,须施功力。偏论生善,在于德用。《妙宗钞》说:“斯是一往(说法)若二往(犹言二面)说,力用、功德,皆能灭恶。力用、功德,皆能生善。须知灭恶,(能)极至阿鼻。生善,理合至于妙觉,方是本经力用、功德。”欲灭恶,必须断除恶因,方免恶果。若生极乐,永灭恶因恶果。《妙宗钞》说:“所言灭恶,须灭恶因,方除恶果。不除三毒众苦之本,纵暂免苦,终非永谢。今明化他,修净土观(指十六观)则令诸恶因果俱灭。惑纵不断,生彼(土)不起,故能永灭恶因恶果。以要言之,此经力用,灭五住因,除二死果。恶之重者,莫过五逆。五逆是业,从于上品烦恼而起,招无间苦。此经大力(用),能灭此等极重三障,即生净土。为何此经力用能灭五逆重罪,无间苦报,往生极乐净土?《妙宗钞》解释说:“若此三障,体非三德,何以能无间转为极乐。从极钝根(指五逆而言)且论十念生(极乐)最下品,若从利根(指有往因者)非不能上之八品。以其五逆,体是寂光,故可于此净四佛土。”故此经以灭恶生善,往生净土为其力用。论用竟。
  五判教相。
  教是圣人被下之言。相是相状,览而可别。约五时、二藏、渐顿而示其相。
  初约五时判。此经于大小乘中,属于大乘。经中虽亦有频婆证小(须陀洹)内容,然非此教正所被机。今从正为韦提希等宣说净土观,尚非通别二教所知,岂是小乘。于五时中,是第三方等时也。
  二、约二藏判。(声闻藏,菩萨藏)此属菩萨藏摄。
  三、约渐顿判。若约化仪论顿渐者,华严属顿,三时皆渐。(阿含为渐初、方等为渐中、般若为渐后)经在方等时说,故非化仪之顿。今经称顿者,乃于化法,以圆为顿。如韦提夫人,一闻佛说,即证无生法忍。《妙宗钞》说:“且无生忍位。别在初地,圆在初住。别教凡夫,须经无数劫,方至此(无生忍)位。唯有圆教(人),即生可入。若将结(判)益,判教偏圆,最为明显。是故今文就其当机(指韦提夫人)证位定之,是顿非渐。”判教相竟。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题解竟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