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智者大师净土文集 五方便念佛门

2015-03-30 浏览次数:409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五方便念佛门

[隋]天台智者大师撰

  一凝心禅、二制心禅、三体真禅、四方便随缘禅、五息二边分别禅。
  凡住心一境,名曰凝心。且如行者念佛之时,谛观如来玉毫金相,凝然寂静,了亮洞彻,名凝心禅。
  次,前虽凝心,所习惯驰散。今制之令还,谛缘金相,名制心禅。
  复次,前虽制心,得住定境,既非理观,皆属事修。今体本空谁制,无佛无念,名体真禅。
  复次,前虽谓体真,犹滞空寂。无量名相,昧然不知。今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从空入假,万相洞明,不为空尘之所惑乱,名方便禅。
  复次,体真及以方便,各据空、有,不离二边。今谛观静乱,本无相貌,名言路断,思想亦绝,名息二边禅。
  从浅至深,如是分别。原夫圆观,亦无浅深,而浅深宛然。

  叙开念佛五门:第一称名往生念佛三昧门、第二观相灭罪念佛三昧门、第三诸境唯心念佛三昧门、第四心境俱离念佛三昧门、第五性起圆通念佛三昧门。
  诸佛大慈悲,常教敕说法诸菩萨等,以种种方便,令众生易解。又自以种种方便,开示般若波罗蜜。以何义故,说是般若波罗蜜?佛言:“欲令诸菩萨等,增长念佛三昧故。”以何因缘,令念诸佛?佛言:“若念佛者,当知是人,即与文殊师利,等无有异。以何故?此三昧者,诸佛世尊之所游戏,首楞严等诸大三昧始出生处。”是知将入诸佛法,方便诚多,若以一言而具众门,无过念佛。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从念佛而生。一切智慧,皆从念佛而有。假如十信菩萨,及三贤菩萨,皆不离念佛、念法、念僧,乃至不离念一切种智。初地菩萨,乃至八、九、十地菩萨,亦不离念佛、念法、念僧,乃至不离念一切种智。但以念知差别,随义立名。众生迷名,妄生异解,漂坠魔界,遂轻念佛之名,仍谓己修别为胜业。为愍此故,今略言之。
  若论修因之人,不离三贤十圣。若论证果之者,即是诸佛如来。修因之人,系心常思念十方一切佛。证果之者,又特启此,以为微妙清净第一禅。是知易入而证深,无过念佛。嗟乎!末学之流,轻其易入,失其证深,为见所缚,良可悲矣。又诸佛以众生乐称诸佛名,生彼国者,则示以称名往生门。众生有乐睹诸佛身,惧障不见者,则示以观相灭罪门。众生有迷心执境者,则示以诸境唯心门。众生有计实有者,则示以心境俱离门。众生乐深寂定,趣无生灭者,则示以性起圆通门。大哉!世尊善拔我等,开示一道,直至菩提,甚深法门,所谓念佛。唯有大智度者、生而知之者、深修定慧者、善经论者,请捡此门,与了义大乘等经,有收义不尽处,请试言之?是知称一佛名,智深则深。一言而具众门,信有征矣!
  既叙五门来意竟,更叙入方便次第。假如行人,口称“南无阿弥陀佛”时,心必愿生彼国土,即是称名往生门。行者想像佛身,专注不已,遂得见佛,光明赫奕,照触行者,尔时所有罪障皆悉消灭,即是观相灭罪门。又观此佛,从自心起,无别境界,即是诸境唯心门。又观此心,亦无自相可得,即是心境俱离门。行者尔时,趣深寂定,放舍一切心、意、意识,将入涅槃。蒙十方佛加被护念,兴起智门。行者尔时于一念顷,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如何?前四门所有功德,百千万分,不及其一。何以故?无功用位,能以一身为无量身,任运修习故,佛观护故,诸佛法源尽穷底故,普贤愿因悉圆满故,本愿力故,法如是故,即是性起圆通门。已上五门竟。

  问:云何为一行三昧?
  答:《大宝积经》第一百一十六云:“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当云何修行,能速得阿耨菩提?’佛言:‘一行三昧。善男子、善女人,修是三昧者,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文殊师利言:‘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行,然后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佛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三世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异无别。如是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此文良证。
  问曰:人多画像而以观礼,有何圣教?
  答:《大宝积经》第八十九云:“尔时大精进菩萨,持画佛氎像,入于深山,寂静无人禽兽之间。开现画像,取草为座,在画像前,结跏趺坐。正身正念,观于如来。谛观察已,作如是念:‘如来是希有微妙。画像尚尔,端坐微妙,况复如来正遍知身。’复作是念:‘云何观佛?’尔时林神,知彼菩萨心之所念,白菩萨言:‘善男子,汝念云何观佛。答言:若欲观佛,当观画像,观此画像不异如来,是名观佛,如是观佛。如是观者,是为善观。’时大精进,作如是念:‘我今云何观此画像与如来等?’复作是念:‘如是画像者,非觉非知,一切诸法亦复如是,但有名字。如是名字,自性空寂,本无所有。如来之身,其相如是。画像非证、非果、非证者、非得者、非住者、非去来、非生、非灭、非净、非色、非贪瞋痴,画像非阴、界、入,非初、中、后,一切诸法亦复如是,如来身相亦复如是。如此画像,非觉、非知、非作,一切诸佛亦复如是,观如来身相亦复如是,乃至六根亦复如是。’菩萨如是观如来身,结跏趺坐,于三七日中,成就五通,供养诸佛。诸天散华,以为供养。为佛所赞。会中二万人,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量阿僧祇人,住二乘功德。大精进者,释迦牟尼佛是也。”此文明矣。

  约四教者。夫心不独生,必托缘起。行者念佛之时,意想为因,如来毫光为缘,亦名法尘,以对意根故。所起之念,即是所生法。观此根尘能所,三相迁动,新新生灭,念念不住。分折方空,无佛无念,藏教小乘也。
  即观念佛心起,能生、所生,无不即空。妄谓心起,心实不起。起无自性,体之即空。所观佛相,如镜中像、虚空华,无佛无念,通教大乘也。
  即观念佛心起,即假名之法,浅深洞鉴。无量名相,如观掌中。了知此心,有如来藏。历劫断惑,方证真常。离边显中,无佛无念,别教大乘也。
  即观念佛心起,即空、即假、即中。若根若尘,并是法界,起一念亦尔。尘刹诸佛,一念照明。六道众生,刹那普应。初即是后,今始觉知。如大福人,执石成宝。心无舍念别求离念,即边而中,无佛无念,圆教大乘也。《璎珞经》明顿悟如来,此之谓也。

五方便念佛观门一卷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